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风格比较
中西语言文化对比
![中西语言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3efaae3fad6195f302ba61c.png)
show difficulty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maginary and factual material/with credibility gap
need help in learning to adhere to rules standards of fair play
1.官方委婉语
•美国政府机构汇集了各种官方英语(officialese),文 武官员职员分别盛行联邦政府官僚英语 (bureaucratese)、五角大楼英语(Pentagonese)、 国务院英语(State-Departmentese)、官腔英语 (gobbledygook)以及各地方市政府英语 (urbababble)。
e.g. To my no small astonishment, I found the house on fire.
Her face wasn’t a bad one; it had what they called charm. 英语常用一些否定的形式拐弯抹角的表达强烈的肯定 意义
e.g. I couldn’t feel better. One could not be too careful in a new
这类动词的名词化结构往往也能转移否定 It is not our opinion that your supposed contract is practical.
(2)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义,这类表达法常 见于含蓄虚拟句、反意问句、省略句、诅咒句和讽刺 语。
2.职业委婉语(occupational euphemism)
在当代英美社会里,人们为了装饰门面,提高 某些行业的社会地位,满足自尊心和虚荣心, 常常创造一些悦耳动听、冠冕堂皇的委婉语 (uplifting word or impressive title)来称呼某些职 称或职业。 meat technologist (=butcher)屠夫 prison officer (=gaoler)监狱看守 research consultant (=file clerk)档案管理员 law enforcement officer(=cop)警察 ......
英汉语言风格比较
![英汉语言风格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4e4105f89eb172dec63b762.png)
光风霁月与雾里瞧花——英汉语言风格比较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田卫平由于语言类型不同,英汉语言在风格上呈现着一些各异其趣得风貌:英语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比较起来,一个语言表达如光风霁月,一个语言表达似雾里瞧花;一个呈现着语言得澄明之美,一个呈现着语言得朦胧之美。
一、精准与模糊在语言风格上,英语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得差异。
季羡林指出:“汉语得历史演变中有一个很有趣得现象:代表古代语言得文言文,越古越简单,单音词越多。
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之中,字与字得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
学习与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得悟性。
可就是语感这玩意儿恍兮惚兮,不易得到,非长期诵读,难以得其门径。
根据我们每个人自己得经验,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古代皓首穷经得儒者都难免有误读之处,遑论我们现代人,遑论外国得汉学家!到了后来,用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人民口语得文体写得东西逐渐多了。
五四以后,白话文成了写文章得正统。
一方面,由于语言内部发展规律得制约;另一方面,由于欧风东渐译书渐多得影响。
虽然汉字仍然没有形态变化,白话文中字与字之间得关系逐渐清楚起来,理解得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
理解起来,靠语感得成分渐减,靠分析得成分渐增。
对外国人来说,学习白话文,比起学习中国古典来,就容易得多了。
说一口流利汉语得外国汉学家越来越多了。
但就是,不管怎么说,汉语毕竟还就是汉语,它依然没有语法形态变化,它得综合性依然存在,因而模糊性也就依然存在,多义性也依然存在。
”(1)汉语“模糊性强”,就是汉语语义型特征决定得;相比之下,英语精准性强,这又就是英语语法型特征决定得;这两点反映到风格上,形成精准与模糊得不同修辞特点与语言美感。
例如:曹禺《日出》有一段描写:“……外面打地基得小工们早聚集在一起,迎着晨光由远处‘哼哼唷,哼哼唷’地以整齐严肃得步伐迈到楼前。
”(2)翻译成英语就是这样得:“……and outside the window the labourers working on the foundations of the new building have already assembled and now, with the sun on their faces, they are ing closer and closer with grave, rhythmical tread,their ‘hung-hung-yow,hung-hung-yow’sounding in the distance、”(3) “打地基得小工们”用英语表达为“the labourers working on the foundations of the new building”,多出得“the new building”使语意较汉语更为精准。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课件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d4c4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7.png)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语言结构对比 • 文化背景对比 • 语言应用对比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异同 ,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语 言应用能力。
英汉语言对比、英汉文化对比、实际 应用与案例分析等。
广告语言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广告语言运用上的差异,如 英语广告语言的直接性和汉语广告语言的含蓄性 。
电视节目
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电视节目主持和采访方面的 不同风格,如英语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和汉语电视 节目的权威性。
05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 具有重要意义。
语法对比
总结词
语法对比主要研究英汉语言中句子结构和语法的差异 。
详细描述
英汉语法对比涉及句子结构、时态、语态、语气等方 面的比较。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相对固定 ,而汉语中的句子结构则更加灵活。此外,英语中时 态和语态的表达方式较为复杂,而汉语则通过添加时 间词和助词来表达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在语气方面, 英语中常用虚拟语气和强调句型来表达主观意愿和强 调意义,而汉语则通过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相似的意 义。
