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术型社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术型社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学术型社团作为“第二课堂”,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分析学术型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思考学术型社团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阐述合理利用学术型社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想。

关键词学术型社团;大学生;创新能力

面对全球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党和政府提出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任务。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是具备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高校人文荟萃、知识密集、学术氛围浓厚,拥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人力优势和智力优势。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因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向新时期的重要对策,也是响应党和国家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敏锐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的意识,敢于向权威学术提出质疑的勇气,策划、组织和实施某项活动的能力等。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科研活动获得的。与教师的学术科研活动不同的是,学生从事基于学科专业学术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从中获取发现问题并研究发掘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生科研活动可以通过多渠道开展,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第一课堂”。而作为“第二课堂”的大学生社团,特别是学术型社团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学术型社团的涵义

大学生社团(简称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开展自发性、自主性、创造性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目前,学生社团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并逐渐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

对于社团的分类,国内尚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中南大学研究生熊继承的硕士论文《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对社团的划分较为全面,分为政治思想型、文学艺术型、体育健身型、公益服务型、学术型五大类。而学术型社团往往是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相结合,开展专业实践的社团,如数学建模协会、护理协会等。同时,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学术型社团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社团贴近学生的需求,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科研实践机会及广阔的科研实践平台。参与学术型社团的学生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着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合理有效地引导,学术型社团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2学术型社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2.1学术型社团倡导良好的高校学风

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有益补充。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在学术型社团开展的学术和科研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学生在知识的运用和体验中,容易感受不足,对于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产生新的需求,从而渴望通过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沟通中获取更多。学术型社团所开展的学术性、专业性强的活动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同时,学术型社团中的朋辈交流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学术型社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倡导良好的学风。

2.2学术型社团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首先,社团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自发组织而成的团队,他们可以来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正是这种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新的观点和知识创新;其次,学术型社团的交流都是在参与者自由平等的环境下进行,具有宽松氛围,针对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受学术权威的约束,大家共同的目的是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学术型社团组织的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不带有任何的功利性质,社员的参与完全处于自身的爱好,体现个人的价值。在这样自由、平等、非功利化的环境下,为科研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2.3学术型社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每年都会有社团文化月如火如荼开展。学术型社团在校内的活动方式主要以学术讲座、学习竞赛和科研活动为主。学术型社团一般会定期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作专题讲座,学生在讲座的策划、组织和开展中锻炼了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和全局意识;学术型社团学习竞赛的开展对学校竞赛的组织起了辅助和宣传作用,社团可以结合自身特色,面向社员开展竞赛,如数学建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高数竞赛等,社团中涌现的优秀同学,可以推荐参加校方组织的正式竞赛,学习竞赛是广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学生在竞赛中正确评估自己,增强参与意识;学术型社团有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优势,可以结合社团成果积极申报科研立项,部分有较好学习科研水平的会员能直接参与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学术型社团参与科研的能力使得社团的形象和地位进一步提高。学术型社团也能走出校园,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交流与融合,加强社团宣传的同时融入社会元素,帮助会员拓宽视野,广泛接触社会,鼓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此可见,学术型社团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台。

2.4学术型社团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社团成员的身份是平等的,社团的负责人是由会员推选产生,有着扎实的民意支持,社团活动创意是会员讨论产生的,契合学生的需求。学术型社团开展的竞赛、

科研等活动,都是需要团队参与的,有些会员擅长组织协调工作,有些会员擅长学术研究,会员的专业背景和能力水平能起互补功效,会员在活动中建立了感情,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而,学术型社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促进学术型社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学术型社团具备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天优势,但是在目前高校社团建设的现状中,学术型社团面临着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创新观念薄弱、数量较少、经费有限等问题。因此,高校主管部门应结合学术性社团存在的问题,切实改进和加强学术型社团工作,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1)配备优秀的社团指导老师,实行会员选拔制度,打好学术型社团的坚实基础。社团作为一种自发组织的团体,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学术型社团也不例外,因此,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要加以适当干预和引导。①要配备优秀的社团指导老师,学术型社团的特殊性需要挑选具有学术水平和创新才能的老师加以指导,指导老师需要把握社团的宗旨和发展方向,善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②选拔能干的社团干部,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核心人物组织,社团学生干部的选拔既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又要注重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考核,社团带头人的发展思路和创新能力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社团的发展;③实行会员准入制,学术型社团会员的选择要兼顾学生的意愿和学生的专业素质,要建立准入标准,只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进入社团中发展。

2)探索学术型社团依托载体,为社团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学术型社团的健康发展。学术型社团如果任其自身发展,就显得过于单薄,容易遭遇瓶颈,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应与学校已有的科研条件相结合,将有利于其健康发展。在我校,学术型社团可以挂靠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

门,参与“挑战杯”、“多媒体竞赛”等的组织和发动工作,并在校内负责组织类似的小规模比赛;可以依托省重点实验室,由实验室提供场所和仪器,老师加以指导,进行实验研究;可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由老师提供课题经费,社团承担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基础性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充分解决了制约学术型社团发展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扩大了社团的影响力,引导学术型社团的健康发展。

3)利用校内外优势,实现学术型社团品牌化,扩大社团的辐射力。学术型社团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实效,要重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发展和更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学术型社团要利用校内外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把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取得实效。同时,对于有特色活动的学术型社团,要通过学术讲座,邀请专家介绍最新成果,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要指导社团品牌化发展,引入社会元素,扩大社团在校内外的辐射力。在高校众多的社团中,学术型社团要坚持“求新、求实、求是”的宗旨,建设一批有实力、可塑性强、有创新的品牌社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