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署名规范》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论文书写格式规范ppt课件
晋升高级职称(高讲,副教授,高工)
1论文重要性
2影响因子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 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重要期刊 2影响因子 6分
一般期刊 4分
杂志名称
影响因子
杂志名称
G127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书写规范
字体字号 标题一般用宋体,正文用宋体、仿宋、楷体等字体
标题的字号根据字数确定 一般用一号或小一号、二号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 用小四号
摘要、关键词
一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
用五号 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正文用小四号
参考文献用五号
不同的刊物对论文的字数要求不同, 论文的字数一般要求在1500~4 000字
正文
结构层次
有的论文中心论点包含几个分论点,
每个分论点属同一级标题,称为一级标题
一级标题下的小标题称为二级标题,以此类推。 论文的一级标题不宜超过7个
第1级标题——1 第1级标题—— 一 第2级标题——1.1第2级标题——(二) 第3级标题——1.1.1 第3级标题——1 第4级标题——1.1.1.1 第4级标题——(1)
0.193
0.075
2影响因子
杂志名称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Journal of Medical Engineering Australasian Physical & Engineering Sciences in Medicine Acupuncture &Electro-Therapeutics Research
1论文重要性
2影响因子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 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重要期刊 2影响因子 6分
一般期刊 4分
杂志名称
影响因子
杂志名称
G127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书写规范
字体字号 标题一般用宋体,正文用宋体、仿宋、楷体等字体
标题的字号根据字数确定 一般用一号或小一号、二号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 用小四号
摘要、关键词
一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
用五号 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正文用小四号
参考文献用五号
不同的刊物对论文的字数要求不同, 论文的字数一般要求在1500~4 000字
正文
结构层次
有的论文中心论点包含几个分论点,
每个分论点属同一级标题,称为一级标题
一级标题下的小标题称为二级标题,以此类推。 论文的一级标题不宜超过7个
第1级标题——1 第1级标题—— 一 第2级标题——1.1第2级标题——(二) 第3级标题——1.1.1 第3级标题——1 第4级标题——1.1.1.1 第4级标题——(1)
0.193
0.075
2影响因子
杂志名称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Journal of Medical Engineering Australasian Physical & Engineering Sciences in Medicine Acupuncture &Electro-Therapeutics Research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课件
学习方法
学习者可以通过观看课件视频、阅读课 件文本、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等方式进 行学习。
VS
学习技巧
学习者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有 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重点掌握常用的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同时注意理解不同著 录格式之间的差异和适用范围。
课件内容更新与维护
内容更新
课件内容将根据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变化和 更新进行同步更新,确保学习者获得最新、 最准确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课件使用说明
适用对象与使用场景
适用对象
本课件适用于需要了解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广大学习者,特 别是高校学生、科研工作者和编辑出版人员。
使用场景
学习者可以在课堂学习、学术论文写作、编辑出版等场景中 应用本课件,掌握参考文献的正确著录格式,提高学术规范 意识和学术诚信意识。
学习方法与技巧
示例
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社,出版年份.
注意
如果图书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的,应将所有作者姓名列出,并在作者姓名后面加 “等”。
期刊类文献的著录格式
期刊类文献的著录格式通常包 括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页码等。
示例: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 期 刊名称,卷号(期号):起始页 码-终止页码.
如何规范书写参考文献的各个组成部分?
