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买加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共同遵守的为有效地进行国际间各种交易支付而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有效且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极其重要的环节。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个阶段。
本文在了解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谈一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
一、牙买加体系的介绍
1、牙买加体系的产生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国际社会及各方人士也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许多改革主张,如恢复金本位,恢复美元本位制,实行综合货币本位制及设立最适货币区等,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由11个主要工业国家和9个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
委员会于 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
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牙买加体系。
2、牙买加体系的内容
(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
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
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3、牙买加体系的运行
(1)储备货币多元化。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美元地位明显削弱了,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
西德马克(现德国马克)、日元随两
国经济的恢复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已日趋多元化,ECU也被欧元所取代,欧元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2)汇率安排多样化。
在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
一般而言,发达工业国家多数采取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但有的也采取钉住自选的货币篮子。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多数是钉住某种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单独浮动的很少。
不同汇率制度各有优劣,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为国内经济政策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与独立性,而固定汇率制则减少了本国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方便生产与核算。
各国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去权衡得失利弊。
(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主要包括:运用国内经济政策、运用汇率政策、国际融资、加强国际协调。
4、牙买加体系的特征
(1)浮动汇率制度的广泛实行,这使各国政府有了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即汇率变动手段;
(2)各国采取不同的浮动形式,欧共体实质上是联合浮动,日元是单独浮动,还有众多的国家是盯住浮动,这使国际货币体系变得复杂而难以控制;
(3)各国央行对汇率实行干预制度;
(4)特别提款权作为国际储备资历产和记帐单位的作用大大加强;
(5)美元仍然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而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作用大大削减,各国货币价值也基本上与黄金脱钩。
5、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1)积极作用:
①牙买加体系基本上摆脱了布雷顿体系时期基准货币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②多种汇率安排能更灵活地适应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在牙买加体系下,主要储备货币的汇率自由浮动,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自发调整,从而能更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其次,多种汇率安排使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具有独立性和有效性,而不必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而影响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
最后,在浮动汇率制下,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储备,因为各国没有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
③牙买加体系下的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手段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布雷顿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失灵的困难。
(2)消极作用
①国际货币储备多元化具有不稳定性的因素。
美元仍占主导地位。
没有完全解决“特里芬”难题。
国际货币储备多元化使国际上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
各国货币当局对储备结构的调整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储备体系的多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②汇率的剧烈波动产生诸多弊端。
如不利于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增加了汇率风险,影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差。
③各国的政策仍然不能相互独立。
管理的浮动汇率。
必要时还要干涉。
④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不健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政策监督来发现危机隐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最后贷款人职能降低危机。
二、人民币国际化
由于牙买加体系也存在许多缺陷,牙买加体系下动荡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元的严重冲击使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对中国来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积极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新秩序。
在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大趋势下,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建立以美元为一极、欧元为一极以及其他货币如日元和人民币作为增长极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会更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
在改革牙买加体系,建立新的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共识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国际化已具备了客观条件。
首先,按照世界银行估算,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实力与人民币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符,中国有能力也有实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其次,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已为7.7%,居世界第3位,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这就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了客观上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在亚洲地区有较强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要求,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为人民币进一步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再次,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万亿美元,巨大的外汇储备,已经能抵御大规模的国际金融冲击;最后,为防美元危机转嫁和传导,多国政府都在谋求更安全的币种和储藏货币多元化,人民币国际货币本位币适时推出,正是国际社会有强劲需求之时。
并且人民币国际化具有许多优点。
一是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使中国的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具有影响世界经济的能力,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和影响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前进。
二是有利于我国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
三是有利于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贸易的不良影响,减少风险和损失。
四是中国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用本币通过发行各种股票和债券等开展融资活动,也可以在世界各国进行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从而为我国企业真正的国际化大开方便之门,使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五是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快速成长,培养一大批新的世界金融中心。
六是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使中国获取铸币税收益。
不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给我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人民币的输出必然伴随我国资本项目或经常项目的逆差,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汇率、利率乃至物价水平。
但总的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还是利大于弊。
因此,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必然的。
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有序、适时适度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首先,在地域扩张上,分“三步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即坚持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区域化进而发展到人民币国际化。
其次,在货币职能上分“三
步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即坚持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和人民币储备货币的三步走战略。
再次,在货币管制上分“三步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即坚持对资本项目实行较为严格限制的可兑换,再到较宽松限制的可兑换,最后实现取消限制的可兑换。
总而言之,我国需要抓住和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继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