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案超完整教师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教学案
主备课人:边洁审核人:景亚琴授课人:
教学目标:
1.感受这篇史论铺张扬厉的气势与文风2.了解文章的主题
3.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4.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重点:
1.文言词语积累2.秦朝灭亡的主要过失3.铺张扬厉的文风
教学难点:
1.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2.作家深邃的思想穿透力3.重点文言词语识记
第一课时
一、方向探究
中国历史上,频繁上演着改朝换代的事件。

但是,秦汉易代,对历代的统治者以强烈的震撼,同时,给知识分
子的心灵以空前的震撼,也成为汉初热议的社会思潮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登峰造极的强大王朝之一——秦帝国,经数代君王励精图治,历数百年岁月(公元前361 年——前221 年,近140 年)终于结束战国诸侯割
据的局面,首次统一全国。

然而,这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短期内(存在不满14 年)便如摧枯拉朽般迅速的
折戟沉沙,灰飞烟灭,给历史、社会留下了许多值得探究的课题。

历代的统治者和知识分子不断地从中汲取亡秦经
验教训,从中管窥出秦朝的灭亡对社会、历史极具穿透力。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汉初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的经典名篇,分析探讨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的史论文章——贾谊的《过秦论》(板书)。

二、自主探究
1.【解题】过秦论:过,(动词)指出秦的过失。

论:古代的一种文体。

本文是一篇史论。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2.贾谊
(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

年18 岁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20 提出
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
又贬为梁王太傅,后来梁王坠马而亡,贾谊认为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 岁。

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另有辞赋等作品传之于世。

贾谊有很高的政治抱负,才华横溢,作为一个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有着强烈的济世为民的使命感。

然而时
运不济,他的革新政治的主张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生事诬陷,被贬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

英年早逝,
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的天空,贾谊人生虽然短暂,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子孙
后代,他的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引起后世文人的扼腕叹息。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汉文帝在宣室(注:汉代未央宫里的一著名宫殿名,汉代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诸臣商议军国大事)里召见贾谊,贾谊的政治才华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夜半虚席以待贾谊,不是向他去请教治国的策略,反而询问鬼神之事。

其实,贾谊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真正的重用。

王勃的“呜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
乏明时!”《腾王阁序》说的也是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毛泽东:《咏贾谊》
所以,在封建专制时代,有抱负、有才华、具有完美人格的知识分子遭受莫名其妙的打击而郁郁不得志者,岂止贾谊一人呢!
三、合作探究
※下面是需要重点认识的字词:
崤函(xiáo)、囊括(náng)、连衡(héng)、合从(zòng)、陈轸(zhěn)、召滑(shào)、翟景(zhái)、逡巡(qūnxún)、镞(zú)、流血漂橹(lú)、鞭笞(chī)、藩篱(fānlí)、隳(huī)、镝(dí)、践华为城(huà)、瓮牖绳枢(yǒu)、氓隶(méng)、倔起(jué)、阡陌(qiānmò)、赢粮景从(yíng yǐng)、锄耰棘矜(yōuqín)、銛(xiān)、长铩(shā)、谪戍(zhé)、度长絜大(duóxié)、万乘(shèng)
※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3.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4.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5.威振四海(“振”通“震”)
6.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过秦(过:指责过失)
(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作帝王)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瓦缸做;绳:用绳子系)
2.名词作状语
(1)席卷天下(席:像卷席子那样)
(2)包举宇内(包:像打包袱那样)
(3)囊括四海(囊:袋子;像装袋子那样)
(4)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彩那样;响:回声,像回声那样)
(5)赢粮而景从(景:像影子那样)
(6)南取汉中(南:向南)
3.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败兵;北:溃败,溃败的军队)
4.动词的使动用法
(1)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2)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见)
(3)亡诸侯(亡:使……亡)(4)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5.动词作状语
争割地而贿秦(争:争着)
6.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方)
7.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8.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一词多义
1.因(1)因遗策(沿袭)(2)因利乘便(趁着)(3)因河为池(就着)
2.制(1)制其兵(统帅)(2)制其弊(制服)(3)增其旧制(制度,规模)
3.致(1)致万乘之势(导致)(2)以致天下之士(招致,招纳,招引)
4.亡(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2)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3)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4)河曲智叟亡以应(无,没有)
5.遗(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2)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3)蒙故业,因遗策(遗留)(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wèi,送给)
6.度(1)内立法度(规章制度)(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duó,计算)(3)万里赴戎机,关
山度若飞(越过)(4)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duó,揣度)
7.利(1)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的形势)(3)信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
※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黄河以西一带/今:河的西面)
2.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输赢的“赢”)
3.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4.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省略句:
(1)(孝公)内立法度(2)(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3)于是(始皇)废先王之道(4)以(之)愚黔首
3.被动句: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三)默读,分组讨论: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①段到第③段,崛起──强大──鼎盛。