拓展研究的广度,将更多的语言和文 化纳入对比范围,以更深入地了解世 界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心理 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以更全面地 揭示英汉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结合实际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 言教学、翻译、跨文化交流等领域,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和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0848e9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6.png)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04.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_讲义
![04.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_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3a60a1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1.png)
04.英汉语⾔对⽐与翻译_讲义第四章英汉语⾔对⽐与翻译Fiona Ma April, 201221. 英汉语⾔特点2. 英汉语⾔特点对翻译的启⽰3. 课堂互动及课后练习英汉语⾔对⽐与翻译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2.英语偏静态,汉语偏动态3.英语重抽象,汉语重具体4.英语重物称,汉语重⼈称5.英语重被动,汉语重主动6.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7.英语重后饰,汉语重前饰8.英语重聚焦,汉语重流散9.英语重时体,汉语轻时体1. 英汉语⾔特点返回章重点 4例1: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译⽂】⼉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作伙伴⼉不是⼯具,⼈们将在⽓味电视前休闲,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例2: 早知今⽇,何必当初?【译⽂】If I had known it would have come to this, I would have acted differently.1.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1. 英汉语⾔特点返回章重点 5例3: As we lived near the road, we oftenhad the traveler or stranger visit us to taste our gooseberry wine, for which we had great reputation, and I confess, with the veracity of an historian that I never knew one of them to find fault with it.【译⽂】我们就住在路边。
英汉句子对比
![英汉句子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92aae991dd88d0d233d46a43.png)
• That region was the most identifiable trouble spot.
• 2.The station chief would have to be close to the director, a member of the inner circle.
A. 英语简单句可转换成汉语复合句
B. 英语并列句、复合句可转换成汉语简单句
A. 英语简单句可转换成汉语复合句
例1:His superior grades at high school enabled him to enroll at the tuition-free Beijing University.
B. 英语并列句、复合句可转换成汉语简单句 例1:He doesn’t know what life means to him.
【译文】他不知道人生的意义。
例2:What troubles me is that I don’t have much experience in this kind of work.
按照逻辑顺序译译文如果一位读者读过18世纪作家的作品体会到其刻意追求典雅的语言风格又读过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人在演讲大厅上所作的庄严的发言他定能更深刻地理解很多现代散文作品那种结构松散口语色彩浓好用俚语不拘形式的语言风格
• 句法的理解与翻译
• Syntactic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译文】遗传和行为的继承一直是支配环境的惟一方 式, 当这种继承第一次被有意识的选择打破时, 人类历史便开始了。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964df056804d2b160b4ec06a.png)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A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第二部分Part TwoProcedures of today:●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x●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rhetoric●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Exercises in class●Assignments of today●“…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E. A. Nida●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Differences between syntax:●形合与意合(hypotaxis and parataxis): 英汉两种语言最本质的区别●Hypotaxis: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e.g.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形合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Parataxis: The juxtaposition of clauses or phrases without the use of coordinating or 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s, e.g.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s were washed away.●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外宣翻译视角下的汉英语言风格差异研究
![外宣翻译视角下的汉英语言风格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ffc38c83d049649b6658f2.png)
[ 黄曙光. “ 4 ] 从 格式塔”整体性原理看古诗 《 天净沙 ・ 秋思》的翻
译 []忻 州师范学院学报 ,2 0 , ( 0). J. 07 3
汉语重意 合而英语 重形合 ,这一文化差 异是 为诸 多专
加 了 难 度 , 因 为 意 合 在 汉 语 古 诗 中 的表 现 尤 为 明显 。 汉 语
三 、 处理 汉 英 语 言风 格 差 异 的策 略
Su id 袁晓宁,2 0 : 5 6) td e .( 05 7 ~7
汉 英民族 的文化 社会背景 、价 值观念及思 维模式存在
此 句 原文 中用 了五个 四字 成 语 ,英译 时 如果 照直 译 明显差异 ,因而 他们 的语 言风 格、语言 审美价值观也不 尽 出,译文定会 显得 累赘 、臃肿不 堪和逻辑混乱 ,有碍信息 相 同 。 具 体 来 说 , 汉 语 中 修 饰 语 过 多 、 言 辞 华 丽 、 同义 反 的传 递与接收 :而译者 只用 了 “ r o i i s p i r t e ”一词 即取代 复 ( a t l g )现 象 较 多 ; 英语 则注 重简 洁 明快 、平 铺 直 tuooy
等 而 不 顾 英 语 形 合 这 一 特 点 , 应 把 达 意 作 为 诗 歌 意 象 翻 译 [ 】 1 姜秋霞,权晓辉. 2 文学翻译过程与格 式塔意象模 式 [ . J 中国翻 】
译,20, ( 00 1).
