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 02 镜头
影视视听语言:2 画面的构成要素

主体的突出
2.利用对比关系突出主体
• 色彩对比:冷暖色调之间,黑白彩色之间的对比,以 突出某些视觉内容
• 光线明暗对比:光线暗的场景中的高调光显然是视觉 中心,如舞台上的追光灯效果《阮玲玉》
• 低调作品(暗调)以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 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少量的白色起着影 调反差作用。低调作品形成凝重、庄严和 刚毅的感觉,但在另一种环境下,它又会 给人以黑暗、阴森、恐惧之感。
• 中间调作品以灰调为主,处于高调和低调 之间,反差小,层次丰富,影像以白至浅 灰、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构成。
• 画面不能拿某一影调定性,往往都是互相 关联,综合体现。
几何中心
• 几何中心是画面对边中线交叉点和对角线 交叉点,也是画面的正中心。
• 主体处在几何中心位置时,最能够吸引观 众第一眼的注意力。在画面视觉心理上, 还有稳定庄重的效果。
• 虽然几何中心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但是由于位置居中,确实变化,失去灵活 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会多少显得呆板 生硬。
背景处理
• 通常在外景中,背景是由山峦、天空、大 地、建筑物等组成,而在内景中,背景可 以是房间整体环境、也可以是局部环境, 比如窗户、墙壁或者其它景物。背景对展 现主体所处的时间环境、时代背景、地域 和空间环境、地形地貌特色等有着很强烈 的表现作用,有助于帮助主体阐述画面内 容。
影像的构成要素
摄影画面的影像要素
• 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光线是摄影成 像、造型、构图的重要手段。
《 太 阳 雨 》
构图的结构成分
• 画面构图的结构成分,是指作为被观众视 觉所接受的一幅画面构图中,各被表现的 对象在画面中依照表现重点程度的不同和 被视觉重视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结构 上的区分。
视听语言课件-镜头(二)

镜头的组接方式 镜头的组接是电影构成的方式,又称蒙太奇 。组接基本上分为切分和组合两种。它根据 影片内容的要求、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心理 来进行合乎逻辑、有节奏地切分或组合,从 而起到引导、规范观众注意力,支自己观众 思想与情绪的作用。
电影蒙太奇艺术发展中作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有:美国的大卫· 格里 非斯、前苏联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
人
• 脸:人最主要特征的集中体现 Nhomakorabea人
• 手:人的第二面孔
人
• 形体:身体和动作,人的全部外在物。表 现生活经历、身体状况、情绪、性格、欲 望等。
景
• 内景 • 外景
景
• 人工景 • 自然景
景
• 再现性场景:以外景或实景为主,人工搭建为辅 优点:纪实风格,叙事性 局限性:时空限制,缺乏主观色彩
画幅是指单反相机CCD感光器面积的大小,分全画幅、APS-C画幅、APS画幅等。 全画幅: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 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越接近43.2MM的 ,CCD/CMOS尺寸越大。佳能EOS 5D MARK II、尼康D800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 APS-C画幅是指指单反相机CCD感光器面积的大小是全画幅的一半面积,大约在 25MMX17MM左右 APS是指APS胶卷有三种尺寸,C、H、P。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 16:9,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是长宽比为3:2,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 边挡去个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被称为全景模式。
谢谢
电影镜头的构成:
一个镜头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不同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又是由许多 相同或不同的画格组成。镜头的画幅为横式长方形,其宽、长比例 ,普通银幕影片为1:1.375,宽银幕影片为1 :2.35, 70毫米影片为 1:2.2。个别镜头采用遮挡等特殊方法拍摄,可以获得圆、三角、竖 式或多画面等特殊画幅。画幅是镜头画面构图的前提,电影的一切 内容都在它里面展现出来。
《视听语言》第5章_语言风格_02节奏

