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工程施工方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钢铁焦炉和煤塔基础挖土及加深垫层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吉林钢铁焦化工程焦炉基础位于吉林市金株乡九座村,设计±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84.8m。
焦炉基础设计座落在第4层卵石层上,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将其他土层全部挖除,用C15毛石混凝土垫至设计标高。
目前图纸仅到挖土图,该方案为挖土及垫层施工方案,待图纸到后另编制施工方案。
1.2现场地势平坦无障碍物,现场地面标高约-0.8m左右,地表土冻深约0.8m-1m,土方运至甲方指定弃土场。
根据地勘报告,基础垫层加深约
2.2-2.5m,现场开挖后根据实际进行垫层加深,由于该工程为冬季施工,设计用C15毛石混凝土不能保证质量,因毛石温度低,毛石表面与混凝土难以结合,因此施工加深垫层拟采用C15素混凝土。
如采用毛石混凝土,需对毛石进行预热,搭设2座毛石预热暖棚,毛石预热需要一定时间,直接影响后续焦炉基础底板钢筋绑扎等工期。
投放毛石对基础内预埋蒸汽排管有一定影响。
投放毛石需搭设水平运输道,钢支腿采用螺纹钢,埋入垫层内,搭设暖棚、运输道、钢支腿等需要较多费用。
2.施工部署
2.1冬期垫层混凝土施工采用暖棚法施工,蒸汽加热,蒸汽由甲方提供。
2.2在模板内预埋蒸汽排管将热量传导给混凝土使混凝土升温。
在混凝土表面使用草垫子及塑料布进行覆盖。
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3需搭设大棚的施工实体部位:加深垫层施工、耐热墙板预制场地。
2.4辅助设施需搭设大棚的部位:搅拌机、砂、砾石、毛石、水泥、车库等。
2.5现场布置1m3集中搅拌站一座。
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浇注。
4.组织措施
4.1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冬施方案编制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
使增加的费用最少。
4.2冬施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管理人员组织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山岗工作。
4.3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昼夜设置专人看护保温覆盖,检查是否有不到位现象。
4.4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暖棚内气温,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及内部温度,混凝土搅拌后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等并做好记录。
5.现场准备
5.1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5.2施工用暖棚。
对各种加热的材料、设备要进行安全可靠性检查。
5.3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及一些建筑材料,需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5.4提前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砂浆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配合比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5.5将多年来在大型冶金工业工程冬期施工中总结的经验应用于工程上。
6冬期施工
6.1土方工程
6.1.1冻土的破碎及挖掘采用机械法,使用液压镐或挖掘机破碎冻土,机械装车外运。
挖土从煤塔4轴开始,向2#焦炉方向进行,分2层开挖,先挖2m深,二次挖土时为满足进车要求,基坑通长方向内垫山皮石宽7m,厚800mm。
对新挖出的地基表面使用1m×2m包面草垫子及彩条布进行覆盖,并通蒸汽防止地基受冻,及时施工垫层混凝土。
焦炉基础每挖出长30m左右进行一段垫层施工。
年前施工的焦炉基础加深垫层包括焦炉基础、两侧烟道、推焦机及大棚基础等。
煤塔基础加深垫层整体浇注。
6.1.2即将进行施工的挖土工程,地面防冻采用覆盖法,覆盖稻草,覆盖厚度大于1m,或覆盖塑料布及草垫子内通蒸汽。
6.1.3在1#焦炉挖土区域四周设置土方围堰,围堰宽3m,高度2m。
将2#焦炉基坑内地下水排入1#焦炉围堰区域,可防止1#焦炉地表土受冻,为明年1#焦炉尽早开工创造条件,又解决了现场无处排水问题。
6.1.4在煤塔基坑内基础外侧(靠焦侧)设置集水泵坑1个,规格2m×2m×3m,沿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宽0.6m,深1.0 m。
2#焦炉基坑内水引至煤塔处集水坑。
集水坑内设置2台ф100清水泵抽水。
6.1.5现场设置的搅拌站堆料场地垫100m×100m×1m厚山皮石,机械碾压密实。
6.1.6回填土取土部位采用草垫子及塑料布覆盖,确保回填土质量。
回填土回填到位,防止地基冻胀。
6.2模板工程
6.2.1以组合定型钢模板为主,保证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
为保证工期木模板一次性投入。
6.2.2模板加固采用钢拉板进行加固,钢拉板间距600mm。
6.2.3模板组装前,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和进行模板施工设计;核对进行模板组装和检查需要的测量控制点是否正确;清点和检查现场使用的模板和配件的规格数量,尽量选用新组合钢模板。
支设前由技术人员和工长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6.2.4组合钢模板的四边应清理干净后再组拼,确保拼缝的严密,同一条拼缝上的卡扣按不同方向卡扣,避免拼装过程中扭曲。
6.2.5模板组装前,对模板进行清理,涂刷脱模剂。
模板组装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横拼超过两层时要错缝咬槎,两块模板一串槎,角
