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人性观及当代价值
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一、孟子及其背景(一)孟子其人孟子(约公元前372一前289年),名柯,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悉心钻研孔子学说,成为儒家第二位大师,被尊为“亚圣”。
孟子少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即为明证。
孟子一生游历各国,宣讲王道政治,直至六十多岁回乡,讲学著书,他在儒学上的研究高度和成果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曾经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基础,赋予了它比其他文明更加开放包容的色彩。
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董仲舒、宋明理学,一直为中国的封建统治提供思想养料,孟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孟子生活的背景1、战国时期的兵伐混乱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各阶层动荡激烈,社会分化日益加剧,原来的“王室独尊”,迅速沦落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社会制度的急剧变化让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动必然导致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失衡,而战国时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和诸侯之间的不断征战。
2、“百家争鸣”的思想背景孟子“仁政”思想就在战国中期百家争鸣的社会现实中播下种子。
虽然诸侯混战,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催生了思想的蓬勃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认为,儒家提倡的“爱人”思想内涵是“爱有差等”,会区分亲疏远近,而墨子提倡的“兼爱”却是不分远近亲疏贵贱富贫。
而孟子对墨子的思想持批判态度。
他认为,墨翟兼爱是无君也。
儒家和墨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社会等差和秩序,而后者很显然是主张人人平等,相爱互利。
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子产,随后战国时期的李惶、慎到、申不害等人将其丰富和发展,而韩非子是集大成者。
法家的立场在于“一断于法”,绝非“贤人政治”。
二、孟子“仁政”思想产生的背景(一)孟子“仁政”思想的历史渊源孔子的“德政”思想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土壤。
孟子的人性观与道德观
孟子的人性观与道德观孟子,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人性观与道德观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强调人性的本善和重视道德修养,通过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思考人类行为与道德的关系。
一、孟子的人性观孟子提出了"性即善"这一观点,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良与道德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道德本能。
孟子认为人性中有四种情感,即仁、义、礼、智,这是人性天赋的品质。
他相信,人性本善的根源在于内心的仁爱之心。
孟子说过:“仁者爱人,仁者亲人”,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友情应该通过仁爱之心来体现。
二、孟子的道德观孟子提出了"修己治人平天下"的道德理念,他认为个体的修养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和平与安定的基础。
孟子提倡通过修身来达到道德的完善,并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
他认为人们应该尽心尽力地追求道德的完善,才能做到“无恶以逐其所好”、“使民以时”,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三、人性观与道德观的关系孟子的人性观与道德观相辅相成。
他认为人性虽然本善,但也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完善。
孟子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学而时习之"才能将人性的善良特质发扬光大。
在孟子看来,通过道德行为的实践,人们可以激发并培养出道德情感,进一步加深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同时,他也提出了"天理人情"的理念,通过道德行为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和谐发展。
四、当代价值与启示孟子的人性观与道德观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在微观个体层面,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具备善良的本性,注重个人道德素养的培养;在宏观社会层面,我们应该遵循正义与仁爱的原则,构建和谐共存的社会。
同时,孟子的思想还告诉我们,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实践和行动来体现和发展。
只有学以致用,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实践,才能真正地将善良的本性发扬光大,让道德成为我们言行的引导。
《孟子》中的人性观念解读
《孟子》中的人性观念解读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著作《孟子》详细地阐述了他对人性的理解和观念。
在《孟子》中,他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且探讨了人性的培养与发展。
本文将对《孟子》中的人性观念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人性本善的观点在《孟子》中,孟子明确地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道德感和良知。
孟子以天性为本,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的本能,只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完善和发展。
这一观点与当时的其他流派相反。
在孟子之前,有一种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即人天生就具有自私自利的本性。
然而,孟子通过观察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结论。
他认为,尽管人的行为可能偶尔表现出恶的一面,但这只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非人性本身的真实体现。
教育与修养的重要性在《孟子》中,孟子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孟子用“发扬光大”一词来形容人性的培养过程,即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自省,使人性的善良逐渐显现出来。
孟子提出了“性与教”的理论,即人性与教育相辅相成。
他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引导人的善良本性、培养思想、培养道德,从而使人们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道德准则。
思想修养和人性发展除了外在的教育,孟子还强调了内在的思想修养对人性发展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人们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孟子将修养比喻为栽培花木,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得之则行,行则成习。
”这句话说明了修养思想对人性发展的关键作用。
孟子还提出了“四端”来指导人性的发展,即“仁、义、礼、智”。
他认为,通过修养这四个方面的品德,人们可以表现出更高尚的人性,展现出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道德的遵循。
人性善与恶的对立与统一在《孟子》中,孟子没有否认人性中也存在恶的一面。