起始段落的节奏:起 安静、舒缓。
发展段落的节奏:承 稍快、引入感。
高潮段落的节奏:转 变化明显、惊喜感。
结尾段落的节奏:合 归于平静、呼应开头。
起承转合,是影片的基本结构方式和基本节奏方式。
一.视听语言节奏的种类
1. 总体节奏与段落节奏
总体节奏统领各叙事段落的具体节奏。把握总体节奏,要从全 片宏观的角度去设计,思考全片需要呈现怎样的情感,然后通 过组织各段落,去实现这一节奏。 总体节奏的基本节奏方式:起、承、转、合
2. 突变式
强调前后节奏的对比。加大前后镜头视听与剪辑的反差,制 造视听心理的震惊感,节奏变化强烈。
渐变和突变是节奏转换的两种基本方式。无论是渐变还是突 变,都应注意外部节与内部节奏的一致性。
节奏的变化:
注意节奏变化与情绪变化的过程与方法。(无耻混蛋,2009年)
四.节奏情绪线
画情节奏情绪变化线是视听语言节奏分析的重要方法。
2. 剪辑处理
剪辑对镜头素材的再创作关系到最终影片节奏到呈现。 剪辑处理对节奏对影响包括: 镜头转换设计、快节奏组合、慢节奏组合、景别组合、动静组 合、声画匹配与错位。
三.节奏变化的类型
1. 渐变式
强调节奏的自然变化。视听与剪辑的变化建立在剧情逐步推 进和内容不断铺垫的基础上,节奏变化的界限不明显。
3. 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
视觉节奏通过镜头画面元素表现出来,如角色动作表情、摄影 机运动、场面调度、镜头长短等。 听觉节奏通过声音元素表现出来,包括语言、音乐和音效。
综合分析:
观看斗琴段落,分析影响节奏的因素。 (海上钢琴师,1998年)
二.影响节奏的因素
1. 视听变化
视听内容的变化是影响节奏的最直接因素。 视听内容的变化包括: 景别的切换、角度的变换、镜头运动的变换、人物动作、构图 形式的变动。
第七课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2)

范图14
日本动画《BLACK JACK》光线变化范图
2.光线三元素
1)光线质量──柔光与硬光 二维动画中为了作画方便,一般都采用无虚边的 硬光来表现人物投影。随着动画制作软件的升级, 柔光投影技术日渐成熟,不少动画开始采用这种投 影方法。
日本动画《千与千寻》柔光与硬光处理范图
2)光线强度──强光、弱光 动画中对光线强度的控制能很好的渲染气氛。 弱光明暗对比较弱,适合表现正常光源下温和 的日常生活场面;强光通过明暗对比,使主体 更加突出,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如果在弱 光场景中突然加入强光,则起到了暗示人物情 绪突变的作用 .
推与拉的共同特点:对观众有强烈的心理暗 示,通过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 比例而改变在人们心中的作用,导演可以利 用这样的镜头对观众进行心理暗示。
按照镜头推拉速度分可以分成缓、中、快(缓、 中速推拉为TRUCK IN / TRUCK OUT,快速推拉为 ZOOM IN/ZOOM OUT三种方式。
日本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运镜范图
日本动画《樱桃小丸子》运动镜头综合运用视频片段
五.光线的气氛烘托 1.自然光与人工光
这里的自然光是指符合动画场景光源设计的光 线。人工光是指为了突出场景或人物而专门设计的 光线。光线在动画片中可以成为一种主观的、强加 式的、甚至某种意义上“随意“的造型元素:一个 场景内、甚至一个镜头内的光线条件都可以变化。
镜头运动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视听语言:02基本概念 画框与构图 视听语言

