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读写结合 相得益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小练笔设计的几点做法
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谈莉敏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之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积累、运用,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地挖掘文本,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让更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展现自己,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
”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大多数学生作文干巴空洞,白话连篇,或一味抄袭,缺乏情感。
学生普遍存在无话可说、文章空洞、缺少细节描写的窘境。
学生手握笔,似有千斤重,写什么?怎么写?孩子们万般苦恼,教师更是心急如焚。
课堂小练笔,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
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促进读写结合的有效措施。
阅读教学中结合进行相应的课堂小练笔,不仅是通向作文之路的一座桥梁,而且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的局面。
小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一、关注篇章——结构处仿写
有些课文在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方面很有特色,这也是学生仿写的好机会。
如《东方之珠》一课每一段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句来进行具体描述。
在学习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依照这一课的构段方式自己写一段话,也用“秋天的田野真美啊!”或“一到双休日,大街上上真热闹啊!”等为中心句对食物进行展开具体描写。
这样的小练笔,学生懂得怎么写,所以乐于写,他们能在快乐的小练笔中享受到模仿的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
再如《莫高窟》一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同时这两段之间又采用了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是构段仿写的范例。
只要教师让学生紧随课文内容,随时进行模仿、迁移,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地掌握了课文中经典的写法,久而久之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二、立足文本——迁移时仿写。
苏教版第六册的《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教师带领品读课文2、3、4自然段后,学生不但感受了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还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后,教师便设计了一个随文练笔:
“恐龙的种类很多,假如你是恐龙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你还想向游客介绍哪一种恐龙?请仿照课文上的说明方法,也来为大家介绍恐龙家族中的一员。
”
由于学生对恐龙十分感兴趣,课外已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了丰富的恐龙资料,所以这样的设计不但为学生创造了表达交流的机会,也符合儿童“模仿――迁移”的学习心理,一举两得的仿写设计,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明确练笔的目标。
著名特级教师薄俊生一再强调:教学的目的要回归原点,所谓的原点就是让学生学什么。
准确地定位课堂练笔的目标,老师首先应在教学预案中从“生本”发展观的角度科学地制定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训练目标。
三、拓展文本——空白处补写。
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也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话语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
如果
说许多文章的空白处没有明显的文字告诉我们这儿有话,让我们觉得很难把握,那么省略处就以省略号为标志明确向读者昭告:这里有话,只是未讲。
面对这种补白的空隙,教师要及时利用,让学生思考省略号所隐含的内容或包含的深意,联系己有的知识,进行言语拓展,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时,讲到盘古倒下后,他身上的器官都变成了自然界的万物,最后以省略号收尾。
先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学生知道,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盘古身上还有另外的器官变成世界万物,说说还有什么,再写下来。
这样的补写,水到渠成。
再如《桂花雨》一文第五自然段在描写桂花时是这样写的“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发现在这里还有空白可补,于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他们对这段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片段描写。
要求如下:①把摇桂花的情景写具体;②重点描写桂花飘落的情景;③想象并刻画母亲和孩子们的神情、动作。
有位同学在片段中这样写道:我们使劲抱住健壮的树干,拼命地摇啊摇。
桂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落在竹席上像铺了一地的金子,落在我的头上,像是戴上了美丽的花环。
空中飘飞的又像一只只黄色的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小女孩们随着飘落的桂花,在大树底下蹦来蹦去,她们的笑脸像美丽的花朵灿烂地绽放着。
四、挖掘文本——延伸处续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大胆、合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不但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课内阅读对想象作文的促进。
小学语文教材有不少课文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或是根据课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打开写作的私立,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动笔续写,给课文画上一个更加圆满的句号。
如苏教版三年级的《狼和鹿》,我设计了这样的续写:人们如梦初醒;哎,我们可真糊涂啊,我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我们捕杀狼,本来是要把鹿群保护好,没想到却破坏了大森林的生物链。
现在他们一定要想什么办法补救?鹿群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以为狼是坏蛋,没想到,狼没有了,我们反倒遭了秧。
该怎么办呢?狼群感慨万分:人们一直把我们当做是坏蛋,还来捕杀我们。
可是,人们不知道我们吃掉的多数是死鹿和病鹿,这样我们可以帮助鹿群保持合适的数量,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不成样子,我们该如何做呢?
五、再造文本——转换处改写。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篇幅短小,学生较容易理解掌握。
如教学《小儿垂钓》这篇古诗时,我让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在熟读成背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学生用笔补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自己的感想,学生在读诗中想象,在安静中思考,打开了思维,拓开了空间,想象的画面渐渐清晰。
兴趣非常浓厚,都把文章写得血肉丰满,有情有趣。
在描写小孩子专心钓鱼,没有回答路人的问话时,学生都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来进行描写,一个稚气十足、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跃于纸上。
一首简单的古诗通过学生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的描述,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及增强了学生对古诗的感受能力,深化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写作技巧。
小练笔是学生写作的前提,有效的小练笔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在适时情况下进行练笔。
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的局面。
小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课堂小练
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