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板书]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进步
1.水利的兴修
[教师引导]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她一方面用她宽广的胸膛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一方面她又桀骜不驯,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决口、改道,给两岸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仅在汉朝,就多次决口,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治理黄河、使黄河变害为利,就成了两汉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请同学们看书前两段的大字内容。看看两汉是怎样治理黄河的。看完之后,要求同学们要把主要内容复述一次。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两汉时农业发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种植。
2.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3.掌握两汉时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的兴盛,交通的发展,商业场所的出现(专门),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了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教学难点
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2.重农抑商政策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两汉时期的经济成就,找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从而归纳出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联系讲解法。对于黄河在两汉时常决口的原因要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讲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问题有一种追本溯源的精神。
冶铁效率和铸造技术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铁器的普遍使用,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东汉时期的铁制用具已普遍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师过渡]关于汉代手工业方面的成就,我们先讲这么多,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图示:
[投影显示]
同学们,从这个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是商业发展的前提。前面我们学过了汉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汉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商业的进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提醒
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 军事、外交
类 别
兴修 水利

汉武帝 西汉_________治黄河 王景 东汉明帝派________治黄河 犁壁 耕犁安装__________ 耧车 播种工具______________ 二牛抬杠 牛耕使用__________的耕作方法 南 水稻 使用 、北

农 业
生产 工具 耕作 技术 农作物
9、汉朝时实行的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政 策是(A)
A、重农抑商政策 C、统一度量衡、货币 B、休养生息政策 D、大力兴修水利
10、与两汉时期人称东、西二京相对应的两个城市分别是 今天的( D ) A、西安、洛阳 B、长安、洛阳
C、洛阳、西安
D、洛阳、长安
1.亲临治河工地命令文官武将去背柴草堵塞
动脑筋:
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 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的卵, 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 受罚.这些规定对不对?你怎么看?
这些规定太死了,买 东西很不方便。鸟有 益鸟,有害鸟,捕杀 害鸟是对的。
这些规定很对, 有利于市场管理 和环境保护。
总结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和手 工业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是我国的骄傲。
重点
两汉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农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难点
正确分析和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 的原因。
朕要亲自治 黄河,看它 还决口不?
汉武帝
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
你去修河吧。
小麦
桑麻
广泛种植
手 工 业 商 业
丝 织
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铁制

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

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

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一、西汉初期的经济恢复(汉初 - 文景时期)(一)背景1. 秦末汉初的战乱破坏-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大量人口死亡、逃亡,农田荒芜,城市残破。

例如,许多大城市如咸阳等在战火中被焚毁,百姓流离失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2.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必要性-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认识到只有让百姓休养生息,才能巩固统治。

当时国家贫困,财政匮乏,统治者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战争,所以休养生息成为恢复经济的必然选择。

(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及成效1. 措施- 轻徭薄赋- 汉初实行了较低的田赋税率,汉高祖时规定田赋为十五税一。

汉文帝时,曾多次下诏减免田赋,甚至有连续十二年全免田赋的情况。

汉景帝时,把田赋进一步减为三十税一,这一低税率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

- 奖励耕织- 政府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对努力耕织的农民给予奖励。

例如,对能提供较多粮食和布帛的农户,给予爵位或减免赋税等优惠。

- 释放奴婢- 汉初下令释放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的人,让他们成为自由民,参加农业生产,增加了劳动力的数量。

- 提倡节俭- 汉文帝以身作则,在位期间生活节俭。

他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等没有什么增加,还多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节省了财政开支,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2. 成效- 经过汉初几代皇帝的努力,到文景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粮食产量增加,百姓生活相对安定,“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

人口也有所增长,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西汉盛世的经济繁荣(汉武帝时期)(一)农业的发展1.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汉武帝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加广泛。

