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今外交形势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今外交形势与建议
姓名:程波学号:5701112014 班级:高分子121
摘要:近期国际形势趋于动荡,局部地区在各种问题上上演纠纷。
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给稍稍安稳的安全环境增添了不安因素,在国际大环境中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上升。
通观整个局面,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其中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分析可知,当前中国的外交形势可谓喜忧参半。
关键词:中国外交,国际形势,发展,挑战,统筹
正文: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全面发展的阶段。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可知,
当前的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动荡。
而处于此种国际形势下的中国外交
又是呈现怎样的态势呢,我们一步步分析可知。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
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国际形势总
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
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1纵观前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年来,经过
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
而近期来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
影响,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获得国际上的一致好评,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更加重视中国的高速发展经验,我国在气候全球性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所发挥的建
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由此以来,各方对我国合作的一面持续攀升。
如此的
大好形势又何来的喜忧参半,仔细辨析不难得知,在国际一致好评的浪潮中,不乏另类的呼声,在肯定中国带来的建设性作用的同时,国际上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
更大责任的声音也在升高,其中不乏某些不怀好意的有心人,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故意散步“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企图通过破坏中国在国际上奉行和平发展、和平外交的形象,来遏制中国外交事业的稳定。
新形势下,我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
一批发展中
大国加快崛起,推动世界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
关系深入发展。
我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改革进程中处于相对主动地位。
不利的一面也影响中中国外交形势的稳定。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交环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在与别国外交问题上,备受各国关注。
甚至遭到以美国为代表等国家的打压阻挠。
在美国“重返亚太计划”的启动下,中国与周边各国在外交问题上,频繁出现摩擦,中国的
外交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国国家安全环境受到挑战。
因此,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
会上说: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
不断推进。
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
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
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
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
设立国
参考文献:1《党的十七大报告》R,2007.10.15
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2评论员郑浩在解释国
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时,指出:中国的打过崛起和中国周边的外交形势非常复杂,中国面临
的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日益增多,潜在的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也在大增,国家领土完整、国家
的核心利益的捍卫,需要中国的外交迈出更大的一不,同时对内也需要一个具体的部门来统筹。
”3由此可知,中国的外交形势,可谓是喜忧参半,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如此复杂的外交形势,中国该怎样做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呢?首先,我国要继续
奉行主张建设一个和谐世界的理念,坚持走和平外交道路。
在准确把握机遇的同时,更要清
醒认识挑战。
既要正视我国全球性影响日益扩大的现实,同时又要坚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
一基本定位,要坚持承担与我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设性挥重要建作用。
其次,我国的崛起意识要进一步增强,身正不怕影子歪,我国人民必须要居安思危,真
正睁眼看世界。
中国人应当对世界做出应当的贡献,我们也需要在权利与义务之间寻找和保
持必要的平衡。
有国际政治的复杂性,现时代的进步内涵,都要求中国逐渐加强走向世界大
国的自觉意识。
再次,我国的外交政策既要与时俱进,更要固守根本。
4我国外交政策是基于
国家政治性质、民族优良传统、中国根本利益、国际关系原则和世界形势变化等综合元素发
展形成的,是我国外交实践经验与教训的积累,凝聚着几代领导人和众多外交人员的智慧和
心血。
和平外交和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两大基本要素。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涵都是
经受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当根据国际形势的多变性,完善外交政策,与时俱进,做到既不更改本质,也不落后于人。
稳定、有针对性、有实验可
行性的外交政策是我国在国际环境中谋求外交事业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外交
形势的变化,决策要更有前瞻性。
最后,要加强与世界上大国之间的来往,以谋求一个相对
有利的外交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安理会五个
常任理事国之一,并已经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经具备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定
条件。
对中国来说,需要加强与美、欧盟、俄、日、东盟和印度等力量的关系,利用一切有
利机会,通过“首脑外交”和其它配套的外交措施,寻找更多的共同点,透过外交手段减少
政治摩擦,减轻它们对中国崛起的疑虑,推动政治多极化进程。
同时,在打击国际犯罪,以
及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上,中国必须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需要其它国家特别是一些主要
大国的支持。
统筹来看,中国外交很明显的一个目标,也就是为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服务。
主权有主权领土完整,安全,另外就是发展。
5这三个是缺一不可的,也是当前中国面临的许
多主要的问题。
中国的外交在为这个服务当中,应该说还是做了很大的努力的。
外交是不能
论软硬的,尤其是大国外交,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以整个的策划,要权衡利弊,要综合地
评述。
在对每件事情都大嗓门或者坚定立场,拍桌子,这就是对。
因为出了事情,就像邻里
关系,并不是每次都要和人吵架,每次都要瞪眼睛,有些事情涉及到我根本利益了,要吵,
甚至动拳头都可以,但是有些问题需要协商。
另外还有一个形势,有些时机不适合采取某种
方式,硬是采取这种方式,效果是相反的。
可能在世界上得不到别国的支持,所以,搞外交,各方面都要考虑,国际上称要权衡利弊。
权衡利弊就是看怎么样做最符合中国的立场,最符
合中国的利益。
并不是嗓门大,每次都能符合中国利益,这大概是外交要做的。
外交是综
合性的东西。
国家的掌握,相互关系,国际环境,力量对比,利害对比。
因此外交问题要考
虑方方面面,全面综合考虑。
中国的外交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2013.11.19
3来自凤凰视频《郑浩:中国外交形势复杂需国安委应对挑战》N,2013.11.14
4马振岗,人民网—人民论坛《中国当前局势与外交对策》N,2012.9.17
5来自人民网《马振岗谈“从钓鱼岛和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外交应对”》OL,201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