他认为,人性中的善与恶并不是彻底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的“性善论”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即人天生具备一种善良、正直的天性。
这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学派如荀子的“性恶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孟子的性善论对于当代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呼应了现代人权思想。
他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一种善良的本性,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待遇。
这与现代人权思想中强调每个人的尊严和平等的观念相契合。
无论是对待贫困人群、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等都应该秉持这种原则,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
孟子的性善论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强调修养和教育对于人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他认为只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优秀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的高尚品德、崇高精神十分关键。
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做善事、为他人着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得到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应该得到充分的展现和体现,只有在和谐和善意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善良本性。
现代社会中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同理心和善良的思想也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契合。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他强调人的善良属性,主张人们积极做善事、提升善良品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社会和他人的处境。
在当代社会中,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意识,每个人都应该以善良的行为和态度去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它对于现代人权思想、道德教育、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提出了有益的启示,对于当代社会与个体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孟子》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孟子》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一、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作为要求人们向善,成为圣贤、君子这套工夫理论的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前提。
只有人性本善,要求人们向善发展才合情合理。
只有这一套最基本的理论构建出来以后的那些向善的工夫理论就势如破竹的顺利建立起来。
孟子在建立性善论的时候预设了一个可能——后天人们能够学会的,是先天本就具足的。
孟子在与告子辩论时,运用柳树和水的比喻来说明人天生就具备向善的可能性,要顺着人性的本质向善发展成为君子,不能逆着人性的本质成为君子。
但是孟子的理论中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君子是因为顺其人性的发展而不是违背人性的本质。
四端之心之所以能够通过我们学习,在身上能够有明显的体现是因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良知良能,我固有之。
”孟子这一性善论的提出,将儒家这一庞大的体系又更加完善,使其在学派讨论人性的问题中,儒家的立场更加坚固。
二、个人修养君子人格的工夫操作孟子已经提出人性本善,所以人应该向善去发展、进步。
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操则存,舍则亡。
”做就有,不做就没有。
所以孟子要求人们一定要成为君子,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因为每个人先天条件本就具足。
四端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提出要将其括而从之。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皆需将其括而充之。
为什么四端之心对于人和社会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它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对他人的关爱与关怀,有恻隐之心,才会有仁心,才会有对他人的关怀,才会有为社会服务的心。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认为的“义”是内在的与告子的“仁内义外说”不同。
孟子的立场是“仁义”皆为内在的。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义的位置摆放的不同。
孟子所认为的义是我对于外在人、事、物的态度取决于我自己内在的主观的思想。
孟子所讲,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立志成为君子,树立以社会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
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最新作文
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最新作文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一、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先秦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以他对人性的认识为基础的。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者。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尽心上》)因此,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告子上》)同时,孟子还对这四种人生而固有的本性进行了分析,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内涵,孟子认为“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
在孟子看来,这种善性是人所固有的生物性本能,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章句上》)既然每个人都存在基本的伦理道德,那么也就有了进行教育的可能性,因此人性善成为了孟子教育思想的前提与基础,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虽然人人都有善端,“人性之善也”,但是如果不扩充它,那么这些端绪就会随时泯灭,“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章句上》),并说明了扩充善性对社会的重要性,“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章句上》)孟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有“良知”:“舜,人也,我亦人也”,“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告子下》)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过是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如果凡人也能将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也可以成为圣人。
孟子站在道德哲学的高度,对人之品德形成的先天生物基础与后天的社会教养和主观努力做了十分辩证的思考。
