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药理学(英文)

合集下载

23.吸入麻醉药

23.吸入麻醉药

七氟烷 Sevoflurane七氟烷是一种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吸入性麻醉剂。

【临床应用】适用于成年人和儿童患者的院内手术及门诊手术的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

吸入用七氟烷:七氟烷的最低肺泡浓度(MAC)随年龄和氧化亚氮的增加而减少。

诱导:剂量需个体化,并须依据患者的年龄和临床状况的要求来调整。

吸入七氟烷后可立即给予巴比妥类或其他静脉诱导剂。

本品可与纯氧或氧-氧化亚氮同时使用以达到麻醉诱导作用。

成人,本品的吸入浓度至5%,2分钟内通常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

儿童,本品的吸入浓度至7%,2分钟内通常即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

作为术前没有用药的患者的麻醉诱导,本品的吸入浓度为8%。

维持:本品伴或不伴氧化亚氮维持外科水平麻醉的浓度为0.5~3%。

老年患者,同其他吸入性麻醉剂一样,通常较低的本品浓度即可维持外科麻醉。

苏醒:本品麻醉的苏醒期通常较短。

因此,患者会较早要求减轻手术疼痛。

七氟烷:以七氟烷和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诱导。

另外也可以在给予睡眠量静脉麻醉剂后,以七氟烷和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诱导。

本品诱导浓度为05~5.0%。

维持:通常并用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最小的有效浓度维持麻醉状态,通常浓度为4%以下。

【注意事项】⒈禁用于已知对本品过敏的病人,也禁用于已知或怀疑有恶性高热遗传史的患者。

⒉下列情况慎用:哺乳期妇女、肝胆疾患者、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高龄者、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后出现肌强直者。

⒊本品只能由接受过麻醉科培训人员使用。

麻醉前禁食禁水。

维持呼吸道通畅、人工通气、氧气供给和循环再生的设备必须准备好以便随时使用。

⒋应该通过经特殊校准过的专用挥发器来使用,麻醉加深是会加重血压过低和呼吸功能低下。

⒌麻醉维持过程中,增加七氟烷的浓度可造成剂量依赖性的血压下降,可以通过减少七氟烷的吸入浓度进行纠正。

在离开麻醉恢复室之前,应该进行认真的恢复状况评价。

⒍对于某些过敏患者,吸入麻醉剂可能诱发骨骼肌代谢急性异常增加,氧需求增高而引发恶性高热的临床症状。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
用途:全麻 镇痛 控制性降压 其它
异氟烷 isoflurane
是安氟醚的同分异构体,1965年 terrell合成。1975年corbett曾报道 它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3年后经由 本人否定,后逐渐被推广应用。
是目前较理想的吸入全麻药
有抑制呼吸→ PaCO2↑ →脑血管扩张→颅内 压↑,增高程度轻、短,过度通气控制,对 颅内压增高者可谨慎使用。 任何麻醉深度,对迷走神经抑制强于对交感 的抑制。 能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加快肌松药 消除,本身消除很快。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病 人。
• 血/气分配系数0.69;MAC1.71%
• 体内过程:肺摄取快,代谢率3%
药 理 作 用
效能高,强度中等,诱导、苏醒迅速平 稳。 脑血流↑ 、颅内压↑ 、脑代谢↓ 有肌松作用,能增强、延长非去极化肌 松药的作用,减少肌松药用量。 主要 经肝脏代谢。
对循环抑制呈剂量依赖性:BP↓ HR无变 化 • 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 对呼吸抑制 呈剂量依赖性:消失快 • 对呼吸道无刺激,分泌物不增加 •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Ach、组胺引 起的支气管收缩
不良反应:少而轻
–对呼吸道有刺激,诱导期可有咳嗽、 屏气,一般不用于诱导麻醉。 –苏醒期偶见肢体活动或寒战;
–深麻醉时产科手术出血多
–少数人出现恶心、呕吐、流涎、喉痉 挛 突出优点:对循环影响小,毒性低
[七氟烷(七氟醚)] sevoflurane
理化性质:
• 无色无味;临床浓度不燃不爆;对金属无腐 蚀作用; • 化学性质不稳定:钠石灰可吸收、分解七氟 醚,高温时尤为显著。
• 某天,老师上课,由于讲得实在乏味, 大部分学生都睡觉了,于是老师出了幅 对联“懒学生昂首数挺,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让下面的学生想,某学生 略加思索后对出下联“瞎先生低头算命, 甲乙丙丁戌已庚申壬癸。”

