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位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文件编号:Ⅲ〔2012〕38号批准人:王竹民
岗位标准化作业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指导书”)制定、发布、执行、监督、修订完善的全过程,达到岗位作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避免实际操作中的漏洞和差错,提高岗位职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操作岗的岗位标准化作业管理。
3 定义
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确保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稳定、产品(工作)质量、节能环保,对生产作业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控制,而对操作岗位的职工提出的作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包括岗位作业标准和岗位应知应会两部分内容。
兼工种作业岗位:指经公司主管部门核定的兼工种作业岗位。
4 职责
公司授权各单位(包括有关部门、中心,以下同)第一负责人批准、发布本单位的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企业管理部负责对各单位岗位标准化作业管理的检查、督导、考核等综合管理工作。
各相关专业部室、中心根据本制度规定和面向生产现场完善本系统(专业)岗位标准化作业的具体要求,开展检查、督办各单位修订、完善相关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工作。
各相关专业部室、中心、单位要建立本单位层面的岗位标准化作业管理组织架构,日常管理工作由单位一把手牵头负责、分管领导和主责科室组织实施、相关科室配合,要根据企业管理部对岗位标准化作业管理的具体要求按时报备有关人员信息(格式见附表1),如遇人员调整要随时更新报备。
各单位要建立单位、工段(车间、作业区)、班组级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网络(格式见附表2),明确各层级责任人,保证指导书的贯彻执行,对指导书实行溯源性问责。
各专业部室、中心具体职责
4.6.1 生产计划部负责指导书中有关工艺技术内容的制定、修订专业管理,对指导书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专业审核,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4.6.2 钒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指导书中有关中心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内容的制定、修订专业管理,对指导书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专业审核,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4.6.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安全科负责指导书中与人员健康、安全有关事项内容的制定、修订专业管理,对指导书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专业审核,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4.6.4 设备管理部负责指导书中有关设备设施操作、点检维护、润滑保养、检修维修内容的制定、修订专业管理,对指导书
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专业审核,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4.6.5 能源环保部负责指导书中有关清洁生产、环保内容、能源内容的制定、修订专业管理,对指导书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专业审核,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4.6.6 人力资源部负责指导书培训管理。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及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相关方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具体负责本单位及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相关方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制修订(起草、评审、修订、审批、发布、发放、回收工作)、组织实施和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相关记录管理。
5 要点
起草/修订
5.1.1 各单位根据岗位变化随时更新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清单(格式见附表3),明确各作业岗位职责(作业活动)范围;在岗位发生变化10日内将更新的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清单上报公司企业管理部。
5.1.2 各单位起草(包括修订,以下同)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应确定主起草人、参与起草人员;可邀请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参与起草。
5.1.3 起草的基本要求
5.1.3.1 起草人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技术或专业特长。主起草人或参与起草人必须包括具体岗位员工。
5.1.3.2 起草的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应有据可依、依据科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规定。
5.1.3.3 起草的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编写语言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便于职工掌握和执行。
5.1.3.4 深度要求:岗位职工按本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能够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保证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健康;保证设备得到正确维护并稳定运行;保证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现场环境卫生符合要求;保证污染物排放达标;实现节能要求。
5.1.3.5 作业活动分析
5.1.3. 涉及工艺的作业活动分析一般应包括产品工艺分析、作业流程分析、相关工序(或工种)联合作业分析、作业动作分析、作业时间分析等;
5.1.3. 根据本岗位的作业流程合理进行作业活动划分,合理分解到可控的最小单元;
5.1.3. 找出每个作业步骤的关键环节(点),对作业结果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步骤描述应尽可能具体、量化、精练、准确,每个作业步骤都要考虑“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5.1.3. 充分考虑危险源辨识结果、应急预案策划结果、能源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设备操作(正常操作、检修前、检修中、检修后的操作)、维护保养要求、测量设备及测量过程运行情况的监视、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要求等,将该岗位从接班到交班全过程、所有可预见情况(正常、异常、紧急等)的作业要求包含全面。
5.1.3.6 起草材料获取的要求
5.1.3. 各单位应具体确定起草人员获取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相关文件或资料的途径,并及时提供现行有效版本;
5.1.3. 起草人员应充分获取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将必要的适用性条款转换为指导书内容;
5.1.3. 涉及重要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起草人员应充分获取必要的技术文件和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将关键的技术要求转换为指导书内容;
5.1.3. 起草人员应充分获取以往相关各类事故案例,将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重要措施转换为指导书内容。
5.1.3.7 维护检修岗位(如维护检修管控中心、自动化管控中心等单位的维护检修岗位)在未完成全部检修作业标准前,应按照作业对象的不同,结合维护、检修作业的特点起草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5.1.3.8 岗位作业要求较多的,可另行编写安全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规程,但必须从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引出查询途径。另行编写的规程按《文件控制程序》附件6《作业文件编写指南》要求编写。
5.1.3.9 工种名称相同但作业内容不同的岗位应分别起草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5.1.3.10 要充分考虑岗位或工种间的配合操作、非正常作业与应急预案的衔接、明确交叉界面的工作联系。
5.1.4 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及内容
5.1.4.1 具体格式见附件1。
5.1.4.2 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号规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