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我市是沙井文化的发源地,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保护和传承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发展旅游都具有重要意义。
民进市委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确定为今年的调研内容,近日与市文广新局一起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狠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止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省级名录项目7项、市级名录项目37项、县级67项。
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
(一)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已被认知。
近年来,我市把宣传工作作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日常宣传与专题宣传并重,深入持久地开展了非遗法规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等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标语、展板、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在全市开展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法规宣传活动。
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累计发放《非遗法》的相关宣传材料50000多份,市、县电视台开办了专题栏目,广泛深入地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投身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二)非遗名录体系已逐步建全。
2008年至2009年,我市利用两年的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开展了非遗普查,共收集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地方俗曲)、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故事、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医药等16个类别的线索700余条,登记传统生产工具等实物1000余件,征收实物100余件,录制语音磁带120盒、光盘50张,整理照片数百张,基本上理清了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家底,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开展保护名录建设,市政府先后公布了3批37项市级非遗名录,65名市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县、区分别有48项和19项县级非遗名录,初步构建起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为抢救保护濒危文化遗产提供了依据。
(三)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方式已有突破。
我市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利用活态形式传承非遗项目,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抢救性保护工作。
全市先后编辑出版了《圣容瑞像寺》、《骊靬探丛》、等一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和VCD光盘8套,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专题片10多部。
目前民俗馆已建成对外开放,共建成乡镇级民俗馆5个、传习所7个,年接待观众近8万人次。
(四)采取多种方式展演展示非遗文化。
县、区及各乡镇充分挖掘非遗资源优势,利用各种节会活动,全面展示我市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全市共组织参加了国家级、省级非遗展示展演活动10余次,市上每年举办社火、小戏小曲展演、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县、区坚持举办“四月八民俗庙会”、羊肉美食节、“正月十六游百病”、“云庄寺朝山节”等特色活动,为全市非遗保护成果展示提供了重要平台。
去年以来,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连续两年集中开展了大型民俗文化展演活动,通过对一些非遗项目的展演、展示,命名了一批民俗示范基地和示范点,进行非遗讲座、研讨会等,增强了广大群众对非遗保护的意识,弘扬了传统优秀文化。
(五)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开展生产性保护。
剪纸、刺绣等一批非遗传统技艺项目积极与市场相对接,在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发适销对路、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尤其永昌地毯制作,形成了产业,解决了一大批人员就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充分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开发的活力。
二、当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尽管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传承发展“非遗”工作还任重道远。
通过考察调研座谈,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引起重视:
(一)保护机制还不够健全。
目前,我市各级普遍存在非遗保护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问题,日常工作多为兼职人员兼顾开展,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非遗保护传承所需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一些基础性的资料、数据库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