常用吸入麻醉药

常用吸入麻醉药

几种吸入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与特点一、氟烷氟烷〔fluothane, halothane〕又名三氟氯溴乙烷,1951年由Suckling合成,1956年Raventos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1956年Johnston首先应用于临床,从此氟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氟烷为强效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但镇痛作用弱.与其它吸入麻醉药有相同的扩张脑血管作用,使颅内压升高.2.循环系统氟烷对循环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心肌和扩张外周血管.氟烷麻醉时,血压随麻醉加深而下降,其下降程度与吸入氟烷浓度相关.血压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氟烷直接抑制心肌,使心排出量中等度减少;又有轻度神经节阻滞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也随之下降.由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性抑制,削减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周围循环的作用,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有效作用,使氟烷对心血管的直接抑制得不到有效的代偿.由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改变,限制了交感肾上腺系统作出相应的反应.氟烷引起的心排出量减少,虽与其它麻醉药的程度相似,但因失去交感神经反应,血压下降表现的更为明显.氟烷能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给氟烷麻醉的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可产生室性心动过速.但氟烷应用于人时,若PaCO2正常,并不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而CO2蓄积的病人或存在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加的其它因素时,则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氟烷麻醉中低血压伴心动过缓时,宜慎用阿托品,因阿托品可使迷走神经张力完全消失,从而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3.呼吸系统氟烷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不引起咳嗽与喉痉挛,小儿可用做麻醉诱导,且有抑制腺体分泌与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术后肺并发症较少.氟烷对呼吸中枢的抑制较对循环的抑制为强.随着麻醉加深,通气量减少,直至呼吸停止.氟烷使支气管松弛,易于进行控制呼吸.4.消化系统术后很少发生恶心和呕吐,肠蠕动恢复快,但对肝脏影响较大.5.肾脏氟烷麻醉中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只在血压下降时才减少,血压恢复后即恢复,不似甲氧氟烷可引起肾损害.6.肝脏由于氟烷是卤化合物,对肝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动物实验未能证实.随着氟烷的普与推广,临床上出现了氟烷损害肝的报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氟烷麻醉后肝损害表现为麻醉后7天内发热,同时伴有胃肠道症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出现黄疸,病死率高.肝组织检查有肝小叶中心坏死,周围空泡变性,脂肪变性,与病毒性肝炎在组织学上不易区别.通过大量研究对比,氟烷麻醉对肝损害与其它全身麻醉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在一个月内接受两次以上氟烷麻醉者,则对肝功能影响较大,黄疸发生率亦较高,病死率远高于病毒性肝炎,可能与氟烷的致敏作用有关.亦有人认为多次氟烷麻醉后肝炎的发生率高是抑制了免疫反应所致,因此再次施行氟烷麻醉,应间隔3个月以上.7.子宫浅麻醉时对子宫收缩无大影响,麻醉稍深即可使子宫松弛,收缩无力,用于产科内倒转术虽较理想,但易增加产生出血.8.内分泌系统ADH、ACTH、肾上腺皮质醇,甲状腺素血中浓度稍增加,较乙醚引起的改变轻微.血中儿茶酚胺在浅麻醉时升高,而加深麻醉后则不增加.人类生长激素与胰岛素几乎不增加.此外,对血糖的影响轻.➢[临床应用]1.优点与适应证①无燃烧爆炸性,可使用电灼与电刀的手术;②麻醉效能强,适用于各科手术,尤其适合于出血较多需行控制性降压者;③对气道无刺激,诱导和苏醒迅速,适用于吸入诱导,尤其适合于小儿的麻醉诱导;④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或湿肺病人有利;⑤不升高血糖,因此适应于糖尿病病人的麻醉;⑥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2.缺点与注意事项①因有较强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因此对于心功能不全、休克病人与中毒性心肌损害的病人禁用;②使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高,需并用肾上腺素者禁用;③安全范围小,须有精确的挥发器;④镇痛作用弱,最好并用其他镇痛药;⑤肌松作用不充分,需要肌松的,最好与肌松剂合用;⑥对橡胶,金属有腐蚀作用;⑦可发生严重肝损害,所以急慢性肝脏疾病禁用;⑧由于对子宫的松弛作用,剖宫产术禁用.由于氟烷麻醉有以上缺点,目前已不主张单独使用.近年来使用精确的环路外挥发器,并与其它麻醉药〔如氧化亚氮、其它静脉麻醉药或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以减少氟烷的用量和浓度,氟烷仍在临床上继续应用,尤其是在小儿.3.使用方法〔1〕用于小儿:因略有果香味与不刺激气道,所以最适用于小儿麻醉的诱导.