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
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
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
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
及时协调;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形成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没有必然联系,那么社会主义
发展商品经济也是可行的。从而以“放权让利”为起点,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到十三大的时候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取得重大突破了,特别是认为市场和计划是内在统
一的,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调节的方法,只要对经济发展有好处都可以利用,利用市场调节不
等于是资本主义,应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时市场经济与经
济制度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变得清晰了,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始扫清了道路。
1992年,经过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很多改革的成果得到认可,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具体措施并不明确,建立的方向也是不很明确,总体来说,需要探
索着前进。但是这次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提出和形成。从这里开始,我国
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正式建设和完善。
内容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规定。
归纳起来,包括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是: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真正成为与行政机构在经营管理方面切断一切联系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竞争主体。(参考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P230;胡钧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动力机制。
三、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三个“体系”是:
一、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二、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客观调控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器。
三、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这里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公有制占主体,并不意味着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公有制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在平等竞争中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决定了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在客观上产生了多种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都会受到市场的调节。这样的分配制度所贯彻的基本原则是: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
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更好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更新计划观念,转变计划管理职能,改进计划方法。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计划工作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
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第一,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
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都是以生
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是和私
有化同时进行的。我国则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既要坚持以公有制
为主体,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进一步转
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
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
序运行。
第二,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
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
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依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在我国实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是一项艰难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才可能取得成功。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
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市场经济创造一
个稳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第三,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财产的私人占有必然导致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和社会的两极分化。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允许合理的收入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是要达
到共同富裕,不至于导致两极分化,“富的越富,贫的越贫”。这是因为: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会使私人资本的膨胀受到制度的限制,凭借私人资本参与分配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避免私人
资本的扩张。2经济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助于贯彻按劳分
配原则,减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非劳动因素造成的个人收入差距。3政府为了确保市
场经济社会主义性质,会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防止和纠正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保证共
同富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