二、孟子的教育方法孟子认为应该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培养来实现教育目的。
《孟子》在当代的意义
《孟子》在当代的意义
《孟子》在当代的意义是强调人的价值、责任和道德,以及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思考和建议,都是当下社会需要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从中汲取智慧,拓展思路,建设更加和谐、公正、美好的社会。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行为准则以及政治哲学等方面。
而在现代社会中,孟子思想的主要意义在于强调人的价值、责任和道德,以及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孟子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责任。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应该发扬天性,追求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被他人所左右。
同时,他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也同样地适用。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以及我们对于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和依存关系。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生和对待他人的态度。
其次,孟子思想也对道德有着重要的观点。
他认为人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三个层面来实现道德完善。
这些层面要求人们保持正直、内心平衡、家庭和谐,以及推动社会进步。
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追求道德完善。
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道德修养和规范都是必要的。
而孟子思想在这一点上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思考方向。
最后,孟子思想也有着政治哲学的意义。
他提出了“王道”这一概念,认为一国之政需要遵循道义,以取得长治久安的成果。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这一思想同样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政治权力需要遵循法治和民主原则,尊重人权和公正公平,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孟子的思想主张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作文
孟子的思想主张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1. 引言1.1 孟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孟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孟子对人性的理解影响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方向。
他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人皆具备仁爱的潜质。
这一观点与道家的“本性灵善”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性的理解。
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了人性本善的重要性,主张应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人性的善良品质。
他认为,人性的本善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培养和发展,使人们具备仁爱之心,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的人性论被视为培育人们品德和修养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强调的仁爱之心、所提倡的仁义道德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延续至今。
在当代社会,借鉴孟子的人性论,可以为德育事业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推动当代德育事业的发展。
1.2 当代德育的现状与挑战当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
青少年普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道德沦丧、人际关系紧张、社会责任感淡漠等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时有发生。
互联网的普及和影响,也让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当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生在追求学业成绩的往往忽视了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培养。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育工作者们面临着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操守等诸多困难和挑战。
当代德育工作者们需要从全面了解当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德育模式,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2. 正文2.1 孟子对人性的理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具备善良的内在品质。
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
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于人性的观点与理念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人性的善恶观孟子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慈善、正直、勇敢等美德,这是因为人的本性中蕴含着天性的道德原则。
孟子引用了“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使得他们能够区分善恶,并倾向于追求善良和正义。
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加以培养和发展。
他提出了“良知”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良知能指导他们选择善行,并使他们变得更加完善。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引导人性的善良,使其得以完善和发展。
二、天命与道德修养孟子的人性观还与天命和道德修养密切相关。
他认为,天命使人具有道德的责任和义务。
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受到了一种无法逃避的天命的约束。
这种约束要求人们按照天命所赋予的伦理准则去行为和处事。
孟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他认为,个人只有通过修身,即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
只有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仁爱与人际关系孟子的人性观中,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起亲近、友爱、互助的关系,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
孟子通过提出“兄弟之爱”、“父子之亲”、“君臣之义”等概念,阐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仁爱对于社会稳定的贡献。
孟子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对待他人要以真诚和善意。
他主张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关系,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共同进步。