总结词
参考文献的各个组成部分应规范书写,包括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刊物名称、发表时间 等。
详细描述
在书写参考文献时,应遵循学术规范和期刊要求,确保各个组成部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对于作者姓名,应按照姓在前、名在后的顺序书写;对于文献标题,应简明扼要 地概括文献内容;对于刊物名称,应使用全称或标准缩写。此外,应注意区分大小写、 空格和标点符号等细节问题。
人文社会学科学术指南规范ppt
时段的历史观察,一般能够通过引用率的统计得到对于学者及思想家价值的 较为公允的评价。
3、学术引用的伦理状况是学术职业化程度的衡量尺度
学术职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在学术界能否形成多数人认可和自觉
执行的学者职业伦理,引用伦理正是这种职业伦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
的学术引用体现了学术界对于前人和同时代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将有效地 减少自我作古、无视前贤的无知霸气,形成严谨与谦逊的学术风气。
2、编排符合规范
编排格式原则上按照国家标准局制定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实行,人文学科可从汉语的特点出发、根据论文的性质选择两种编排 方法;(l)将同一作者集中在一起,再按作品发表年代编排;不同作者 按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或以汉字笔画多少为序排列。(2)分类并按年代编 排。需要注意的是,按年代编排有利于看出文献产生的时间先后,以
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刊登的稿件再在其他刊物上发表,应征求主编与出版部门的意见。 (4)论文公开发表后收人论文集,应注明原来发表的出处。
3、成果署名 (1)个人论著 个人发表学术论著,有权按照自己意愿署名。没有参与论著写作的人,不应署名。不应为了发表论 文随意拉名人署名;主编、导师没有参与论文写作,又没有直接提供资料和观点,不应要求或同意署名。 (2)合作论著 合作论著应联合署名,署名次序应按对论著的贡献排列,执笔者或总体策划者应居署名第一列,不 可按资历、地位排列次序。贡献大致相同者也可按音序或笔画排列,由于承担义务和权利与署名排序有 关,不按贡献排序时,需要明确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署名人均可按第一顺序呈报成果。学位论文作为
每一个时代都在倡导创造性,但每个人在实际的写作中都难免直接或间接、 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前人的成果。对于科学来说,“新”总是在“旧”的事 物中生发出来的,所以,在学术研究中,引用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每一代 的学术工作者而言。判断每一项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是正确地分配荣誉乃
3、学术引用的伦理状况是学术职业化程度的衡量尺度
学术职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在学术界能否形成多数人认可和自觉
执行的学者职业伦理,引用伦理正是这种职业伦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
的学术引用体现了学术界对于前人和同时代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将有效地 减少自我作古、无视前贤的无知霸气,形成严谨与谦逊的学术风气。
2、编排符合规范
编排格式原则上按照国家标准局制定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实行,人文学科可从汉语的特点出发、根据论文的性质选择两种编排 方法;(l)将同一作者集中在一起,再按作品发表年代编排;不同作者 按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或以汉字笔画多少为序排列。(2)分类并按年代编 排。需要注意的是,按年代编排有利于看出文献产生的时间先后,以
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刊登的稿件再在其他刊物上发表,应征求主编与出版部门的意见。 (4)论文公开发表后收人论文集,应注明原来发表的出处。
3、成果署名 (1)个人论著 个人发表学术论著,有权按照自己意愿署名。没有参与论著写作的人,不应署名。不应为了发表论 文随意拉名人署名;主编、导师没有参与论文写作,又没有直接提供资料和观点,不应要求或同意署名。 (2)合作论著 合作论著应联合署名,署名次序应按对论著的贡献排列,执笔者或总体策划者应居署名第一列,不 可按资历、地位排列次序。贡献大致相同者也可按音序或笔画排列,由于承担义务和权利与署名排序有 关,不按贡献排序时,需要明确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署名人均可按第一顺序呈报成果。学位论文作为
每一个时代都在倡导创造性,但每个人在实际的写作中都难免直接或间接、 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前人的成果。对于科学来说,“新”总是在“旧”的事 物中生发出来的,所以,在学术研究中,引用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每一代 的学术工作者而言。判断每一项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是正确地分配荣誉乃
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精品PPT课件
5) 为数众多的所引文献是转引自他人的,著者并没有 亲自阅读过,以至引用差错频仍。
6) 文献著录没有认真执行GB/T 7714—2005规定的著 录项目、格式和标志符号,尤其是对联机文献的著录,更 是五花八门,很不规范。
等等。
我在这里不去具体分析并解决第1)~5)的问题, 而是 针对第6)个问题只谈文献著录的标准化规范化, 宣讲新标 准,并结合编辑实际比较详细地介绍文后参考文献的著 录方法和著录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 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
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 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查阅的文献信息资源。
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 的有关意义
关于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和作用,已有众多同人做 过比较详尽的论述[5]1-3[6-12],这里简要归纳如下:
1) 篇均文献数量偏少。据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 引证报告(核心版)》, 国内1 946种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的 平均引文量为12.93条/篇,比2009年版的11.96条/篇略有提 高。 但与国外期刊科技论文的平均引文量超过30条/篇相 比存在很大差距。
另据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国内 6 082种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7.92条/篇。国内 13种编辑出版方面的期刊发表论文的平均引文量只有3.15 条/篇,《编辑学报》稍多些,也仅为9.37条/篇。