一般在口服术前药的小儿,入手术室后可用半开放回路〔如Bain回路〕或F型多用途回路直接面罩吸入氟烷〔由0.5%逐渐增加到1%〕与50%~60%的氧化亚氮来完成麻醉诱导.同时进行静脉通路的开放,当肌松药经静注后即可行气管内插管.同时,氟烷也可并用50%~65%氧化亚氮的吸入进行麻醉维持.但对于曾经用过氟烷吸入麻醉的病例,尤其是近期〔三个月〕内用过的,最好不再选择吸入氟烷麻醉,因可诱发急性坏死性肝炎.〔2〕用氟烷蒸发器半紧闭法施行高流量或低流量麻醉,也可作全紧闭法麻醉.临床上一般不单独应用氟烷的吸入麻醉,经常与其它吸入麻醉药或静脉药物复合应用.在做全紧闭法氟烷麻醉时,尤其并用氧化亚氮复合麻醉时,除要有比较好的麻醉机外,还要有相应的监护设备,如氧浓度监护仪、二氧化碳以与呼出末麻醉药浓度或麻醉深度监护仪等,此外,在低流量或全紧闭麻醉时还要注意二氧化碳吸收剂可降解氟烷生成具有毒性作用的不饱和复合物.在复合麻醉时,要相应减少各麻醉药物的用量.二、恩氟烷恩氟烷〔enflurane,ethrane〕由Terrell合成后,1963年由Krantz用于动物实验,1966年Virtue作了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与对人的应用研究,目前在世界上已广泛应用.➢[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随血中恩氟烷浓度升高,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逐渐加深,脑电图呈高电压慢波.吸入3%~3.5%恩氟烷,可产生爆发性中枢神经的抑制,有单发或重复发生的惊厥性棘波.临床上可伴有面与四肢肌肉强直性阵挛性抽搐.在脑电图上还可以看到恩氟烷能增强对视、听刺激的诱发反应.惊厥性棘波是恩氟烷深麻醉的脑电波特征,PaCO2低于正常时棘波更多.当PaCO2升高时,棘波的阈值也随之升高.所以减浅麻醉与提高PaCO2值,可使这种运动神经受刺激的症状立即消失.对儿童若吸入3%恩氟烷并有中等度PaCO2下降,即见到癫痫样脑电活动.临床应用的资料与动物实验都没有证明恩氟烷会引起持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恩氟烷麻醉时若动脉压保持不变,则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恩氟烷是较强的大脑抑制药.麻醉愈深,脑氧耗量下降愈多.吸入3%恩氟烷,中枢氧耗量降低50%.恩氟烷麻醉出现癫痫样活动时,则代谢率升高,但也只增高到接近麻醉前水平.2.循环系统恩氟烷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加重.以离体心脏乳头肌进行实验研究,比较几种全身吸入麻醉药的抑制作用,发现恩氟烷的抑制作用大于氟烷与甲氧氟烷.但1978年Smith对人进行的研究结果却表明,恩氟烷对心血管系统抑制较氟烷轻,心脏麻醉指数〔心脏衰竭浓度/麻醉所需浓度〕为3.3,较氟烷〔3.0〕大.恩氟烷降低心排出量.吸入1MAC的恩氟烷即可产生抑制;2MAC可严重减少心排出量.心排出量的下降是由于每搏量降低所致,并与PaCO2值有关;PaCO2升高时,心脏指数明显增加.恩氟烷麻醉时心率变化不定,与麻醉前的心率相关.麻醉前心率略快者〔90次/分〕,麻醉后可减慢;心率略慢者〔65次/分〕则可增快.恩氟烷降低动脉压的程度与减少心排出量的程度一致或更重.由于低血压与麻醉深度成正比,临床上把血压下降作为恩氟烷麻醉过深的指标.吸入1和1.5MAC恩氟烷,可使血压分别下降30.0%±3.3%与38.3%±4.0%.恩氟烷1.5MAC对血压与心排出量的抑制程度相当于氟烷2MAC.血压下降是恩氟烷直接抑制心肌与扩张血管的结果.术前血压高的病人经恩氟烷麻醉后血压下降较多,无手术刺激时降低最多.手术开始后由于刺激可使血压回升到正常,减浅麻醉、输液或用血管收缩药,也可使血压回升或恢复正常.恩氟烷和氟烷、乙醚、甲氧氟烷一样,抑制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恩氟烷麻醉时心律稳定.心电图上虽可见到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对心室内传导无影响.即使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也往往持续时间短,改善通气即可消失.恩氟烷不增加肾上腺素对心律反应的敏感性.吸入1.25MAC恩氟烷麻醉时,50%病人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的肾上腺素用量是10.9μg/kg,而在1.25MAC氟烷麻醉下则是2.1μg/kg.3.呼吸系统临床应用的恩氟烷浓度,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不增加气道分泌.增加吸入浓度亦不引起咳嗽或喉痉挛等并发症.与其它吸入麻醉药相比,恩氟烷是一种较强的呼吸抑制药,对体弱病人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1978年Wolfson用大白鼠作实验证明,"呼吸麻醉指数"〔呼吸停止浓度/麻醉所需浓度〕较甲氧氟烷、氟烷均低.在小儿,甚至未达手术麻醉深度便发生严重呼吸抑制.呼吸抑制主要为潮气量下降,虽然呼吸频率增快,但不足以代偿潮气量的降低.通气量下降程度与麻醉深度成正比,PaCO2升高亦与麻醉深度相平行.1966年Virtue等对健康人的研究表明,用1MAC恩氟烷,PaCO2为61 mmHg;用1.5MAC则为76 mmHg;若用2MAC,则可发生呼吸暂停.手术刺激可对抗一部分恩氟烷的呼吸抑制作用,各项呼吸参数趋向恢复到对照值水平.恩氟烷能降低肺顺应性,恩氟烷浓度为1.0%时降低8.3%,为2%时则降低14%,但停药后肺顺应性迅速恢复至原有水平.有少数研究表明恩氟烷麻醉引起支气管收缩反应,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病人,恩氟烷与氟烷麻醉均可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有研究表明,恩氟烷能抑制犬气管粘膜纤毛运动,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随着麻醉药的排出,抑制作用消失.4.肝脏通过对麻醉后血清酶的检查证实,恩氟烷对肝功能的影响很轻.恩氟烷对肝脏无毒的结论也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1978年Stacey等调查卤族麻醉药对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以细胞内钾离子逸出和丙氨酸转氨酶释放作为毒性作用指标,结果表明恩氟烷不影响细胞对钾的通透性与丙氨酸转氨酶的释放,甚至使用最高浓度60 min也不发生变化.