I】 中国语法理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4 . M. 95 段 将 汉 语 古 诗 中分 离 的 、块 状 的 意 象 有 机 地 串联 起 来 ,使 【3王力.
们 因 为 晦 涩 难 懂 而 失 去 兴 趣 , 放 弃 阅读 , 从 而 达 不 到 宣 传 下 ,可 以保 留原 文 形 式 ,但 正 是 为 了 保 留 内容 而 往 往 不 得
英汉构词法对比语言学.
![英汉构词法对比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a158d4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c.png)
三、转化法
转化词即一个词由某一种词性转化为另一种词性,从而形成新词。 在英语中,基本词形保持不变,在不增加其他任何成分把一个单词 由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的方法叫做转化法。英语和汉语中词 类转化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
1. 英语中的名词转化为动词: water(水)— to water(浇水) plan(计划)—to plan(做准备) knife(刀,餐刀)—knife(用刀切) smile(微笑)—smile(露出笑容) 在汉语中也有名词动用的例子,比如: (1)王明的言辞激烈。 (2)小丽总是喜欢猫在家里。 (3)这场球赛由他裁判。
(二)英汉构词法的不同之处
一.英语中特有的构词法
1. 拼缀法
拼缀法是对两个词进行剪裁,将保留下的首部或者尾部 重新合成一个新的词汇。所产生的新词语原词的词类和 词义保持一致,但在运用中可能会引起语用风格上的变 异。比如:
Botel(汽艇游客旅馆)= boat(船)+hotel(旅馆)
Sitcome(情景喜剧)=situation(情景)+comedy(喜剧)
词能够直接做句子的谓语。比如: (1)张伟很聪明。 (2)火车真快。 (3)她脸色铁青。 (4)李娟真苗条。
当然,在汉语中也有一部分形容词不能做谓语,我们称之为非谓语 形容词。比如:主要、共同、多项、巨额、大型等。
三、转化法
3. 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比如: (1) This is a school for the deaf and the blind. (2)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3) The poor were oppressed by the rich during preliberation days.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7f9d545a8956bec0975e30d.png)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英汉语言对比
1
第三章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2
Lecture Three
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we be the 1st to
use nuclear weapons.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Spring has so much more than speech in its
unfolding flowers and leaves, and the coursing of its streams, and in its restless seeking. 春花含苞待放,绿叶缓缓舒展,溪水潺潺流淌, 欢乐的春天涌动着无限的追求和希望,这一切难
21
课堂互动1: 翻译句子,注意语序、语态特点(参考译文)
1.I suppose that if a man has a confused mind he will write in a confused way, if his temper is capricious[kə'priʃəs] his prose will be fantastical, and if he has a quick, darting intelligence that is reminded by the matter in hand of a hundred things, he will, unless he has great self-control, load his pages with metaphor and simile.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c903169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4.png)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西系和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篇1论英汉语言的对比及转换摘要:现代社会中西方国家交流和合作日益紧密,语言的沟通尤为重要,这就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但是把英语转化成汉语并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语法和词汇转换。
本文通过研究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其背后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思维特征,旨在更好地转换这两种语言,达到更好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英汉转换文化对比一、英汉语言转换目的及标准(一)语言转换的目的现代社会各种高科技手段使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上的交流和规模,频率和速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巴别塔现象”――各国人们之间语言不通――则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障碍。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而翻译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消除不同语言之间的障碍。
因而翻译这项活动也日益重要。
(二)语言转换的标准翻译的标准有很多名家先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曾经提出“信、达、雅”之说受到普遍的认同,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及语言学家林语堂也提出过好的翻译应做到“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英国的翻译家泰勒提出了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3)疑问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
国际译联的《翻译工作者章程》指出:“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表现原作的思想与形式。
”但这些标准都有着共同点,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风格得体可以说是所有标准的共核。
二、英汉语言对比(一)主语与主题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
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多为无主语而重主题的形式。
而英语则是注重主语的语言,造句离不开主语。
英汉语言对比抽象与具体
![英汉语言对比抽象与具体](https://img.taocdn.com/s3/m/4de4cfcc8bd63186bcebbc2e.png)
•
这类名词含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 往往有一种“虚、泛、隐、暗、曲”的魅力,因 而便于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
• 1). 管理体制需要改革,这已越来越清楚了。 • It is becoming clear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must be modified • The signs of the times point to the necessity of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 4) 如果这次买卖可以赚到钱,我打算凑一份。 • in on • If there’s any profit to be got out of the deal, I’m going to be in on it.
