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总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哲学思想

※1、哲学内涵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从本义上看,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从本质上看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产生看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特点上看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世界观不能等同与哲学;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哲学能够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有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一是思维和存有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对思维和存有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有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哲学的基本派别

①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水”是万物的始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结合。

②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万物皆备于我;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存有即被感知,物是观点的集合;我思故我在;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和主宰,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宗教观点和迷信思想。【绝对观点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本质;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理解成果。

【并非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并非都是科学的哲学。】

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点,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功能: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哲学对时代的激励功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净化论;理论基础: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②特点: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辩证唯物论

※※6、世界是物质的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与运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有方式,世界上不存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刻舟求剑】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有的,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万物都在运动,但仅仅在概念中运动;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反对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否认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准确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防碍物质世界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准确的意识。(错误观点: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定要从上述两方面实行分析。】

【意识的本质】从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是客观存有的主观映像。(错误观点: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有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们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作用或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的理解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观点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注意:单独考查意识作用时一定要从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两方面入手。】

※※※※8、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是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9、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但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在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注意: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一定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要按规律办事,二是人能够理解和利用规律。】

※※1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内涵】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有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要求】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持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理解论

※※1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其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能够把人们头脑中的观点的存有变为现实的存有。

※※1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3、实践是理解的基础

①实践是理解的来源:实践是理解的唯一来源,但是获取理解的途径有两条,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错误表述:实践是获取理解的唯一途径。】

②实践是理解发展的动力:理解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理解工具,锻炼和提升了人的理解水平。

③实践是检验理解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理解的目的和归宿:理解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理解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准确的理解,却脱离了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理解就失去了意义。

【理解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准确的理解对实践具有促动作用,错误的理解对实践具有防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要求】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