陈浩元
((自然科学版)编辑部,100875,北京)
2005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和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7714 —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以下称新标准),代替 GB/T 7714—1987[2](以下称旧标准)。新标准参照了 国际标准 ISO 690: 1987《文献工作 文后参考文献 内容、形式和结构》[3]和 ISO 690-2: 1997《信息与 文献参考文献第2部分: 电子文献部分》[4],规定了 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
6) 文献著录没有认真执行GB/T 7714—2005规定的著 录项目、格式和标志符号,尤其是对联机文献的著录,更 是五花八门,很不规范。
等等。
我在这里不去具体分析并解决第1)~5)的问题, 而是 针对第6)个问题只谈文献著录的标准化规范化, 宣讲新标 准,并结合编辑实际比较详细地介绍文后参考文献的著 录方法和著录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 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
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 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查阅的文献信息资源。
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 的有关意义
关于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和作用,已有众多同人做 过比较详尽的论述[5]1-3[6-12],这里简要归纳如下:
1) 篇均文献数量偏少。据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 引证报告(核心版)》, 国内1 946种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的 平均引文量为12.93条/篇,比2009年版的11.96条/篇略有提 高。 但与国外期刊科技论文的平均引文量超过30条/篇相 比存在很大差距。
另据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国内 6 082种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7.92条/篇。国内 13种编辑出版方面的期刊发表论文的平均引文量只有3.15 条/篇,《编辑学报》稍多些,也仅为9.37条/篇。
陈浩元
((自然科学版)编辑部,100875,北京)
2005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和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7714 —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以下称新标准),代替 GB/T 7714—1987[2](以下称旧标准)。新标准参照了 国际标准 ISO 690: 1987《文献工作 文后参考文献 内容、形式和结构》[3]和 ISO 690-2: 1997《信息与 文献参考文献第2部分: 电子文献部分》[4],规定了 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帮助文献追踪或检索. 文献检索系统多以题名 中的主题词作为线索,因而这些词必须要准确地反映 论文的核心内容,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漏检。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题名的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常见问题 ▲ 题名过大 ▲ 题名一般化 ▲ 题名用词不当 ▲ 题名陈旧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结果与讨论 ❖论文的重点所在!!!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所测取的数据和所观察
到的现象的整理 、总结(图、表);
❖讨论或分析:从理论(机理)上对实验结果
加以解释,阐明自己的新发现或新见解。
❖这两部分可合在一起写,也可分开写。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结果与讨论
写作要点
●注意单元的单独性和连贯性:“起、承转、合”; ●选取数据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数据一要准确、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题名的确定
●简洁(Brevity):题名应当言简意赅, 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 的内容。
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 尽可能删去多余词语 ▲ 避免将同义词和近义词连用 ▲ 题名不易简化时,使用副标题 ●清楚(Clarity):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
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 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
关键词的特点
●关键性,对全文内容具有串联作用; ●便于检索和索引,易于计算机技术处理; ●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关键词的选取方法:
●根据标题标引关键词。 ●根据摘要标引关键词。 ●根据学科标引关键词。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
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国内) ●物理学报学科分类体系(PACC)
—— M. Faraday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题名的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常见问题 ▲ 题名过大 ▲ 题名一般化 ▲ 题名用词不当 ▲ 题名陈旧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结果与讨论 ❖论文的重点所在!!!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所测取的数据和所观察
到的现象的整理 、总结(图、表);
❖讨论或分析:从理论(机理)上对实验结果
加以解释,阐明自己的新发现或新见解。
❖这两部分可合在一起写,也可分开写。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结果与讨论
写作要点
●注意单元的单独性和连贯性:“起、承转、合”; ●选取数据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数据一要准确、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题名的确定