铁犁铧的改进,使犁耕更加深入和高效。

例如,出现了新型的犁壁,它能将翻起的土块翻向一侧,便于耕种和除草,提高了耕作效率。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掌握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运用比较法,分析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兴趣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2)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作用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两汉时期的历史背景;(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有哪些特点?2. 教学内容与活动:(1)农业发展:讲解两汉时期的耕作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农作物种植等,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原因;(2)手工业发展:介绍两汉时期的纺织、冶金、陶瓷等行业,分析手工业发展的原因;(3)商业发展:阐述两汉时期的市场贸易、货币流通、商业都市等,引导学生认识商业发展的原因;(4)经济政策:讲解两汉时期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市场管理政策等,分析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小组代表发言:总结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程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五、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查阅资料,比较两汉时期与先秦时期经济发展的异同;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直观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3. 专题研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两汉时期某一经济领域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或商业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长安城
东市 西市
东市、西市为什 么在城的西北角? 又为什么用墙围 起来?
答:汉朝实行抑 商政策,所以长 安的东、西两市 不设在城中心, 而设在西北角, 并用墙围起来, 以便于官府的控 制和管理。
到了冶炼铁兵器的地方,听说以 前都是用人力来鼓风冶铁,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利用水力鼓 风冶铁的水排。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冶铁 质量这种水排一直沿用到唐代。它的使用要 比欧洲早1000多年
A汉高祖、光武帝 C、汉文帝、汉明帝
B
B、汉武帝、汉明帝 D、汉武帝、光武帝
5、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下 列哪一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B( )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安敦 6、古代有的发明真是“名不副实”。东汉南阳太守杜诗 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 A A、鼓风冶铁工具 B、灌溉工具
管理: 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30年 3、影响:
丝路风光
班超(32-102),扶风 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 年轻时为官府抄 书以养家。日久劳苦, 曾投笔叹曰:“大丈 夫应该像张骞那样, 在边疆建功立业,怎 么能总是和笔墨打交 道呢!” ,遂投笔从 戎。你对班超的了解, 你学到什么精神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 A )
D、窦固
3、某同学到新疆去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当地出 土的中原丝织品,他肯定地说,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人新 疆最早在 ( B ) A.秦灭六国后 B.张骞通西域后 C.班超通西域后 D.西域都护设置后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 河的是
班超派甘英出 使大秦 公元166年, 大秦王(古罗马皇 帝)安敦首次派 使臣来到东汉- -这是欧洲国家 同我国直接友好 往来的开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后汉书. 杜诗传》
请说出史料中的人物、发明及意义
水排
? 水排的用途:水力鼓风冶铁;
? 水排的优点:节约人力、畜力、供风稳定, 能量大、炉温高、提高冶铁质量。
? 水排的评价: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 年。
马王堆长寿绣
马王堆长寿绣
方格纹毛织品
灯宫信长汉
? 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 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 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 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
? 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 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 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 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 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 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 一指。
类别
成就
兴修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 时王景治理黄河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黄河的治理 ? 汉武帝治理 ? 东汉明帝治理 ——王景主持
2、农业的进步
? 耕犁: 安装犁壁 二牛抬杠耕作 ? 耧车: 播种工具
? 桑麻广泛种植 ? 南水稻、北小麦
二:手工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1、丝织业 ? 提花机的使用
? 染色技术
2、冶铁业
? 水排的发明: 杜诗(东汉) 早欧洲1千年 ? 铁器逐步取代青铜 ? 钢材的出现
农作物
汉武帝治理黄河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耕犁安装了犁壁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南北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桑麻广泛种植
? 丝织和冶铁 丝 织 技术的提高 冶 铁
? 商业的繁荣 东西二京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最新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

最新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

最新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两汉经济的发展范文

两汉经济的发展范文

两汉经济的发展范文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秦朝的统一到西汉的繁荣,再到东汉的复兴,经济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关于两汉经济发展的讨论,详细探讨了两汉经济的特点、主要产业、商业和贸易等内容。

一、两汉经济的特点1.以农业为主导:在两汉时期,中国的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生产是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包括粮食、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种植,养殖业则主要是牛、羊、马等畜禽的饲养。

两汉时期实行的封建制度中,土地由地主拥有,农民为地主耕种土地,地主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税收或租金,这种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手工业和手工业发达:在两汉时期,手工业和手工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中国的手工业主要包括纺织业、陶瓷业、金属加工业等,这些手工业在两汉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纺织业是中国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在两汉时期,中国的丝绸制造业已经相当发达,尤其是汉朝时期的丝绸制作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陶瓷业也是两汉时期的主要手工业之一,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产业。