有些研究结果表明了重复应用恩氟烷不产生明显肝功能损害,多次吸入氟烷后37%的病人肝功能试验异常,而多次恩氟烷麻醉者只有14%肝功能试验异常.因此短期内需反复麻醉的病人,用恩氟烷较氟烷安全.此外,临床上也有恩氟烷麻醉后肝功能损害的报道,但不能肯定肝损害与恩氟烷的应用有直接的关系.即使所报道的病例与恩氟烷有关,其发生率也极低,不超过1/250,000.5.肾脏恩氟烷能产生轻度肾功能抑制,但麻醉结束后很快恢复.恩氟烷麻醉时,尿量无明显变化,有时也降低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可减少20%~25%.肾血流量减少23%,麻醉停止后2h内上述变化均恢复正常.恩氟烷麻醉后血清无机氟有一定的变化,最高可达22.2μmo l/L,但未超过损害肾功能的阈值〔50~80μmol/L〕.这说明短时间恩氟烷麻醉后肾脏损伤的危险性很小.氟离子对肾小管的毒性除与氟离子浓度有关外,还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接触高浓度无机氟离子的时间长短有关.恩氟烷麻醉后尿中排氟率最高可达180μmol/L,但至24h急骤减少至15μmol/L,说明排氟浓度高的持续时间越短,对肾小管损伤越小.苯巴比妥不增加恩氟烷的代射.重复麻醉也不增加尿中无机氟排出量.对于术前有肾脏疾病的病人,恩氟烷麻醉后发生暂时性肾功能损害,并且血清氟化物浓度增高.有报道无肾功能的病人,恩氟烷麻醉后血清氟化物的峰值与肾功能正常者无差异,说明肾脏不是清除血内氟化物的唯一器官,骨组织可能是清除氟化物的有效器官.但对术前已有肾脏疾病者,或手术过程中有可能累与肾功能者,使用恩氟烷仍应慎重.6.子宫与胎儿恩氟烷有松弛子宫平滑肌的作用,0.5MAC恩氟烷对子宫肌肉的松弛作用轻微,但吸入1.5MAC时,抑制子宫肌收缩的程度可达74%.由于无论处于产程的何阶段,均可出现与剂量相关的宫缩减弱,甚至出现宫缩无力或产后出血.7.对神经肌肉的作用恩氟烷单独使用或与肌松药合用所产生的肌松作用可满足各种手术的需要.恩氟烷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剂量有关,1.25 MAC时对肌肉刺激表现为收缩无力,进而抑制强直反应,强直后易化作用消失.新斯的明不能完全逆转其阻滞作用,故推测恩氟烷对神经肌肉的作用方式有别于非去极化肌松药.恩氟烷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运动终板去极化,可能是干扰离子通过膜通道所致.恩氟烷对氯化筒箭毒碱、潘库溴铵等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强化作用,其程度随恩氟烷肺泡气浓度增加而增强,作用时间也随之延长.恩氟烷麻醉时,氯化筒箭毒碱的用量只需氟烷麻醉时的1/2.8.眼内压恩氟烷能降低眼压,故适用于眼科手术.9.内分泌除使血中醛固酮浓度升高外,对皮质激素、胰岛素、ACTH、ADH与血糖均无影响.➢[临床应用]1.优点与适应证①化学性质稳定,无燃烧爆炸危险;②诱导与苏醒快,恶心呕吐少;③不刺激气道,不增加分泌物;④肌肉松弛好;⑤可并用肾上腺素.以上优点也就决定了其适应证,恩氟烷吸入麻醉适应于各部位、各年龄的手术;重症肌无力手术;嗜铬细胞瘤手术等.2.缺点与禁忌证①对心肌有抑制作用;②在吸入浓度过高与低PaCO2时可产生惊厥;③深麻醉时抑制呼吸与循环.禁忌证应包括: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癫痫病人,颅内压过高病人.3.麻醉方法<1>低流量紧闭法①用环路内蒸发器,多用各种简易装置,应注意用药量与密切观察麻醉深度的临床体征;②用环路外蒸发器,例如能精确提供预定浓度的恩氟烷蒸发器,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不同时间的恩氟烷用药量,并用氧化亚氮时,氧流量不得低于每分钟耗氧量,充分排氮,维持量应递减.<2>半紧闭法:可并用氧化亚氮,方法与氟烷麻醉相同,只是吸入浓度应是氟烷的2倍左右.<3>复合麻醉:与氧化亚氮同时吸入或与静脉麻醉药、硬膜外阻滞等复合麻醉,此时各麻醉药的用药剂量必须相应减少.在临床上单独应用恩氟烷麻醉时,从麻醉诱导直到麻醉结束都应该逐步加深麻醉,同理也应逐步减浅麻醉,否则病人可能出现痉挛抽搐或术后恢复期间特别不平稳.三、异氟烷异氟烷<isoflurane,forane>由Terrell合成于1965年,后经Krantz、Rudo和Dobkin等进行了实验研究,阐明了其药理作用.1975年Dobkin,Byles,Stevens与Eger先后在犬、猴身的实验中证实了长时间应用异氟烷麻醉,无论有无二氧化碳蓄积或低氧血症,肝肾均无损害,无毒性作用.而Corbett通过鼠实验说明了异氟烷可致肝癌,由此当时停止了推广使用.1978年Eger等进行大量相同实验,结果证明异氟烷无致癌作用后,开始在世界上先后大量应用.➢[药理作用]1.麻醉效能异氟烷的组织与血液溶解度低,血/气分配系数仅 1.48,高于地氟烷与七氟烷,但低于恩氟烷和氟烷,其肺泡气浓度/吸入浓度见图19-16.异氟烷的MAC在31~55岁是1.15%,20~30岁是1.28%,55岁以上是1.05%,如并用70%氧化亚氮则分别降至0.50%、0.56%与0.37%.低温、妊娠、利多卡因和镇静药可降低异氟烷用量.清醒较氟烷、恩氟烷稍快〔为7~11 min〕.图19-162.中枢神经系统异氟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与用量相关.在1MAC以内,脑电波频率与波幅均增高;超过1MAC时,波幅增高,但频率减少;深麻醉时两者皆减.1.5MAC出现爆发性抑制,2MAC出现等电位波.深麻醉时、PaCO2低或施加听刺激等不产生恩氟烷样的抽搐.0.6~1.1MAC异氟烷麻醉时,不脑血流量增加;1.6MAC时,脑血流量倍增,但增加幅度仍不如氟烷麻醉,故颅内压升高亦少.对开颅病人异醚氟在低PaCO2条件下可防止颅内压升高,而氟烷与恩氟烷则不易达到此目的.3.循环系统异氟烷对心功能的抑制小于恩氟烷与氟烷,心脏麻醉指数为 5.7,大于恩氟烷〔3.3〕与氟烷〔3.0〕,2MAC 以内则较安全.随吸入浓度的增加,心排出量明显减少.与相同MAC的氟烷相比,异氟烷使动脉压下降的幅度相似,而心排出量几乎不减,说明异氟烷降低血压主要是由于周围血管阻力下降所致.异氟烷能减低心肌氧耗量与冠状动脉阻力,但并不改变冠状血管血流量.异氟烷使心率稍增快,但心律稳定,对术前有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应用异氟烷麻醉维持期间并不增加发生心律失常的频率.