三、形成影像的基本元素 1、机位:任何镜头开始时,摄影机的位置 2、画框:最终观看到的影像的边缘 3、构图:画面的结构、布局 4、景别:画面范围的大小不同、距离远近 5、角度: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水平与垂直夹角
国 庆 天 安 门 阅 兵 仪 式 电 视 直 播 机 位 图
6、焦距:从镜头之镜片的中心点到光线能清晰 聚焦 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一、画框
(二)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画内空间
封闭式构图
画框以内能直观看到的
画外空间
开放式构图
留给我们去想象的
封闭式构图——隔绝画外空间与画内空 间的联系,把摄影机的取景框完全等同 于戏剧舞台的台口,画框以内的空间便 成为一种封闭的、自足的世界。
强调画框内的统一、完整、和谐、均衡。 结构严谨、合乎规范、平稳祥和、宁静 和谐。
开放式构图——把画外空间与画内空间 联系起来,让观众认识到画框以内的空 间只不过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并产 生对于画外空间的想象。
强调画框内外空间的有机联系,着重画 框外的冲击力。以不完整、不均衡的框 内结构,达到框内外空间的统一与完整, 又称不完整构图。
画外空间的主要构成方法:
即未经剪辑的基本素材。
3、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 间的一段画面。
对于观众而言,通常意义上的镜头所指。 我们在分析影片时的镜头所指。
二、摄影对于形成影像的重要意义 1、取景框的存在 构图 2、距离被摄物的远近 景别 3、位置、角度 视角 4、光圈、物距、焦距的变化 景深 5、运动路线与轨迹 各种丰富的运动
“取”与“舍” :可表意 如《辛德勒名单》营
救史丹cd1 45:02
自由、轻灵、珍贵
符合视觉习惯的潜规则
安定、稳重、沉沦
视听语言(二)镜头

• 它在全世界所创下的不可思议的票房收入,标志 着电影从默片时代进入有声片时代,又从黑白片 时代进入彩色片时代后,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 数字化时代。
• 授课小结
• 在今天这节课,我们讲到了视听语言的界 定(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 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感受了人类接受视听信息的三个特点(视 觉暂留、似动现象、心理补偿)、提到了 影像的基本构成单位——镜头,简单介绍 了构成影像的十大基本元素,着重讲解了 分析影像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影像
• 一、 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 二、 形成影像的基本元素 • 三、分析影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 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 1、物理学中的镜头 • 2、拍摄时的镜头 • 3、剪辑后的镜头连续的时间,发生在同一地点的 一个事件。
• 由不同场景构成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 根据镜头的作用和功能,分为三种类型: • 1、关系镜头 • 在影视作品中起到交代场景中的时间、地
点、角色与环境的关系,角色关系,也可 以烘托环境的气氛。
• 1/10左右
• 关系镜头大多采用全景系列景别(大远景、 远景、大全景、全景)进行拍摄。
• 2、动作镜头
• 还原现场机位 • 分析场面调度
镜号 景别 拍摄技巧 画面内容 旁白(对白|解说)音乐音响 镜头长度 备注
背景资料的阅读
• 导演的个人背景(生活经历+专业教育背景) • 冯小刚 • 陈凯歌
• 作品创作的背景 • 3D电影 • 卡梅隆《阿凡达》 • 未来几年的好莱坞,3D电影层出不穷,
《纳尼亚传奇3》、《玩具总动员3》、 《丁丁历险记》等耗资巨大的商业电影, 都将以3D形式呈献给观众,
视听语言重点2

1、景别: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 (人体肩部以上) 、近景 (人体胸部以上) 、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特写的基本类型:细节特写,道具特写,运动特写,环境特写,心理特写2、景深: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焦距不同,观众实际看到的画面空间,景深大小也随之不同。
不过,景深大小不仅取决于焦距,而是由三个要素决定:光圈、焦距、物距。
光圈越窄景深越深长焦\短焦\标准焦长焦镜头:俗称“望远镜头”,视野较窄,景深较小,常用于表现较远处的物体。
由于长焦摄影的视域较小,如果被拍摄物体是运动的,为了避免视角,往往需要配合变焦摄影。
长焦镜头能够人为地压缩真实的空间,让需要被观众看清楚的人或物对焦清楚,让其他层面失焦、成像模糊。
长镜头可以被应用于一些主观化、戏剧化的影响风格中。
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视野较宽,景深较大,常用于表现较大范围的视域。
造成前景画面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标准镜头:无论是长焦镜头还是短焦镜头,往往都展现了一种人为的、主观化的影像风格。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拍摄纪实风格的影像,还原生活原汁原味的视觉质感,往往需要避免使用非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与人眼的视觉效果相似,它不会人为压缩或拉伸景深空间,而是客观地呈现空间中一切应有之物,因而也就相对更为符合窗式电影美学观念。
3、视觉残留: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 0.1-0.4 秒的时间。
这种视觉残留是每个人都固有的生理心理感应特性。
1829 比利时普拉托4、焦距:焦距是镜头之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5、构图:概括来说,就是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被摄元素的连接关系、组合结构。
所谓被摄元素,可以使明显的人或物,甚至可以是点、线、面、光、色等造型元素。
视听语言 02 镜头

