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_朗费罗诗歌品读_柳士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朗费罗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职业诗人,享有“美国牧歌之花”的美誉。其《潮水升,潮水落》向世人传达了一种悠

悠的哀伤,淡淡的哀愁。此诗情调忧郁,采用了民谣体的诗歌创作方法和叠句的技巧。论文同时重点讨论了“潮水”与“行人”两个意象。

关键词:朗费罗;潮水升;潮水落;民谣体;叠句中图分类号:I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99(2009)02-0099-03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

———朗费罗诗歌品读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

河南信阳

464000)

*[收稿日期]2008-11-10

**[作者简介]柳士军(1973—),男,河南商城人,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西方文艺理论与中西诗歌

比较。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最后写到:“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会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这一片无际的蔚蓝,一方苍茫的水面,浩淼的空间,曾经是多少诗人作家创作的源泉,孕育了多少经典传世的诗篇,他们用细腻的感情、敏锐的思想、锐利的笔触写下了一首首、一篇篇关于海的不朽诗文。在普通人的眼里,大海毫无诗情画意可言;诗人眼中的大海却别有洞天,是另外一番景象———

海涅曾视大海为知音,向她悲痛地诉说自己的爱情;华兹华斯将大海当作道德感化的力量;在马休·阿诺德心中,大海的咆哮是命运之声,传达的是生命的失意和人生的绝望;安徒生的大海是美丽、善良、热情而沉静的化身,向孩子们展示了它哀婉而感伤的美。享有美国大海诗人盛誉的朗费罗借大海向世人传达了一种悠远的忧伤,淡淡的哀愁。作为含英咀华的诗人,朗费罗的一生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海已经成为他半个世纪创作生涯中反复咏叹的对象,表现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朗费罗笔下的《潮水升,潮水落》就是他的人生自画像。

潮水升,潮水落,/天色晚,鷸鸟鸣;/踏着黃沙,/旅人前行,往小城。/潮水升,潮水落。屋頂、墙垣沉入黑暗,/黑暗里,大海呼号;/细浪又软又白的手/抹去沙上的足迹。/潮水升,

潮水落。廊里驿马长嘶,/天亮了,它听见马夫呼唤;/白昼归来了,那位旅人呢,/他却永远不再回海岸。/潮水升,潮水落。

传说天鹅死前会鸣唱凄美的哀歌,这首诗堪称朗费罗的“天鹅之歌”。《潮水升,潮水落》写作时间是1880年,这时的作者已73岁高寿,到了人生的暮年。此诗是一位垂暮老人在一天中的垂暮时刻———黄昏,面对潮起潮落的壮阔大海,看到沿着沙滩匆匆走过的行人,在抒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感慨。这首诗歌源于作者以宁静的心情回忆起来的感情,将平凡的事务染上一层梦幻的色彩。朗费罗的诗是美国大自然的产物,我们喜欢他的诗歌是因为他的诗歌是按照他们的日常语言写成的。平淡自然,朴素清新的诗风,是诗人长期的生活感受中的提炼,日月运行于天穹,风飘飘吹拂不止,草萋萋生长不息,朗费罗将深沉的感情与深邃的思想融合或浑然一体,沛然如肺腑中流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看不见有斧凿痕。惠特曼说质朴是艺术的极至,文学的光荣和篇章灿烂的源头,我认为朗氏的质朴是美国早期人民质朴的反光。

《潮水升,潮水落》的情调充满忧郁和哀伤。诗者:根情。情到深处是感伤。大凡文学作品,还是音乐,都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往往越是忧郁伤感凄美的越会打动人们的心灵。法国作家谬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泪水,他高度认可诗歌的忧伤。爱伦·坡也认为“不论何

Vol.29

No.2

Journal of Suihu a University

Apr .2009

***第29卷第2期

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4月99

种美发展到最高阶段时候必然引起敏感的人落泪。忧郁是所有诗歌的情调中最正宗的”[1](P48)。无论同时代的人曾经是多么恶毒的攻击朗费罗,但在诗歌的情调上他们却有惊人的吻合。朗费罗在年轻时代提出诗人的三大任务:鼓舞,教诲,引导。他也写出了很多乐观主义、鼓舞人心的好诗歌,如《人生颂》、《更高的目标》。但是由于理想世界生活的渺茫,妻子的仙逝,孩子的夭折,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没有跳出个人的天地,诗人情不自禁唱出感伤的曲调。《潮水升,潮水落》的创作充分的体现席勒的诗歌审美标准即素朴性格和感伤性格的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因为朗费罗三游欧洲,拜师学艺,翻译他国名著,练就自身诗艺,德国的古典美学,尤其是席勒的艺术思想,以及但丁的诗歌艺术都对朗费罗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为了更充分传达忧郁、伤感、凄美,朗费罗采用了民谣体的诗歌创作方法和叠句的技巧。英语民谣起源于12到13世纪,兴盛于14到15世纪,复兴于18到19世纪,对英语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研究学者指出:民谣体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复兴,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方面是对18世纪新古典主义诗歌规整精巧而充满宫廷气息的英雄双韵体的反动,另一方面也是人民精神觉醒的反映。歌谣的形式对朗费罗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他写道:“现在我很想尝试一种更为高超的旋律,一种更为崇高的歌。多年来,每当我心情舒畅的时候,它们那种美妙的旋律总是不断地在我的灵魂中高吟低唱。我坚信这些旋律不久就会汇入一个交响乐中,这首交响乐不但能配得上主题的庄严,而且能为生命中烦恼和愤怒、悲哀和神秘提供相应的表现。”[2]朗费罗的这首民谣体抒情短诗把传统英国民谣那种简洁而明快的音韵形式与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合理地继承了英国优秀民间文学的传统,又赋予了古老的民谣以新的形式和内容,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确定了创作体裁之后,为了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朗费罗采用了叠句的技巧,读者的阅读快感也正是来自同一感:重复感。在这里,“潮水升,潮水落”重复五次,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回味和联想。这种看似单调的形式的重复,恰好描绘出了诗人情绪发展的完美轨迹。总体构思上也是匠心独运,结尾部分与前面相左,但与开头遥相呼应。诗人写得不动声色,可是,怅然若失的意绪仍然弥漫开来,读之异常感伤。

