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变迁及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三十年代出现的经济危机导致大量资 金流入沿海大城市特别是上海,在某种程度 上促进了上海的证券投机,而地方城市却没 有这种便利条件。
☆三是1935年的金融危机对地方的打击远远 超过对上海的打击,汉口证券交易所迅速衰 落的状况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明。种种史实同 时说明,这期间的中国证券市场从总体看, 仍然是一个幼稚和畸形的市场。
★民族股份公司和华商股票出现。而 民族公司债券至迟在20世纪初的 清末产生。
★华商股票市场开始滥觞。
●1905年后,中国证券市场发育到了交易所 阶段: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股份公司和证 券市场发展的速度就远远落后于日本。早 在1878年 (★★★★★ ) , 日本就已经设立 了股票交易所(★★),而民族证券市场的 交易直至1914年以前还基本上处于分散的、 无组织的状态。
近代中国证券交易所 的变迁及启示
金融学系 孙建华
本专题的内容
引言: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证券一、二级市场、 场内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和交易所概述。 证券交易所是适应证券发行与交易的需要而产生 的。 洋务运动后期(1891年),外商证券交易所在中 国有了雏形。 民族股份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早期的华商股票市场。
●抗战期间中外证券交易所纷纷停业。 ●1945~1949年上海、天津证券交易所
从复业走向停业:
★国民政府在1946年5月发出筹备上海 证券交易所的训令,并于1946年9月 正式开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后交易活跃,交易 所收益丰厚,该交易所不仅是上海唯一 的证券交易所,而且发展成为旧中国乃 至远东地区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这个时 期也是近代上海证券业的黄金时期。
★1918年后日商在上海、大连( ☆ ☆ ☆ ☆ ☆ ☆ )、 滨江(哈尔滨)、安(丹)东(☆ ☆ )、天津(☆ ☆ )、四平(☆ ☆ )、长春(☆ ☆ ☆ )、公主岭 (☆☆☆ )、沈阳(☆ ☆ ☆ ☆ ☆ ☆)、铁岭(☆ ☆ ☆☆☆)、开原(☆ ☆ )、营口(☆ ☆ ☆☆☆)、辽 阳(☆ ☆ ☆☆☆)、青岛等地设立了商品、货币和 证券取引所(☆☆☆)。
再次,由于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的发 展不稳定,证券市场与产业的关系 不密切,所以近代中国的证券交易 所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功 能与作用不强。
近代外商在华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采用会员制, 或采用公司制,但华商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因为日 本取引所的影响(★★),加上信用环境的不良、 为满足竞争和证券交易规模扩大的需求而一律采 用了公司组织。这说明交易所的组织制度并非只 有会员制一种选择,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 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不同的交易所可以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公司组织或会员组织;而且交易 所的组织制度也是可以改变的(☆ 1929年10月3 日《交易所法》第5条规定)。历史经验对我国 当前交易所组织制度的选择是有启示作用的 (☆)。
1905年后,中国证券市场发育到了交易所阶段 1916年/1918年后华商证券交易所产生,外商证券 交易所继续增设。 抗战前十年证券交易所的整合及其业务变迁。 抗战期间中外证券交易所基本上停业。 1945——1949年上海、天津证券交易所复业。 1949——1952年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从复业到 关闭。 小结
●1916年华商证券交易所产生,外商证券交易所继 续增设。 ★民国初期在华扩张经济的日商设立了日商证券交 易所(★★★)。 ★股份经济的发展成为华商股票市场发展到有组织 的“公会”和“交易所”时代的推动力量。 ★清末民初国人产生了关于设立民族交易所的动议 (★)。
★1916年后华商证券交易所产生。
★世界上最早出现证券(这里指公债)交易的地区 不是部分学者所说的16世纪的比利时安特卫普和 法国的里昂,而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等 城邦国家(有不同说法)。
★证券交易所作为商品经济和证券交易发展的产物, 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起步最早的欧洲出现。
●洋务运动后期,外商证券交易所在中国有 了雏形:
★1835年后,外商在华股份经济不断发展。 中国早期有组织的股票市场也在外商的推 动下孕育而生了。
★1891年,一些英国证券商在上海组织“上 海股票掮客公会” 即“上海股份公所”。
●民鸿章等洋务派官员在向西方寻求自强之 道时,逐渐认识到了“必先富而后能强”的 道理。为了支持军事重工业的发展,从19世 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将其活动的重心从“求 强”转向“求强”与“求富”并重。在洋务 派的推动下,本国的近代民用企业也产生并 发展起来,其中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民族股份 公司的产生了。
