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要想实现高效,需从三个方面做起:“人和”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基础;“激趣”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条件;“主动”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历史课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在这个阵地上,和谐的课堂氛围会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更有力地推动高效课堂的形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能使学生思维能力迸发出火花,情绪处于积极进取的状态。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会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解决问题,最终形成高效课堂。下面我谈谈实现高效课堂的做法。
一、“人和”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人和”,指的是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的和谐关系,例如: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同学科老师的关系、老师与校领导的关系,等等。在这方方面面的关系里面,起关键作用的是师生关系,因此这里所说的“人和”重点指的是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即教育者,是教育学生的人,其工作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部分教师往
往会陷入一个误区,视学生的分数为命根,把学生当做分数的奴隶,只要能考高分数的学生就成了自己心中的宝贝,“一俊遮百丑”,甚至会出现,当成绩高和成绩低的学生犯同一种错误时,往往分数低的学生得到的惩罚重于分数高的学生,这也恰恰是很多教师搞不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这样处理问题,不仅不能形成和谐的高效课堂,反而会恶性循环,学生会变本加厉,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要想做好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这个工作,就必须找准师生和谐关系的接洽点,就必须了解到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需要发展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既有思想,又有个性,并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有需求的人,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到他们的需求,才能传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质疑、探索知识,进而提高能力。
“生”,即受教育者,是被教育的人,其中心任务就是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而成为心理健全的人。课堂上一个施教者与一个受教育者如何才能实现关系的和谐,如何才能完成知识能力的迁移,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前边引路,学生在后边是否愿意上路,这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尺,只有二者之间配合默契,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激趣”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条件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设“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积极性,这种学习积极性可以成为师生和谐关系的润滑剂,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比如上“鸦片战争”这节课,我用这样的导语导入新课:“清朝就像一位走到暮年的老头,浑身上下的器官都出现了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咱们师生一起来为这位清朝老头把把脉,给这位老头开一副良药,医治一下这位浑身是病的老头。”这样巧设导语一定会使平静的课堂激起一定的涟漪;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不自觉地被老师带入到课堂上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自然地就能被调动起来,课堂实效也就很自然达到我们的期望。为了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师还要避开一个误区,那就是时刻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提醒自己是课堂的主导而不是主体;是引导者而不能越俎代庖,什么都包办,课包办着讲、思考题包办着思考、问题包办着设计,等等,老师唱独角戏的课堂绝不可能实现课堂高效,反而会让学生厌倦。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更要学着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要把课堂打造成具有时代气息的课堂,要把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践行给学生,不能总是把二十年前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完全复制给学生,教师要学会继承与创新,创新出与世代相适应的新教学模式,善于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的多媒体性特点。课堂上遇到问题,教师要学会适当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课堂上只要教师能把学生的大脑调动起来,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潜能也会被充分挖掘,实现课堂的高效就一定成为必然。
三、“主动”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主体
我国著名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创造,教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构成课堂高效的主体,那么如何在实现高效课堂这个平台上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呢?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比如:我在课堂上运用“角色转换教学法”,就能很好地让学生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角色转换教学法”的主旨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做历史教师,从中感受做老师的酸甜苦辣。首先找一些既有知识能力又有表现欲望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然后让这些学生跟班中的历史兴趣小组成员、历史课代表一同商讨,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什么学习方法让学生对知识有很好的掌握。通过实践发现,“角色转换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因为初中生的表现欲非常强烈,只要是他们愿意做的事,他们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展示才华,课堂成了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谁有幸成为课堂的主角,谁就会不遗余力把自己的潜
能全部挖出。一边组织人查资料,一边组织人表演,他们一下子感觉自己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大家的积极性超出了我的想象。不能小看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绝对会给你一个惊喜,让你看到在这种开放的课堂上,利用开放的教法学法让师生都能从中获取很多知识,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
另外,为了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个宗旨,我在课堂上还不断变换教法,实现教法新颖、多样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历史课堂上,教师上课一贯用的都是提问、讲课、背书三部曲,而我的历史课堂一改传统习惯,每到上课铃声一响,便会有学生到讲台上讲一个与本节课相关的小故事,时间要求三分钟以内,学生轮流讲,一学期下来每人都能轮一次,提前一周课代表告知需要讲故事的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所讲故事都是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家自己上网查找并筛选的。因为每人所用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所以值日生所选的故事必须在课下提前加工模拟好,才不至于出现在课堂上讲故事时因超时而被赶下台的尴尬局面,到学期末师生对这项活动进行评比,把评比结果纳入学生历史成绩的综合评价中去。可以说一学期下来,你一嘴,我一舌,学生既锻炼了口才,又拓宽了知识面,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
再者,变“学会”到“会学”也能实现课堂高效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人猎物,不如与人猎枪。”大凡接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对于自己探究掌握的知识,就像是在石头上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