• 5)因为乔治向老师报告鲍勃考试作弊,鲍勃就对 乔治怀恨在心。 • have it in for somebody • Bob has it in for George because George told the teacher that Bob cheated in the exam.
•
Abstract English
• Main Characteristics: • 1 Norminalization • 2 Preparation
• 1 Norminalization
• 1.1 prefix and suffix • 1.2 lexicalization
• 1)读写能力 • literacy • 2)把---从其所处的环境(语境)中分离出来 • decontextualization • 3)冒险把危急局势推到局限,玩弄边缘政策的手 法 • brinkmanship
英汉语言对比(精编课件).ppt
![英汉语言对比(精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1ea6b4c1c708a1284a44d9.png)
B: Give me the same, please.(语法功能性名词替代) 译文: A:劳驾,我要一杯加糖的清咖啡。 B:请给我也来一杯。(词汇衔接中的重复)
(2)A:Do you think he was too serious? B: Yes, I think so.(替代一个完整的陈述分句)
精品课件
重分析
她们或许是我们的奶奶,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世人多用“慈 祥”去形容她们,但很少有人能品味皱纹背后那岁月与历史 浮过的幽香。她们无须再用铅华刻意雕饰,我却分明看见她 和她的老伴共同演出那首动人的歌—《牵手》。 眼泪是上苍对一切感情动物的馈赠,爱为心之声,泪因爱而凝, 留泪是女人爱的宣泄,情的倾诉,女人流泪时最美。 (“女人什么时候最美”《英语沙龙》1999/8,19)
together , they have no water to drink. • 分析: • 交替性同构只在第1、2句,第3句主要靠词汇重复和指称实现衔接。而they have no
water to drink一句虽仍与前两句同构,但其衔接作用已大大降低了。
精品课件
2. 词汇连接的差异
•词汇连接指的是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 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据此, 应明确把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种种关系统称为语义 的重复同现,并把各种指称关系(属于语义上的同一性的前 后照应和上下指等)归入词汇连接。在此基础上,下面就从 语义的重复同现(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相似、分类 等)和指称照应两方面来探讨英汉语篇词汇连接的差异。
语言的连贯与其语言特色往往是同一语言的两面。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fa3e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9.png)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采用字母表,注重语法和时态;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以汉字为主,注重词序和语气。
英语通常采用主谓宾的语序,而汉语常使用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但语序更为灵活。
此外,英语使用冠词和复数形式,而汉语则没有这些概念,表达数量通常依赖于上下文。
总体而言,这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将英汉语言结构进行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词序变化:英语通常使用主谓宾的结构,而汉语常使用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但可以通过调整词序来实现转换。
需谨慎考虑语序的灵活性。
时态和语态:英语强调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而汉语则通过上下文或词语的选择来表达时间关系。
在转换时需关注动词形式的调整。
冠词和复数:英语使用冠词和复数形式,而汉语通常没有这些概念。
在转换时,可能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增加量词或通过上下文来表达数量。
连词和关联词:英语使用连词强调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和词语的选择。
在转换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关联词汇。
形容词和副词:考虑到英汉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差异,可能需要重新选择适当的修饰词汇。
表达方式:英语较为直接,而汉语可能更注重修辞和语气。
在转换时,需注意语言风格的差异。
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英汉语言结构的转换。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1a99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a.png)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英两国的联系与合作越来越密切。
虽然英汉两国均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但是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
本文将会从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一、语音语音是一种基本的语言要素,英汉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
对于英语的元音而言,发音时重点是强调嘴唇的形状,肌肉的收缩与舌尖的位置。
而汉语元音的发音则更多地依靠声带震动的强弱。
比如在英语中, [i:]与[ɪ]两个音是区分大小写音的,而在汉语中,[i:]和[i]的区别更多体现在声调上。
对于辅音而言,汉语和英语又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t]和[d]在后面加了一个[i],则会变成音[ʧ]和[ʤ],而这在汉语里并不存在。
汉语中则有四个声调的区别,对于英语来说,同一音节发音的区别来自于不同的重音位置。
二、语法英语与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尽相同。
英语句子的语序、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修饰语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规律。
在英语中,形式主语it动词倒装、有些情况下there做形式主语出现,而在汉语中强调句子中的主语。
同时,英语中主语一般要位于动词前面,而汉语中主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例如“他吃饭了”。