●简洁(Brevity):题名应当言简意赅, 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 的内容。
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 尽可能删去多余词语 ▲ 避免将同义词和近义词连用 ▲ 题名不易简化时,使用副标题 ●清楚(Clarity):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
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 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
关键词的特点
●关键性,对全文内容具有串联作用; ●便于检索和索引,易于计算机技术处理; ●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关键词的选取方法:
●根据标题标引关键词。 ●根据摘要标引关键词。 ●根据学科标引关键词。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
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国内) ●物理学报学科分类体系(PACC)
—— M. Faraday
第7章_论著署名规范
按作者姓氏排序
国外一般采用两种方式12,其一是按姓氏的第 一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即, ABC……XYZ来排;第二种完全相反,即,按 ZYX……CBA的顺序来排。 国内也有两种基本的排序方法,其一是按姓氏 笔画的多少来排,其二是按姓氏拼音字母的顺 序进行排序。 这种姓氏排序主要用在合作人数较多,且排序 矛盾较大的时候,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回避矛盾, 不利于对课题作出了主要贡献的作者。
7.1.2 作者署名的要求
文献责任者应具备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 知识,能自如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从事知识 积累和创新的劳动。
文献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有直接责任的 个人和团体。包括著者、编者、译者、合著者、编 著者、译著者等。文献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 脑力劳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献责任者的自身 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文献质量 的好坏。因此,为保证文献的质量,必须对文献责 任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
应实事求是地署名,不要借用名家之名,也不要“搭 车”署名。
一是作者不同意或被迫同意署他人姓名。往往是一些人为了 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利用自己的权势或者利用作者的某种 不利地位,来达到署名为合作作者的目的。 二是作者同意或主动要求署他人姓名。包括的现象有:为了 提高作品发表的几率,或为了扩大作品的销量和影响,作者 主动要求一些没有参加创作的名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学 生为了发表自己创作的论文,主动挂上导师的姓名;单位同 事之间为了达到职称所规定的论文数量要求、高校同学之间 为了完成学校所规定必须发表的一定数量论文而商定互相挂 名;或为感谢他人在作品完成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主动将 他人的姓名列入作者名单等等。前两种现象属于借名人之名, 第三种现象属于“搭车”署名,后一种现象则混淆了署名作 者与应致谢人员的界限。
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引文注释 PPT
可以省略,除非这种省略影响了引文的意义和 论述。 Ø 如果引文中包含原始的注释,则这段引文最好 采用提行引,而原始注释可以直接跟在后面, 或者可以概述注释在行文中,作者也可以以加 注释的方式进行解释。 Ø 属于错别字或者明显的排版错误。“象” Ø 字体字号。 繁简转换。 排版方式。
19
4.引文规范
5
1.学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优先权之争并不是人类天性或学者个人自 我中心主义的表现,而是学科建制的规范产 物,科学建制把独创性定义为最高价值。
—— 默顿
6
1.学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引文与参考文献的体制化惯例绝非小事。 尽管普通读者,及科学界和学术圈以外的非 专业读者,可能觉得页下的脚注、后面的尾 注或者文献引语是并非必要的累赘,但需要 指出,这些东西对于激励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它在根本上体现着学术发表的公正性,而这 种公正性大大促进了知识的进步。
10
3.引文和注释的角色
11
3.引文和注释的角色
• 定义
Ø 引文 quotation 引用的相关文献的词语、句子、段落。
注:改写 CY/T 50—2008,定义3.87。
Ø 注释 annotation/note 对学术作品的某些内容所作的说明。
注:改写CY/T 50—2008,定义 3.91。
Ø 引文和注释相互关联,关系紧密。
一致。 ➢ 应标明引述文字或观点的出处;引用未发表作品须征
得作者同意,并保障作者权益;引用未成文口语实录 应将整理稿交作者审核并征得同意。
21
4.引文规范
22
4.引文规范
引用关键词、原文、原意示例
示例1.: 孙中山很多决策实际上也是“调和现状”而非“彻底解决”。
示例2.: 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
19
4.引文规范
5
1.学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优先权之争并不是人类天性或学者个人自 我中心主义的表现,而是学科建制的规范产 物,科学建制把独创性定义为最高价值。
—— 默顿
6
1.学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引文与参考文献的体制化惯例绝非小事。 尽管普通读者,及科学界和学术圈以外的非 专业读者,可能觉得页下的脚注、后面的尾 注或者文献引语是并非必要的累赘,但需要 指出,这些东西对于激励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它在根本上体现着学术发表的公正性,而这 种公正性大大促进了知识的进步。
10
3.引文和注释的角色
11
3.引文和注释的角色
• 定义
Ø 引文 quotation 引用的相关文献的词语、句子、段落。
注:改写 CY/T 50—2008,定义3.87。
Ø 注释 annotation/note 对学术作品的某些内容所作的说明。
注:改写CY/T 50—2008,定义 3.91。
Ø 引文和注释相互关联,关系紧密。
一致。 ➢ 应标明引述文字或观点的出处;引用未发表作品须征
得作者同意,并保障作者权益;引用未成文口语实录 应将整理稿交作者审核并征得同意。
21
4.引文规范
22
4.引文规范
引用关键词、原文、原意示例
示例1.: 孙中山很多决策实际上也是“调和现状”而非“彻底解决”。
示例2.: 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技巧PPT课件
2020/3/26
13
二、学术论文的选题 4. 论文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Ⅲ)
举例:利用思维导图(Mind Map)确定研究课题
