刍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19-04-08T16:03:30.06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作者:王建光[导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下,此阶段的学生更容易朝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以及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山西省长治县第四中学校王建光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下,此阶段的学生更容易朝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初中化学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以及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要学会挖掘并利用化学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措施“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我不止一次地听到老师这样抱怨,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在的学生成长环境与我们那时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区别。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心有感触,时代变化,学生的学习思想也改变了。如何教育好当代的学生的确是一个问题。俗话说:“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在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必须承担起“育心”的工作,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才是根本目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领导的任务,更是每一位科任老师的职责。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感受到要在成功传授化学知识同时,要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在有些化学实验中,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看到理想的实验现象或结果。此时教师应该耐心地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糊弄过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探究实验,都要求规范、准确,遵循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的装置安装原则,药品取用方法、取用的量,铁夹或试管夹所夹的位置,试管的倾斜角度,操作的先后顺序等不可随意更改。
二、结合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教育结合化学史,德育教育便不再空洞乏物、苍白无力。如在讲解空气的组成的发现过程时,让学生们会认识到,空气这种与人们朝夕相伴的物质,它的存在与成分的发现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的过程。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发现、制取了氧气,拉瓦锡利用天平通过定量的实验进一步得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组成的结论,。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发现空气中残余有1%的气体不跟氧气化合,当时就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气体,但这种见解却没有受到化学家们应有的重视。经过百余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和拉姆塞经过多方面试验断定它是一种极不活泼的新元素,定名为氩,原文是不活动的意思。法国天文学家严森发现了元素氦,后来,人们在大气里、水里,以至陨石和宇宙射线里也发现了氦。拉姆塞又在液态空气蒸发后的残余物里,先后发现了氪、氖和氙。德国物理学教授道恩在含镭的矿物中发现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气体,称为氡。通过类似这样故事的介绍,使学生对化学家产生了无比崇敬和热爱,也激发学生们探索研究的欲望。同时,我顺势鼓励学生,化学科学中还有很多未知东西,只要我们热爱科学、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同学们也一定会像科学家一样发现新的问题,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合化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造福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劳、智慧、具有悠久而光辉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古代的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是很重要的化学工艺,曾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介绍纯碱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侯德榜为我们国家制碱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建国以来,化学工业的成就辉煌,硕果累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合成了蛋白质;现代音响中的各种磁带、光盘等人们在不断合成和发现新物质的同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创造幸福的观点,激励学生为中华之振兴而发愤读书,立志献身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四、化学史的教育通过化学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化学家在研究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法,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不畏困难的精神。如,居里夫妇从数吨沥青铀矿中仅提取了0.18g纯净的氯化镭。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如,拉瓦锡质疑“燃素说”创立“氧化说”,阿伏伽德罗、道尔顿通过大量实验创立了分子学说和原子论。3.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精神。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生产方面曾做出的杰出贡献: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成功地改进了生产纯碱的索尔维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在讲授“铁的性质”时介绍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发现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五、教材中的“课外活动” 教育内容应该尽可能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相联系:由于贴近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生活气息浓厚,因而愿意认同。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巩固了学生所学化学知识,直接渗透了德育,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
1.举办化学晚会,使学生在快乐中领略化学的无穷魅力。如,在学完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后,适时安排一次小型化学晚会,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可以这样进行:用碱液喷雾使酚酞变红显示晚会的开始,接着由学生表演“魔棒点灯”“今夜星光灿烂”,用击鼓传花让他们猜化学谜语等。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成就感。
2.组织专题讲座,讲述或让学生搜集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名人的趣闻。如,发现多种气体的普里斯特利、“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发明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的居里夫妇等等。用这些名人轶事去启发引导学生要有所追求,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人生才最有价值和意义。
3.组织参观化工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考察造纸厂的生产条件、设备以及化学知识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