3.商业和贸易的兴起:在两汉时期,商业和贸易逐渐兴起起。

在秦朝统一中国后,国内的市场逐渐统一,贸易和交通发展起来。

随着国家的繁荣和商业的兴起,商业贸易日渐繁荣起来。

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开展贸易,将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等产品出口到欧洲、中东等地区,也引入了外国的商品和文化,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二、两汉主要产业1.农业:农业是两汉时期的主要产业,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

在两汉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避免了过户,积极发展了流转的土地制度。

这促进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手工业:手工业是两汉时期的另一个重要产业,中国的手工业包括纺织业、陶瓷业、金属加工业、木器业等等。

这些手工业在两汉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绸业和陶瓷业在这个时期发展的最为昌盛。

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
生活方式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商品流通,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丝绸、茶叶、瓷器等 商品通过这一通道传入中亚、西亚等地,同时也引进了外来商品,如葡萄、核 桃等。
消费观念
随着商品流通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多样化的消费, 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05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与现代 价值
丝绸之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保护丝 绸之路的文化遗址和历史遗迹,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推动旅游发展
丝绸之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线路之一,推动丝绸之路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交 流和了解。各国应该加强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 更好的旅游体验。
丝绸之路对两汉经济的影响
促进了商品流通和贸易繁荣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 等商品能够远销中亚、西亚及欧洲,同时也引进 了外国的商品和技术,丰富了中国的商品种类, 促进了商品流通和贸易繁荣。
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尤其 是丝织业、制茶业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增加了财政收入
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为国家带来了巨额的关税收 入,增加了财政收入。
加强了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交 流的纽带。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及 欧洲的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民族之间的 了解与融合。
03
两汉与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
两汉与中亚的经济交流
1 2
宗教传播
丝绸之路也是宗教传播的重要通道, 如佛教、伊斯兰教等都通过这一通道 传入中国,对中国宗教文化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2)掌握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2)运用比较法,探讨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2)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回顾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引导学生关注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2)分析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3)探讨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探讨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相互关系;(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两汉时期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表现;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整体理解程度。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两汉经济的发展
目录
CONTENTS
• 两汉农业的发展 • 两汉手工业的发展 • 两汉商业的发展 • 两汉经济政策的影响 • 两汉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局限
01 两汉农业的发展
CHAPTER
农业技术的进步
铁犁牛耕的普及
施肥技术的提高
两汉时期,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逐渐 普及,提高了土地的耕作效率和农作 物的产量。
瓷器初现
两汉时期,瓷器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瓷器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但质地细腻,光泽度好 ,逐渐取代了陶器成为高档日用品和艺术品。
技术传承
两汉时期的制陶业不仅在产品种类和品质上有所提升,还在技术传承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重 要进展。当时的制陶工匠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制陶技艺,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03 两汉商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两汉时期的农 民开始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通过施 用农家肥和绿肥,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轮作制的推广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两汉时期开始推 广轮作制,即不同农作物轮换种植, 有效改善了土壤条件。
农具的改进
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两汉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广泛应 用于农业生产,如铁犁、铁锄等 ,这些农具的锋利度和耐用度更 高。
04 两汉经济政策的影响
CHAPTER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农业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 业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农业生产 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商业限制
该政策限制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阻碍了商品流通和市场扩大,导 致商业活动受到抑制,商业利益 受到损害。
社会经济结构
重农抑商政策导致了社会经济结 构的僵化,限制了社会分工和专 业化发展,不利于经济的多样化 和创新。
货币经济的发展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2)掌握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3)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发展情况;(3)运用历史知识,评价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兴趣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3)培养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分析;(2)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2)准备相关案例,以便进行课堂讨论和分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历史知识;(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回顾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发展情况;(4)组织学生讨论,评价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学习笔记;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原因和影响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理解,以及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分析能力。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及成就。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两汉时期的农业发展。

