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会主义过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现代史的第二个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反映的是新中国如何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1953—1956年间我国制定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充满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但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还不丰富,已有知识大多是零散的感性的、具体的,还没有形成可以认识更复杂事物的知识体系,还很难形成抽象的理论认识,由于年龄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他们还无法在学习上保持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因此,他们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学习的注意力,还需要更多的间接兴趣来提供维持的动力,如学习内容情节的生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

三、设计思想
把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和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课堂设计强调学习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建构。

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营造问题情景,让学生感知历史事件,引出探究的问题,开展探究。

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汲取信息,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辨别提取、组合归类,交流讨论,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
2、视频、材料结合:
3、合作学习法:对于难点问题,组
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耗时低效,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三大改造” 2.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教学方法】
资料搜集法,阅读体验法,讲述法,讨论法。

【问题导入】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
【互动合作】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

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1953年制定,基本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

“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2、开始时间:1953年。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讨论原因:结合文中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

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

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

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注:从 1953 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建设成就
结合文中几幅插图进一步说明我国“一五”期间的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钢铁、煤、电力、机器制造、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力建设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佳绩。

不仅工业基础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

【展示交流】
一、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3、途径:结合书中小字部分及插图加以说明。

对于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二者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对于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家私有制过渡到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
引用课文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明确制定宪法的目的。

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经过:
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①《宪法》取代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

②《共同纲领》完成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任务,但仍是政协的指导性纲领。

③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巩固拓展】
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问世有何时代意义?
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总结历史经验。

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就。

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等。


幕。

【布置作业】
为何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你怎样看待“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初中学生由于受智力发育限制,大多数同学对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还是有一些困难,特别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宪法等理解。

所以关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还应当多寻找形象化的教学手断。

这部分知识八年级的同学学起也感觉有些枯燥,如何让知识学习起来更有趣,是我们以后寻找的方向。

对于本课的重点知识的把握应该说做得还可以,虽说学生学起来
有点枯燥,但只要上课认真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该是没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