他强调,人的幸福和满足不仅来自于个人的努力,也来自于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四、孟子的人性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哪些
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哪些孟子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和道德价值有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包括人性本善、仁爱之心、修养为重、天命思想、君道论等。
一、人性本善孟子的人性观点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性具有天生的“善良之心”,是善良和正义的天性。
在孟子看来,人性的根基是仁爱之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同情和关爱他人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是在生活和社会环境中得以进一步发展和表现的。
孟子认为,如果人坚持和追求自己内心的善良之心,就能养成正直、诚实、宽容、慷慨等美德,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而如果不被外在的利益和偏见所影响,人们就能一直保持自己内心的善良之心。
二、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是孟子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
孟子认为,“仁”即爱心、同情心、关心他人,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品质。
孟子在其《孟子·离娄上》中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的特质使人具有同情心和爱心,而且人们对自己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感情源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系的维护。
他提倡人们要坚持仁爱之心,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这样才能体现人性的善良和真正的价值。
三、修养为重在孟子看来,个人的修养是极为关键的。
在孟子的思想中,修养是“养心”,也就是要养成一个健康、正直的心灵,培养美好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
孟子认为,修养的努力应该以个人的内心为出发点,通过自我调整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
为了实现个人的修行和自我完善,他提倡长期的“心学”,即通过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悟出修身立命之道,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
四、天命思想孟子的“天命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半边天”说法中。
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和社会地位都是由父母、祖先和天地所赐予的。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人类受到的影响比自己所掌控的力量更大。
《孟子》的政治哲学与现代社会
《孟子》的政治哲学与现代社会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政治哲学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孟子的政治思想、人性观和社会道德等方面探讨孟子的政治哲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一、孟子的政治思想孟子的政治思想可以概括为“仁政”的理念,主张国家应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重视民众的生活福祉。
他认为君主应带领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实践仁政,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孟子也主张君主应承担起道义重任,以道德行为来影响民众,达到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
二、孟子对人性的观点孟子对人性的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都具备良善的道德本能。
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中培养和发展,人性的善良特质就会得以展现。
这一观点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任何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拥有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来引导人们向善的方向发展。
三、孟子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孟子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主张人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他认为人应当努力追求道义上的完善,关注自己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行为。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提升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个人修养和道德观念,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追求。
孟子的道德观提醒我们,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依赖于物质的进步,更需要人们追求内心的道德和精神的完善。
四、孟子政治哲学与现代社会的应用在现代社会,孟子的政治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孟子的思想: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仁政理念,推动现代政治体制的改革。
不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组织层面,都需要尽可能地实现政治的公正和人民的福祉,以切实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我们应当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以培养和发展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智慧。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通过传承孟子的仁爱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下一代的成长,培养出更多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感的公民。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个体的道德修养和自我提升,积极弘扬孟子的思想,努力推动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进步。
孟子的性善论与人性之辩
孟子的性善论与人性之辩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孟子的性善论与人性之辩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议题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人性的看法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启示。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使得人们具备了关爱他人、仁爱之心的潜质。
孟子通过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认为人们天生具备了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感。
他提出了“四端”的概念,即仁、义、礼、智,认为这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孟子认为,只有通过不断修养和培养,人们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善良本性,实现自身的道德完善。