异氟烷与氟烷相比,在1.5MAC条件下,异氟烷麻醉引起的50%动物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肾上腺素剂量为氟烷麻醉时的3倍多.Homi等在异氟烷麻醉时观察到将PaCO2增至70 mmHg,亦不产生室性期前收缩,而氟烷麻醉时则易产生.4.呼吸系统异氟烷抑制呼吸与剂量相关,能严重地降低通气量,使PaCO2增高,且抑制对PaCO2升高的通气反应.Flemming等认为其抑制呼吸的作用小于氟烷,在1.1MAC时呼吸对CO2的反应仍为清醒时的85%,同样深度的氟烷为清醒时的68%,约2MAC时所有麻醉药的反应曲线均等于零.麻醉浓度增高时呼吸停止.异氟烷和其它吸入麻醉药一样,抑制人和犬对PaO2下降的呼吸反应.所有麻醉药浓度大于0.1MAC时,上述反应即受到抑制,1.1MAC时完全消失.异氟烷麻醉增加肺阻力,并使顺应性和功能残气量稍减.5.肝脏由于异氟烷的物理性质稳定,对抗生物降解,这就提示可能无肝毒性或毒性甚小.临床证明异氟烷对肝无损害.肝酶血清水平〔SGOT、SGPT和LDH〕在异氟烷麻醉后加上手术创伤,仅有轻度增加.6.肾脏异氟烷降低肾血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减少,与恩氟烷、氟烷或氧化亚氮差距很小.异氟烷麻醉后不残留肾抑制或损害.异氟烷由于代谢少和迅速经肺排出,肾功能没有或只有轻微影响.长时间麻醉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或尿酸不增加.7.子宫异氟烷对子宫肌肉收缩的抑制与剂量相关.浅麻醉时并不抑制分娩子宫的收缩力、收缩率和最大张力,在深麻醉时有较大的抑制,因而分娩时若用异氟烷麻醉较深时易引起子宫出血.浅麻醉时胎儿能耐受;深麻醉时,由于子宫血液灌流降低,对胎儿可产生不良影响.在终止妊娠的手术中,异氟烷和氟烷一样增加吸刮时的子宫出血,故施行这类操作时不宜用异氟烷麻醉. 8.神经肌肉异氟烷能产生足够的肌肉松驰作用.其肌松作用大于氟烷,可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随麻醉加深,肌松药用量减少.正常人2MAC异氟烷麻醉下,氯化筒箭毒碱ED50为1.6mg/m2,ED90为3 mg/m2,为氟烷麻醉下的1/3~1/20.异氟烷还能增强琥珀胆碱的作用,而恩氟烷与氟烷则无此作用.由于异氟烷本身有良好的肌松作用,并可免用或少用肌松药,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病人的麻醉.➢[临床应用]1.优点与适应证①麻醉诱导与苏醒快,无致吐作用;②无燃烧、爆炸危险;③循环稳定;④肌松良好;⑤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心肌缺血的病人;⑥对颅内压无明显的升高作用,适合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与恩氟烷相同,而优于恩氟烷,异氟烷对老年人、冠心病病人影响较小,对此类病人可以应用.由于不引起抽搐,可用于癫痫病人.在临床麻醉深度对颅内压影响不大,可用于颅内压增高病人.此外,低浓度的异氟烷吸入还适应于ICU病人的镇静.2.缺点与禁忌证①价格贵;②有刺激性气味影响小儿的诱导;③增加心率.禁忌证:因增加子宫出血,不适于产科手术.3.麻醉方法与恩氟烷相同,如吸入异氟烷5~10 min,肺泡气中异氟烷浓度为吸入浓度的50%,也可以说诱导时所需的吸入浓度是肺泡气浓度的2倍.一般诱导时若肺泡气浓度大于MAC的50%,便可加速脑平衡.与70% N2O合并应用时肺泡气中异氟烷浓度需1.1%,单纯吸氧时则需要1.7%,按此推算吸入气中所需的异氟烷浓度应分别为2.2%与3.4%.麻醉维持期间,可降低吸气浓度,只需要补偿组织异氟烷平衡所需量即可.在监测呼气末异氟烷浓度,保持为1.3MAC的条件下,来调节异氟烷的吸入浓度.在异氟烷吸入麻醉时,由于阻力血管的扩张作用,经常会出现血压的下降,尤其是在术前禁食水时间过长或应用了脱水药物、胃肠道的准备后,麻醉后血压下降的更为明显,应与麻醉过深相鉴别.最好是在麻醉前或麻醉中补充一定的液体后进行麻醉,可以避免血压和心率大幅度的波动.四、氧化亚氮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俗称笑气.1779 年由Priestley制成, 1779年Davy 发现有麻醉作用,1844年Wells 用于拔牙麻醉,当今仍为广泛应用的吸入麻醉药之一.➢[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极弱,吸入30~50%氧化亚氮有镇痛作用,80%以上时有麻醉作用,氧化亚氮MAC为105.吸入75%氧化亚氮时的麻醉效能相当于氟烷0.5%~1.0%.氧化亚氮有升高颅内压作用,对脑肿瘤病人吸66%氧化亚氮可使颅内压平均升高26.7 mmHg.有研究表明,吸0.2%氟烷的犬再吸60%氧化亚氮,脑血流量增加达2倍.2.循环系统对心肌无直接抑制作用,对心率、心排出量、血压、静脉压、周围血管阻力等均无影响.但在氟烷麻醉下,吸入氧化亚氮时出现平均动脉压、右房压、食管温度升高,全身血管阻力增加,瞳孔增大.另外,氧化亚氮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认为氧化亚氮有α-肾上腺素能作用.3.呼吸系统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亦不引起呼吸抑制,但术前用镇痛药的病人,硫喷妥钠诱导时产生呼吸抑制,再吸氧化亚氮时增强呼吸抑制作用.➢[不良反应]1.对骨髓的作用为治疗破伤风、小儿麻痹等连续吸氧化亚氮3~4天以上的病人,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以多形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最先出现.骨髓涂片出现渐进性细胞再生不良,与恶性贫血时的骨髓改变相似.因此,吸入50%氧化亚氮以限于48h内为安全.2.体内气体容积增大作用由于氧化亚氮弥散率大于氮,氧化亚氮麻醉可以使体内含气腔隙容积增大,麻醉3h后容积增大最明显,故肠梗阻、气腹、气脑造影等体内有闭合空腔存在时,氧化亚氮麻醉应列为禁忌.3.弥散性缺氧氧化亚氮易溶于血中,在氧化亚氮麻醉结束时血中溶解的氧化亚氮迅速弥散至肺泡内,冲淡肺泡内的氧浓度,这种缺氧称为弥散性缺氧.Shaffer等在氧化亚氮麻醉后3~5 min〔此时氧化亚氮呼出量最大〕,自主呼吸状态下吸空气时的测定结果PaO2由69 mmHg下降至54 mmHg,而PaCO2由50 mmHg减至42 mmHg.因此为防止发生低氧血症,在氧化亚氮麻醉后继续吸纯氧5~10 min是必要的.➢[临床应用]1.优点与适应证。