部采用角模或阳角模联接,满打卡扣。
底层钢模进行找正、垫平,用钢管作为横楞、竖楞,铁线绑扎牢固,竖向间距750mm。
且横向钢管龙骨在角部采用扣件扣紧。
最后采用90×90木方做斜支撑与基坑周边支撑牢固。
在安装(拼装)钢模板时适当位置的拼缝处放置钢拉板。
钢拉板长度为结构边长加50mm。
间距为600*600满堂布置。
钢管横楞的铁线绑扎点必须绑在有钢拉板的位置。
6.2.6进行基础模板拆除时,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可拆除模板。
拆除模板顺序为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
拆模板时,不乱打乱撬,不用力过猛,避免损坏混凝土表面和模板。
拆下来的木料及模板及时运走整理。
需周转使用的模板或钢模要加强保护,拆除时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
6.2.1
6.3混凝土工程
6.3.1混凝土的拌制
6.3.1.1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加热。
若达到规定温度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时,水的加热温度可提高到1000C,但水泥不得与800C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投料时应先投入骨料和水,最后才投入水泥。
水和骨料可根据工地具体情况选择加热方法。
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
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使用活性骨料或混有活性材料的骨料。
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
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制成施工溶液。
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
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拌制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00C,入模温度不低于50C。
现场施工时,按如下公式计算混凝土拌
合物的理论温度:
T0 =[0.9(m ce T ce+m sa T sa+m g T g) + 4.2T w(m w-ωsa m sa-ωg m g)+c1(ωsa m sa T sa+ωg m g T g)- c2(ωsa m sa+ωg m g)]÷[4.2m w+0.9(m ce+m sa+m g)]
式中 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0C);
m w、m ce、m sa、m g——水、水泥、砂、石的用料(Kg);
T w、T ce、T sa、T 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0C);
ωsa、ωg——砂、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冰的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0。
C时,c1=4.2,c2=1;
≤0。
C时,c1=2.1,c2=335;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1=T0-0.16(T0-T i)
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0C);
T i——搅拌机棚内温度(0C);
6.3.1.2混凝土搅拌机设置暖棚,暖棚尺寸18m×10m×6m(高),采用材料钢管脚手架形成骨架,覆盖彩条布及包面草垫子。
暖棚内设置暖气排管,使温度达到50C以上。
根据现场混凝土需用量,一座搅拌棚内设置2台搅拌机,一台备用,混凝土需用量集中时,启动另一台。
6.3.1.3混凝土原材料水泥、水存放于暖棚内进行加热。
搅拌用水储存于水箱内,蒸汽管直接通入水中,对水进行加热。
水泥设置专用暖棚(20m×10m×5m),暖棚内设置暖气排管,使温度达到100C-150C之间,新进水泥在暖棚内放置48小时以上使用。
砂石暖棚各2座(20m×8m×7m),暖棚内设置蒸汽排管暖气加热。
另砂石堆表面覆盖塑料布并将蒸汽管道直接埋入砂石堆内进行加热,多点进行加热,并检测骨料温
度。
达到砂石无冰块、冻块,使砂石充分化开,砂石温度控制在200C以上。
新进砂石至少在暖棚内加热48小时。
砂石等加热温度不得超过600C,水泥不得与800C以上的热水直接接触。
投料时应先投入骨料和水,最后投入水泥。
理论温度与实际温度对比,查找原因。
6.3.1.4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设置专人随时进行抽查。
6.3.1.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6.3.1.6浇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时,新拌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7-120C之间。
6.3.2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在搅拌机处设置混凝土输送泵1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将混凝土输送泵管接至施工现场,防止混凝土输送泵管受冻,混凝土输送泵管放入地沟内如图:
6.3.2.1正确选择放置搅拌机的地点,尽量缩短运距,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
6.3.2.2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并合理组织装入。
混凝土在浇筑前,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浇注前通入蒸汽预热。
装运拌合物的容器采取保温措施。
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按下式计算:
T2=T1-(a+0.032n)(T1- T a)