其次,孟子的性善论与人性之辩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扰,容易迷失自我。
然而,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一种善良的本性,只要通过努力修养和培养,就能够实现自己的道德完善,追求真善美的人生。
这对于当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持和鼓舞。
其次,孟子的性善论提醒人们关注人性的发展和培养。
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不断的修养和培养才能够发挥出来。
这就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道德修养和品德培育,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被功利主义和利益驱动所左右,忽视了对自己内心的培养和修养。
然而,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修养和培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道德完善,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
此外,孟子的性善论对于社会建设和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竞争和利益之中,忽视了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然而,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互助和关爱,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一、孟子的性善论。
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最重要一点要明确孟子为什么要提倡性善论。
简单的讲,孟子以性善论来探讨人性,是为了对孔子"仁"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而发展成了"仁政"思想,要求实行王道政治,从而把人类社会建设成"大同"社会。
孔子尚仁,但却没有明确的界定"仁",如此便将问题留给了后来者。
后世儒家学者便试图从性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界定,到了孟子时期便直接以道德评价之善恶来谈论人性,进而探讨"仁"了。
孟子的性善之论,是通过与告子的辩论体现出来的。
关于两人具体的探讨内容,记载在《孟子·告子》中。
告子的主要观点是性无善恶、仁义皆外,主要是从生物本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
孟子则认为人类只有讲仁义道德才能区别于禽兽。
孟子基于这一立足点,进而提出来"四心"的概念,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进而提出仁、义、礼、智四端。
从仁、义、礼、智四端出发,孟子提出来著名的"性善论"。
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对孔子"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发展出了"仁政"思想,并论证了"仁政"思想践行的可能性。
孟子以一种善意的心态去看待社会人生,相信人是具有自我完善的可能的,寄希望于人能以自己心中的仁义礼智的自我完善来求得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人道。
这固然有过于理想化的一面,但却是追求人类社会完美和谐的重要思想发展,可以说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块瑰宝了。
从上文中,大体上我们能看出孟子"性善论"的目的所在了。
孟子以性善来作为道德人应有的一种存在方式,确立起一个个人品德根基,从而来追求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求达到儒家的"大同"境界。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摘要】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分析了孟子对人性的看法,然后比较了“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不同之处。
接着探讨了“性善论”对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的启示,以及其现代意义。
最后结论指出“性善论”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呼吁继承和传承孟子的“性善论”观念。
通过对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本善的重要性,并在当今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孟子、性善论、人性、道德教育、社会管理、现代意义、个人修养、社会和谐、传承、思想传承。
1. 引言1.1 孟子的性善观念孟子的性善观念来源于他对人性的独特理解。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善良本性。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类似于植物的生长本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
孟子相信,人的善良本性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得以更好地表现出来,使人们能够实现自身的潜力和发挥自己的价值。
孟子的性善观念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为后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引发了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孟子的性善观念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德伦理、社会教化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孟子的性善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时代,孟子的性善观念提醒着我们要客观看待人性,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善良的一面。
只有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使这种善良得以体现,并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传承孟子的性善观念,从中汲取启示,为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性善论”的影响"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观念,其对后世思想及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性善论"的提出对于当时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打破了以往“人性本恶”的传统观念,引领了后来的儒家学说走向了新的发展方向。
孟子学派的人性观
孟子学派的人性观孟子,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对人性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提出了孟子学派的人性观。
本文将深入探讨孟子学派的人性观,并探讨其在当代的意义。
1. 人性的善与恶孟子学派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善良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
孟子将其比喻为心术之善。
他认为,人性的善是人类天生具备的一种追求仁义道德的本能。
然而,孟子也认识到人性的善是需要后天培养和发展的。
他提出了“性即善也,习之则成也”这一观点,意味着人性的善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加以培养和发展的。
2. 人性的伦理观在孟子学派的人性观中,孟子强调了人们互相关心和相互救助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将其作为人性的最高价值追求。
他认为,仁是一种广泛而深厚的情感,是对他人痛苦的关心和追求和平、公平、道德的实践。
只有通过培养和发展这种仁爱之心,人们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此外,孟子也强调了天命观。
他认为人性虽然天生具备善的本性,但人们必须积极地追求个人与社会的进步,以实现天命。
