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当前,世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发,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面临重要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首先,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当前,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备,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规框架,需要加快推进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
此外,应加强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并注重制度创新,探索适应当前形势和需要的应急管理机制模式。
其次,应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的发展为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因此,应强化科技创新,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优势,在应急预警、信息发布、资源调度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覆盖和实时响应,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第三,应构建协同体系,加强应急管理联动。
应急管理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地区之间的紧密协同,构建起完整的协同体系,使应急管理成为一个具有系统性和集成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互动,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有机的联动机制。
第四,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专业化、技术化、复合型人才,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当前,应加强应急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化和技术化的学科建设,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应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最后,应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灾害和应急事件,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开展交流,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应急管理网络。
当前,我国在应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需要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为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综上所述,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只有积极推进改革,加强协调,强化法制建设、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才能为应对各种灾害和应急事件做好充分准备,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管理改革发展五年成效综述
应急管理改革发展五年成效综述一、前言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行保护和救援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给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国在过去五年中对应急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机构改革2018年3月1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法》,正式将应急管理纳入法律范畴。
同时,该法还规定成立了国家综合性灾害风险防范与减轻委员会,并将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原民政部合并组建成立了国家应急管理部。
这次机构改革明确了应急管理的地位和职责,并加强了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三、体制创新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我国开展了多项体制创新措施。
例如,在2017年“8·8”山体滑坡事故中,首次尝试运用无人机进行搜救,极大提高了搜救效率。
此外,应急管理部还成立了全国应急指挥中心和全国综合性灾害风险预警中心,实现了快速响应和信息共享。
四、技术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应急管理方面也逐渐引入了一系列先进技术。
例如,在2019年“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上,我国展示了一种名为“智能救援机器人”的新型救援工具。
该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环境下自主探测、搜索和运送物资,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人才培养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支持。
为此,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加大了对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例如,在2016年成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紧急管理学院,专门培养相关人才。
此外,各级政府还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实战训练,提高人员的实战能力。
六、社会参与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为此,我国在过去五年中积极推动了应急管理的社会化、智能化和公众化。
例如,在2018年“9·16”台风山竹肆虐广东期间,广东省政府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开展了抢修电力设施的行动,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汇报应急管理体制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提供了坚实保障。
现就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2019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法》,明确了国家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加强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制保障。
此外,各地区也相继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应急管理法规,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组织体系更加科学高效。
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中,我国不断优化和完善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管理体系,形成了由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同时,还建立了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机制,提高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技术手段的创新应用。
建立了国家应急信息化平台,整合了各类信息资源,提高了信息共享和应急指挥调度的效率。
同时,还加强了对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装备的研发和采购,提升了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还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了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立了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库,加强了对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应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同时,还加强了与国际组织和国外专家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国际化水平。
五、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
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中,我国还积极推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加强了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同时,还加强了与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合作,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应急管理格局。
综上所述,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摘要:我国城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发展越来越快,当然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在不断产生着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衍变到一定程度就會导致一些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直接影响城市的安全与稳定。
所以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为了有效的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一定要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利用网络平台创建数据中心,将信息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共享,制定标准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并且完善政府职能,有效的提升城市管理能力,从而保障城市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已然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了,这就要求城市安全应急管理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城市安全应急管理要进行不断改革、自我革新,就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独特优势和难得机遇,将数据分析、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创新融入其中,创新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新思路,提高城市安全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而及时有效的保护大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城市的环境,为建立和谐友善的城市而做出突出的贡献。
一、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1.面临传统的城市风险摸排方式向数据自动采集方式转变的挑战在城市应急管理当中,我们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城市风险摸排方式来进行数据的采集,这种数据的采集方式单单靠的是人力,所以采集的样本比较少,获取的数据比较有限,并且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带有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导致分析结果出现片面性,从而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不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再结合现代通讯,3S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在城市各关卡口布置视频监控录像,对社交聊天进行视频记录以及环境自动监测进行记录,然后将这些动态的数据收纳进数据库当中,这样数据的采集就从人工采集逐渐转向自动生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21397014_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应急管理发展浅析
