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主题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是廖廓苍茫,朦胧凄情,萧条冷 落,寄托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离愁 别恨和孤独惆怅的羁旅情思。(抓住 诗重臆想“碧云”、“黄叶”“寒 烟”“斜阳”,从形象、色彩、情调 几方面归纳特点,结合下片把握情感 寄托。)
赠别 依依不舍、深情厚谊、 对朋友的思念 临别时的祝福、勉励 表达自己的心志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①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①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是写景 的句子,但这只是为了写景吗?为什 么?请结合诗句做简要的分析。
一般的诗总是先写景再抒情, 而这首诗却是前三句抒情, 到最后再写景。用景物描写 进一步突出思乡之情,使全 诗显得意境悲壮开阔。
羁旅 漂泊无依、孤独寂寞 思乡、怀亲、怀友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片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寄托了作者 怎样的情思?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 市西,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 8.“绿柳才黄半未匀”中“半”字用得极妙, 请简要分析其妙处。(5分) 9.诗人明明写早春,可是后两句为什么突然又 转写“花似锦”“看华人”呢?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6分)
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是借景来抒 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友人的 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 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 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你看, 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不正在 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吗!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 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 清猿梦里长。 【注】①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 在哪里?
《登鹳雀楼》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向 我们展示了更大的视野,同时又告诉 我们:人要有一种奋力向前、不断拼 搏的精神。 《题西林壁》意在说明,随着人们立 足点的不同,会看到庐山的千姿百态, 引发人们对庐山产生无尽的联想。但 似乎又在说明:看事物要全面,不要 被某一局部现象所迷惑,不然就看不 到他的真相。
这首曲借“咏喇叭”,之名,表 达了对宦官专权、滥作威福的暴 行的愤怒与痛恨。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 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 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 有人说“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是“神来 之笔”,你是否也这样认为?请谈谈你的理 由。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 分)
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 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 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 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生活感悟 由景色而触发的对人生、 生活的认识或看法
平常人对往事、故人的 思念,悲楚的心理
对儿辈们的教育与劝慰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在山西蒲州城上,前可望中条山, 下临黄河。后被河水冲没。西林,指庐 山西林寺。 这两首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极具哲理, 试说说它们给与了人们什么启示?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3分)
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 (2分。答“远离尘世”给1分);志 向远大(或“心忧天下”)(1分)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 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 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 中。
“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 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 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 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怀古诗
借古伤今 对世事的讽喻 昔 盛今衰
借古喻己 借古人抒发自己 的心志
表明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历史 沧桑的变迁、世事无常、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山远天高烟水寒”中“寒”字用得极妙,请结 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处。(5分) 2、对这首诗有人加了一个题目——秋怨。但从整首 词来看,我们却看不到一个ຫໍສະໝຸດ Baidu秋”字,对此,你有 何看法呢?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6分)
蝶恋花 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1、本词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 合诗句做简要分析。(5分) 2、请赏析“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一句。 (6分)
1、描写了一个独处闺阁,孤独寂寞的女子形象。(2 分)她晨起手捻纨扇而无所事事,心生聊赖;中午午 睡后观荷泪眼朦胧,晚上对镜自照,青丝难缠、双眉 紧蹙。从诗句中描写她生活的环境以及她的这些动作 可以看出她的身份。(3分,意思对即可) 2、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赋予荷花以 人的气息,把雨后艳红的荷花承载着水珠脉脉含情、 遥遥相望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出来,(2分)含 蓄地表达了作者因思念心中的恋人而泪眼模糊的凄苦 心境。(2分,意思对即可)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 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 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 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 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 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 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仕子呼唤 对战争的厌恶、渴望和平
1、“山远天高烟水寒”中“寒”字用得极妙,请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处。(5分) “寒”字表面上是指秋天来到天气寒冷,(2分) 这里作者一语双关,他用这一“寒”字来写少妇 因相思而凄苦满怀的孤寂心境;这个“寒”字奠 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3分,意思对即可) 2、我认为“秋怨”这个题目适合这首词。( 2分) 因为全词虽然未提一个“秋”字,但是却处处围 绕“秋”来写。“烟水寒”写出了秋季天气由热 变凉变寒;“枫叶丹”写出了秋天枫叶红透之景; “菊花”是秋天才开放、凋残的景象;“大雁南 归”更是秋天独有的景象。而少妇因秋而相思之 情更浓,这就正应了一个“怨”字。(4分,意思 对即可)
仕途失意
高考 诗歌 主题 常见 的八 种类 型
羁旅情思 志趣追求 仕子呼唤 赠别 闺怨
怀古
生活感悟
仕途失意
政治上被贬后的落寞、孤独、悲愁 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 国破家亡的愁苦、渴望收复失地 内心的超脱、旷达,超越世俗,孤高 感叹人们世态炎凉的冷漠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 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 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 地方。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 行简要分析。
边塞的苦寒、思念家乡
对生活场景的喜爱,与民同乐 同情百姓的疾苦、讽喻当政
朝天子· 咏喇叭 王 磐 喇叭,唢呐 , 曲儿小,腔儿大 。 官船往来乱如麻 , 全仗你抬身价 。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 注释:朝天子:曲牌名。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 请作简要的赏析。(4分)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4分)
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 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 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 愿。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 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启示人们,太早 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 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或: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 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 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 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 才华。
托物言志 品性的高洁、 不随波逐流 生活中的趣闻、趣事,喜悦 的心情,与民同乐的情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 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我们
闺怨诗 表达闺中、宫中女子的孤独寂 寞之愁,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借写闺中的女子,来状写自己 的遭遇,表达受冷落的境遇。
王昌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整首诗写出了少妇怎样的情感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 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 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 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 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 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 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8.“半”字既写出了柳芽刚刚化为新叶, 还未全部转化完的那种鹅黄、嫩绿的情态, (2分)又写出了春天刚刚到来,万物开 始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清新景象。(3 分) 9.诗人后两句是在假想“上林花似锦” 时,他出门再看春,必定到处都是“看花 人”,这种热闹的情景和诗人独自赏春的 “清雅”情怀是不一致的;(3分)因此 他通过描写盛春时人们的热闹来反衬他对 早春的喜爱之情很深、很浓。(3分)
《台城》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 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 出了对台城昔盛今衰的感慨。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 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 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 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 感,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志趣追求
热爱自然、追求自由、 向往恬淡闲适的生活 蔑视权贵、淡薄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