孟子将这种积极的追求与个体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他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去追寻并实现天命,进而成就自己和造福他人。
3. 当代意义与启示孟子学派的人性观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孟子的人性观鼓励人们相互关心和互相救助,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他人”、“共同发展”等理念。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关注他人的痛苦和需求,通过仁爱之心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其次,孟子的人性观提醒我们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积极地去追寻并实现个人的天命。
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区,每个人都应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孟子学派的人性观也提醒我们,人性的善是需要培养和发展的。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注重教育和修养,提高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品质和素养。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思,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亚圣”,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性善论”、“王道政治”等内容,其中“性善论”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对其论点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性善”是孟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天生具备善的本能,这种善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的质朴情感,本性之善归结于“慈爱之心”。
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曾经说过:“故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是其善心也。
” 这句话表达了人天生有怜悯之心,有对他人的同情和敬爱之情。
这就是“性善”的内涵。
孟子认为,人天然具有的慈爱之心,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苦难,对他人给予关怀和帮助,从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我们来探讨孟子“性善论”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对人际关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在生活、工作和社交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
而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人们天生具有慈爱之心,应该懂得理解和关心他人,从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以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体现人性的美好品质。
孟子的“性善论”对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社会风气日益浮躁,道德水平也面临挑战。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指出人们内心本具备“慈爱之心”,这就提醒我们应该发扬人性的美德,培养善良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重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积极践行善良的道德行为,从而弘扬美好的社会风气。
孟子的“性善论”对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使乱其所为。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摘要】孟子的“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主张人性本善。
这一理论不仅在古代有重要影响,也在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价值。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实现自我完善。
在当代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性善”现象,比如人们的善良行为和社会公德。
孟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启示作用,可以指导人们如何实现自我提升和社会和谐。
学习借鉴孟子的“性善论”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当代价值,内涵解析,根据及来源,现象,启示,思想,应用,社会,传统哲学,进步1. 引言1.1 孟子的“性善论”意义重大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人性的观念和社会伦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本能和道德感,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实现自己的善良天性。
这种观点反映了孟子对人性的乐观态度和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也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重要的遗产。
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提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理念,对于塑造人的道德品性和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人性和社会伦理的不断探索和思考,孟子的“性善论”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看待自己和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1.2 当代社会亦可借鉴孟子的思想当代社会亦可借鉴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提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友善相待。
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增加。
面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孟子的“性善论”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当代社会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来弘扬传统美德。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完善。
在当代社会,传统美德正在逐渐被淡忘,道德观念也受到挑战。
孟子的人性观及当代价值
孟子的人性观及当代价值摘要:人性善恶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以“人性善”著称,通过对孟子人性观的辩证分析,诠释其对公民理想人格培养的现代意义,以及对社会价值导向的重要影响,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指导人们的实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理想人格;价值导向人性问题是伦理学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是伦理学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纵观整个伦理思想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从未停止过对人性问题的思考。
先秦之前,各家对人性问题基本持三种态度,即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不善。
孔子劝学而不尊性,在人性这个问题上,他并没有明确的表达性善还是性恶。