“守之势”体现在第③段、第④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四)概括段落大意
【析】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
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翻译课文
1、翻译竞赛:请各小组代表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请本小组成员及时纠正补充,看哪一组翻译得
更准确、通畅、优美生动。

【指导要点】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

高考中要求“读懂文言课
文的基本内容”,并有一定的翻译题,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

一般在翻译时要注意以
下几点:
1.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词语或遗漏的词语。

2.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

3.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一)“过秦”,即言秦之过。

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
指出导致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⑤ 段议论中。

请学生朗读第⑤段,思考以下问题: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其余三项对
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

最详
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

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从课文第2 段“秦人开关延敌”等句中已经明确。

不能忘
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

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

当然,
“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

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

抓住
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

(二)“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①-④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⑤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读①-④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

从各段中找一句表明“兴” 或“亡”史实的句子。

【点拨】“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是以整个天下
为本,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

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
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第③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

“兴” 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三)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
锐矛盾。

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
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

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

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
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
现得尤为厉害。

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小结】《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
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

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
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三课时
一、自主探究
课上交流本文写的最好的地方。

(只要学生表达流畅,有理有据,教师就要及时鼓励。

如课下准备不足,也
可以课上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指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要就文章的语言
华美、结构精妙、思想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
【明确】本文是史论,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一)叙事铺陈
以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

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
亡的全过程,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
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

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
比较清楚的认识。

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二)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比如第①段“有席卷天下”四句,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

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

第②、第④、第⑤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

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三)全篇对比论述
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
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
有分量了。

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小结】“贾生才调更无伦”,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
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
见长。

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

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汉文学史纲要》)
二、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作者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明确】施仁义,行仁政
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
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

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

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

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小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

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

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划“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

尤其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三、延伸探究
焚书坑(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请同学们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点。

点拨: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明确:第一句写伴随着书本(“竹帛”)化成青烟消散,“万世帝业”的根基却也淘空掉了。

这是说嬴政企图用焚书的蛮横手段来愚化民众也许是成功了,然而他的权力根基(现代称“政权的合法性”)却也同时被毁坏了。

第二句写不可一世的嬴政指望依仗武力维持“万世基业”,那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第三四句说这坑(“焚书坑”)里的书灰还没冷呢,山东就已经有反秦的“叛乱”了,而终于覆灭强秦的项羽、刘邦等人也都不属于“讥议朝政、蛊惑民心”的读书人之列啊!后面这两句冷峻十分,可以看成是对暴虐封建统治者的无情讽刺。

这首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

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

如果说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现,那么,它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手法。

《过秦论》教学案学生版答案
一.自主探究
(一)字音
zòng cóng chéng shèng nìng nìng yuèZhái díshào zhào xiān qín jīn
duóxiān
duódùqūn xiáo
nièzhéchīnánɡ
qiān dí
huī
lǔyóu méng nàn Yúfān tián (二)重要实词和虚词
(1)据:占据,固:作名词,险固的地方(2)固:牢固(3)度:规章制度
(4)因:沿袭(5)制:统率,兵:军队(6)亡:丢失(7)制:控制
(8)亡:逃兵,败兵(9)因:乘,趁着(10)朝:朝拜(11)及:到,事:战事
(12)及:到(13)系:绑,委:把 ---- 交给(14)使:派遣(15)却:击退
(16)道:制度;言:著作(17)兵:兵器(18)为:做成(19)为:作为,因:凭借
(20)据:占据,固:名词,险要地势(21)信:忠信,可靠,兵:兵器
(22)固:形容词,险固(23)及:比得上(24)为:作为(25)兵:军队,向:先前
(26)使:让,度:量(27)而:表承接,为:被(28)之:代词,这样
(29)以:表目的,来(30)之:助词,的(31)是:这,之:代词,代孝公
(32)而:表承接,之:助词,的(33)之:助词,的(34)而:表目的,来,以便
(35)以:目的,来,之:的(37)而:表并列,又,并且(38)之:助词,的
(39)为:替,前“之”助词,的,后“之”代词,这些人
(40)以:凭借,之:助词,的,而:顺承,不译
(41)然而:同现代汉语意思,转折。