《潮水升,潮水落》有了合适的体裁和技巧之外,就是它的主题。这首诗首先是自然诗,描写了大海边的景色——

—夕阳笼罩下的大海,潮涨潮落,鸟鸣马嘶,行人赶路,黑暗的房屋,轻柔的白色浪花,沙滩上人的脚印这样的细节都写到了。其次是哲理诗,他添加了一些别的东西,如“行路人匆匆往城里赶”,然后“从此形去影消”,包含着某种哲理和对人生的感悟。人生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文学家们常常悲叹人生的虚幻无常和神秘莫测,感到手足无措。如果仅认为朗氏《潮水升,潮水落》诗歌提供了简单的日常生活哲理及美国式的智慧,那就是一个错误;同样,如果认为他的诗歌易于理解而觉得浅显无比,那简直是再愚蠢不过了。通读朗氏所有的诗歌,即使是那随意描写风景诗歌也可能很深奥很复杂。《潮水升,潮水落》与一般的写景诗不同,“情”与“景”,“理”与“景”互相交融,但是它更多的是“理”的内涵。这里还须指出的是,它的景都是“动态”的描写:麻鹬鸣叫,行人赶路,马儿踏蹄嘶叫,细浪抹去脚印等是“动态”的;时间的变化(“暮色渐浓”,“白昼又来到”),大海的潮涨潮落,更是“动态”的,尤其是“潮涨,潮落”这两句形成每一小节的末尾的叠句,回环往复,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一切都在变,加之“小”与“大”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类觉得天地的辽阔,人类的渺小;更能领悟到时光的无穷如“夕阳无限好”,人生的短暂如“只是近黄昏”。

《潮水升,潮水落》的意象是海潮,结合这首诗歌海潮有三层含义:潮升,潮落,这是自然的规律,波涛澎湃和朝夕万变,它们是大自然的歌者。在朗费罗的诗篇中,我们常常读到皓月正当空,海风迎面吹来……脚下海水翻滚着泡沫四下飞溅,头上桅杆高高地扬着风帆,在月光下一片洁白。眼前美景和帆船悦耳的节奏中,一时竟悠悠然魂弛神外。读者感到无比的自由!整个身心都溶进海水里,和白帆、飞溅的浪花、眼前的美景、悦耳的节奏,和帆船、星空融为一体!引起读者对大海的无限神往与陶醉之情。其次,海潮象征着无常的命运:它时而惊涛拍岸,令人惊心动魄;时而缓缓退向远去,像诗人一样,陷入久久的沉思;时而又动荡不定,既呈现出历史和人生的困惑,也展示着它无尽的激情和魅力。第三:潮升,潮落暗示了70余岁老诗人他对自己的文学地位的担忧,而这种担忧无情的变成了现实:美国文学发展从来没有一种潮流或倾向能够在一个时期内一统美国文学的天下。美国作家敏感、好奇,往往正是一个浪潮未落,另一浪潮又起。作家们永远处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之中。身前朗费罗的声誉,在他们那个时代,实在大得惊人:在英国,他的名声甚至超过了丁尼生;英国女王在高贵的王宫为他设宴;林肯总统为他的生日送去祝福。他的伟大可与华盛顿相比:华盛顿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他的政治领域作出了巨大的成就,而朗费罗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文学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19世纪主流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朗费罗在当时的影响连一向保守的英国诗坛也乐意接纳这位美国大诗人,居然把他死后的骨灰安葬在伦敦西敏寺的诗人之角,而这里是英国国王加冕和著名人物下葬之所,从给他的这份殊荣里也足见他的盛名在当时鼎盛到何种程度。盛名之下的朗费罗去世后受到同时代和后来者激烈的批判和冷漠。尤其是庞德的意象派、艾略特的学院派和威廉斯的客体派的出现,朗费罗在现代、后现代评论家的作品中没有立足之地。这位19世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到了20世纪几乎被所有的读者和批评家遗忘了,这在美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近半个世纪了,在中国,朗费罗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3]我们真诚希望《潮水升,潮水落》这首暗喻诗歌在“潮水落”之后是更大的“潮水升”,让当代的诗歌作者、研究者重估朗氏的诗歌价值。《潮水升,潮水落》意蕴丰满、完整而含蓄;结构上则显得适度、匀称,诗行均衡,音节优雅而且华美。但是,最让我达到感情共鸣的是朗氏对“人”的描写。《潮水升,潮水落》全诗只用意象,绝无明示,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大海、鸦啼声中的黄昏和匆匆而过的旅客。年青人的意气风发不见了踪影,旅客进城做什么谁也不清楚,海浪随即就把他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抹平了。人生一世,真地会象这过客一样悄然无声地匆匆而逝吗?诗人并没有发问,也没有哀叹人生的短促或命运的无常,读者尽可以仁者见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