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孔子的言行,还是可以看到他倾向于性善之说。
在继承了孔子已有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孟子没有像之前的思想家一样处于善或不善的纠葛中,而是独创性地提出了“人性善”这一命题。
他的性善论以及修为方法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孟子人性观的理论渊源人性论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任何一种伦理学说,都是以其对人性的看法作为理论根据和出发点的。
在先秦,孔、墨在提出他们关于伦理学上许多原则的同时,已经表明了他们对人性的看法。
先秦各派在人性论上的共同点是把人作为“类”来考察,即他们所探究的人性,是指一切人的共同性。
据此,一方面,把人与禽兽做了区分;另一方面,认为在人类内部,不论“圣人”或“凡人”,尧、舜、禹与“涂之人”,在人性方面都是等同的。
先秦之前,各家对人性问题大致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以告子代表之;第二种观点认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以孔子的弟子世硕为代表;第三种观点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不善,该观点的代表不详。
总体而言,人性问题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讨论范围。
孔子劝学而不尊性。
故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孟子》中的人性观与政治理念
孟子中的人性观与政治理念1. 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整理而成。
本文旨在探讨《孟子》中所体现的人性观和政治理念,并分析其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孟子的人性观根据《孟子》,人性被认为是一种本善的属性。
相较于其他儒家学派,则更加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
孟子主张每个人都有天赋的道德感知力,即“心”。
他认为,正直和善良是我们生而具有的品质,与生俱来,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得以完善。
此外,孟子还指出了五种基本情感:仁、义、礼、智、信。
他将这些情感视为人类共同具备的,并认为它们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幸福至关重要。
3. 孟子的政治理念3.1 民主思想孟子提出了“民胜天”一词,表明了他对于民众意志至高无上地位的看法。
他认为,君权来自人民的支持和信任,而不是上天的赐予。
因此,政治权力必须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获得,并且应该为人民谋福利。
3.2 君主治国尽管孟子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但他并不主张废除君主制度。
相反,他提倡在进行政治改革时保留君主制度,并通过君臣之间的良好互动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
孟子认为,一个明智仁慈、有德行的君主能够引导人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他强调君王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道德修养和正确行为来影响和激励人民。
3.3 和平与仁爱在《孟子》中,孟子提到了“以仁爱天下”和“百姓皆可使也”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国家应该追求和平与安宁,并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
孟子主张国家间应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纷争,并反对使用武力或压迫去实现统一。
他强调了互信、友好关系及合作的重要性,为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 人性观与政治理念的影响孟子的人性观和政治理念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他强调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使得个体意识到自身潜力以及责任,并主张通过道德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其次,在政治方面,孟子的思想强调民主、君主制度和社会公正,为后世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他对于和平、互信及仁爱的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友善相处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人性观及当代价值摘要:人性善恶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以“人性善”著称,通过对孟子人性观的辩证分析,诠释其对公民理想人格培养的现代意义,以及对社会价值导向的重要影响,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指导人们的实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理想人格;价值导向人性问题是伦理学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是伦理学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纵观整个伦理思想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从未停止过对人性问题的思考。
先秦之前,各家对人性问题基本持三种态度,即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不善。
孔子劝学而不尊性,在人性这个问题上,他并没有明确的表达性善还是性恶。
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孔子的言行,还是可以看到他倾向于性善之说。
在继承了孔子已有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孟子没有像之前的思想家一样处于善或不善的纠葛中,而是独创性地提出了“人性善”这一命题。
他的性善论以及修为方法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孟子人性观的理论渊源人性论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任何一种伦理学说,都是以其对人性的看法作为理论根据和出发点的。
在先秦,孔、墨在提出他们关于伦理学上许多原则的同时,已经表明了他们对人性的看法。
先秦各派在人性论上的共同点是把人作为“类” 来考察,即他们所探究的人性,是指一切人的共同性。
据此,一方面,把人与禽兽做了区分;另一方面,认为在人类内部,不论“圣人”或“凡人” ,尧、舜、禹与“涂之人” ,在人性方面都是等同的。
先秦之前,各家对人性问题大致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以告子代表之;第二种观点认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以孔子的弟子世硕为代表;第三种观点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不善,该观点的代表不详。
总体而言,人性问题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讨论范围。
孔子劝学而不尊性。
故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之言,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学而知之。
至于性善还是性恶,孔子没有明确的表述。
孔子尝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又读《诗》至“天生?A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则叹为知道。
意即天生众民,有其事也有其遵循的法则。
人们所秉承的常情恒性就是爱好这种美好的道德。
可以看出,他是在强调天赋人性爱好美德。
虽然孔子没有明确的表达性善还是性恶,但从整体上可以看到他是倾向于性善之说的。
同处于那个政治上动荡不安、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年代里的其他思想家一样,孟子也积极参与到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中,他没有像之前的思想家一样处于善或不善的纠葛中,在继承前人思想经验的基础上独创性地提出了“人性善” 这一命题。
