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灾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自然灾害区:本区地域辽阔,高寒、干燥面积大,山地、
高原、沙漠分布范围广、生态系统脆弱,自然致灾因子多种多样,人 口集中分布在河谷和绿洲地区。除局部地区外,整体经济水平比较低, 形成的灾情较轻,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北河谷及山前绿洲地区、藏南谷 地、内蒙古高原和藏北高原。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二、中国减灾建设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致灾因子种类多,发生频繁 自然致灾因子种类多,
世界主要自然致灾因子,除火山喷发、热波、饥荒外,我国均有 所发生。 1949年以来,干旱平均每年出现7.5次,洪涝平均每年发生5.8次, 登 陆台风平均每年7.0个,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1.3次,沿海重大的 风暴潮平均每年7次,低温冷害平均每年2.5次,较大的崩塌、滑坡、泥 石流每年近100次,严重农作物病虫害每隔3~4年发生一次,森林病虫 害每年发生面积800×104 hm2,草原虫害每年发生2 000×104 hm2。由此 可以看出,中国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
关键词
• • • • 中国自然灾害 (natural disaster in China) 中国环境保护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三北防护林工程 (Three-north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中国自然保护区 (nature reserve in China)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
教学重点
• 阐明中国自然灾害基本特征和地域差异。 阐明中国自然灾害基本特征和地域差异。 • 了解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生态建设的成就。 了解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生态建设的成就。 • 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布局和意义。 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布局和意义。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三北防护林第1、2期工程已经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 100×104 hm2受风沙侵袭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粮食增产10%~30%。 12%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10%的沙化土地得到控制,4×104 km2的沙漠 得到了绿化,133×104 hm2沙地被改良成了农田、牧场或果园,有 893×104 hm2的沙化、盐渍地、牧草严重退化的草原得到保护和恢复,数 十万牧民在沙地中安家致富,黄土高原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 度的治理,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10%以上。
减灾成本” (一) “减灾成本”与经济发展 减灾成本
从本质上看,减灾虽没有创造利润,与生产过程相反,但因其保证了生产的 安全运行,稳定了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因灾造成的生产损失, 故形成了“减负等于加正”,即减灾增产增收稳定生产和社会,所以有突出的经 济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稳定发展、创造满足人类需求的 持续生产过程。
减灾投入” (二) “减灾投入”与区域发展 减灾投入
减灾除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社 会事业,到底应投入多大的经费,才能确保区域持续发展,这是许多科技工作者、 社会—经济决策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三)自然资源开发、减灾与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开发、
近几年我国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的损失,有很大比例是人们在高风险区开发 造成的,其中在低湿地平原区人为占用河道,相对提高了洪水水位,使洪水风 险人为扩大就是一例。必须认真评估区域资源开发所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而建 立“资源开发—减灾”一体规划的区域发展 模式。这就是区域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之中。工业比较 集中的城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村,则主要是生 态破坏问题。两类环境问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 谓“复合效应”,这就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危害更加严重。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中国西北、 华北北部和东 北西部地区土 地沙化最严重。 据调查,“三 北”地区11个 省区有15.8× 104 km2的土地 存在沙化的潜 在危险。
图6-3 中国沙漠分布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水土保持工作总的态 势是:点上好转,面上在 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 水土流失有加剧的趋势。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367×104 km2,占国土总 面积的38.2%,其中水力 侵蚀面积179×104 km2, 风力侵蚀面积为188×104 km2。每年黄河输沙量为 16×108 t,长江带走泥沙 24×108 t。全国每年土壤 流失量总计达50×108 t, 其中氮、磷、钾流失量约 4 000×104 t。建国40多 年来,因水土流失减少耕 地267×104 hm2,每年的 经济损失约100亿元。据 有关统计,全国约89%的 贫困地区属于水土流失区。
草原退化是草原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有0.87×108 hm2 退化,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1/5。且每年仍有133×104 hm2的草原继续 退化。草原退化原因主要是牲畜的发展与草场的生产能力不适应,草 原建设和管理落后以及滥垦过牧造成的。另外,草场的病、虫、草、 鼠害加重了草原的退化,草原退化又进一步导致这些灾害的加剧,形 成恶性循环。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表6-1 中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
自然致灾 因子类别 自 然 致 灾 因wenku.baidu.com子 资料来源
干旱、洪涝、台风、地震、冰雹、冷冻、暴风雪、天然林 火、病虫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沙暴、风暴潮、海 浪、海冰、赤潮
中华人民共和 国减轻自然灾 害 报 告 , 1993 年12月 中国重大自然 灾害及减灾对 策(总论), 1994年5月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图6-2 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
(二)减灾非工程建设
中国减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报警报系统的 建立、灾害保险、灾害救援等。有些学者认为,还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灾 害、风险区划与减灾规划,以及科技减灾,预防灾害的宣传、教育与立法 等措施。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减灾对策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 中国自然灾害东中西差异 东部自然灾害区:本区自然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度高。这
一地区农业、工业、城镇发展快,经济发达,因此,形成了严重的灾 情,从高到低,依次为华北地区、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华中区)、东 北地区。
中部自然灾害区:本区正处在东西过渡带上,自然致灾因子类
