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式的实践型交流与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解决式的实践型交流与互动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力度越来越大,但目前的教师培训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针对目前研修状况与不足,积极开展了“问题解决式的实践型交流与互动”研修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活动成员的组成:通常包含两种对象:一是平时教学中遇上的非常投缘的教师,即志同道合的教师;二是针对问题而有意识地寻求目标性教师(所谓目标性教师是指在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方面有专长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教师)。这种活动成员的组成保证了活动的灵活性、针对性、持久性、有效性,最终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活动的内容:针对自己平时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如理论及应用、教学设计、复习教学、习题教学、解题策略与指导、学生思想工作、特殊学生教育等。
(3)活动的形式: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交流、互动、反思、实践。交流可在课间或课外,当面或网上,甚至可以茶余饭后,十分灵活。通过交流对问题有一定的认知、想法,甚至解决策略后,可迅速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交流、互动、反思,然后再实践……如此反复,尽全力使问题得以解决。即使自身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过程本身已经让参与者全
面提升,至少让其知道了“这样做是不行的!”。其实,它不仅仅让实践者对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大量理论、观点、做法内化为实践者自身的知识、观点与技能,也就是说实践者的业务能力与素养在不断提升。
“问题解决式的实践型交流与互动”与目前一种新研修形式――“课例研修”有相似性,但不相同。课例研修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基于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将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专家和学校管理者聚合在一起,确定课堂教学中关注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学习、反思与改进,促使团队共同成长的研修方式。而笔者进行的“问题解决式的实践型交流与互动”的成员组成人数少、对象灵活,不一定基于课堂教学,可以针对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可以追求实际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追求先进理念与观点在教学中的落实,活动的形式、时间及地点十分随意,问题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实践者自身需求。一句话:比课例研修更灵活,更宽泛,更具针对性。但两者有明显的共同点:关注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学习、反思与改进,促使团队共同成长。
下面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重力》相关内容的实践型交流与互动记录。
笔者的徒弟在刚刚结束90学时培训后吃饭之时说道:
“师父,计算(科学公式)的教学如何才能借用建构主义理论使学生自主建构?”这问题可是难倒了笔者,“公式即计算办法”一般是科学家早就得出的,如何自主建构!一下子真答不上来,只能笑着说道:“吃了饭我们再说吧。”其实,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重点指向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公式这种现成的,但又是抽象模型的内容,则真的很难进行自主建构。下午我们两人会同另外一名科学老师,详细探讨了建构主义及公式教学如何开展。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到“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公式,在同学交流中纠正自身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最终落实公式”上。有了这一认识以后,我们决定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节中进行尝试。现行《科学》教材八下的一道例题: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现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我们的教学设计:①向学生课件展示这一题目,并提出要求:把这道题目做出来,但要让不会做这道题目的同学看了你的计算过程,也能学会。应该写些什么,可以同桌讨论。五分钟后交流。②(等学生至少五分钟)请3~4人上黑板板演(有投影的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投影出来)。③请其中一位同学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其他同学倾听。④讲解完后,请其他同学(有自己想法的都可以)点评这位同学的解题过程与讲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⑤在学生点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在学生的基础上整理出标准的解题格式(过程)。
⑥配合一道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
我们用新课程的眼光来分析一下这种设计:
步骤①其实是创设了一个“情境”,目的在于要让学生在自己解题时注意到解题格式。因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初始教学中,格式的规范化是一大重点。这一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对今天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毕竟一个人想问题不如两个人全面,所以“允许讨论”这一做法,则体现了“协作”这一要素,通过“协作”使他们能交流而形成互补或碰撞而形成矛盾。这种做法对“意义建构”有重大作用。
步骤②③④则重点体现了小组之间的“会话(对话)”,加上步骤①中的“同桌讨论”与步骤⑤中的教师的作用,使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体现出一层合作的意味),最终完成“意义建构”。
其实,在达成共识之前,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正确的格式,这就是他的一种原有的经验,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取了新的信息,然后在倾听或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到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中,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如果这种整合不成功,则意味着他的“主动建构”失败,以后必定会犯同样的错误。“主动建构”一旦失败,则老师多讲少讲一个样。这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与老师讲得透彻不透彻几乎无关。这节课所展现的主要是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老师所设计的各种课
堂环节以及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其实都是提供了一定的“支架”支持。给比较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个同学都做起来,再给予比较充足的时间,通过“合作”来完成自己的“意义建构”,这不是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吗?
我们几个人不断地讨论着这些,整体感觉很不错。
跟往常一样,笔者把教学设计及一些想法在QQ上与一位远程的朋友交流,正当自己得意的时候,她在总体上评价“非常好”的过程中说了一句话,让笔者陷入了反思:“如果能注重为什么能这样计算,那就更好了。”仔细一想,的确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特别重视让学生自主建构,但却忽视了让学生理解解题原理,并自主提炼策略。当笔者有了这个认识后,立即与其他几人商讨,最终一致决定:可以在公式的教学上进行尝试,力图融入“让学生自主理解公式的构建过程,并学会一种构建公式的方法”的教学理念。我们决定在《重力》一节中进行尝试。我们的教学设计:①一开始即请学生计算500g矿泉水的重力。②在学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让他们分组用弹簧秤称若干钩码(50g/个)的重力,最终计算出500g矿泉水的重力。③请各小组交流自己的计算办法。④在小组所用办法的基础上,归纳、推出重力的计算公式。
我们的这一想法十分大胆: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自主构建重力的计算公式上,并试图向学生渗透一种构建公式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