英语的格语法是一大特点,同样没有直接对应的语法在汉语中,表达方式不彻底迂回,但表述的准确性较高,同时还涵盖了动词及其进行的方向,在说明过程中给予了更多的提示。
汉语则在两个意象之间加以比喻或比对,以描述含义深刻或比较精细的情形。
三、词汇在词汇方面,英汉两语言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英文中有大量的拉丁语单词,例如psychology、geography等,在与汉语不同的语言背景下,英文单词的计划性、规律性都较强,且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
而在汉语词汇中,常常喜欢用象声词、象形词等短语表示具体意思,例如“哗啦啦”、“嗷嗷待哺”等,精细致思,特别能描绘出直观生动的场景和情感。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英文和中文各自独特的网络语言也有很大差异。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7d4f95afe4733687e21aae5.png)
B. 调整空间顺序 英汉两种语言一般都遵循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里到外的顺序排列;但是汉语由 背景到焦点、由参照体到目标体;英语由焦点到背景、由目标体到参照体,翻译时 要注意这种认知差异在句法上的体现。英语大都把最重要的或者较紧急的信息放在 最前面,而汉语则 【例 1 】 The man's swarthy face was placed and still; his black hair and beard were slightly, very slightly, discomposed. His eyes stared wide-open, glassy and vacant, at the ceiling. The filmy look and the fixed expression horrified me. 【译 文】 那个人黑魆魆的脸一动也不动;他黑色的头发和胡子都稍微,只是稍 微有点凌乱他的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正在茫然而无神采的瞪着天花 板,两 只眼睛中得那呆滞的样子和凝滞的表情把我吓坏了。 C. 调整逻辑顺序 英语因果叙述较灵活表示原因的从句可在主句之前,也可在主语之后,而汉语常是 “因”在前,“果”在后;表示条件假设的从句和表示因果从句差不多,而汉语常 是“条件假设”在前,“结果”在后;英语表示目的行为,常是“行为”在前, “目的”在后,而汉语有时为了强调目的,常把目的放在行为之前,在表示结果理 由等方面则比较相似。 【例 1 】 Let's work harder so that we may fulfill our plan ahead of schedule. 【译 文】 为了能早点完成计划,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英汉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汉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a829ff54ad02de80d4d84062.png)
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把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凝固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一定的模式,进而形成一种思维形态。
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差异。
思维上的差异,反映着操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
因此,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操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
英汉两种语言也毫不例外。
1、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汉民族重形象思维。
英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却恰恰相反,他们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
这种思维形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这种表达给人一种“虑”“泛”“暗”“曲”“隐”的感觉。
如: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 (= No news is good news .) 句中absence, intelligence 和developments。
而汉语则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实”“明”“直”“形”“象”的感觉,如“画饼充饥”(借空想安慰自己)中的“饼”与“饥”。
2、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在表达思想时,英民族的思维更直截了当,他们习惯把要点放在句首先说出,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一补进,而汉民族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
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句式结构多为前重心,头短尾长;而汉语句式结构多后重心,头大尾小。
例如:英文讲“I met with my middle school classmat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entrance of the theatre at 7:30 yesterday evening, whom I haven't seen for years.”而汉语则说“昨天晚上7点半在剧院门口,我遇到了我多年未见面的中学同学。
英汉语言差异9_conv
![英汉语言差异9_conv](https://img.taocdn.com/s3/m/afbda52f7375a417866f8f88.png)
英汉语言差异之九间接与直接Indirect vs. Direct一,委婉(Euphemism)二,含蓄(implicitness)三,迂回(periphrasis)一,委婉(Euphemism)“a mild or vague or periphrastic expression as a substitute for blunt or disagreeable truth.”委婉说法是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言的人或者事物。
借用温和动听的为万一来代替粗鲁刺耳的言辞;或者来回避掩盖某些残酷的社会现实;或者防止”出口伤人“,尤其是不洁,不雅,令人害怕的人或者事物。
委婉语在英语中使用广泛。