麻醉药理学-第四章吸入麻醉药

麻醉药理学-第四章吸入麻醉药
(二)仅约2%被代谢,主要经肝微 粒体酶催化,而变为氟化物经肾 随尿排出.
35
1.吸入全麻药代谢率: 异氟醚0.2% ; 安氟醚2%;
氟烷20%; 氧化亚氮0.004% 地氟醚0.1%
七氟醚3%、乙醚10%、甲氧氟烷50%
36
2.代谢率意义: 吸入全麻药的代谢率越低; 说明: 该药物的有毒代谢产物少; 排出以原形从肺呼出为主; 对机体的影响小。
二、药理作用 正常脑电图以 α波为基本频率;可以有少量的β波和 γ波(属快波);也可以
有少量的δ波和θ波(属慢波) 快波增多,波幅增高,是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的表现;慢波增多,波幅增高, 说明大脑受抑制加深,深睡眠。
(一)安氟醚对CNS的作用: 1.对意识的作用
与剂量有关
浅麻醉时,脑电图呈高幅慢波;
46
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开颅后 见颅内压明显增高,手术进行 4 – 5 hour.术后病人3 hour仍未苏醒,经 CT 检查诊断颅内术后血肿。
提出问题: 1.病人为什么会出现颅内术后血肿? 2.术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之?
47
分析与讨论:
(1) 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大都存在 着颅内压增高,手术目的是清除病灶 、降低颅内压。
24
25
吸入全麻药对血压的影响: 设清醒动脉压为100%; 观察用药后血压受影响情况;
结果发现:安氟醚引起血压 ,与 MAC-即与麻醉深度,呈平行关系。 观察不同的吸入全麻药对血压的影 响,需在相同的MAC-即等效剂量下 ,作比较。
26
27
• BP:
• 麻醉期间BP 升高,超过麻醉前 20%或达到160/95mmHg以上,称 高血压;
1. BP
抑制心肌收缩(主要) SV(每搏量)

吸入麻醉——精选推荐

吸入麻醉——精选推荐

吸⼊⿇醉1.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例举三种常⽤药的MAC值?MAC是指某种吸⼊⿇醉药在⼀个⼤⽓压下与纯氧同时吸⼊时,能使50%病⼈在切⽪时不发⽣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因为MAC是不同⿇醉药的等效价浓度,所以能反应该⿇醉药的效能,MAC越⼩⿇醉效能越强。

MAC的概念包含有4个基本要素:①当受到强的有害刺激后必须发⽣⼀个全或⽆的体动反应;②把肺泡内呼⽓末⿇醉药浓度作为⼀个平衡样点,以反映脑内⿇醉药浓度;③⽤适当的数学⽅法表达肺泡内⿇醉药的浓度与相应反应间的量化关系来评估MAC;④MAC还可量化以反映⽣理或药理状态的变化,如可以作为⼀项敏感的⼿段以确定其它⿇醉药、中枢性药物与吸⼊⿇醉药的相互影响。

氧化亚氮105%,氟烷0.75%,异氟烷1.2%,地氟烷6.0%,七氟烷2.0%。

2.MAC定义?与何分配系数有关?举例说明。

吸⼊⿇醉药的⿇醉强度与油/⽓分配系数有关,油/⽓分配系数越⾼,⿇醉强度越⼤,所需MAC也⼩。

如氧化亚氮的油⽓分配系数为1.4,其MAC值为101;七氟烷的油⽓分配系数为2.0,其MAC值为2.0。

通常吸⼊⿇醉药的⾎/⽓分配系数与油/⽓分配系数成反⽐,即⿇醉强度越⼤,其可控性越差。

其⾎中分压升⾼就越慢,也就是说⽓体的溶解度越⼤,⿇醉起效也就越慢,如甲氧氟烷⽐氧化亚氮要慢得多。

当吸⼊氧化亚氮时⾎中氧化亚氮分压就会快速升⾼,这是因为氧化亚氮的⾎/⽓分配系数低(0.47),相⽐之下由于甲氧氟烷的⾎/⽓分配系数⾼(13),在⾎中溶解的多,其⾎中分压就升⾼的⾮常慢。

氟烷⾎⽓分配系数 2.4,异氟烷 1.4,地氟烷0.42,七氟烷0.65。

3.什么是MAC?增加,降低及不影响MAC的因素分别有哪些?(1)降低MAC的因素1)PaCO2>90 mmHg或PaCO2<10 mmHg;2)低氧⾎症,PaO2<40 mmHg;3)代谢性酸中毒;4)贫⾎(⾎细胞⽐容在10%以下,⾎中含氧量<4.3 ml/dl;5)平均动脉压在50 mmHg以下;6)⽼年⼈;7)使中枢神经⼉茶酚胺减少的药物(如利⾎平、甲基多巴等,动物);8)巴⽐妥类及苯⼆氮卓药物;9)⿇醉药物,如氯胺酮或并⽤其它吸⼊⿇醉药及局⿇药;10)妊娠;11)低体温;12)长期应⽤苯丙胺;13)胆碱酯酶抑制剂;14)α2-激动剂。

《麻醉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麻醉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麻醉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张骏艳审核人:陈志武教学院长:陈志武)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麻醉药理学((Anesthetic phamacology)(三)修读对象麻醉学专业(四)总学时与学分36学时。

其中理论20学时、实验16学时。

2学分。

(五)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占80%、课堂讨论等平时占20%。

(六)相关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学、人体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麻醉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阐明麻醉医学实践过程中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麻醉医学中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局部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骨骼肌松弛药、镇痛药及相关药物等。

本课程主要介绍这些常用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其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论述麻醉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各论则具体介绍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各类药物。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麻醉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重要的进展的讲授及基本技能的培训,使学生获得有关常用的麻醉用药作用规律及特点的知识,为临床实践中合理地应用麻醉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并培养学生的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综合和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主学习、集体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增加启发式教学,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一)选用教材戴体俊主编,《药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编,《麻醉药理学实验指导》,自编讲义,2008年10月(二)主要教学参考书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杨世杰主编,《药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0月陈志武主编,《药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陈志武主编,《药理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5月周宏灏主编,《Pharmacolog y》,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Laurence L. Brunton, Bruce A. Chabner, Björn C. Knollmann,Goodman & Gr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ntics (12ed), New York:McGraw-Hill, 2012年8月陈志武主编,《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五、理论教学内容第1章总论目的: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量效关系、麻醉药物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熟悉药物作用的时量关系、房室模型及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等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静脉推注和静脉输药注代动力学分析;了解麻醉药物的计算机辅助输注。