Liaoning Economy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政府传统应急解决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应急速度慢、灾害后果严重等。
其实,对于应急管理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交给大数据来解决。
近几年,大数据已经迸发出其巨大优势,通过整合各行业的资源从而能高效、便捷的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
一、大数据的内涵目前,关于大数据的含义还没有一个专业化权威的官方解释。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中指出,当前数据涉及各行各业,人们对数据的挖掘与应用会带来新的生产率的增长。
对大数据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解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是从数据的形式角度看,大数据既包括结构化的数据,还包括“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是不能通过传统的手段来处理的。
二是从数据的技术角度看,大数据是指用大数据的方法进行储存和计算。
三是从数据的现实角度看,大数据是指对获取的海量数据收集和分析,并能够加以利用。
可见,我们必须要利用数量总体来分析结果,而不能仅仅用样本来估算总体。
二、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困境1.政府的预警预测能力不足。
在处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事中和事后。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如果能够做好突发事件的事前预警预测工作,那么就可以把危机事件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大程度上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和破坏。
如自然灾害,涂子沛在《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一书中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气象局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将在该国的2000辆客运巴士上装备传感器,每隔10秒钟,手机一次沿途地点的温度、湿度、露水和其他数据,数据收集频率为10万次/次,收集的数据实时传回国家气象局。
美国的这一措施做了充足的事前工作,使气象灾害有迹可寻。
但我国政府在处理应急管理的措施中,一般都发生在事中和事后这两个阶段,忽略了事前这一重要环节,由此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应急管理预案数字化改革
一、数字化改革背景1. 应急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传统预案管理模式的弊端。
传统应急预案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更新滞后、协同困难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应急管理需求。
3.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为预案数字化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数字化改革内容1. 构建应急预案数据库。
将各类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应急知识等数据纳入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2. 推进预案编制数字化。
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预案编制、审核、审批、发布等环节的线上操作,提高预案编制效率。
3. 实施预案演练数字化。
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预案演练的虚拟化、场景化,提高演练效果。
4. 加强预案评估与修订。
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预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修订。
5. 提高应急预案的协同性。
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应急预案与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6. 强化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
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应急预案知识普及、培训等工作,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数字化改革意义1. 提高应急管理效率。
数字化改革有助于提高预案编制、演练、评估等环节的效率,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2.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应急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3. 提升公众应急能力。
数字化改革有助于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4. 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
数字化改革有助于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提升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
总之,应急管理预案数字化改革是我国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应急管理数字化改革取得实效。
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2024
引言概述:本文将探讨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的相关概念、背景和功能,并详细阐述该中心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构上将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总结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一、中心的背景和概念:1.大数据中心的定义和作用1.1大数据中心是指集中管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机构,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的设立背景2.1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2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路径。
3.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的任务和职责3.1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仓库。
3.2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3.3开展应急管理相关的大数据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中心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1.数据的快速采集和整理1.1中心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快速采集和整理各类灾害数据。
1.2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能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
2.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能力2.1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能够深入挖掘数据中的信息和规律。
2.2分析结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3.提供科学决策支持3.1中心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3.2决策者可根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更科学和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案。
4.支持应急管理相关研究和创新4.1中心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研究,推动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4.2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朝着更科学、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三、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情况:1.建设阶段1.1中心的初期建设和组织架构。
1.2中心在硬件设备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上的投入和进展。
2.运行情况2.1中心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
2.2中心在应急管理事件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3.发展趋势3.1中心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规划。
3.2中心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四、中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2.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3.数据共享和合作机制五、总结:本文通过对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的背景、概念、功能及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了大数据中心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大数据时代城市突发事件政府应急管理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城市突发事件政府应急管理创新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城市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政府应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政府需要不断地创新,提高应对能力。
本文将分析大数据在城市突发事件中应急管理领域的优势,以及政府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中的创新应对策略。
一、大数据的应用优势大数据在城市应急管理中具有以下应用优势:1.分析预测能力:大数据分析可以快速对突发事件的规模、影响范围等进行预测和分析,预先掌握事件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计划,提高应急预案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2.数据共享能力: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各部门、不同行业领域的数据共享,让政府在应急事件中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优化决策制定,加强跨部门协调,提高管理效率。
3.响应速度:大数据技术具有处理、存储、传输大量数据的高速能力,可以快速回应事件,并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4.智能化管理: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管理,还能够自主生成报告、预警通知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应急管理。
