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章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模块四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教学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及其类型、作用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与基本结构
1、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指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等)进行选择、安排与规划。
教学设计可由教学设计专业工作者或教学专家来进行,如各种课程软件的开发者,也可由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来承担,把教学设计作为自己备课和授课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可由任课的教师针对一个班级就某一内容的教学进行设计和准备,也可由各专业教研组就某门学科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然后由某位教师执行。教务部门也可对教师和教研组进行的教学设计进行协调、评估和干预,从而间接地影响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教学设计需要解决四个基本问题:
①制订教学目标,即用具体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语言精确表述教学目标。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②进行教学任务分析,即确定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之间需要获得的能力及其组织关系。
③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④对教学的监控和评价
这四个基本问题是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共同构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设计的类型
教学设计是一项多因素、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其规划的作用来分,分为两大类:
1、教学的宏观设计
宏观设计在于解决教学的总体规划,制订教学体系的远景蓝图,以及解决教学的宏观方法学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制订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制订要从造就各种人才的需要及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全面安排学生有效学习的课程数量、学习活动方式、课时安排与分配(包括课堂教授和实验操作的配合)等,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转。
(2)制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订要依据学科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的地位与作用,确定本学科在造就各种人才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要依据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需要,以
纲领的形式规定各科所需要传递的知识、技能、策略;要依据学习规律,规定教学的基本要求与进度。
(3)编选教材。教材是直接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在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时:①要切实符合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格;②要充分反映学习规律,以利于各种人才的迅速造就;③要妥善处理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要求与学习规律的要求,以提高教学成效;
④应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4)制订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教学成效的考核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状态,并对今后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2、教学的微观设计
微观设计指确定教学活动的计划以解决教学的短期规划问题。这种设计是针对一个课题或单元进行的,属于一种短期规划。主要包括六个步骤:
①确定教学目标,即确定教学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状态;
②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即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③制订教学程序计划,包括安排教学过程、内容,确定教学的组织形式,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及传递经验的媒体;
④进行教学活动,即执行教学程序计划;
⑤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以确切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
⑥对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评价,并对教学是否需要继续作出判断。
六个步骤在教学系统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连续步骤。其中确定教学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是制订教学程序计划的前提;教学程序计划是改变学生原有状态,实现教学目标的规划;教学活动是教学程序计划的执行过程,即实际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考核与评定是对教学活动成效的鉴定,是对教学活动计划是否完成及是否需要修改的检查。可见,教学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
(三)教学设计的作用
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最优化
教学设计将教学活动整个设计过程建立在系统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手段、过程等可以变成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而且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诸要素之间的适当搭配。一般教师只要懂得相关的理论,掌握科学的方法,就可迅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并朝向教学最优化靠近。
2、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通过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将已有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理论。这样,教学设计就把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教学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建立在三种理论基础上的:学习理论、教学系统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下面简要地介绍这三种理论。
(一)学习理论
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探明学习的不同类型和在这些不同类型下的学习过程和条件,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确定学习行为目标和任务分析,使教学变得精确化,具有操作性。认知学习理论的兴起,使教学设计开始注意到了学习者学习的内部过程,开始注重教育情境中不同知识和技能领域的能力发展,关于知识和技能生成的策略研究结果也运用到了教学设计中。
建构主义理论则使教学设计者注意到了教学的整体性和变化性,注意到教学内容应该与特定教学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和运用。可以说,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系统理论
教学系统是由教学诸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某种教学功能的综合体。
教学系统理论认为教学可以分成教与学两个子系统,在每个子系统中又分别包含了诸多要素。教学系统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贡献在于强调教学的整体性,指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进行恰当的搭配组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传播理论
传播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运用一定的媒体或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包括传播者、信息、传播通道、接受者和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
由于信息接受者拥有一定的选择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影响传播者,因此信息传播的过程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也包括这五个要素,并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
信息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贡献在于不但说明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而且指出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教学内容传播的通畅性和有效性(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衡量)有重要影响。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观点
从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教学设计主要有工程学观、系统设计观、艺术审美设计观等基本观点。
(一)工程学观
工程学观点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认为教学是一门技术,能够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教学设计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应该如何引入课题,如何讲授新课,如何进行板书设计直到指导如何测量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尽管这种过于程序化的工程学观点容易导致教学目标分析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内容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订中的“教学中心”倾向,而受到人们的指责,但这种观点对教学设计的积极作用却是抹不掉的,至今仍是教学设计中行之有效的基本观点之一。
(二)系统设计观
教学的系统设计观主要是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这类观点在吸收行为主义的优点的同时,强调学习者个人的认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