2020/3/26
14
二、学术论文的选题
5.选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多关注学科前沿及研究热点,多思考,激发 创新思维,避免选题过于陈旧。
• 关注本专业权威、核心期刊论文 • 通过本专业学会等权威网站、网上专业论坛了解学
3. 创造性
创造性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特征: (一)拓开了人所未至的领域;(二) 深化了前人已研究的课题;(三)校正旧说通说之误。
2020/3/26
7
1. 学术论文概述 2. 学术论文选题 3. 搜集/查阅文献资料 4. 学术论文写作技巧 5. 论文投稿
2020/3/26
8
二、学术论文的选题
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2、选题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选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思维策略,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
❖ 采取“重组式”、“跳跃式”、“联想式”等新的思维 方式,选取多个思维起点,从多个思维角度对所掌握的 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等,从而选取最佳课题;
❖ 也可采取质疑、转换、比较、类比、扩展、延伸、探究
等几种常用的、用以发现新问题的思维策略。
2020/3/26
10
二、学术论文的选题
3. 选题的基本原则
❖价值性原则
▪ 从现实出发,选亟待解决的课题。 ▪ 要选富有开创性或属于填补空白的课题。 ▪ 选有争鸣的课题。 ▪ 选补充前说、纠正通说的课题。
❖创新性原则
▪ 选题角度要新。 ▪ 研究方法要新。
❖适宜性原则
2020/3/26
11
二、学术论文的选题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PPT课件
参考文献著录的主要内容
作者
作者姓名
按照标准格式提供作者的全名, 如果有多位作者,应依次列出每 位作者的姓名。
作者所属机构
注明作者所属的机构或组织,如 大学、研究所等。
题目
题目名称
提供文献的标题,确保与原文一致。
题目类型
注明题目是论文、报告、专利还是供文献发表的刊物名称,确保使用 标准全称。
核实文献信息的准确性,包括作者、年份、刊物名称等,以 避免引用到错误的资料。
注意文献的来源和可靠性
选择权威的学术刊物或可靠的网站作为引用来源,避免引 用不可靠的资料。
确保引用的文献有明确的来源和出处,以便读者进行进一 步的查阅。
注意文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确保引用的文献信息完整,包括作者、 题目、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等。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按文献发表的 时间顺序或按主题词的字母顺 序进行排序的著录方式。
顺序编码制的优点是简单明了, 易于操作,便于计算机处理。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是对于同一 主题的文献,由于发表时间不 同,可能分散在不同的位置, 不利于读者查找。
著者-出版年制
著者-出版年制是指以文献的作者姓氏和发表年份作为主要排序依据的著录方式。
在列出参考文献时,应按照字母或数字顺序排列,并注明作者姓名、文献标题、 出版日期、卷号等详细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文献引用格式的要求,如APA、 MLA等。
05
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
尊重原创,合理引用
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图表等, 应注明出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
权。
引用时应选择与自己研究相关的、 具有代表性的文献,避免过度引
在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版物名称时,应 将出版物名称用斜体字书写,并注明 出版日期和卷号等详细信息。
作者
作者姓名
按照标准格式提供作者的全名, 如果有多位作者,应依次列出每 位作者的姓名。
作者所属机构
注明作者所属的机构或组织,如 大学、研究所等。
题目
题目名称
提供文献的标题,确保与原文一致。
题目类型
注明题目是论文、报告、专利还是供文献发表的刊物名称,确保使用 标准全称。
核实文献信息的准确性,包括作者、年份、刊物名称等,以 避免引用到错误的资料。
注意文献的来源和可靠性
选择权威的学术刊物或可靠的网站作为引用来源,避免引 用不可靠的资料。
确保引用的文献有明确的来源和出处,以便读者进行进一 步的查阅。
注意文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确保引用的文献信息完整,包括作者、 题目、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等。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按文献发表的 时间顺序或按主题词的字母顺 序进行排序的著录方式。
顺序编码制的优点是简单明了, 易于操作,便于计算机处理。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是对于同一 主题的文献,由于发表时间不 同,可能分散在不同的位置, 不利于读者查找。
著者-出版年制
著者-出版年制是指以文献的作者姓氏和发表年份作为主要排序依据的著录方式。
在列出参考文献时,应按照字母或数字顺序排列,并注明作者姓名、文献标题、 出版日期、卷号等详细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文献引用格式的要求,如APA、 MLA等。
05
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
尊重原创,合理引用
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图表等, 应注明出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
权。
引用时应选择与自己研究相关的、 具有代表性的文献,避免过度引
在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版物名称时,应 将出版物名称用斜体字书写,并注明 出版日期和卷号等详细信息。
论文写作与规范PPT课件
机构,完成年. 例: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1998.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 [9]GB/T 1615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 论文集 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5]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
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 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 版公司,1996:410-416.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