二、政府应对策略1.加强数据采集与信息共享政府应加强数据采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应急信息快速共享和跨部门协作,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2.完善应急预案政府应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完善城市应急预案,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决策体系,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指导,确保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智能化应急管理政府应积极推动应急管理智能化,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应急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识别灾情和损失,并制定相应应急措施。
4.提高社会参与度政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公共利益。
政府还应注重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5.加强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政府应当认识到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汇报将就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未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法》,明确了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职责权限和工作机制,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各地也相继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应急管理条例,为规范地方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应急管理体制不断优化。
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统一了国家应急管理工作,强化了应急管理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机制。
各级地方政府也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完善了地方应急管理体制,提升了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
再次,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国家加大了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投入,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提升了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各地也加强了应急管理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了一线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
国家建立了国家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应急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升了应急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各地也建立了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加强了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作战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希望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继续关心和支持应急管理工作,共同努力,为构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一、中国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各种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这些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国家应急管理体制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日益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重要性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能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救援伤亡人员,减少损失。
2. 促进社会稳定:突发事件容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例如恐慌、恐惧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可以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保障。
3.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发展,可以提高国家危机管理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 适应全球化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例如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事件等。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可以提供有效的响应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三、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1. 加强顶层设计和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应急管理顶层设计,将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整体规划,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国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2. 完善机构设置和职责布局: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管理机构和地方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责,推动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3. 加强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加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4. 强化国际合作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救援机构的合作,共享经验,提升我国在国际应急援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探究大数据时代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变革新机遇与新挑战
探究大数据时代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变革新机遇与新挑战贾若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大数据已经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而言,落后的管理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因此,积极开展我国应急管理模式创新升级,是保证大数据时代管理稳定的重要条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
社会应急管理体系作为传统工作,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具有极强的成长空间,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也加大了管理的风险性。
利用大数据优势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对于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大数据的技术特征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并且呈现出多元发展特征,从技术层面分析,大数据具有多种技术特征,对于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规模性。
大数据技术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规模性,通过大数据汇集海量数据,可以分析用户行为特征,也可以对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准确预判。
依托大数据的海量数据,可以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在应急管理风险防控方面,通过整合相关资源,进行准确的判断,也能提前感知风险,实现风险防控目标。
多样性。
大数据技术具有多样性特征,与传统的数据收集与汇总模式不同,大数据能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整合数据资源,并且经过汇总,形成有指向性的数据库,方便进一步利用,基于此,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多样性特征,可以实现应急管理工作指标的多元化,可以提升应急管理风险防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前瞻性。
传统的数据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大数据技术具有高速特征,可以实现判断的前瞻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避免传统信息传递的时间滞后性,通过高速网络整合资源,可以提升风险防控的总体水平,提高风险防控的综合水平,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利用大数据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要依托现有技术,整合数据资源,提升应急管理风险防控的系统性,构建立体化的应急管理模式,实现现代社会治理目标。
大数据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大数据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应对应急事件和灾害成为当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管理应急事件,许多组织和机构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高应急管理效果。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挑战,并提供编写应急预案的步骤。
1. 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恢复正常社会运行秩序。
在编写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预案的目的和范围,包括应急事件的类型、预案的适用范围以及应急预案制定的重点。
2. 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在编写应急预案之前,建立一支专业的预案编写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此团队应该包括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如应急管理专家、风险评估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等。
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分析和评估各类应急事件的风险,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
3.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应急管理的核心是风险评估和分析,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历史数据,预测不同类型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以便合理制定相应的预案。
4. 制定应急响应流程: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写应急响应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详细规划应急响应流程,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行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损失和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制定应急响应流程时,应保持简明扼要,避免过多的细节和条款。
