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善也_犹水之就下也_孟子与水_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同孔孟之道一脉相承一样,孔孟的“爱水情结”也是一脉 相承。或是受孔子的影响,或是孟子本人对生命之源的水怀有 特别的感情,孟子对水的观察、思考和由水而感悟人生、阐发事 理的程度毫不逊于孔子,他把儒家的“文化之水”推向了新的高 度。
一 为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孟子也效法孔子周游列国,不过 他对所“游”国家远比孔子挑剔得多。其中对齐国最为看中,两 次游齐,先后长达三十年之久。当时,齐国是东方大国,也是天 下海岸线最长的国家,首都临淄东北百余里处便是大海。我想, 游齐时,喜水的孟子一定不会拒绝大海的召唤,一定会不止一 次地来到齐国的海滨倾听大海的涛声。众所周知,在先秦诸子 中,孟子是位心气极高、傲骨铮铮的伟男,他曾公开宣称:“万物 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 其谁!”(《孟子·公孙丑下》)。我猜,大丈夫气概十足的孟子,第 一次真切地看到浩瀚无垠的大海时,也不能不“矮了三分”(何 止三分!)。何以见得?晚年,孟孔子回到故国(邹城)“,退而与 万章之徒”著书立说时,字里行间中便表现出对大海的由衷敬 畏:“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登绝顶而一览众山 小,经沧海则难为水,这的确是人生经验的写照。沧海浩大,横 无际涯,岂是小江小河小湖小池之水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在圣 人面前,我们岂敢“之乎者也”,卖弄自己那点浅薄的“三字经”。 一千多年后,唐代有个叫元稹的诗人借用孟子“观于海者 难为水”的话,化为《离思五首·其四》中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 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前两
人性问题,早在春秋时就已出现,并逐渐成为先秦许多思想 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家关注的一个重大命题。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只是说人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
性之初大致相近,并未做善恶之分),法家认为“性好利”,荀子认 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也”。顺便提出的是,不知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津津乐道于引用 难道能够否定其“积极进取”和“健康向上”的社会意义吗?
“食色,性也”这句话,但却把此话的发明权安在了孔子头上,张
(— ——转自 2010 年 9 月 30 日、2010 年 10 月 14 日《中国水
冠李戴,浑然不知,孰不知这是告子的名言!我想,倘若告子能活 利报》)
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是由于“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 孟子气跑了,反正辩论的结果以孟子胜利而告终— ——孟子自己
圣人只不过先把人人都具备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他以自然 写的文章记述这件事,当然不会让自己失败了。
界中的水、火为喻,阐述道:“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完之矣,
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还是如荀子的看法天

之向东,从西方决口则可引之向西。人性本来无所谓善,正像水
性善论是孟子对儒学的一大贡献。“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 本来无所谓东西一样。
舜”(《孟子·滕文公上》);“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
告子的一番议论,当然难合孟子之意,他同样以水为喻,批
(《孟子·告子下》)。
驳告子“: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
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身,让人不能不佩服。但气壮如牛的善辩不等于真理就掌握在自
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己的手里。抛开人性善或恶这一论题先不说,推敲起来,孟子这
在孟子性善说的体系中,突出了孔子伦理体系中的仁、义、 个比喻本身就有问题,水永远向下,只能比喻人性有一种固定的
这里,孟子特别强调了“有源之水”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有 源之水,才能不舍昼夜,奔流不息;而无源(无本)之水,即使在 某一时段因雨水骤至而河满沟溢,但时令一过,干涸也就随之 而来。对孟子这段话,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是这样 诠释的:“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 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由此观之,孟子这番议论是借水性表现
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凡是能保有这“四 生邪恶,或者如告子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直到哲学社会
端”的,知道把它扩充开来,就会像火燃烧起来那样不可扑灭;就 科学进步到今天,仍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学者们往往各执一
会像泉水喷涌而出那样无法遏止。
端,莫衷一是。笔者以为,人既是社会的人,也是自然的人,是一
在孟子眼里,大海之所以波澜汹涌,是因为其本身的深广 无涯使然。故孟子又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赏水也有相 应的“窍门”,就是一定要观赏它壮阔的波澜— ——— —由波澜之壮 观,可以想见本体之深广。我以为,“观水有术”的孟子,对水的 认知是别具慧眼的,因为这时孟子心目中的水,已不仅有“善” 的品质,而且具有“悦目”的审美意味了—— ———因为“澜者,大波 浪也”,本身就是水之美的一个雄壮音符。当然,孟子的“必观其 澜”,其主旨仍不是激赏水的自然之美,而重在其“比德”的功 用,即强调要从水的自然形态和功能中寻觅和挖掘出对人生对 社会的深切体验和认识。于是,孟子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流水 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 子·尽心上》)孟子称赞水具有“不盈科(坎也,即坑洼)不行”的 品性— —— ——流水不放过任何坑坑洼洼,不把它们填满便不会向 前流,这种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品格,正是立志行道的君子所 应追慕效法的。
盈科而后进,是流水的品质和追求;成章而后达,是求学和 做人的标准和境界。
又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徐子请教孟子:“仲尼亟称于水曰: 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孔夫子多次称赞水,水有什么可取 之处呢?)孟子沉思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源泉混混,不舍昼夜, 盈料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 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 耻之。
