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教育学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知识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
2.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实现的。
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
3.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
A.学校精神B.学校制度C.学校文化D.学校传统
4.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5.《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6.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高水平的智力B.实践能力C.健康体魄D.创新精神
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所决定的。
A.劳动内容B.劳动方式C.劳动手段D.劳动对象
9.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A.示范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创造性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
1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A.道德素质教育B.思想素质教育C.政治素质教育D.心理素质教育
12.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
161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A.主导作用B.制约作用C.决定作用D.内部动力作用
14.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
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受教育权的分配D.教育目的
15.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
16.“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7.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
A.上课B.课外辅导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D.备课E.批改作业
2.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 )
A.新授课B.实验课C.巩固课D.练习课E.演示课
3.取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 )
A.必须是中国公民B.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C.既有规定的学历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具有教育教学能力E.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4.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
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E.调动学生主动性
5.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E.倡导民主德育观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
2.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的按()的教育制度。
3.文化对教育具有()作用,文化发展促进──的发展。
4.()和()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觉能动性。
6.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和等方面。
四、名词解释
1.设计教学法
3.教学策略
3.陶冶法
五、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任务
2.简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3.简述德育原则
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六、论述题
试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质
七、案例分析题
40.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
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分成ABC 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
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至两次。
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埃拉斯莫斯正式提出“班级”一词。
2.【精析】D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的力量实现的。
3.【精析】C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精析】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5.【精析】A《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6.【精析】A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8.【精析】D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9.【精析】D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10.【精析】A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11.【精析】A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12.【精析】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涉及政治问题,故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13.【精析】C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4.【精析】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15.【精析】C入学条件等级森严充分说明了受教育权的分配不平等。
16.【精析】D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17.【精析】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18.【精析】B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E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围绕上好课来进行各个程序。
2.【精析】BDE课的种类可按教学方法划分,也可按教学任务来划分,新授与巩固均属于按教学任务划分。
3.【精析】ABCD教师资格条件:一是身份条件,取得教师资格必须是中国公民;二是思想品德条件,取得教师资格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有爱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三是学历条件,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相应学历;四是教育教学能力条件,主要包括身体条件,即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4.【精析】ABCDE是锻炼法要求。
5.【精析】ACD BE为体谅模式特征,认知模式重“知”。
三、填空题
1.林哈德与葛笃德
2.一定层次结构年龄分级
3.价值定向学校课程
4.科技教育
5.环境决定论
6.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四、名词解释
1.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
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2.教学策略: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的活动方案。
3.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五、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的中心和基础。
在此基础上,还要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增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性是教学的重要特点。
通过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明确应为谁服务,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3)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与正确方法,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康发展。
(4)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任务之一是保持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和治疗心理异常与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完善个人人格。
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体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2.简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学校教育的成果表现在学生身上,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
(2)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从事精神生产,教育生产的产品是人才,是人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的发展,这种精神生产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培养过程。
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完整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是教育对象,要接受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可懈怠教育的职责,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简述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积极向上。
(3)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整,相互配合,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按照严格的标准,通过多种途径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
教育通过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互派留学生、国际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信息高速公路等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播。
(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进而创造文化,高等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就是个人智力、体力充分自由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在个人自我素质(德、智、体)发展的同时,会做各种工作。
素质教育正是以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全面提高人的各种素质上。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目标,使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把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淘汰教育、选拔教育变成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教育。
七、案例分析题