5. 制定资源调配计划:应急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调配各种资源以支持应急响应工作。
根据应急预案,制定资源调配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有效管理和调度资源。
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现有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规划资源调配方案。
6. 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各种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至关重要。
走出一条新时代大国应急管理之路
走出一条新时代大国应急管理之路我们需要从宏观战略和制度建设方面来进行全面的改革。
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框架相对不完善,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和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升。
要走出一条新时代大国应急管理之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跨部门、跨地区的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应急资源保障体系,提升国家应急管理的整体能力。
还需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合法合规、科学有效进行。
我们需要从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提升国家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应急管理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提升全国应急信息共享和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还应该积极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抗灾救灾效率,为灾害应对和救援行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我们需要从国际合作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来强化应急管理能力。
在当前世界面临着各种全球性挑战和风险的情况下,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了提升国家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深化与各国的灾害风险管理合作,推动建立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新秩序,推动应急管理理念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为全球公共安全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走出一条新时代大国应急管理之路,需要我们全面分析当前形势,从宏观战略、技术手段、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改革和完善。
只有定位清晰,措施有力,才能为实现国家应急管理新发展、新突破、新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能够不断走在世界前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摘要】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是当前重要课题。
本文从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的意义、主要内容和重要举措等方面进行探讨。
重点分析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和建设路径,提出应急管理体制在面对挑战时需要创新应对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发展趋势和建议。
通过对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的研究,可以推动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提升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关键词: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重要性、现状、意义、主要内容、特点、建设路径、重要举措、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急管理体制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对灾害事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应急管理领域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能够提高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通过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发展应急管理体制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整体应急管理水平。
新的管理体制可以更加高效、协调地组织各类资源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各部门间的协同作战,提升国家整体的应急响应能力。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是推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创新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与稳定。
1.2 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是一个国家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时的组织结构、法律体系、管理制度等的现有状态。
目前,我国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大数据时代政府应急管理的新挑战
云计算技术与云应急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技术为大数据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是大数据的IT基础和大数据成长的驱动力。云计算技术主要包括虚拟化、分布式处理、云管理、云终端、绿色IT、云安全等。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应急系统,通过构建“应急云”即第三方应急资源网络,采用先进的情景感知技术、情景分析技术、资源保障管理技术、在线感知技术、语义网技术,并与云计算、网络通信、资源虚拟化、服务化、智能决策支持等技术相融合,搭建并运营云应急服务平台,为应急需求者提供智慧型定制化的应急服务。从而提高应急资源的可扩展性和可控性,动态进行应急资源发现、匹配、服务封装,全面感知和理解应急管理需求,智能化分析情景变化,动态生成和调整并行应急管理过程,使应急管理工作协同、有序、高效地进行。通过实时采集并集成海量、多源、异构应急数据,对线上多源应急信息进行抽取、过滤、标准化、储存、智能分析与态势研判;基于网络技术进行智能化应急感知、异常探测、预警和应急资源实时定位,智能发掘应急需求,为情景还原和应急需求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大数据技术与应急平台系统
大数据可分成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程、大数据科学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在大数据时代,需要特别关注大数据技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要注意技术安全性和管理制度安全性并重,防止信息被损坏、篡改、泄露或被窃,保护公民和国家的信息安全。保证信息安全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上不断更新,应用最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和安全软件技术,在网络通信、本地存储等方面加强对重要数据的防护;二是立法层面,大数据技术的挖掘与利用应当有法可依,让数据开放和数据挖掘走向法制化轨道。
大数据时代政府应急管理的新挑战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关系混杂、动态持续、变化不定,需要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在合理时间内实现数据的撷取、存储、分配、提炼、处理、集成和分析,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资讯和信息。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摘要】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挑战,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现状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探讨了创新的路径和实施方式,并对创新成效进行评估。
创新的关键在于顺应时代潮流和需求,突出依法治理和全面协调。
创新的路径包括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机制体制改革、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
创新的实施方式在于建立健全的指挥体制、强化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加强国际合作等。
评估成效要注重实际效果和社会认可度。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更加有力的应对措施和保障,展望未来发展更加充满希望和活力。
【关键词】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现状分析,重要性,路径探讨,实施方式,成效评估,总结成果,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00字很多,我会逐步为您呈现完整的内容,首先请看以下的前半部分: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国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和灾害风险。
突发事件的频发和严重性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彰显了应急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已经无法应对新形势下的应急管理需求。
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往往是分散的、单一的,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时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等问题。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安全形势。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也受到国际经验的启发和借鉴。
国际社会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亦应借鉴国际经验,不断优化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提升国家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家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突发事件频发,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亟待加强,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灾害和安全威胁。
在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体制机制的全面革新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一、挑战1. 多元化的灾害和安全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各种灾害和安全威胁呈多元化趋势,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网络安全、恐怖袭击等。
这些多元化的灾害和安全威胁给国家应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更加全面、多元化的体制机制来应对。