常用吸入麻醉药

常用吸入麻醉药

常用吸入麻醉药一、氧化亚氮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是气体麻醉药,俗称氧化亚氮。

1972年由Priestley制成。

分子式:N2O;分子量:44;沸点:−89℃。

为无色、带有甜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在常温压下为气态,无燃烧性。

但与可燃性麻醉药混合有助燃性,化学性质稳定。

通常在高压下使N2O变为液态贮于钢筒中以便运输,应用时经减压后在室温下再变为气态以供吸入。

N2O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碱石灰、金属、橡胶等均不起反应。

N2O在血液中不与血红蛋白结合,仅以物理溶解状态存在于血液中。

N2O的血/气分配系数仅为0.47,在常用吸入全麻药中最小。

对N2O的临床评价如下:(一)麻醉可控性血/气分配系数0.47,在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中仅大于地氟烷。

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即使长时间吸入,停药后也可以在1~4分钟内完全清醒。

由于吸入浓度高,极容易被摄取入血,临床可见第二气体效应和浓度效应。

(二)麻醉强度油/气分配系数1.4,MAC为105%,麻醉效能低,但N2O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20% N2O产生的镇痛作用与15mg吗啡相当,但可以被纳洛酮部分对抗;动物长期接触N2O可以产生耐受性,一旦停药,其表现类似于戒断症状;N2O可以使动物脑脊液中内源性阿片肽的浓度增高,说明其镇痛作用与内源性阿片样肽-阿片受体系统相关。

临床上常将N2O与其他麻醉药合用,以加速诱导,降低合用麻醉药的MAC,减少药物的用量,并可用于复合麻醉、神经安定麻醉。

(三)心血管的抑制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N2O通过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对心肌收缩力有轻度的直接抑制作用,可增强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收缩皮肤和肺血管,掩盖心肌负性肌力作用,因此,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明显,可用于休克和危重患者的麻醉。

N2O可以改变其他麻醉用药的心血管作用:减轻含氟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作用;增加吗啡类药物的心血管抑制作用。

心律失常:N2O很少引起心律失常,继发于交感兴奋的心动过速可增加心肌耗氧。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药理学(英文)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药理学(英文)
• concentration effect • second gas effect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Concentration and 2nd gas effect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 desflurane boils at 24 OC • halothane is preserved with thymol • vapor pressures are needed for some exam
questions • knowledge of 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s may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Inhaled Anesthetic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University of Ottawa
Core Program Lecture Series September 2019
A note for those at the lectur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The reality
• There’s an awful lot of stuff here - none of it is “new” • All of it is in the textbooks • Barash 4th Edition
the alveolus and uptake of that drug into the blood • Time for an analogy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麻醉药理学

麻醉药理学

4、排泄(excretion)
◆概念:
◆排泄途径:
★肾脏排泄
影响因素:①药物极性及脂溶性
意义:
②肾功能状态 ③尿液pH值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消化道排泄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意义:
★其它排泄途经:
1、 乳汁排泄 2、腺体排泄:唾液及汗液、泪液 3、肺脏排泄
麻醉药理学 (Anesthetic pharmacology)
教学计划
总学时:30
第一次:第一章:总论(一) 第二次:总论(二)、 第三次 第四章:吸入全麻药 第四次:第五章:静脉全麻药 第五次:第六章:局部麻醉药
第一章 总论 绪言
一、麻醉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药物 麻醉药:指可逆地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使病人不感 到手术疼痛的药物。 麻醉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手术疼痛 麻醉用药繁多,药物又多为剧毒药 麻醉药理学既包括基础药理学又包括临床药理学。
二、特异性作用机制 1、对酶的影响 2、对离子通道的影响 3、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合成和贮存 4、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5、影响核酸代谢 6、影响免疫机制 7、通过受体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 (agonist)
◆拮抗药 ( antagonist) 竞争性拮抗药 ★结合为可逆 ★ 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 ★激动药Emax不变 ★拮抗参数pA2
安全性评价指标 ●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LD50/ED50 ●安全范围 ED95 ~ LD5之间的距离 或LD1/ED99 的比值(又称安全可靠系数)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作用机制
1、改变细胞外环境的PH 2、螯合作用 3、渗透压作用 4、通过脂溶性影响神经细胞膜的功能 5、消毒防腐

麻醉药理学 吸入麻醉药(4.1.3)--吸入麻醉药习题

麻醉药理学  吸入麻醉药(4.1.3)--吸入麻醉药习题

第四章 吸入麻醉药(一)名词解释MAC(二)单项选择题1、吸入麻醉药的MAC值小表明A 镇痛作用弱B 镇痛作用强C 催眠作用强D 催眠作用弱E 肌松作用强2、诱导期吸入麻醉药的血药浓度高于维持期,其主要目的是A 加快诱导B 减慢诱导C 减少不良反应D 增大麻醉深度E 延长麻醉时间3、影响吸人麻醉药从肺排出最重要的因素是A 通气量B 吸人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C 组织容积D 吸人麻醉药的组织血分配系数E 心排血量4、下列MAC值最小的吸入麻醉药是A 乙醚B 氟烷C 甲氧氟烷D 恩氟烷E 异氟烷5、下列肌松作用最强的吸人麻醉药是A 乙醚B 氟烷C 甲氧氟烷D 恩氟烷E 异氟烷6、下列对呼吸道刺激最强的吸入麻醉药是A 乙醚B 氟烷C 甲氧氟烷D 恩氟烷E 异氟烷7、下列易引起惊厥和癫痫型脑电波的吸人麻醉药是A 乙醚B 氟烷C 甲氧氟烷D 恩氟烷E 异氟烷8、下列肝毒性最大的吸人麻醉药是A 乙醚B 氟烷C 甲氧氟烷D 恩氟烷E 异氟烷9、下列肾毒性最大的吸人麻醉药是A 乙醚B 氟烷C 甲氧氟烷D 恩氟烷E 异氟烷10、在整体情况下,下列对心血管功能抑制最轻的是A 恩氟烷B 异氟烷C 氟烷D 七氟烷E N2O11、异氟烷药理作用的特点是A 诱导苏醒缓慢B 对呼吸抑制比恩氟烷重C 对循环抑制比恩氟烷轻D 易诱发心律失常E 肝肾毒性大12、恩氟烷不宜用于以下病人A 糖尿病B 颅内压明显增高C 嗜铬细胞瘤D 重症肌无力E 眼科手术13、使用N2O容易引起A 缺氧B 恶性高热C 诱发癫痫D 肝毒性E 肾毒性14、长时间吸入N2O哪些组织器官有明显抑制作用A 心B 肺C 肝D 肾E 骨髓15、关于异氟烷麻醉的优缺点,正确的是A 诱导及苏醒较恩氟烷慢B 循环稳定较恩氟烷C 无刺激性异味,宜全凭诱导D 肌松作用不强E 无论吸入浓度高低均产生冠状循环窃血多选题1、 吸入麻醉药的心血管作用是A 氟烷因抑制心输出量而致血压降低B 恩氟烷因抑制心肌收缩及扩张血管致血压降低C 异氟烷因减少外周血管阻力而致血压降低D 氧化亚氮引起比异氟烷更强的心率变化E 对心血管的抑制与剂量无关2、影响MAC的因素A 年龄B 体温C 麻醉持续时间D 肌肉松弛剂E 失血问答题1、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有哪些?判断题1、1816年10月16日M orton应用乙醚麻醉进行外科手术获得成功被认为是近代麻醉学的开端。