一、镜头的基本概念什么是“镜头”?镜头的职能镜头组成元素长镜头二、景别概念认识二、景别影响景别的因素景别越大景别越小景别的分类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各类景别的综合运用三、构图概念认识构图的定义:构图与布局:构图的法则:A.点线面对比:点的对比:线的对比:面的对比:点线面综合对比:B.非对称式均衡:大体次序:构图的法则:构图的法则:在暗色背景前,明度与面积成反比,反之亦然构图的法则:构图的法则: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A.三角形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B.圆形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C.“S”形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C.“V”形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A.水平线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B.垂直线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C.斜线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D.曲线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A.暗黑色调:B.明亮色调:C.暖色调:D.冷色调:E.浓重色彩:F.清淡色彩: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优势区黄金分割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形状对比:动静对比:突出主体组织条件对象运动四、镜头的摄法(涉及动态构图)运动的静止的四、镜头的摄法(涉及动态构图)固定摄影固定机位的局限性:多构图拍摄角度多构图拍摄角度多构图拍摄角度多构图拍摄角度在拍摄中加入一些晃动,模拟人眼的不断对焦过程,可使得运动状态的主观镜头更真实。
四、镜头的摄法(涉及动态构图)运动摄影。
2视听语言之镜头的运动

运动镜头
一个运动镜头由起幅、运动和落幅三部分组成。 起幅:一个运动镜头在运动前静止的画面。 落幅:一个运动镜头在结尾静止的画面。 运动镜头包括: 推镜头 拉镜头 摇镜头 移镜头 跟镜头 升降镜头 多种运动形式结合的综合运动镜头
青年 从一片花朵摇到一群天真的孩子 画面表现一个人走进一个大门后镜头摇起来出现邮局的
牌子
移镜头
概念 特点 作用
移镜头的概念
将摄像机架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拍摄的镜头。 移动镜头有前移动(推)、后移动(拉)、横移动、曲线
移动等几类。 例:..\视频\匆匆那年\匆匆那年-国语1080P(限免).qsv
4、编辑中用太多的固定镜头,容易造成零碎感,不如运 动画面可以比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生活原貌。
运动镜头(Movie shot)
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有一者发生变 化所拍摄的片段。 常见形式:
推、拉、摇、移、跟、升降、甩……
现场拍摄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 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有表演的场面,让观 众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 色。
3推镜头的速度可快可慢。
➢ 快推显得节奏急促,视觉冲击力强,可造成紧张 不安的感觉;有强调作用;表现出被突发事件所 震惊的效果,有比较强的情节因素。
➢ 例 : 例 : G:\qycache\download\“ 大 ” 人 物 \“大”人物-国语高清.qsv(1小时30分)
➢ 慢推显得节奏舒缓,可显示安宁、幽静的气氛, 有比较强的抒情意味。(大人物1小时40分)
视听语言--2镜头1景别、角度2