2. 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应急能力、协同机制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不足。
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应急资源整合不够有效;灾害发生后救援力量的调度和指挥不够灵活和高效,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3.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应急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获取必要的信息和服务,而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无法满足这一多样化的需求。
二、机遇1. 国家政策的扶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投入和扶持。
国家政策的扶持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
2. 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应急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利用新技术,能够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更好地应对各种灾害和安全威胁。
3. 社会力量的参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力量对于应急管理的参与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
各种应急管理志愿者组织和慈善组织的发展,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三、创新发展的措施和建议1. 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要提高国家的应急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中国应急管理制度变化
中国应急管理制度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应急管理制度在中国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应急管理制度是国家在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总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应对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中,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可以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中国应急管理制度的变化、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国应急管理制度的变化1. 单一机构向多部门联动转变过去,中国的应急管理主要依托于国务院的国家减灾、应急救援指挥部门负责。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复杂性增加,单一机构难以满足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需求。
因此,在中国,应急管理开始向多部门联动转变,形成了多级复杂的指挥系统。
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公安部门、卫生部门、交通部门等各相关部门联动,形成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大力量。
2. 由“应急响应”向“应急管理”转变过去,中国的应急管理主要是针对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即出现灾害后才进行救援、撤离等工作。
但是,现在中国的应急管理制度已经逐渐转变为“应急管理”,即通过风险评估、预警监测、灾害防范等措施,提前预防减灾,减少损失。
这种转变使得灾害发生时能够更快、更准确、更有效地应对。
3. 信息化、智能化应急管理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应急管理也在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中国可以更及时地获取、分析信息,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疫情期间,中国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进行跟踪监测,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精准度和效率。
4.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中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例如,2015年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了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了应急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性。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在组织体制上,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形成一体化的应急管理机制。
这意味着要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紧密的联动机制,形成协同作战的态势。
要加强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衔接,实现上下贯通,形成高效的决策执行体系。
还应当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格局。
在法律法规上,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正确有效地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对于加强国家应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完善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
还应当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增强公民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意识和能力。
在技术手段上,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急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手段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应当积极推动科技与应急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强应急管理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应急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前预警和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还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国一张网的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在人员队伍建设上,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要注重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应急管理队伍。
应急管理工作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应急管理能力的人员来担当。
要加强对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数字化应急管理变革实施方案
数字化应急管理变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应急管理是指在各类紧急突发事件中,通过组织和协调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处置,以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应急管理已成为现代化应急管理的必然趋势,为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实施数字化应急管理变革。
二、变革目标1. 提高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提高对灾害的准确性和预警时间,为灾害应对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准确的信息。
2. 建立健全应急资源管理系统。
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资源库,实现对各类应急资源的登记、调配和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
3.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事故救援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追踪,提高救援队伍的指挥调度效率和应对能力,保障人员的安全和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4. 加强应急指挥决策支持。
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提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应急响应的效果。
三、变革内容1. 建设数字化应急管理系统。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等,实现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管理。
2. 实施数字化培训和演练。
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响应的能力。
3. 优化应急流程和指挥体系。
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现有的应急流程和指挥体系进行优化,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4. 加强信息安全和保护。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应急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变革推进与保障1. 制定变革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人。
2.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确保变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变革效果的实现。
4.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数字化应急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五、变革效果评估通过指标评估和案例分析,定期对数字化应急管理变革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数字化应急管理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3—10—25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3)06—0106—06 指大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用传统 方法或工具不能处理或分析的数据。大数据研究 的集大成者舍恩伯格教授(Viktor
建个性化的应急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
中国
应急管理
体制改革
经济学/管理学雳沿
【作者简介】李丹阳(1978一),男,四川眉山人,管理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 师,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基金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大数据背景下中国应急
Mayer—
1998年,生物化学家托尼・卡斯(Tony Cass)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介绍用于处理“大数据”
(Big Data)的软件包HiQ的论文。①此后,随着全球
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一词已经越来 越为人们所熟知,其对商业领域、研究领域和公共
管理领域的影响也日渐突显。从已有的实践来看,
2.数据创造价值:痕迹经济学(Trace mics)
Econo.