★场内市场是指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的市场。 证券交易所是指专门的、有组织地集中交 易已发行证券的固定场所。场内市场或交 易所市场是一个高度集中和组织严密的市 场,该市场只交易上市证券,是二级市场的典 范及核心。
★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交易各有不同的特 点,共同构成证券流通市场。
证券交易所在组织类型上有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 前者入市交易的是会员,投资者与交易者相同,后 者入市交易的是经纪人,而投资者是股东,二者分 离。
●引言: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二级市 场、场内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以金融工具为载 体,按一定的方式来融通资金的场所。
★金融市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 按照融资工具的期限长短不同,可以分为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照功能的不同,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初级市场和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按交易场所和方式的不同, 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20世纪30年代南京、重庆、宁波、青岛、汉口等 国内城市也曾先后酝酿和成立过证券交易所。但
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除上海外,存在的时间 都很短。这些城市的证券交易所之所以与上 海证券交易所的状况形成显著差别: ☆一是这些城市本身工商业并不发达,南京 国民政府发行的债券,主要由集中在上海的 银行及金融机构发行承购,上海证券交易所 得地利之便,有地方市场难以企及的多种优 势。
★外商证券交易所设立的意义、危害及其启示。
●抗战前十年证券交易所的整合及其业务变迁:
★1933年4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证券部并入上海 华商证券交易所。
★北平证券交易所营业状况恶化并陷入困境。
★抗战爆发前天津众多的证券公司及各家银行的证 券部或信托部都进行证券交易。1932-1935年间, 天津曾经存在非规范的证券交易所——天津商业 经济所。
★1949年5-6月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再次 停业并被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查封。
★抗战胜利后继续营业的证券交易所还有 天津的证券交易所,但国民政府再度于 1948年8月通令该交易所暂停营业。
●1949——1952年天津、北京证券交易 所从再复业走向再关闭。
●小结。
综合近代中国证券交易所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我国的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是从无到有, 从不规范到相对规范有序,从分散设立到相对集 中统一。证券交易所在吸收游资、缓解通货膨胀 压力方面,在抵制外国经济金融扩张方面,在调 节财政赢虚方面,在国防建设和民族产业的发展 方面,在促进民族新式银行业的发展方面也发挥 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之中,政局动荡, 商品经济和商业交易不发达,因此,近代中国的 证券交易所也具有自身明显的特征:
首先,交易所内的投机活动盛行,特别是过度投机 和违法的投机行为极为严重。
其次,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活动受动荡的政局和战乱 等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较大。
近代中国战乱频仍,政局很不稳定,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没有充分的保障,投资风险大,人们的预 期和经济行为趋向于短期化,加上政策的变化,这 使得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 近代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关、停、歇业的情况时有发 生。
公司制与会员制的证券交易所各有利弊。
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证交所的组织形式会 发生变化。
1990年和2006年我国分别设立了三家金融证券类 交易所。显然,中国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 后获得了新的发展。那么,中外历史上的证券交易 所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证券交易所是适应证券发行与交易的 需要而产生的
1895年后,尤其是1905年后,中外股 份公司数量的增加及其不断扩大的募股 集资需求促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再度发 展:证券市场和证券交易制度继续发生 诱致性的变迁,证券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有所提高,20世纪初以后,近代意义的 证券交易所正式在中国出现。
★推动证券市场和证券交易制度创新 的是在华的外商,1905年后,英 商首先在华设立了真正意义的证券 交易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