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卿百科全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丽卿

化学博士化妆品专家

第二道淘米水洗脸

洗脸占保养步骤的70%, 选对产品占洗脸70%,好的方法是30%(会用)

卸妆油里10%是界面活性剂对皮肤不好

DIY面膜要现调现用,放在冰箱会长菌

一:洗面奶的挑选(脸的清洁)

PH试纸石蕊试纸选择弱酸性

弱酸性才不会破坏皮脂膜

碱性长期使用会有问题

不要长期用皂类洗面用品,会造成皮肤的防御角质过度流失(DIY洁面皂手工皂等等皂类都不可以)

洗脸产品在脸上不要超过1分钟,所有要留置在皮肤上才可以发挥效果的成分都不需要投资,记住洁面产品只是洁面

膏状碱性(?)

碱性洗面皂洗脸会很干净,皮肤很干涩

去角质:不适合洗脸和磨砂一起做

磨砂应该是洗脸之后,皮肤角质蓬润之后然后一点一点小心磨砂去角质,磨砂(轻轻,慢慢)

洗脸往上推逆纹理理论反地心引力

二:化妆水

用力摇动,二十分钟后泡沫还是很多的话,表示清洁剂很多。很香的香水,要把香精融进去,要加很多清洁剂。

不起泡的要闻,有没有酒精味,酒精会消泡。

酒精全脸擦破坏菌虫平衡

最难渗透进皮肤的是水

三:乳霜

保养品最好一个牌子.原因:用的香精,一个香精油十几二十种成分;用的防腐剂,每个品牌的防腐剂大概为五六种;每个系列用的香精防腐剂会一样,推在脸上的不确定成分才会减到最低,而不是无限扩张

勺子,打火机

好的乳霜,不该含有很多胶脂,胶很大,会挡住乳霜活性成分的渗透

加热后一段时间:含的胶少:流淌性好,化掉,油水分层,像牛奶一样稀;

含的胶多:很粘,流淌性差,糊糊稠稠的;

变色,焦黑,表示营养成分(植物油,植物萃取,维生素等等)

加热之后,冒泡,变干变色

如果完全不变色表示都是矿物油没有营养成分

擦到脸上不要形成保护膜要渗进去

四:精华液

稠清爽(精华液不一定要买粘稠的,含大分子胶)

化妆棉一叠涂上精华液(稠的,稀的)

找精华液有没有渗透协助剂

五:隔离霜

隔离霜最大的隔离极限是紫外线,其他都是噱头

在没有紫外线的情况下,隔离霜隔离的是粉底和保养品

隔离霜与卸妆

实验

隔离霜擦在手上之后①倒上水,水膜用洗面乳就可以

②水珠附着力强要卸妆

隔离霜擦足量一小截手指

PA是防止皮肤晒黑系数

SPF是防止皮肤晒伤30一般够了

六:卸妆油

在烧杯内滴五滴卸妆油(卸妆油遇水乳化)加水

倒水重复洗八次(表示油渍会残留,要试过会不会残留)

要用泡沫洗面奶再洗一次

洁面活性剂10% 对皮肤不好所以要用洗面奶洗干净

卸妆不用分眼唇、脸,所以用在脸上的东西都要友善的,那么你用在脸上既然是温和的话,为什么不可以用在眼唇上呢?)

眼唇卸妆液分层一般摇过后没有泡沫(包括有之后马上没了,散去)

有很多泡沫,或倒在手心可以搓出很多泡沫跟洗面奶成分差不多对皮肤

有很强的去脂力会让眼唇很干燥又要买眼霜唇膏

七:面膜

很多浓稠汁液,很容易滋生微生物,会放很多防腐剂

DIY柠檬问题在柠檬皮,柠檬精油刺激皮肤,比较适合榨汁榨汁的话对皮肤的贴肤性比较好

黏着物:茯苓粉面粉附着物

敏感干性:面粉蛋(蛋黄—滋润保养,蛋有很多卵磷脂,可以帮干性肌肤填充角质和角质的间隙)蜂蜜(保湿)橄榄油(增加皮肤油脂膜)

10-20分钟用清水洗

油性:绿豆粉蛋白(收敛毛孔、清洁)柠檬汁(收缩毛孔)一点点蜂蜜(蜂蜜会加速成分渗透)

敷脸加保鲜膜(可以使得效果更好)

张老师在博客中回答一位来自大陆的网友的提问,这位网友对此书有一些疑问,张老师原文回答如下,转引过来给大家借鉴:

(1) 《化妆品好坏知多少》(2001.1出版)之后,老师已陆续出版十本的著作。更多更符合现代版的新知与更清楚的说明,陆续的在晚近的作品中释放。

(2) 在大陆,这本书不应该在市面上能继续买到,有的话,绝对是盗印盗刷。我不在乎是哪些不道德的商人赚了这样现成的钱 (这本书在大陆一直有在卖???),比较苦恼的是,大陆读者看了这本书之后,直接跟2008年的市场现况做接轨,就会有一大堆问题要问!我实在不喜欢老是回复:『请详读老师近几年的作品就能明白』这样的话,让人以为我就是想卖书!

(3) 回顾《化妆品好坏知多少》一书,是跨越921大地震年(1999)的作品。书稿完成时921、1022(嘉义大地震),我的房子被震得无法居住,情绪更是被严重撕裂,我几乎无法站在台前,自若的面对一大群家园受损的学生谈着化妆品的课程,除了修复自己的房子、捐款救人之外,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2000借着校稿稳定情绪,希望透过书的出版,转移自己对地震的忧郁与恐惧。

出乎意料的,这本书在出版后竟然有不错的销售成绩,我不确定目前几刷了,但二十五刷应该有。大陆,包括网络资源的散播,有着为数更可观的「读者群」。我真心希望,大家把化妆品好坏知多少的内容,当成对保养品正确知识的入门。而对照于不停更动的新商品、继续前进的时代,还请抓住近两三年的作品精髓。

举个简单的例子,书稿完成的那年(1999),市面上只有两个牌子有推出卸妆油,但现今卸妆油已经多到品牌不计其数、样貌质地配方南辕北辙的状况了!

这一次要谈的不是发烧到将要过气的BB霜。(那种集所有功效于一身的说法,在众多品牌推出、众多消费者的使用见证下,已经破功啦!)

我要谈的是2003年推出《彩妆商品你选对了吗》一书中就已经密集在推广的概念。开宗明义的说,把「保养」跟「粉底」或「彩妆」绑在一起,不是进步的、正确的配方方式。

即便是SKII在推出粉凝霜时,让萧蔷在电视画面上不断的演出「上妆就像擦保养品,补妆就像补擦保养品」戏码来行销(当然卖的非常好)。消费大众也不宜因为这款粉凝霜的成功,而认为具有保养效果或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粉底彩妆,才是比较优的。

主张「保养品」跟「彩妆品」应该分开,直接冲击诸多品牌的行销诉求,看来张老师又在挡人财路,难逃会被品牌列入黑名单的命运!?(其实没那么严重啦!我没有得罪人的特殊嗜好)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更清楚的概念

如果「保养」的意思是很笼统的泛指含有保湿、美白、活肤、抗氧化等等的机能性成分,那么将这些成分大量的添加入彩妆品中,就是非常悖离保养跟彩妆应该要分开完成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