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

阶段研究工作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附小课题组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是我校总课题“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下的一子课题,是课题组全体老师对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和认真研究讨论后,结合我校实际,从课堂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中提炼出来的课题。课题小、操作性强、切合我校实际。下面就把该课题从2003年5月总课题开题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工作概述

1、立背景课题,抓小课题。

学校总课题组自2002年9月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和开题论证工作。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课题组老师发现学校总课题太大,难以把握、难于操作、难于出成果。2003年7月,课题组集体研讨会经过大家激烈的碰撞后决定:将总课题定为背景课题,抓小课题,抓突破口,深入课堂搞研究,课题组合力研究本校实际问题——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方向一定,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大家分头查找资料,重新研究并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2003年9月一开学,课题组就召开多次会议修改完善子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并逐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落实。

2、发挥校园网优势,对实验班学生实施网上问卷调查。

背靠成都理工大学,我校兴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网,网址:. 2003年9月,课题组老师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势,由计算机朱磊老师负责在校园网上制作了“小学生问题意识调查”的问卷。实验班学生利用计算机课时间由计算机朱磊老师和该班实验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校园网进行网上答题。课题组老师根据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问卷调查报告,然后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本班学生实际确定个人研究主方向,并写出“个人科研计划(2003年9月——2004年7月)”。这项工作已于10月初结束,课题组实验教师都已完成问卷调查报告和个人科研计划。

3、以科研为契机,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题组研讨会上,校领导明确提出:搞科研要真抓实干,以科研为契机,深入课堂搞研究,通过改革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质量”是科研的灵魂。因此,为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制定并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措施:(1)教科室不定期地组织课题组老师随堂听课。看老师和学生在新课程理念和课题精神的指导下,其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有什么变化,效果如何。听课后及时组织评课,谈变化、谈进步、谈问题、谈改进措施。本学期的目标是对课题组每位老师的随堂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同时,加强对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并作好记录。(2)变“教案”为“教学设计”,改进备课本的书写格式。我们所说的教学设计呈现出如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①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②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③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改革后的教学设计大致的流程有:教学内容简介、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材料、教学过程(表格)、教学板书、教学案例反思、个案基本情况等八项。教学目标要落实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融合,要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课题研究精神。教学过程分为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和设计理念等四栏。教师行为要体现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的理念。学生活动体现“做中学”的理念,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感受,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设计意图要写明各环节的教学目的和采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案例反思和个案基本情况课后及时总结。(3)变“听课”为“看课”,改进听课笔记本的书写格式。上课、听课和评课是前后紧密相

连的三个环节,听课为评课找依据,评课对上课师生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的改进措施。我们的改革是变“听课”为“看课”,为评课记录实实在在的依据。“看”并不仅仅是用眼睛观察,还得动耳、动脑、动手。“看”是动用放大镜观察教师和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课堂行为,如实验、语言表达、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评价等。“动耳听”是听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说些什么。“动脑想”是想每一个环节的活动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是否落实,落实得怎么样,还存在什么问题。动笔记就记看到和听到的。这样,老师在评课时就能有理有据地评价师生的行为效果,并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4、加强个案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反思。

个案研究是教育研究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个人是对班级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我校的校本课题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研究对象是学生,课题小,可操作性强,适宜对班级个人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如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同时,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还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为了便于操作,我校课题首先选定用“追因法”,同时结合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研究。为此,教科室为每位老师复印了一份“个案研究法概述”的资料,并组织老师集体学习个案和教学案例的意义、作用、研究步骤、书写格式等关键性知识。要求每位老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后面留一空页为个案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反思留下空间。这样既便于老师课后及时反思与总结,又便于为后期总结工作和论文的撰写收集最重要的依据性资料。

5、加强校本科研培训,提高学习质量。

校本科研离不开校本科研培训,校外的专家讲座、各学科的专题培训都是“面”上的指导,解决不了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而校本培训就能针对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点”上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治根治本的目的。本学期,教科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