型、强度、频度均居于中等水平。这一地区由于国家加强能源基地建 设,近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灾情处于中等水 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南地区、贵州高原区(湘黔桂 川接壤地区)。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内容结构
基本状况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建设成就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主要对策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
分布中心 保护目的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中国正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交汇的地区(环太平洋带、北半球 中纬度带),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图6-4 中国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图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二、中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就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 (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三)生态农业建设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四)林业生态屏障开始发挥作用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它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
孜别里山口,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区、市)的 551个县(旗),总面积406.9×104 km2,占国土面积42.4%;规划造林3 508×104 hm2,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将分3个阶段、8期 工程实施。三北防护林的第1期工程,从1978—1985年,累计造林 666×104 hm2。第2期工程是从1986到1995年,提前1年超额完成规划造 林任务1 333×104 hm2。这些树木全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将提高到9%。从1996年开始的第3期工程历经5年时间,造林400×104 hm2,投资78.56亿元。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该工程涉及云南、贵州、四川、
甘肃、青海等13个省(区)的645个县(市),总面积约160×104 km2。1989年 国家批准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总体规划》。该工程 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 000×104 hm2。其中1989—2000年营造林1 210×104 hm2,新增有林地面积666×104 hm2。第1期工程建成后,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0%提高到40%左右,水 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108 t。
据中国主要自 然致灾因子的 区城分异一文 (有补充修改), 1994年3月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二)灾情严重
一 般 年 份 , 全 国 农 作 物 受 灾 面 积 约 4 000×104hm2 , 少 收 粮 食 2000×104t;倒塌房屋300×104间左右,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108人, 其中需转移安置的约300×104人,死亡数千至上万人。 平均而言,中国因自然致灾因子导致的直接损失约达全球90年代每 年损失500×108美元的1/4。 中国灾情严重,其中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病虫害、地震是 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它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地震灾害 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 洪水灾害 地质灾害 农作物生物灾害 森林灾害 大气圈致灾因子 水圈致灾因子 生物圈致灾因子 岩石圈致灾因子
地震 旱、涝、台风、飓风、龙卷风、冷害 海啸、风暴潮、巨浪、海冰、赤潮 洪水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 病害、虫害、草害 病害、虫害、鼠害、火灾 干旱、台风、暴雨、冰雹、低温、霜冻、冰雪、沙暴、干 热风 洪水、内涝、风暴潮、海浪、海冰 作物病害、作物虫害、森林病害、森林虫害、 鼠害、毒草 地震、滑坡、泥石流、风沙流、沉陷、地裂缝
(一)中国城市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的态势十分严峻, 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局部有所控制,总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和家庭燃煤污染,属煤烟型污染。烟 尘、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20世纪90年代人为烟尘和粉尘年排放量分别为1 324×104 t和781×104 t,人 为排放SO2为1 495×104 t,人为排放CO2约6.5×108 t碳。 总悬浮微粒(TSP)和SO2的浓度分布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冬季高于其他季节, 居住区、商业区高于工业区,且早晚出现两个高峰。大气中铅、苯并[a]芘等有害 物质70%以上集中在可吸入颗粒物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减灾建设已成为我国稳定社会、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中国政府制定的减灾建设基本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此外,减灾建设还必须体现“除害兴利并举”的经济原则,以确保国 家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减灾工程
我国主要的减灾工程建设,它们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区,多灾易灾、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 • • • • • 防洪( 防洪(潮)抗旱工程 防震抗震工程 泥石流、滑坡、 泥石流、滑坡、地裂缝防治工程 防沙治沙、 防沙治沙、森林防火及防护林体系建设 农林牧生物灾害防治工程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中国江河湖泊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 水污染问题;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垃圾和粪便处理已成为城市发 展中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汽车噪声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源。
(二)中国农村生态破坏
1989年以前,中国森林资源始终是采伐量大于生长量,毁林开荒、 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也是森林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森林破坏不仅使木 材和林副产品资源短缺,珍稀野生动植物濒危灭绝,还加剧了自然灾 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重了水土流失,加速了全球性气候变暖和 水库的淤塞等,使陆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
由于中国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与承灾体都表现出从沿海至内地 的区域差异,以及在此格局下呈现的南北差异,从而显示出自然灾害地 域差异以东西分异为主,南北分异为次。以黑龙江瑷辉到云南腾冲连线 为界(中国人口分布线),此线以东自然灾害多。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中国1900 1992年重大自然灾害中心位置分布图 1900—1992 图6-1 中国1900 1992年重大自然灾害中心位置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