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半导体陶瓷(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半导体陶瓷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半导体瓷的种类,掌握BaTiO3陶瓷的半导化机理,PTC效应机理,了解半导体陶瓷电容器的分类及其性能,理解表面层、晶界层电容效应。掌握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形式及原因。

二、基本内容概述

6.1 半导体陶瓷的基本概念

1、装置瓷、电容器瓷、铁电压电瓷:ρV>1012Ω•cm ,防止半导化,保证高绝缘电阻率;半导体瓷:ρV<106Ω•cm

2、半导体瓷:传感器用,作为敏感材料,电阻型敏感材料为主:

ρV或ρS对热、光、电压、气氛、湿度敏感,故可作各种热敏、光敏、压敏、气敏、湿敏材料。

3、非半导体瓷——体效应(晶粒本身)

半导体瓷——晶界效应及表面效应

6.2 BaTiO3瓷的半导化机理

1、原子价控制法(施主掺杂法)

在高纯(≥99.9%)BaTiO3中掺入微量(<0.3%mol)的离子半径与Ba2+相近,电价比Ba2+离子高的离子或离子半径与Ti4+相近而电价比Ti4+高的离子,它们将取代Ba2+或Ti4+位形成置换固溶体,在室温下,上述离子电离而成为施主,向BaTiO3提供导带电子(使部分Ti4++e→Ti3+),从而ρV下降(102Ω•cm),成为半导瓷。

2、强制还原法

在还原气氛中烧结或热处理,将生成氧空位而使部分Ti4+→Ti3+,从而实现半导化。

3、AST法

当材料中含有Fe、K等受主杂质时,不利于晶粒半导化。加入SiO2或AST玻璃(Al2O3·SiO2·TiO2)可以使上述有害半导的杂质从晶粒进入晶界,富集于晶界,从而有利于陶瓷的半导化。

6.3 PTC热敏电阻

1、PTC效应:半导体BaTiO3陶瓷,当温度超过居里温度时,在几十度的范围内,电阻率会增大4~10个数量级,即PTC效应。

2、电阻-温度特性、电压-电流特性,电流-时间特性。

3、PTC机理:

●海旺模型

●丹尼尔斯模型

6.4 半导体陶瓷电容器

1、分类及性能

半导体陶瓷电容器按其结构、工艺可分为三类:

●表面阻挡层型

●表面还原-再氧化型

●晶界层型。

2、表面型半导体陶瓷电容器

3、晶界型半导体陶瓷电容器

三、重点、难点分析

1、BaTiO3陶瓷的半导化机理

纯BaTiO3陶瓷的禁带宽度2.5~3.2ev,因而室温电阻率很高(>1010Ω•cm),然而在特殊情况下,BaTiO3瓷可形成n型半导体,使BaTiO3成为半导体陶瓷的方法及过程,称为BaTiO3瓷的半导化。

BaTiO3陶瓷的半导化方法主要包括原子价控制法和强制还原法。

●原子价控制法

在高纯(≥99.9%)BaTiO3中掺入微量(<0.3%mol)的离子半径与Ba2+相近,电价比Ba2+离子高的离子或离子半径与Ti4+相近而电价比Ti4+高的离子,它们将取代Ba2+

或Ti4+位形成置换固溶体,在室温下,上述离子电离而成为施主,向BaTiO3提供导带电子(使部分Ti4++e→Ti3+),从而ρV下降(102Ω•cm),成为半导瓷。

●强制还原法

在还原气氛中烧结或热处理时,氧以分子状态逸出,将生成氧空位,氧空位带正电,为维持电中性氧空位可束缚电子。这些多余的电子被Ti4+捕获,而使部分Ti4+→Ti3+,从而实现半导化。

2、PTC效应机理

实验发现,掺杂BaTiO3半导体陶瓷在居里点以下无PTC效应,电阻率很低,在T c

以上ρv随T升高呈指数的增加。这与BaTiO3铁电体的ε在T c以下很高,T c以上迅速降低相对应。因此,PTC效应必然与铁电性有关。实验还发现:单晶BaTiO3无PTC特性,强制还原法所得半导体BaTiO3的PTC特性很小或没有PTC特性。因此,PTC效应与晶界有关。

根据以上的实验现象,海旺提出了PTC效应模型:BaTiO3半导体陶瓷晶粒内部为n型半导体,在晶界处,由于吸附氧或受主杂质偏析,在晶界上形成“电子陷阱”,因此从导带或施主能级上来的电子,首先填充在表面态中,从而在晶界形成受主电荷,并在晶粒内距晶界一定宽度形成相反电荷的空间电荷层(阻挡层),从而出现晶界势垒。晶界势垒与ε存在以下关系:

因此,当T>T c时,T↑,ε↓,φ0↑↑,即势垒高度φ0随温度T↑而迅速升高。∴ρ随T↑呈指数式迅速升高,显示出PTC特性。

然而,海旺模型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一些实验现象难以用海旺模型进行解释,因此丹尼尔斯提出了改进后的模型。丹尼尔斯模型认为当材料从高温冷却时,晶粒表面形成富钡缺位层,从而补偿了晶粒表面的施主,而晶粒内部的施主未得到完整的补偿,从而晶粒间形成了n-i-n结构,即形成了晶界势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