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对人及其动物的危害性及预防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对人及其动物的危害性及预防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所有温血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脑膜炎,以狂躁不安、行为反常、攻击行为、进行性麻痹和最终死亡为特征,此病潜伏期长,致死率达100%,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对于狂犬病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并应做好一定的预防措施由于狂犬病病毒在犬类中传播迅速,危害性大,随着城市、农村养犬数的增加,狂犬病疫情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随着养狗和家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对犬和猫等宠物的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不够,使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已连续5年回升。据卫生部资料统计,狂犬病病死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应充分发挥护士在预防工作中的干预作用,从社区到临床,需集宣传者、督促者、咨询者于一身,针对高危人群及养犬密度大的农村,开展预防宣传,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由于我国处于狂犬病持续上升高发阶段,健康动物带毒已成为我们身边的严重隐患,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所以被动物咬伤后,及时冲洗处理伤口、注射免疫血清和疫苗接种是防范狂犬病必不可少的三大步骤。

关键词

狂犬病危害性预防动物人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目录 (2)

1 前言 (3)

2 狂犬病对人和动物的致病性 (3)

2.1狂犬病对动物的致病性 (3)

2.2狂犬病对人的致病性 (4)

3 流行特点 (4)

3.1传染源 (4)

3.2传播途径 (5)

3.3 易感动物 (5)

4 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5)

5 人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6)

6 发生于分布 (6)

7 狂犬病对人的危害性和影像 (7)

8 预防 (7)

8.1对动物免疫 (7)

8.2 对人群的预防 (7)

8.3 饲养管理 (8)

9 动物疫情处置 (8)

9.1疫情报告 (8)

9.2疫情处理 (9)

9.3 治疗 (9)

10 结论 (9)

后记 (11)

参考文献 (11)

1 前言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畜)共患的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多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狼、猫、鼠等肉食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已感染狂犬病毒未发病的动物同样能使人发生狂犬病。

人的狂犬病绝大多数是由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发病。潜伏期短到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一般为31天至60天,15%发生在3个月以后,视被咬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和咬伤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剂量而异。

狂犬病往往有一个短的前驱期,约1天至4天,表现为中度发热、不适、食欲消失、头痛、恶心等;然后进入神经系统的症状期,约2天至20天,出现应激性增高,胸部压迫感、胸痛及气流恐怖症,即用风吹面部时会引起咽喉部肌肉痉挛,这是一种典型的症状,有助于诊断。伤口部位有疼痛或各种异样的感觉,有的病人伴有对光、噪音和感觉剌激的应激性增高,通常表现有肌张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痉挛。交感神经系统病损后出现多汗、流涎、狂躁行为、焦虑、痉挛性痛性肌肉收缩,在吞咽时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痉挛而怕饮水,故又称恐水症。

在症状出现后的14天内,病人往往在痉挛后出现继发性呼吸和心衰竭,昏迷而死亡。狂犬病有疫苗可供预防,但无特异的有效治疗,发病后90%以上病人都会死亡,因此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2 狂犬病对人和动物的致病性

2.1狂犬病对动物的致病性

犬感染狂犬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2~8周,长的可达数月至数年,短的仅为1周。这主要与被咬部位、暴露类型、病毒在暴露部位的数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关。犬患病时,往往改变习性,病初常有逃跑或者躲避趋势,故将狂犬病称为“逃跑病”。病犬可能失踪数天后归来,此时体重减轻,满身污泥,皮毛上可能有血迹,主任对其爱抚或为其洗涤血迹时,往往被咬。

狂躁发作时,疯犬到处奔走,远达40~60km。沿途随时都可能会扑咬人和所遇到的各种家畜。病犬行为凶猛,间或神志清楚,重新认识主人。拒食或出现贪婪性狂食现象,如吞食木片、石子、煤块或金属,可能发生自咬,也发生呕吐。经过2~4d的狂躁期,进入麻痹期,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严重流涎,后驱麻痹,行走摇摆,卧地不起。病犬最后呼吸麻痹或衰竭而死。

猫的症状与犬的症状相似。病猫喜陷于暗处,并发粗厉叫声,继而狂暴凶猛地攻击人和畜。病程2~4d。牛和羊平均潜伏期15d,平均发病期4d。马狂犬病的平均潜

伏期12d,平均发病期6d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即狂躁型和沉郁型。狂躁型狂犬病是以剧烈震颤和攻击行为主要临床形式,沉郁型狂犬病可能完全缺乏欧尼攻击行为,但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还会出现进行性厌食、沉郁,出现唾液分泌增多。某些情况下,动物个体可交替出现两种全身性症状,随着临床病程的发展,首先出现狂躁症状,然后出现沉郁型症状,或是相反情况。人狂犬病呈现出的特征性神经症状即真性恐水症和高空症惧症。

2.2狂犬病对人的致病性

人在被狂犬病病犬咬伤,或创面等接触狂犬病病毒后,可能发生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潜伏期一般为30~50d,但也有可能长达几个月或以上。而美国人则证明了人狂犬病潜伏期可长达6年以上。患者开始时急躁不安,不适,头痛,体温略升高,随后兴奋和感觉过敏,流涎,对光、声敏感,瞳孔散大,咽肌痉挛,吞咽困难,并出现恐水症,甚至听到流水声就会发生经恐和痉挛性发作。兴奋期可能持续甚至死亡,或在死亡前出现全身麻痹。

人狂犬病除了急性行为改变以外没有示病性或种原特异性临床症状。狂犬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变化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特异部分有关,也与病毒株、剂量、感染途径等有关。狂犬病的前驱期通常是在咬伤后数周内,狂犬病的早期症状为非特异的,可能包括厌食、嗜眠、发热、吞咽困难、呕吐、尿频和腹泻,在临床病程的早期还可以见到渐进性的改变。

3 流行特点

3.1传染源

狂犬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界中的一些野生动物作为狂犬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播载体保证了狂犬病的维持。

3.2传播途径

咬伤是狂犬病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98%的动物或人的狂犬病都是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引起的。

少数病例是通过其它暴漏方式如通过动物舔舐膜或溃疡表面感染,动物抓伤并污染性物质时也会引起感染。

狂犬病在人群之间水平传播可能性很小,但这种传播自20世纪70年代就有报道,传播方式有:①通过器官移植传播;②通过胎盘传播;③人被咬伤或感染性唾液暴露给黏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