据此,人性问题再度进入人们的研究领域,并以一种确定性的概念拉开序幕。
二、孟子的人性观蔡元培先生写到:“性善之说,是孟子伦理思想的精髓。
子思以诚为性之本体,孟子在此基础上进而确定之,谓之善。
孟子认为,诚则未有不善。
其辨证有消极、积极两种。
”(一)消极之辨证1.“生之谓性” 告子认为,性惟有可善之能力,而本体无所谓善不善,故曰:“生之谓性。
”在告子看来,人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与身俱来的东西,因此,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当然也就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也就是说,人性无所谓善或不善。
它只是一味地生存、一味地表现,并不管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
就这一点而言,告子揭示了人的一种永恒之性。
就告子对人性的把握方式而言,显然是一种客观实然的认知方式。
之所以说是客观实然的,是因为告子对人性的理解首先是建立在一种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而从这一客观实在的前提出发去追溯人性的起源,显然能够得出人性无善无不善的结论。
孟子?g之:“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在这一系列的论辩中,孟子采用反问的方式,通过例证反驳告子的“生之谓性” 。
由于告子所言“生之谓性”是人与身俱来的、最原始、最根源的本性,因而只能成为犬牛之性完全同一的自然之性或者本能之性。
而孟子的仁义之性说已经远远超越了动物的本能之性,他认为,犬牛之性不必善,而人性独善。
这是人与禽兽最根本的区别。
因而他所揭示的人性既不同于犬之性、牛之性,同时又是超越于各种禽兽之性的人之为人的道德善性,在孟子看来,这就是人不能不有,从而也是决定人之为人的本性。
所以只有从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人之为人的角度去理解,才能体会到孟子性善论的意义。
2.“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G?a?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G?丁玻灰匀诵晕?仁义,犹以杞柳为?G?0 !备孀咏?人性比作杞柳,将仁义比作?G?a? 在他看来,这两者是有根本差别的。
杞柳只是形成?G?0牟牧希?而?G?丁丫?是杞柳经过加工后的结果。
告子显然倾向于戕贼杞柳以成?G?0O凑崭孀拥穆呒?,仁义也是戕贼人性的结果,那么倡导仁义就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可言。
因此,告子只看到了杞柳与?G?0那?别,而没有注意到人性就其本性就可以达成仁义,无需戕贼人性,对人性进行加工处理。
因而孟子驳之:“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G? e酰拷?戕贼杞柳而后以为?G?T 玻咳缃?戕贼杞柳而以为?G?3?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仁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通过告子的比喻,孟子反问道:这到底是顺杞柳之性而为?G呢?还是顺戕贼杞柳之性而为?G? 0肯匀唬?在孟子看来,告子的比喻是以戕贼杞柳之性为前提的,因为杞柳顺性发展只能是杞柳,只有戕贼杞柳之性才可为?G?Q6?以人性为仁义的观点,既不是戕贼人性的结果,也不能通过戕贼人性来实现,仁义恰恰是顺乎人之本性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这就揭示出人性中天然存在向善的倾向,无需通过戕贼、娇柔而得之。
3.“以水之辨”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告子以水为性,认为水流没有固定的方向,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而东流与西流完全是受外物的影响。
他以同样的逻辑论证人性,显然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不为善,至于人性究竟是怎么样,则要取决于外物对它的影响。
孟子借告子之喻,稍加变动,以此来反驳告子。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犹是也。
”孟子认为,水固然无分于东西,却不能无上下之别。
只有在上下之别中,才能体现“水无有不下”的本性。
同理,人性也是一样,只有在对善与不善的抉择中,才能体现人的本真之性。
这样,孟子就以“水无有不下”的比喻证明了“人无有不善”的道理。
至于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则是“势之所然”,并不是水之本性,也自然没有违背水之本性。
因为即使“过颡”、“在山”,也并没有改变“水无有不下”的本性。
孟子正是要超越这些“势” 之所为,以揭示“水无有不下”之恒常之性。
对人来说,也就要超越其在各种“势”之影响下不善的种种具体表现,以此来揭示“人性向善”的道理。
(二)积极之辨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一一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从经验出发,以“孺子入井”为例,说明在某种特殊情况之下,人确有本心、良心、善性存在。
张居正将这一示例解释为:“今有人骤然见一无知孺子将入于井,无论亲疏厚薄,智愚贤不肖,皆必为之怵惕而惊动不宁,恻隐而痛伤甚切。
盖触于目,激于衷,其真心自然呈露,有不容已者<这不是要交给那孺子的父母,使之感戴而为之;也不是要乡党朋友,称誉他的仁德而为之;也不是怕人非议,恶此不仁之名而为之。
乃卒然感遇,良心自形,发之骤而无暇思维,动以,天而不待勉强,一无所为而为之者也。
即此验之,可见不忍人之心,果是人人同具,不独先王有之矣。
”在肯定了人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后,孟子又讨论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心,与仁义礼智四德的关系。
他认为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开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
“端”即事物的萌芽、开始,“端”表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不是一种既定的、完成的东西,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到仁、义、礼、智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
所以人虽然拥有四端,还需扩而充之,使其由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三、孟子人性观的当代价值(一)有助于公民理想人格的培养孔子以君子为代表实行道德人格,孟子则又别出心裁,以大丈夫为代表。
他的理想人格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之上,建立在一种对人性自觉的基础之上,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其理想人格更具现实的感召力,一言以蔽之:“人皆可以为尧舜” 。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为大丈夫。
”他认为,大丈夫就要顶天立地,具有崇高的理想人格和道德操守,不为外界因素所动,以天下为己任。
蔡元培将其概括为:“其所谓大丈夫者,以浩然之气为本,严取与出处之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为外界非道非义之势力所左右,即遇困厄,亦且引以为磨炼身心之药石,而不以挫其志。
?w 应时事之需要,而论及义勇之价值。
”至于其修为方法,孟子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其一是“养浩然之气” ,其二是“求放心” 。
1.“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于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所说的“气”,是指表现在肉体活动或者实际行动中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一方面要依靠理性地认识和把握道与义来实现,另一方面还要依赖于坚持不懈的修养和锻炼,即所谓“以直养而无害”。
至于“直养” ,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就是说要持续地以直道、正义来修养精神,不能终止,亦不能忘记或助长。
蔡元培则解释为:“浩然之气者,形容其意志中笃信健行之状态也。
其潜而为势力也甚静稳,其动而之作用也甚活泼。
盖即中庸之所谓诚,而自其动作方面形容之,一言以蔽之,则仁义之功用而已。
” 在他看来,所谓“浩然之气” ,其实为“诚”在动作方面的表现,具体而言就是仁义的功能与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