版者,出版年.(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应注明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1995.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2nd Edition. New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脚注和尾注是对文本的补充说明。 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
的注释; 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 脚注和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
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
学术论文通常包括前三个部分。
学术论文框架结构
前置部分
不同单位多位著者署名示例
包昌火1 黄英2 赵刚3 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 北京 100089) 2(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战略发展部 北京 100053) 3(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8)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1998.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 [9]GB/T 1615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 论文集 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5]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
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 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 版公司,1996:410-416.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
版者,出版年.(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应注明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1995.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2nd Edition. New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脚注和尾注是对文本的补充说明。 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
的注释; 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 脚注和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
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
学术论文通常包括前三个部分。
学术论文框架结构
前置部分
不同单位多位著者署名示例
包昌火1 黄英2 赵刚3 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 北京 100089) 2(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战略发展部 北京 100053) 3(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8)
《学术论著撰写规范》PPT课件
21
摘要应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摘要指对学术论文内容不加任何诠释和评论的简短陈
述和重要的内容的提取、摘录。 摘要一般不分段,应具有独立性,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
构式、非规范的符号和术语,也不宜引用正文中的图、 表、参考文献、公式的序号。如采用非标准的术语、 缩写词和符号等,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予以说明。中文 摘要,以200字-300字为宜, 特殊情况,字数可略多或 略少。摘要一般应置于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英文 摘要以不超过1000左右字符(250个实词)为宜,摘要用 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人”、“本文”、“作者”、 “我们”、“笔者”等作为陈述的主语。英文摘要谓 语动词尽量用一般现在时或过去时。
13
5.2.1 前置部分
(1) 封面
封面是学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 护作用。但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科技论文若作为期 刊、书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若作为学 位论文则必须有封面。为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在封 面的左上角应注明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 版)》的分类号及《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分类 号];在封面的右上角注明本单位的编号及密级;在 封面的明显位置标示题名、副题名或分册题名、著 者姓名;另还可将版本(如草稿、初稿修订版等)、 工作完成日期、出版项(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 年、月、日)标示在封面上。封二一般列出论文指导 小组成员的姓名和职称。
精选ppt
4
5.1.3 学术论文的内容要求
(1) 学术论文的基础性
学术论文的基础性是指学术论文应简要、实事求是地 提供有关课题的学术背景、前沿研究动态及对自己研 究成果的评价。
学术论文作者在撰写论文前应该大量收集、阅览本专 业内一切能够阅览的与自己研究项目相关的书刊资料, 了解自己研究的项目在国际、国内的进展情况,如近 期期刊的内容,目前已有的成果或目前主流的观点、难 点或弱点。 特别需精读本专业的核心期刊,然后在此基 础上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综合、归纳、分析,提出自己 的思想观点,对论题开展系统和专门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对署
名作者规定
a.署名者必须参与本项研究的选题、设计和开创工作 (即参与论证);b.署名者必须参与获取原始数据的试 验和实验工作(即参与研究);c.署名者必须参加过论 文的撰写工作(即参与写作);d.署名者必须能够对取 得的数据和结论加以解释(即能够答辩);e.署名者必 须阅读过全文、同意发表,并承担学术、道义和法律的 责任(即承担责任)。只有当上述条件被满足的人,亦即 只有当他参与论证、参与研究、参与写作、能够答辩 和承担责任时,他才有资格成为署名作者。仅参加了其 中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对研究工作提供条件的帮助者, 以及委托进行部分分析检验等辅助工作的助手等,均不 应作为署名作者。
《中华眼科杂志》对署名作者规定
