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9-10-31T15:04:34.11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8期作者:程林

[导读] 近几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75004

摘要:近几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在探索有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上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信息时代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1 信息时代高等教学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信息时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

信息化的浪潮冲击着传统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知识传播更加广泛。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充足,教学内容更新更加及时,内容也不断丰富,使高校学生的学习空间更为广阔,让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而成本却大大降低,使教育公平化逐渐得以实现。信息时代下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大,视野得到了拓宽,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而高校的教育教学也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得到不断的创新,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教育方式应运而生。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1.2 信息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高等教育面对挑战。例如,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提高和进步给教育者带来知识水平及教学技能的挑战;学生的“三观”形成及思想教育受到信息资源、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挑战;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和知识时,他们的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面临挑战;知识的碎片化、多元化特点致使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下降。慕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信息时代下高等教育逐渐向全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课堂学习不再是学习的必要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过渡,普通高校在进行教育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创新力度较低,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仍然缺乏高度融合,在信息化教学中不能以学习者为中心,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学习的需求。而且,教学模式陈旧,评价机制单一,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缺乏个性和弹性。有些高校虽然耗巨资建设了实验教学中心和自主学习中心,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业贡献不大,出现了“高科技、低效率”的局面。信息时代下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主要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缺乏深入考量,无法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信息时代下高等教育要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 信息时代下高等教育模式发展趋势

2.1 教育资源协同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这使得组织更专注于发展核心业务,因为与其将资源消费于非擅长工作,不如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进而各取所需。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有相同或类似专业,但很多未能体现出优势与特色。其主要原因,一方面,课程设置追求广而全导致在特色建设中投入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实现内外部优势互补。

教育信息化进入2.0阶段后,封闭教育资源走向开放、专用教育资源成为通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能够在全网范围内实现教育信息资源整合,高校可以同时成为优势资源的提供者和非优势资源的受益者,实现基于专业化的教育资源协同化。教育资源协同化也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高等教育在教学方面逐步倾向于理论联系实际,而多数教师并不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导致在课程讲授上实践性不足。通过高等院校与实践教学机构、产业的教育资源协同,实现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既通过产教融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机会,也提高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

2.2 教学关系灵活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当前社会逐渐向后工业时代演进。在后工业社会中,权威的树立更依赖于知识和能力,而不仅仅是组织中的职位。从组织行为学视角看,当信息和知识在社会中广泛传播时,组织中更多人有途径获取其所需的知识,这使得基层人员也有足够的能力对自身工作进行决策,而不仅仅只是被动接受上级的安排。随着决策的分散,上下级的界限逐渐模糊,组织结构越来越灵活化。与此类似,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教育信息资源,这使得其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一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这将极大改变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变革授课模式,通过教学关系灵活化实现教学相长。推动教学关系灵活化,实现教学过程从单向的知识传递转化为双向的知识互动,学生可以更多参与教学内容和模式设计,甚至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在实现优势互补的同时达到最佳教学效率与效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实现了网络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相结合、教学流程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完成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基于项目的指导和与学生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这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能在与学生互动中实现自我提升。

2.3 教学过程定制化

定制化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供应链中信息的快速、准确共享,进而大幅度降低甚至消除牛鞭效应,企业基于客户实际需求面向订单安排生产成为可能。需求信息的实时传递,使得供应链各方能够实现对客户实际需求的快速反应,面向订单生产可以更大程度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定制化需求充分满足了需求方的个性化,而个性化不仅存在于生产制造领域,也是全领域需求者追求的目标,因此也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还做到针对不同学生完成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的定制化。

实现教学过程的定制化,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当前时代,学生的主要课后学习活动基本都是基于互联网完成,这使得大数据平台能够有条件准确挖掘、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偏好和习惯,并以此向其推送符合其潜在需求的教学内容。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基于数据、模型与算法推断出学习者的预期需求,为教师课程设计提供辅助决策。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社会组织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构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使学生在其中完成知识资源的动态选择,进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学习。高等学校也可以联合产业、科研院所等在平台中发布教育资源,实现产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