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 落实新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在 哲学上指人们 在同客观事物 直接接触的过 程中通过感觉 器官获得的关 于客观事物的 现象和外部联 系的认识。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是指 在“经历数学知识生长过程” 中所获得的经验。
数学知识的生长过程
二、总目标
基本活动经验
• 数学核心的内容有: • 从现实到数学的抽象、概括; • 数学内部问题解决中的等价转化、归纳类比、 尝试猜测; • 问题解决后的拓展延伸、变式发展,数学知识 系统的建构,数学知识的主动运用等. • 相应地,重要的数学活动经验有: • 1、抽象概括 • 2、解题活动经验 (转化归结、尝试猜测、归 纳类比等) • 3、变式发展 • 4、系统建构
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讲,教师要搞好课 堂教学,就应该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 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 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 课堂教学中。
2011版课标的结构
第一部分 前言
包括
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
念、课程设计思路
总目标、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 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 基本素养。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 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包括
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五部分 附录
二、关于课程目标
3.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 在目标的结构上仍按:
总体目标 具体表述 第一学段 知 识 技 能 数 学 思 考 问 题 解 决 情 感 态 度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学段目标
二、总目标
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
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 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 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
学习新课标 落实新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交流
2012年11月17日
交流要点
• 一、为什么要学习课标 • 二、关于“课程目标” • 三、关于“课程基本理念”
一、为什么要学习课标
• • • • • 理想的课程 制定的课程 教师的课程 实施的课程 获得的课程 逐 步 变 异 衰 减
二、总目标
基本活动经验
经历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 认识。 体验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 过 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程 性 目 探索 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 标 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 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 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 认识。
目标点三:为什么要强调发现和提出问题?
• 在数学中,发现结论常常比证明结论更重 要 • 创新性的成果往往始于问题,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 传统教学在这方面重视不够 • 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是发现、提出、分析、 解决问题的过程
目标点三:为什么要强调发现和提出问题?
我们需要问题驱动、分析探究的课堂
注意教材中蕴含的 数学基本思想 • 在课程内容和教材中,数学基本思想 随处可见,只是这些思想常常处于潜 形态,教师要做有心人,使数学思想 从潜形态转变为显形态。
如何使 数学思 想从潜 形态转 变为显 形态呢? ※分类 ※化归 ※归纳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 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 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 特征的经验。
★数学基本思想
• 数学基本思想是指对数学及其对象、数学 概念和数学结构以及数学方法的本质性认 识。
•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 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 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 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 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四性”
• 数学活动经验反映的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 习环境中或某一学习阶段对学习对象的一 种经验性认识,这种经验性认识更多的时 候是内隐的,原生的或直接感受的、非严 格理性的,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可变的。 —发展性
• 即使是外部条件看来相同,但是对同 一对象,每一个学生仍然可能具有不 同的经验。 —多样性
基本活动经验
• 要为每一个学生进行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 问题情境 • 要为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 • 有效的数学活动要充分体现数学的本质 • 有效的数学活动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交流 • 数学建模活动就是值得提倡的具有上述要求的活动 •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对数 学课堂教学来说,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核心 是要提供一个好的活动。同时,要重视过程性 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不要使过程性目标成为 可有可无的软目标 。
什么是课程的基本理念?
• 基本理念反映出我们对数学、数学课程、 数学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应具有的基本认 识和观念、态度,它是制定和实施数学课 程的指导思想。《标准》中的每一部分内 容都要贯穿基本理念的思想和要求。同时,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自觉树立起 正确的数学观、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 评价观等数学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 的教学实践活动。
• 研究始于问题,同样,教学也应该始于问题 • 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思想、没有生命力的 课堂
思想是课堂的生命! 问题是课堂的灵魂!
目标点四:数学的思维方式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 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 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 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 演绎推理是从已 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 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 按照规定的法则(包括逻辑和运算)证明结 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有 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结论;演绎 推理用于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二、总目标
基本活动经验“四性”
• 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学习主体的,它 带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因此也就具 有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它属于特定的 学习者自己。 —主体性 •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活动 过程中所获得的,离开了活动过程这 一实践是不会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经验的 。 —实践(过程)性
二、总目标
目标点五: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 学习习惯” • 《标准》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 具体指明了其含义: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 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什么是学习习惯? 为什么要提出培养学习习惯?
• 学习习惯指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较稳固 的学习行为、倾向和习性。 • 之所以提出数学学习习惯,一是因为在长达九年 的义务教育学习阶段,一个人在学习上的习惯总 是处于不断的养成过程中,它是与学习行为相伴 而行的,客观存在的。二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具有很强的心理内驱力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惯性力, 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的正向迁移, 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帮助 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 学生在终身学习上受益。
“四基”与数学素养
• • •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感悟数学思想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基”是客观性知识与主观性体验的结合 是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活动的结合
★增强数学的联系
• 这里说到学生要体会三个方面的联系: •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系统性、综合性) • 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相关性、工 具性) •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应用性)
发展纲要、课程标准 教材
课堂教学、学生习得
要实现国家意志,需要学习课标
一、为什么要学习课标
• 能否实现课标理念向教师行为的转化,是 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而从理念到实践有 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 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 • 教师首先要理解、接受课程理念,然后才 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理论,在转化中感 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 甘甜,才能逐渐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 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
2.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是教 学的主要依据。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 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 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 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 学质量和水平。
一、为什么要学习课标
关于数学观 ——如何认识数学 一、数学的定义 原课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 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 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新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 科学
关于数学观 ——如何认识数学 二、数学的价值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 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
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
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 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 统计思想与方法。
二、总目标
(431 442) 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 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 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 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 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 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 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目标点五: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刻意 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长 时间的磨练,使学生在“认真勤奋、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 疑”等方面习以为常。
二、总目标
基本活动经验
经历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 认识。 体验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 过 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程 性 目 探索 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 标 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 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 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 认识。
• 例如,分类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 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在 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 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教 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 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 如何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 性质。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 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学会分类, 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 决新的数学问题。
• “基本思想”最主要的是演绎和归纳,这应当
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演绎和 归纳不是矛盾的, 通过归纳来预测结果,然后通过 演绎来验证结果.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 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 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之所以用 “基本思想”而不用基本思想方法,就是要与换 元法、递归法、配方法等具体的数学方法区别. 每一个具体的方法可能是重要的,但它们只是个 案,不具有一般性.作为一种思想来掌握是不必要 的,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很可能就忘却了.这里所说 的思想,是大的思想,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 生受益的那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1)目标上有哪些变化?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1)目标上有哪些变化
★数学基本思想
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冯. 劳厄: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 掉时所剩下的东西” 闵山国藏(日本)指出,学生在毕业之后不久, 数学知识就很快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 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 的精神、思维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如果培 养了这种素质的话),在随时发生作用,使他们 受益终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