认识镜头
1.镜头的概念:
(在电影艺术中)
镜头是拍摄过程中,
摄影机的马达从开动
至停止的这段时间内
所曝光的所有胶片称
之为一个镜头。
认识镜头
镜头的概念:
(在动画片中)镜头承接电影艺术中的概 念,是 为了达到各种传达信息、表现情感的 需要,以动画制作手法设计并完成的具有各 种效果的不间断的一段影像内容。
上色
镜头形成
背景设定
1.设计要求: 1)背景要符合人物所处情境。 2)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 3)能够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较多动作支点。 2.职务作用 给美术导演提供各种依据。
镜头形成
人物设计
1)提供:角色造型、身 材比例、服装样式、发 型设计、 眼神表情、外貌特征… 2)设计:正、 3/4、侧、 背角度效果图。 3)要求:设计出的角色 要符合剧本中人物的性 格特点和整部影片的风 格。
上色:根据色指定具体实施。 色检:建议色彩的准确性并整理。
镜头形成
音乐:
片中所有乐曲的编写。要保证乐曲与影片 的内容和主题保持一致。
录音合成
镜头形成
摄影 合成 特效制作 输出
根据摄影表合成动画、原画和背景并加 入特效。
镜头形成
4.三维动画中镜头的形成
(主体的运动变化规律要停留一个周期 以上,使观众能够看明白主体的变化)
2.1 景别
景别元素的简单评价
表面上:景别决定了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 占比例的大小。 实质上: 1)景别的主观性。景别集中体现了创作者与 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2)景别决定了影片的风格。景别元素的运用 直接决定了影片风格特征。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一、镜头部分。
1. 镜头的概念与分类。
- 概念:镜头是视听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
- 分类:- 根据焦距分:- 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视角广,画面有明显的透视变形,可容纳更多的景物,常用于表现宏大的场景或制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如强调空间的广阔或物体的渺小。
- 标准镜头: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画面比较自然,没有明显的变形,适合拍摄常规的场景和人物对话等。
- 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视角窄,景深小,能将远处的景物拉近,压缩空间,常用于特写拍摄人物表情或突出远处的主体。
- 根据运动方式分:- 固定镜头:摄像机位置、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的镜头。
它能给人稳定、客观的感觉,适合表现静态的场景或营造宁静的氛围。
- 运动镜头:- 推镜头: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画面由远至近,主体逐渐变大,重点在于突出主体、强调细节或者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 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画面由近至远,主体逐渐变小,可用于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有结束感或者揭示新的元素。
- 摇镜头:摄像机位置不动,镜头光轴作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运动拍摄。
可以展示空间环境,或者跟随主体运动,如拍摄一场体育比赛中的观众席扫视。
- 移镜头:摄像机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拍摄,可以是横移、纵移、斜移等。
能够连续地展示空间环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跟拍人物在走廊中的行走。
- 跟镜头:摄像机跟随运动的主体一起运动拍摄,使主体始终保持在画面中的某个位置,能够突出主体的运动状态和轨迹。
- 根据景别分:- 远景:表现广阔的空间环境,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用来展示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或者大规模的人群场景等,如山脉、城市全貌等。
- 全景:包含人物全身的画面,能够展示人物的整体形象以及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常用于场景的介绍或者人物的出场。
- 中景:一般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是叙事中最常用的景别,能够兼顾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镜头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镜头”?
镜头的职能镜头组成元素
长镜头
二、景别
概念认识
二、景别
影响景别的因素
景别越大
景别越小
景别的分类
大全景
全景
中景
特写
大特写
各类景别的综合运用
三、构图
概念认识
构图的定义:
构图与布局:
构图的法则:
A.点线面对比:
点的对比:
线的对比:
面的对比:
点线面综合对比:
B.非对称式均衡:
大体次序:
构图的法则:
构图的法则:
在暗色背景前,明度与面积成反比,反之亦然
构图的法则:
构图的法则: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A.三角形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B.圆形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C.“S”形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C.“V”形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A.水平线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B.垂直线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C.斜线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D.曲线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A.暗黑色调:
B.明亮色调:
C.暖色调:
D.冷色调:
E.浓重色彩:
F.清淡色彩: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优势区
黄金分割
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形状对比:动静对比:
突出主体
组织条件
对象运动
四、镜头的摄法(涉及动态构图)
运动的静止的
四、镜头的摄法(涉及动态构图)
固定摄影
固定机位的局限性:
多构图拍摄角度
多构图拍摄角度
多构图拍摄角度
多构图拍摄角度
在拍摄中加入一些晃动,模拟人眼的不断对焦过程,可使得运动状态的主观镜头更真实。
四、镜头的摄法(涉及动态构图)
运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