水之“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的特点,正与君子锲而不舍的修道 子以水为喻,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
过程相似。既有充盈的本源,又能坚持不懈,努力躬行,才会渐进 流。人性之无分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以决堤
达到道德学问的至境。
之水的流向为喻,认为人性有如湍急的流水,从东方决口则可引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 0 1 1 年 第 3 期
水文化 HENAN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 —孟子与水(一)
□靳怀堾
孟子作为“亚圣”,学问深得孔子的嫡传,但孔孟还是有差 别的,比如孟子远比孔子善辩。孔子提出君子要“敏于行而讷于 言”(其实孔子一生也没少说话,一部《论语》就是他讲话精华部 分的集成),但孟子却对先师的这句教诲没有入脑入心,他既敏 于行,更善于言。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一次拜读了孟子的七篇 大作。抛开其内容不说,我发现,孟子的辩才真是举世无双,口 若悬河,雄辩滔滔,激情澎湃,犹如江河洪流,浩浩荡荡,一泻千 里,令人折服。大概是怕别人说他善辩,孟子还专门解释说“:予 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我哪是好辩啊,我是不 得已才这样做的。
礼、智,他把这四者与人性善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人生 趋向,可以证其善,也可以证其恶。现在我们套用孟子的话,改
下来就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仁、 “善”为“恶”,这一比喻同样能成立: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
义、礼、智这四大伦理道德范畴的根芽,即“四端”。与此同时,孟 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反观告子以水为喻讲出的那番议论,
子还认为人的善性是本性中所固有的,是天赋的“良知”和“良 至少从逻辑的角度而言,还是站得住脚的。
能”,而不是外在影响、教育的结果,进而得出了“圣人与我同
真理往往在智者之间的争辩中诞生。我们不知道告子是被
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结论。至于圣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孟子 辩才无碍的孟子说服了,还是被盛气凌人、 “拿着不是当理说”的
到今天,一定会为这句话的“版权”问题打官司的。在告子看来,
38
个鲜明特点。
些(这是人类多样性的表现)。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所处的
这天,云游天下的告子来到邹国拜访孟子。孟子知道告子是 生存环境的差异,有的更多地表现出善的一面,乃至成为万人称
个“兼治儒墨之道”的大学者(告子本身没有著作流传,他的学说 颂的好人、天使;有的则更多地表现出恶的一面,乃至成为千夫
仅有一鳞片甲隐于《孟子·告子》中),对他非常敬重,不但设宴款 所指的坏人、恶魔。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众多论“人性之善恶”的
孟子性善论的思想一提出,便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于是,大 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就共性而言,人的本性中既有善的东西
千世界普遍存在的水,便被睿智的孟子拿来作为论证性善、反击 (如同情弱者、崇尚正义、扶危济困等),也有恶的东西(如嫉妒、
论敌的有力武器。以水为载体,阐发性善,可称孟子性善说的一 幸灾乐祸、占有欲等);就个体而言,有的“善”多些,有的“恶”多
为“性恶,其善者伪也”,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等等。孟子别
在孟子看来,水虽然无法自行选择东西的流向,却必定自上
开思路,提出了性善说,并从人性的角度为“仁政”思想找到了本 流于下,人性之向善,正如水之就下,是自然之势。人可以搏击或
体论的根据。
阻遏水流,使之跃起甚至倒流上山,但水的本性决不是上流。人
37
水文化 HENAN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 0 1 1 年 第 3 期
君子立身修道的经历:一是君子要像有源之水那样立于儒家之 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本无善恶之分,外在条件和环境对“善与不
道这个根本上,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二是 善”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导向善则向善,导向恶则趋恶。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待,陪其游峄山、观泗水,更与之热烈地探讨关于自然人生的学 思想家中,告子的“人之性无分于善与不善”的观点闪耀着“唯物
问。二人惺惺相惜,虽有不少共同语言,但看法相左的地方也不 主义”的光芒,更接近于真理。但在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下,告子
少,故交谈中时常“夹枪带棒”,争辩最多也激烈的便是人性问 的思想一直被贬抑,直到清代后期的思想家龚自珍才“拨乱反
孟子为构建他的“性善大厦”,可以说绞尽了脑汁,用尽了心 性如水,向善如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而然的事。人之作坏事施恶
智。他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 行,与本性无关,犹水之过颡、在山,实乃“搏” “击”所致。
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
孟子真是善辩,就地取材,操斧伐柯,以其人之道,还施彼
题。
正”,将告子的思想特别提出并发扬光大。
这是一场智者之间的交锋和对话,有趣的是,他们都喜欢拿
作为一家之言,孟子的“性善论”颇有一厢情愿的味道,用现
水来“说事”。
代的语言评价就是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的色彩。尽管如此,孟子
告子的论点是:“生之谓性 (生来如此就是性)”,“食色,性 的“性善论”毕竟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意识中“理想性”的东西,
句为千古绝唱,意思是说,经历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 再也难以吸引他;除了纯洁美丽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 失色。诗中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的深广笃厚,见过 大海之水、巫山之云,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 所思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打动心弦的“她”了。
后来“曾经沧海难为水”又演化为“曾经沧海”这一经典的 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