(42)之:助词,的(43)而:表修饰
(44)之:助词,的,而:表并列(45)之:助词,的。

而:表转折
(46)而:表目的,来。

(47)助词,的(48)之:助词,的。

而:表目的
(49)之:助词,的(50)以为:把----作为(51)乃:于是。

而:表目的,来
(52)而:表目的,来(53)之:助词,的。

以:表目的,来
(54)之:助词,的(55)前“以”,介词,把。

后“以”表母的,来
(56)之:助词,的。

以:用,把。

(57)而:表目的,来
(58)之:助词,的。

之,代词,这样。

(59)于:到
(60)三“之”均为助词,的。

而:表并列,又(61)之:助词,的。

而:并列,并且
(62)而:表修饰(63)而:表目的(64)之:助词,的。

于:比。

(65)之:助词,的。

及:比得上(66)而:表因果,因而(67)过:责备,指出--- 过失
(三)通假字
①衡,通“横”②没,通“殁”,死亡③从,通“纵”,“合纵”
④弊,通“敝”,疲惫⑤ “何”通“呵”,喝问⑥倔,通“崛”,崛起
⑦景,通“影”,像影子一样⑧有,通“又”⑨抗,通“亢”,高⑩振,通“震”,震动
(四)古今异义
①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在这时③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五)一词多义
1.固①险固,坚固,地势险固,形用作名②牢固,顽强,形容词③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①沿袭,动词②趁着,介词③凭借,依据,介词
3.亡①丢失,损失,动词②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③灭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①统率,动词②制服,动词③统治、控制,动词
5.兵①军队,名词②兵器,名词
6.策①策略、计策,名词②马鞭子,名词
7.致①招引、招纳,动词②达到、获得,动词
8.之①的,结构助词②这,指示代词③他,指秦孝公,代词④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①比得上,动词②到,等到,介词
10.北①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②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①制度,名词②量长短
12.遗①遗留下来,动词②遗失,丢失,动词
13.爱①吝惜,动词②爱护,尊重,动词。

(六)词类活用
(1)-- -(8)名词作状语(9) --- (13)名词作动词
(14)形容词作动词(15)--(18)形容词作名词
(19)动词作名词(20)--(27)使动用法(28)意动用法
(七)特殊句式
(1)---(3)判断句(4)---(7) 被动句(8)---(15) 省略句
((16)—(18) 宾语前置(19)—(21) 定语后置(22)—(24)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二.合作探究
1.明确:(1)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2)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明确:(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一)阅读第1 自然段。

1.明确:秦孝公崛起扩张。

2.①地理优势句:据……固;拥……地;君臣固守
②雄心大志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③内外政策句:内……;外……
④成果句:拱手而取
(二)分析第2 段。

1.明确:惠文,武,昭襄继续扩张
2.明确:首先招纳天下之士,合纵结盟;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作用:①反衬出秦国的强大
②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

③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作了准备。

(三)阅读读第3 段。

1.明确:秦始皇奋六世余烈。

2.明确:“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明确:“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4.明确:“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明确: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四)读第4 段。

1.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结果:亡秦族
2 明确:作者通过这些内容为下文议论做铺垫。

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

(五)学习第5 段。

1.明确:秦灭亡的原因
2.明确:①领袖的地位,②指挥作战的能力,③部队的素质,④武器装备
结果:“功业相反”。

3.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