2. 两汉时期的手工业进步。

3. 两汉时期的商业繁荣。

三、教学难点1. 两汉时期农业技术的改进及其影响。

2. 两汉时期手工业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3. 两汉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两汉时期的农业发展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的秦朝历史,了解秦朝的灭亡。

2. 提问:两汉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如何?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发展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政治稳定、人口增长、土地制度改革等。

2. 讲解两汉时期农业技术的改进:铁犁牛耕、水利工程、农作物种植技术等。

3. 分析两汉时期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增长,有利于国家统一等。

四、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对后世有哪些影响?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2. 请学生思考:两汉时期农业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史的意义。

第二课时:两汉时期的手工业进步一、导入新课1. 提问:两汉时期,我国手工业有哪些重要发展?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的农业发展情况。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两汉时期手工业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两汉时期手工业发展的原因:农业发展、市场需求、技术传承等。

2. 讲解两汉时期手工业的主要成就:铁器、丝绸、瓷器等。

3. 分析两汉时期手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城乡交流,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等。

两汉经济的发展 初一历史人教实验版

两汉经济的发展 初一历史人教实验版

两汉经济的发展初一历史人教实验版【学习目标】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

2.了解汉武帝经济上的大一统措施。

3.通过学习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学会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4.通过分析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逐步形成掌握分析法。

【基础知识精讲】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的?文、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采取了重视农业发展的政策。

一、农业方面由于汉朝统治者的重视,使两汉的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发展。

由于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汉代农业进步的表现。

1.水利方面人们常说这一句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可见水在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中,极为重要,像汉代歌谣中唱道“举臿(chā)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尼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这就是当年民间赞颂汉武帝接受白公的建议开凿白渠,给百姓带来好处。

但有时水不但不能带来利益,反成祸害。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地理书上讲黄河泛滥成灾。

据记载“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

”汉朝和统治者十分重视治水,多次对黄河进行治理。

你简介一下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收到什么效果?(1)汉武帝时治理黄河汉武帝时,黄河下游决口,受灾地区多,汉武帝亲临现场,下令治理黄河。

其实武帝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治理黄河的,但他决心修河之后马上就实行,下令上自将军、下至小吏都去堵塞决口,终于取得了治黄的成功,此后80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水灾。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一说,田蚡为什么不让汉武帝治河?武帝为什么会听他的话?汉武帝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治理黄河的。

他即位不久黄河决口,河道南移。

那时的丞相田蚡的田产在黄河北岸,河道南移,他的田地就没有水患之忧。

他向武帝上奏:“江河之患是上天的事,不要以人力强行堵塞,强行堵塞未必顺从天意。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53张ppt)课件(共53张PPT)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53张ppt)课件(共53张PPT)

杜诗水排
杜诗,河南汲县(今卫辉)人。光武帝时,任侍御史。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在任南阳太守时,通过总结前人劳 动生产经验而创造出水排(水力鼓风机),运用水力传动机 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 具,用力少而见效多。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 内富庶起来。有“杜母”之称。南阳人称赞说:“前有召父 (召信臣),后有杜母”。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汉代的丝织业
汉代的丝织水平技术已经十分高 超,不仅被国内的人民所喜爱,还受 到外国人民的欢迎。
2.汉代的冶炼技术
汉代的冶炼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
古代织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提花机
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汉代时这种工艺 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通常采用一蹑(脚踏板) 控制一综(吊起经线的装置)来织制花纹,为了织出花纹, 就要增加综框的数目,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3—4 片综框能织出斜纹组织,5片以上的综框才能织出缎纹组织。 因此,要织复杂的、花形循环较大的花,必须把经纱分成 更多的组,多综多蹑的花机逐步形成。据《西京杂记》载: 有巨鹿人陈宝光妻所织散花绫“机用一百二十蹑”,这么 多的综蹑织造起来十分烦琐,到了三国时马均“旧绫机丧 功费日乃思绫机之变”改六十综蹑为十二综蹑,采用束综 提花的方法,即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两汉时期是我 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和手工 业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当时居于世界领 先地位,是我国的骄傲。
重点
两汉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农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难点
正确分析和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 的原因。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治理黄河
古代的黄河下游经常决口,给当 地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汉武帝 和东汉明帝都曾经下令治理黄河。