式中 T2——混凝土拌合物从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0C);
t t——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h)
n——混凝土拌合物转运次数
T 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环境温度(0C);
a——温度损失系数(h-1)
6.3.2.3混凝土浇筑成型完成时的温度,按下式计算:
T3=(c C m c T2+c f m f T f+c s m s T s)/(c c m c+c f m f+c s m s)
式中 T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间的温度(0C);
c c、c f、c s——混凝土、模板、钢筋的比容热KJ/(kg.k)
m c——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kg)
m f、m s——以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量(kg)
T F、T S——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者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气温(0C);
6.3.2.4冬期施工运输混凝土拌合物,应使热量损失尽量减少,合理放置搅拌机,尽量缩短运距,选择最佳的运输线路。
祥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3.2.5混凝土在浇筑前,清除模板内的冰雪和污垢,对将要浇注的钢筋模板进行覆盖,并进行预热后立即浇注混凝土,随浇注随及时覆盖,覆盖物内混凝土表面设置温度计,测量混凝土表面温度,尤其注意检测最末端蒸气管处的混凝土表面温度。
6.3.2.6混凝土浇注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满足要求,混凝土表面另增加排管通蒸气加热,配合草垫子、塑料布等进行覆盖,混凝土中掺BF系列早强防冻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6%。
6.3.2.7为减少冻害,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加入减水剂(由试验确定)。
6.3.2.8加深垫层施工保温示意图:
6.3.2.9垫层施工除进行覆盖保温外,另增加简易大棚,采用钢脚手搭设,外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
埋入混凝土部分采用Φ25
钢筋支腿。
大棚见附图:
6.3.3混凝土的养护
6.3.3.1进行蒸气主管道及分气缸和支管道的安装,及埋入混凝土内的排管的安装。
混凝土的温度降至00C 前,其抗压强度不低于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现场检测,利用同条件试块进行检测。
6.3.3.2蒸气主管道及分支管道采用岩棉管壳保温,外采用玻璃丝布包裹。
6.3.3.3主管道采用DN125普通焊管,分气缸采用DN150普通焊管,分支管道DN32。
埋入混凝土中排管采用DN15普通焊管或φ20塑料管(用于钢筋较密处)。
岩棉管壳采用50mm厚。
草垫子采用1m×2m包面的草垫子,塑料布采用厚塑料布或彩条布。
6.3.3.4全部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坍落度18-20C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采用砾石,粒径5-20mm,混凝土掺早强防冻剂。
泵送剂及防冻剂采用BF系列。
7.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目标:优良。
7.1质量管理综述
7.1.1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内业员等认真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并针对本工程制定的方案、规定达成共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工程结构特点及建筑装修各部位的特点、难点等,组织好图纸预审和会审。
7.1.2针对本工程的技术重点和施工难点,组织调研和讨论,编制详细施工工艺流程卡,严格按卡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7.1.3项目经理部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抓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上,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7.1.4严格技术复核和技术交底制度。
每层的轴线、标高测量员施测后,应由责任工长、质检员复核无误后,才能在建筑物上作出标记。
隐蔽工程应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共同检查合格签字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工长、质安、试验等人员作出重大的综合技术交底;内业主办向工长、班组长作全面的技术交底;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由专业工长向班组长作详细的作业技术交底。
7.1.5内业主办及工长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按有关规定收集和整理好有关技术资料、质保资料、自检资料等,分类编号成册,保证软件资料整齐完善,随时备查。
7.1.6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严禁私自更改设计,如有问题,必须办理设计变更通知或技术核定单,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才能施工。
7.1.7把好材料进场质量关,建立材料进场的验收制度。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抽查,原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合格证明。