40.【答案要点】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1)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
(2)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
(3)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
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教育学基础知识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 )来编班。
A.年龄B.发展水平C.知识经验D.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
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
3.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 )
A.培养文化主体B.构成文化本体C.支持主流文化D.繁荣多元文化
4.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促进经济增长B.传播文化知识C.培养人才D.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6.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10.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A.夸美纽斯B.昆体良C.赫尔巴特D.杜威
11.一般来讲,中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
12.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D.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13.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 ) A.自由管理B.民主管理C.常规管.D.平行管理
1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1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6.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长教育D.继续教育
17.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A.思想政治素质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道德素质D.职业技能素质
18.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
A.明清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20.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赫拉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下列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21.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
A.政治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劳动D.共青团活动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22.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 )
A.谈活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
2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
A.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B.班集体的设计者
C.班级组织的领导者D.班级的教育者E.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24.班会的特点有( )
A.集体性B.科学性C.自主性D.针对性E.纪律性
25.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有( )
A.规范B.管理C.控制D.教育E.定向
三、填空题
26.狭义的学校德育即指()。
27.德育内容主要由()、思想教育、()和()等构成。
2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交往性等方面。
29.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三种。
30.智力的核心是()。
31.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有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2.“导生制”
33.班级管理
34.国家课程
五、简答题
40.雪梅是个能干的女孩。
她家庭负担很重,爸爸整天干活不在家,妈妈瘫痪在床上。
雪梅不仅要做家务,还要照顾躺在床上的妈妈。
虽然时间很紧,但她从不放松学习,有时会为妈妈熬药而迟到。
这学期,学校要开展纪律比赛,雪梅的班主任老师担心她经常迟到会影响班集体成绩,就劝她转学,同学们也在背后议论纷纷。
雪梅不愿意离开,可是又怕影响大家。
请运用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D外部分组打破按年龄分班的传统,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来编班。
2.【精析】C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3.【精析】B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主体是其双重文化属性。
4.【精析】C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5.【精析】B 这句话的意思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6.【精析】A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0.【精析】C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
11.【精析】B少年期处在中学阶段。
12.【精析】B个体身心发展是有顺序性的,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13.【精析】D班级平行管理是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14.【精析】B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是班主任的三种领导方式。
15.【精析】D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16.【精析】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
17.【精析】C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18.【精析】D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精析】C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
20.【精析】D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推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二、多项选择题
21.【精析】ABCDE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渠道或形式叫做德育的途径。
各个选项都是德育的途径。
22.【精析】ABCDE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
运用语言进行说服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都属于说服法。
23.【精析】ABCD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多种角色。
从班集体的建立到管理,都起到重要作用。
24.【精析】ACD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是班会的特点。
25.【精析】BCD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就是管理、控制和教育。
三、填空题
26.道德教育
27.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28.引导性简捷性
29.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30.思维能力
31.课程类型
四、名词解释
32.“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33.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4.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
五、简答题
35.简述教科书编写时的注意事项
(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3)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37.简述教师课外辅导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课外辅导学生需要注意:
(1)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辅导的内容、重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发挥长处,弥补缺陷。
(2)目的明确,着重启发。
每次辅导要有计划,以解决一两个问题为主。
辅导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疑难问题的门径。
(3)组织学生互相帮助。
对差生可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但不宜占用优秀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
(4)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辅导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难点、存在的问题、个人的体会等做好记录,既可使讲课时有的放矢,又可积累资料、掌握规律,有预见性地搞好今后的教学工作。
38.简评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它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教育对人的主导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
首先,教育的主导作用有一个范围限制,它是指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中,教育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起主导作用。
没有其他几个因素综合作用,教育是不可能发挥出主导作用的。
其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一般情况下,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担任教育者,他们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因而能起主导作用。
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教育就不可能发挥主导作用。
六、论述题
39.试论独生子女的特征
【答案要点】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家庭中新一代的唯一成员,因而处于优越地位。
在其成长过程中有明显的特点:第一,身体发育普遍较好。
从小得到家庭的精心照顾,营养条件较好,因而普遍身体发育好、成长快。
第二,智力发展较早。
现代优生学证明,头胎儿的遗传素质有一定优势。
同时,家庭为其提供了较好的智力发展条件。
第三,品德行为习惯上的缺欠较为突出。
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不够科学。
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第一,扬长补短,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思想。
要克服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倾向。
第二,特别重视家庭教育。
要避免“四二一综合征”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三,学校要加强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
引导独生子女与同伴处好关系,学会关心照顾别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同时,引导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七、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