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05 两汉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农业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01
两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创新和积累,为后世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
础。
商业贸易的开拓
02
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为后世的商业
交流提供了借鉴。
货币制度的演变
03
两汉时期的货币制度为后世的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提供了参考。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汉朝继承并发展秦朝经济
汉朝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经济制度,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两汉经济的发展阶段
汉初休养生息
汉初实行黄老思想,推行休养生息政 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鼓励生 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王莽新政与东汉中兴
王莽时期实行新政,试图通过土地国有化 等手段解决社会矛盾,但新政失败后东汉 时期实行中兴政策,恢复了经济的繁荣。
毛纺织业
汉代毛纺织业也有一定发 展,主要原料为羊毛、驼 毛等,产品有毛布、毡等。
冶铁业的发展
铁矿开采
汉代铁矿开采技术不断提 高,规模不断扩大,为冶 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炼铁技术
汉代炼铁技术不断进步, 出现了多种炼铁方法,如 块炼铁、生铁等。
铁器制造
汉代铁器制造广泛,涉及 农具、兵器、工具等多个 领域,品种繁多。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销往西方,同时西方的宝石、香料、 药材等也传入中国。
货币与金融的发展
两汉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货 币与金融体系也得到了发展。
官方铸造的铜钱成为主要的流通 货币,同时私人钱庄也大量涌现, 从事货币兑换、存放款等业务。
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商业交易 的便利化,降低了交易成本,为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上课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上课版)


学会总结
两汉时期促使农业进步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杜诗发明的水排
犁壁
二牛抬杠
水排
郡国自由铸钱,造成币制混乱,物 价上涨,威胁中央财政。 (货币不统一)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经济大一统) 意 义:
五 铢 钱
①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
②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③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洛阳
规模宏大,被称
为东西二京。长安城里还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
试一试,你肯定能行!
1.东汉时,负责治理黄河的著名水利专家是( ) A 卫青 B 王景 C、张骞 D 张角 2.耧车是一种新型( ) A交通工具 B播种工具 C收割工具 D灌溉工具 3.铁器数量大为增加,铁制兵器已取代青铜是在( ) A汉代 B秦代 C战国 D春秋 5、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的钱币是( ) A圆形方孔铜钱 B五铢钱 C铲形钱 D刀形钱 6.水排的发明者是( ) A.李冰 B.杜诗 C.商鞅 D.王景 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一种鼓风冶铁的工具,它的名称是( A.提花机 B.耧车 C.水排 D.犁壁 8.被称为“东西二京”的城市是:( ) ①咸阳 ②长安 ③洛阳 ④长平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B
B A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冶铁工具
C
)
水灾。
2.东汉汉明帝令水利专家 王景 主持修筑黄河。
3.汉代的丝织品不仅已经使用 提花机 ,而且染色的技术也很高。 4.东汉的南阳太守
杜诗 发明了水排,它是一种 冶铁 工具。 汉 朝。 五铢钱

5.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两汉时农业发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种植。

2.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3.掌握两汉时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的兴盛,交通的发展,商业场所的出现(专门),
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了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2.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两汉的经济发展的学习,探索出终极的经
济原因,总结一定的经济规律。

2.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经济迅速发展。

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往,是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4.以两汉时兴修水利和城市中的一些规定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5.两汉时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
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
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重点突破
利用书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讲故事、再现历史场景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两汉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进步。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胜。

●教学难点
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2.重农抑商政策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两汉时期的经济成就,找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从而归纳出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联系讲解法。

对于黄河在两汉时常决口的原因要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讲解,只有这
样,才能让学生对问题有一种追本溯源的精神。

2.图示讲解法。

这一课涉及到一些农具名称、手工业生产工具名称。

因时间久远,学生平时接触又不多,只能用投影或电脑注示,教师边演示边讲,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3.归纳法。

对于两汉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可让学生用看书归纳的方法,这样可
使知识更系统、条理一些,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

4.讨论法。

对于西汉盐铁官营和在城市里的一些规定,可采用讨论法。

这样有利于使
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教具准备
电脑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