7.1.8配备完整的检测器具,加强计量工作,所有计量器具必须选送主管单位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7.1.9计量和试验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把计量和试验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计量和试验的法规和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7.1.10专职试验人员对进场的原材料应分别进行严格检查或试验,并做好原始记录台帐,不合格产品严禁用于工程上。
7.1.11砼、砂浆配合比严格按规定通过试配确定,在搅拌过程中坚持派专人按正确的配合比用电控秤进行计量控制和加料。
7.1.12对进场的钢材、水泥、红砖材料等必须分厂家、批量、规格进行取样试验,对现浇砼砌筑砂浆应按规定分部取样进行强度试验。
在施工过程中,试验人员必须对各种原材料和砼、砂浆配合比进行严格把关。
7.1.13按照该工程施工计量检测网络图配备标准完善的器具设备。
在使用过程中由专职计量人员负责使用、管理,严格监督和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7.1.14加强计量人员的业务学习,对计量器具应按规定按时送检、抽检,要控制好水、电、煤等原材料现场耗用量。
7.2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7.2.1对原材料材质标准严格把关。
材料员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先检验后收料,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
原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合格证明。
钢筋、水泥还应注明出厂日期、批号、数量和使用部位,抄件应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和抄件人并签章。
对材质证明有怀疑或按规定需要复检的材料,应及时送检,未经检验合格,不得使用。
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材料分类堆放整齐。
水泥、钢筋在运输、存放时需保留标牌,按批量分类,并注意防锈蚀和污染。
7.3计量保证措施
7.3.1严格执行公司的计量检测网络。
砼、砂浆、钢筋焊接接头由内业员按规范要求提出取样计划,由试验员取样送试验室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砼搅拌站严格按配合比投料,水泥、砂、石要每盘过秤。
现场设立砼快速测强点,由试验员负责操作,为拆模提供依据。
经纬仪、水准仪、台秤等计量工具由项目技改计量工长负责按规定送法检验单位检校。
8.安全技术措施
8.1安全工作目标
8.1.1轻伤以上事故为零。
(含轻伤)
8.1.2机械、设备伤害事故为零。
8.1.3触电、火灾事故为零。
8.1.4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上岗率为100%。
8.2危险源辨识
8.2.1触电
8.2.1.1现场机电设备漏电:因检修不及时造成漏电伤人。
8.2.1.2现场机电设备因无保护措施造成漏电、触电:设备无防雨棚,造成进水漏电;接线未用防水胶布包扎造成漏电伤人。
8.2.2机械伤害
8.2.2.1现场的机电设备作业造成机械伤害:施工现场机电设备无防护罩;检修作业时不停机等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作业人员伤亡。
8.2.3火灾
8.2.3.1现场随意吸烟引发火灾:违反施工现场劳动纪律;在禁烟区吸烟引发火灾。
8.2.3.2火、电焊施工造成的火灾:现场易燃物未能及时清理遇明火发生火灾;焊把回火造成作业人员灼伤。
8.2.3.3用电线路超负荷运行造成火灾:施工用电违反相关规定,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过热引发火灾。
8.2.4爆炸
8.2.4.1现场使用氧气、乙炔动火作业产生的爆炸:氧气、乙炔使用存放间距太近、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气瓶泄漏遇明火或高温造成爆炸。
8.2.5物体打击
8.2.5.1拆除脚手架、模板时造成的物体打击:脚手架、模板拆除无措施、作业现场有闲人造成落物伤人。
8.2.6其它伤害
8.2.6.1 外用工未进行安全教育而产生的伤害:外用工上岗前未进行安全教育,施工中又不进行安全交底,盲目作业造成伤害。
8.3风险评价
8.3.1触电
8.3.1.1 现场机电设备漏电:L=6.E=6.C=15.D=540,风险等级Ⅰ。
8.3.1.2 现场机电设备因无保护设施造成触电漏电:L=3.E=6.C=15.D=270 ,风险等级Ⅱ。
8.3.1.3生产用电线路、配电箱及施工用线路漏电造成触电:L=3.E=6.C=15.D=270 ,风险等级Ⅱ。
8.3.2机械伤害
8.3.2.1现场的机电设备作业造成机械伤害:L=3.E=6.C=15.D=270 ,风险等级Ⅱ。
8.3.3火灾
8.3.3.1现场内随意吸烟引发火灾:L=3.E=6.C=15.D=270 ,风险等级Ⅱ。
8.3.3.2火、电焊施工造成的火灾:L=3.E=6.C=15.D=270 ,风险等级Ⅱ。
8.3.3.3用电线路超负荷运行造成的火灾:L=3.E=6.C=15.D=270,风险等级Ⅱ。
8.3.4爆炸:现场使用氧气、乙炔动火作业产生的爆炸:L=3.E=6.C=15.D=270 ,风险等级Ⅱ。
8.3.5 物体打击
8.3.5.1 拆除脚手架、模板时造成的物体打击:L=3.E=3.C=15.D=135风险等级Ⅲ。
8.3.5.2吊物时散落造成的物体打击:L=3.E=3.C=15.D=135 ,风险等级Ⅲ。
8.3.6 其他伤害
8.3.6.1外用工未进行安全教育而产生的伤害:L=3.E=6.C=15.D=180风险等级Ⅱ。
8.4风险控制措施
8.4.1触电
8.4.1.1 认真实施三相五线制,在拉设临时电源时,电线均应架空,过道处须用钢
管保护,不得乱拖乱拉电线,电线不得被车碾、物压。
8.4.1.2 标准电闸箱内电气设备应完整无缺,设有专用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执行。
8.4.1.3 所有移动电动工具,都应在漏电开关保护之中,电线无破损,插头插座应完整,严禁不用插头而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中。