而容易导致思维和认识走入误区。与此相联系,大 数据时代下,反而是对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发 现,远比对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探究更为重要、 更有现实意义。譬如,对于在机票网站预订机票的
客户而言,他只需要对票价涨跌的趋势和时间之间
的相关关系有所了解,即可有助于其做出最有利于 自己的决策,而根本不需要深入探究是什么因素导 致了这种变化。也许,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这种新 的思维仍然值得商榷,但其也反映出,这个时代对 更加务实、更加贴近现实需求的管理思维、管理理
回溯人类管理模式的变迁,可以发现,在信息 和知识匮乏的经验管理时代,人们主要依赖经验判
断进行管理;而在统计技术被广泛应用的科学管理
以发现不少以往完全难以想象的、非常有趣的消费
行为现象。而事实上,这些与过往人们经验截然不 同的发现,其背后就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样
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统计分析的结果作为管理的基 础。可见,人类获取和分析信息的技术是导致管理 模式变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每一种新的信息技
务。这与商业机构、研究机构在大数据方面的领先
中国应急管理体制发展面临困境
如前所述,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基于大数据技 术的大数据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对数据的全面抓 取和分析,已经成为创造新的管理价值的重要源 泉,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体验和管理实践。从 这个角度审视我国的应急管理领域时,会发现跟工
商企业界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商业问题、创造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推动上述领域产生大 量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和新的模式。与此相应,对 于十分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 和指挥的应急管理领域而言,这一新兴的社会变革 必将带来重大的乃至革命性的体制变革。
一、大数据时代对管理创新的要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降临,与大数据(big data)相
纳米级的粒度观察管理世界的显微镜一样,为管理
在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传统思维中, 面对一些管理现象时,他们会习惯性地去追寻这些
现象中蕴含的因果关系。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管理 理论、管理模型、管理方法都建立在对因果关系的 假设或探究之上。不可否认,这种“因果式”的思维
经济学/管理学菖姆
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使大数据时代的 管理更加精准、更加有针对性。②由此,也催生了许 多新的管理模式。譬如,正是因为有了大数据技术 的支持,亚马逊公司才得以创造通过分析消费者消 费习惯,进而提供相应的精准荐书服务的电商模
Schonberger)对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给予极高 的评价,他认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 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 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② 简而言之,所谓“大数据时代”,是指人类社会 各类组织、各个领域广泛地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时 代。在这个时代,“人类储存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 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而计算机数据处理能 力的增长速度则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9倍”④。 可以说,“大数据已经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 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
术的出现,都为新管理模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技
地,将这种卓越的数据抓取和分析能力引入公共管 理领域,必将为实施科学有效的公共管理提供坚实 的数据基础,创造前所未有的公共管理价值。
3.管理思维的变革:更加务实和贴近现实需求
术基础,使管理创新成为可能。大数据技术的出现 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管理者更好地搜集、分析 与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这 种技术上的支持,就像为管理者提供了一架可以从
关联的系列技术不断发展,和商业领域、公共领域
和生活领域新的变革相融合,激发出越来越多的新
的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生活模式,从而催生了管
理创新的要求。 (一)大数据时代的含义
①Tony
636. Cass.A Handler for日培Data.Science,1998(5389):
迄今为止,对于大数据(big data)还没有一个正
包括了军队、老百姓在内的非专业力量。第二个阶 段是2003年非典危机之后。在这一阶段,现代应
时性更是在根本上决定了应急管理的实际绩效。 可见,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为 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甚至比商业管 理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然 而,现阶段我国政府机构埘于大数据技术的认识和 应用,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与商业机构对大数