药理学(pharmacology)(1)

药理学(pharmacology)(1)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学的科学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

药理学包括两大部分:药效学,药动学。

(1)药物(drug)是指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

在理论上说,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也包括避孕药及保健药。

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化学方法制备的合成化合物;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产品等。

(2)毒物(toxicant)指损害机体的一类化学物质。

毒物与药物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仅存在着剂量的差别。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

药理学两大重要研究内容: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理学的研究目标: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创造或寻找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探索疾病的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及发病机制等等。

新药研究的三个阶段: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售后调研。

新药研究程序:一、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工艺路线,理化性质,质量标准,稳定性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二、临床研究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一、临床前研究1.药理实验研究:包括用动物进行的系统药理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及急慢性毒性观察。

对于具有选择性药理效应的药物,在进行临床测验前还需要测定该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过程。

2.申请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是要弄清新药的作用普及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吸入麻醉(双语)

吸入麻醉(双语)

inhalational anesthesia
六、吸入麻醉期间的管理
Management during inhalational anesthesia
㈠麻醉前准备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Preanesthetic visit to assess the risks of anesthesia and surgery and to plan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 Anesthetics, equipment for monitoring anesthetic machine and intravenous fluids should be prepared.
6.对颅内压及 6.对颅内压及EEG的影响
Effects on ICP and EEG ●增加颅内压,异氟醚影响最小 increase ICP, and this action of isoflurane is the lowest in all volatiles. ●抑制EEG,安氟醚可引起痉挛性EEG改变
7.理想吸入麻醉药的特点 理想吸入麻醉药的特点 Properties of the ideal inhalational anesthetic
• Pleasant odour, non-irritant to respiratory depression • low blood/solubility—rapid induction and recover from anesthesia • Neither flammable nor explosive • Producing unconsciousness with analgesia and some degree of muscle relaxation • Not be metabolized in the body, non-toxic, not provoke allergic reactions • Minimal depress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system and not interact with the other drugs used commonly during anesthesia, e.g. catecholamines.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药理学(英文)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药理学(英文)
• Ventilation > perfusion
• uptake is decreased which enhances rise in FA • may speed induction for soluble agents • less difference with low solubility agents (fast
• Thanks for attendi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Objectives I
• Chemical structure • Structure - function relationships •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 Mechanism of action • Pharmacokinetics of Inhaled Agents •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 Fa/Fi curves, and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m • Metabolism of Inhalation Anesthetic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Chemical structure I
Nitrous Oxide
Diethyl Ether
Halothan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Fun with chemistry
Factors influencing uptake
• Solubility (blood:gas pc) • Cardiac output • Alveolar-venous pressure gradient • For those of you who like formula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alogenation reduces flammability • Fluorination reduces solubility • Trifluorcarbon groups add stability • Alkanes precipitate arrythmia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Inhaled Anesthetic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University of Ottawa
Core Program Lecture Series September 2003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Objectives II
• Definition of MAC • Factors which affect MAC • Cardiovascular effects • Pulmonary effects • CNS effects • Neuromuscular effects • Hepatic effects • Renal effects • Uterine effects • Marrow effects
blood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s
• Measured at equilibrium so partial pressures are equal, but...
• The amounts of gas dissolved in each substance (concentration) aren’t equal.
• We most commonly refer to blood:gas pc • The larger the number, the more soluble i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Chemical structure I
Nitrous Oxide
Diethyl Ether
Halothan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Fun with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The reality
• There’s an awful lot of stuff here - none of it is “new” • All of it is in the textbooks • Barash 4th Edition
Greg’s goals for this lecture
• Inflict my view of what you should know • Put this in a clinical (read: useful) context • Explain that which needs explaining • Leave the memory work to you • Be back on my porch, beer in hand, by 1730
• Chapter 15. Inhalation Anesthesia. 377-417.
• Miller 5th Edition
• Chapter 3. Mechanisms of Action. 48-73 • Chapter 4.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74-95 • Chapter 5a.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96-124 • Chapter 5b. Pulmonary Pharmacology. 125-146 • Chapter 6. Metabolism and Toxicity. 147-173
actually be useful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Partition coefficients
• Represent the relative affinity of a gas for 2 different substances (solubility)
• desflurane boils at 24 OC • halothane is preserved with thymol • vapor pressures are needed for some exam
questions • knowledge of 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s may
• Much of it requires rote memorization • Some of it useful - all of it “test-able” • I can’t cover all of it in 3 hour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Chemical structure II
Isoflurane
De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ivic Campu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Please cram the contents of the appropriate table 15.1 from Barash 4th Ed the night before the exam. Take home points inclu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