8.4.1.4 各类电动工具,要管理好、用好,经常清洗注油,严禁机械带病运转,各类防护罩应完整无缺。
8.4.1.5电气设备所有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与负荷容量相适应。
禁止用其他金属代替保险丝。
8.4.1.6 现场所有各种电线绝缘不准存在老化、破皮、漏电等现象。
照明也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钢筋工作棚照明灯必须加网罩。
8.4.1.7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止检查,不得在机械运转中修理。
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
8.4.1.8 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应停电。
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8.4.2机械伤害
8.4.2.1机电设备使用前,应检查机械是否完好,电器开关等是否良好,熔丝是否符合规格,防护罩等防护装置齐全,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8.4.2.2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时,必须停止机器运转,并且切断电源。
8.4.2.3机械的皮带轮、齿轮、刀轴、砂轮等高速运动部件应在安装时做平衡试验,各种刀具不得有裂纹破损。
8.4.2.4不准跨越运行中的机械传动部分,传递工件,工具等。
排除故障,拆除刀具时必须待机械停稳后切断电源,方可进行。
操作人员与辅助人员应密切配合,以便同步匀速接送物料。
8.4.2.5机电设备使用、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使用、维修相关的机电设备。
8.4.3火灾
8.4.3.1 制定防火工作目标,加强防火制度的落实,执行动火审批手续,增加安全巡检次数,禁止吸烟,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8.4.3.2 进行火焊、电焊作业时,应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施工操作由培训合格取得专业证书的工人进行。
8.4.3.3工作结束后切断电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8.4.3.4乙炔瓶必须设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保险链。
氧气瓶、氧气表及切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
8.4.3.5 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带有氧气和乙炔的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迤出,发生燃烧事故。
8.4.3.6点火时应先打开乙炔气活门,停火时先关氧气,再关乙炔气,防止回火。
工
作完后,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8.4.3.7材料间,更衣室不得使用超过60瓦以上灯泡,严禁使用碘钨灯和家用电加热器。
8.4.3.8办公室、更衣室等照明安装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不准用花线、塑料胶质线乱拉。
8.4.3.9电工、安全员加强安全检查,发现接触不良、电线老化、破损、电器过热、电缆过热现象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8.4.4爆炸
8.4.4.1氧气瓶、乙炔瓶均应距明火10米以上,氧气瓶、乙炔瓶之间的距离要在7米以上。
氧气瓶、乙炔瓶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均不得在烈日下爆晒,不准靠近火源、热源。
8.4.4.2氧气瓶、乙炔瓶应有防震胶圈,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
8.4.4.3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
在储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将杂物清理干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8.4.4.4气焊与电焊在同一地点使用时,氧气瓶应垫绝缘物,以防气瓶带电。
8.4.5物体打击
8.4.5.1 有高空作业的区域应设立警戒区,派专人监护,禁止有人员进入或穿越高空作业区下方。
凿除建筑物时,必须确认屋内已经没有人及危险物品。
并设专人监护,任何人不得进入。
8.4.5.2在高处作业的工人所配带的工具应放入工具袋或挂设牢固,以防坠落伤人。
高空作业人员严禁向地下抛掷物体。
8.4.5.3 吊装物散乱时,应采用封闭料袋或箱体吊运,以免物料散落伤人。
8.4.6 其他伤害
8.4.6.1 外用工进场要进行安全教育,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在操作中,应监守工作岗位。
严禁酒后上岗。
8.4.6.2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高空作业系安全带。
8.4.6.3对现场的管与设备进行安全防护,确保拆除落物不得伤害到管道与设备等。
8.4.6.4设立生产与施工的隔离带,生产与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对方区域。
9.环境保护措施
9.1环境控制目标
9.1.1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9.1.2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符合GB12523-90标准噪声≤85分贝。
9.1.3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物受控处置100%。
9.1.4建材节约率≥3%。
9.2环境因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