计理念还是实际运行过程,显然还有着非常大的 差距。
急管理的概念和理念被政府接受,开始逐步有计 划、有系统地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应急管理体 制。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一阶段事实上并不是现代 意义上的应急管理体制,而只是传统领导体制下的 突发事件应对制度,而第二阶段则开启了中国应急 管理体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107
万方数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阐释和繁文缛节。这实际上对公共管理研究者和 实践者尽快转变思维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这种 思维变革的深刻程度和困难程度,很可能远比商业 管理领域的思维变革来得更加剧烈。 二、数据能力鸿沟:
急剧变化,这种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渐
显现。
与大数据时代所涌现出的海量数据及其处理 能力相比,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信 息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应急管理情境中海量数据带 来的冲击,更没有办法运用海量数据为应急管理服
据技术的应用水平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代差”。随
经济学/管理学禹沿
着技术和管理模式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电子政务 (e—governance)早已不应再停留于做一个政府网 站,然后罗列式地公布一些应急法律法规、组织结 构图和应急预案。而应该运用最新的数据技术,对 应急管理可能涉及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 总和分析,并将其作为首要的管理模块,融入整个 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流程之中。与这样的“大数据时 代标准”相比,目前的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无论是设
①[英]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第15页。 ②孙鹤然:《大数据时代的精细化分析》,载《中国计算机 报》,2011—06—06。 ③[美]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 未来的新思维》,第25页,马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不是当下的,而是未来的”③。由于拥有了对全部数 据的抓取和分析能力,管理者可以非常细微地跟踪 和把握目标人群及个体的活动痕迹,并对与这些痕 迹相关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许多过往被忽视 的价值盲区被发现,许多还未被开启的价值处女地
1.更加精准的管理:创造新的管理模式
被开垦,进而创造出崭新的价值。这就是大数据时
代的痕迹经济学(Trace Economics)。譬如,我国著
名的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每年都会对全年淘宝用 户的消费痕迹数据进行抓取和分析,由此建立目标 人群及个体的消费行为习惯模型,形成每一年的用
户消费行为习惯报告。从这份年度报告中,人们可
106
②③[英]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第9,13页,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 社2013年版。
式的权威定义。相对而言,一般认为所谓大数据是
万方数据
李丹阳: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
会的其他各个领域”①。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本质上 反映了人类社会不断提升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运 用数据技术深入认识这个世界和社会的能力。 (二)大数据时代激发管理创新
论的诉求。由此,在公共领域,新时代的人们对于 公共管理思维和理论的要求,必然也趋向务实化,
传统管理理论往往认为人类的实体活动才创 造价值。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本身就能够创 造价值,甚至是更新、更大的价值。此时,“很多新
工具都能追踪人类的活动,都能预见我们的下落:
强调取得现实的绩效和收益,而不在乎过多的因果
地位,有着极大的差距。总的来看,在应急管理的 过程中对海量数据的应用方面,目前中国应急管理 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政府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如商业机构 从工作性质来说,全面的数据是实施及时有效
的应急管理的首要前提。而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及
崭新的商业模式相比,中国目前的应急管理体制还 未能有效地响应这种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更没有 以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和理论方法为基础来构建新 的应急管理体制,以至于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不 利于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 经过建国以来60多年的发展,具有鲜明特色 的中国应急管理体制已经逐渐成型,并在历次重大 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2003 年非典危机为限,可以把中国应急管理体制的演 变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2003年非典危机之 前。在这一阶段,中国应急管理主要以传统的一元 化领导体制组织突发事件的应对,其动员的主体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