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 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 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 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 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 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 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 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其 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
美国物理学会对其学会成员的要求
署名权应只限于那些对该项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人,如研究概念的提出,研究方案 的设计和实现,和对研究的结果做出解释 等。所有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都应得到 署名为作者的机会。至于其他一些对此 项研究做出过某种贡献的人,应予感谢以 示承认,而不必作为作者。
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 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对署名的个人作者作出具 体规定之后,国内许多期刊对署名者作出了相应的 具体要求,这使得作者在署名时有章可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对署名作者规定
凡是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署名:a. 论文 主题内容的构思者。即在选定课题和制 定研究方案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b.研 究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即参加论文的全 部工作或主要研究工作的人。 c. 具体的 撰稿执笔人员。即直接参与作品创作的 人。d. 能对论文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 即对作品具有答辩能力并对作品负直接 责任者。
金先生在年轻时代有一位忘年交,没有什么名气,热衷于编一部 《中国山水词典》。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对此事非常感兴 趣的名流,在他的引见下,得到了一位学术权威和一个学术机构负 责人大力支持,并给了他一份工作,工作内容就是编他自己的字典。 虽然待遇很低,但在借书查找资料等方面都尽力给予方便。可没过 多久,他便辞职了。原来,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作出了几张样品, 学术权威和那位负责人看了,认为很有学术价值。因他们无力出书, 只有将他介绍给一家大书店。但书店不看书只看人,有学术权威题 签写序推荐还不够。为了保证出版,希望他最好能委屈迁就一下, 同意作为权威的助手工作,书的作者署上权威的名字……他不等对 方把话说完就站起来说:“我的书可以不出版,我的名字不能出 卖。”十多年过去了,金先生再访这位忘年交时,他已仙驾西归。 临死前,把所有的稿子放在火炉里一张张烧成灰。
美国一个名牌大学的一位名教授曾要求一位印度教授将著作署他的 名字以便出版。那位印度教授连标明合作共同署名都不肯同意,拂 袖而去。因为著者名字定不下来,已经排校完毕的学术著作不能付 印。美国教授和印度教授先后故去,这书也不知下文了。
应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 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 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 容答辩和负责的人。
应实事求是地署名,不要借用名家之名,也不要“搭 车”署名。
一是作者不同意或被迫同意署他人姓名。往往是一些人为了 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利用自己的权势或者利用作者的某种 不利地位,来达到署名为合作作者的目的。
二是作者同意或主动要求署他人姓名。包括的现象有:为了 提高作品发表的几率,或为了扩大作品的销量和影响,作者 主动要求一些没有参加创作的名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学 生为了发表自己创作的论文,主动挂上导师的姓名;单位同 事之间为了达到职称所规定的论文数量要求、高校同学之间 为了完成学校所规定必须发表的一定数量论文而商定互相挂 名;或为感谢他人在作品完成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主动将 他人的姓名列入作者名单等等。前两种现象属于借名人之名, 第三种现象属于“搭车”署名,后一种现象则混淆了署名作 者与应致谢人员的界限。
第7章 学术署名及著作方式标 注规范
7.1 作者署名的意义、要求与格式
7.1.1 作者署名的意义
作者对作品著作权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 正)》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 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 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 权、汇编权等。其中,“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 的权利”。从中可以看出,署名是表明该作品是作者的劳动成果的 一种方式,即作者以此向社会声明拥有该作品的著作权。
7.1.2 作者署名的要求
文献责任者应具备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 知识,能自如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从事知识 积累和创新的劳动。
文献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有直接责任的 个人和团体。包括著者、编者、译者、合著者、编 著者、译著者等。文献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 脑力劳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献责任者的自身 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文献质量 的好坏。因此,为保证文献的质量,必须对文献责 任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
作者对作品负责的声明;署名是作者文责自负的承诺。文责自负, 是指作品一经发表,署名者对作品负有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学术 责任和法律责任。如果文章任。署名即表明作者愿意承担责 任。
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读者可利用作品中所列出的作者姓名与所附 的作者通讯地址、E-mail地址等方式与作者直接联系,交换作品、索 取文献或进行学术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