上厕所(汉语委婉语):解手,大便,小便,方便,如厕,洗手Go to the restroom,Go to the washroomUse the bathroomWash one’s handsRelieve oneselfAnswer a call of nature死逝世,牺牲,谢世,圆化,阵亡,寿终,百年, 见马克思Pass awayGo to one’s Make rSleep with one’s fathersJoin the great majorityPay the debt of natureBe with GodGo to glorygo to a better worldSleep the final sleepCross the Great DivideClimb the golden staircase怀孕有喜,重身子,双身子,Be expectingIn a family way (Am.E)In the family way (Br.E)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年老年迈,年长,上了年纪,上岁数,年事已高Senior citizenEdlderly peopleAdvanced in age与汉语相比,英语中的委婉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繁,而且范围广泛。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33008eb0717fd5360cdcf9.png)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就应该尽量平等地转达这些文化
的方方面面,逐步使译文读者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
尽量保留其语言的比喻形象、语言特点,给读者一
个忠实可信的译文。
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要认识汉语的特点,
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
就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特点,就
第三章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退出
第三章 英汉语言对比
3. 1 英汉语言特征对比
3.1.1 3.1.2 3.1.3 3.1.4 3.1.5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爱化零为整,汉语喜化整为零 英语爱用静态词,汉语多用动态词 英语语序变换多,汉语结构较固定 英语多用被动,汉语常用主动
要跟方言比较。无论语音、语汇、语法,都可
以通过对比来研以期准确地把
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精神风貌,尽量把这种 “特点”和“风貌”真实地反映到汉语译文中。
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翻译是两种语际间的转换、是两种文化信
息间的转换。语言不是静止不变的,是随着社
课堂互动1
第 三 章 重 点
3. 2 英汉词汇表达对比
3.2.1 英语词汇含义多 3.2.2 英语词汇搭配多 3.2.3 英语词汇在句中的位置多
课堂互动2
3. 3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
3.3.1 英汉句子结构的互换 A. 英语简单句可转换成汉语复合句 B. 英语并列句、复合句可转换成汉语简单句 3.3.2 英汉句子顺序的调整 A.调整时间顺序 B.调整空间顺序 C.调整逻辑顺序
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词的意义、语言 表达也是如此。语言是活的,运用语言的人也 要灵活对待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方法技巧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1db04d83186bceb19e8bb28.png)
3. 英汉句法对比
We had been dismayed at home while reading of the natural calamities that followed one another for three years after we left China in 1959.
我们于1959年离开中国。此后,中国连续 三年遭受到自然灾害。当我们在国内读到 这方面的消息时,心情颇为低沉。
Red Butler Scarletto’ Hara 哈拉 Ashley Wilkes Melanie Hamilton 雷特· 巴特勒 斯卡利特· 奥
阿什礼· 威尔克斯 梅拉尼· 汉密尔顿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异化:条条大路通罗马。 归化:殊途同归。
“My dear Mr. Bennet,” replied his wife, “…”. 异化:“亲爱的贝内特先生,” 太太答到 ……
第二讲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及翻译方法和技巧
英汉语言的对比
1. 综合语和分析语
英语属于综合语,而综合语的特征是运 用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来表达 语法关系的。 汉语属于分析语,分析语的特征是不用 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 系。
1. 综合语和分析语
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 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 His movements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 His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 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The rapidity with which he moved astonished us.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was astonishing. 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 He astonished us by his rapid movements. He astonished us by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风霁月与雾里看花——英汉语言风格比较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田卫平由于语言类型不同,英汉语言在风格上呈现着一些各异其趣的风貌:英语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比较起来,一个语言表达如光风霁月,一个语言表达似雾里看花;一个呈现着语言的澄明之美,一个呈现着语言的朦胧之美。
一、精准与模糊在语言风格上,英语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的差异。
季羡林指出:“汉语的历史演变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代表古代语言的文言文,越古越简单,单音词越多。
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之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
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
可是语感这玩意儿恍兮惚兮,不易得到,非长期诵读,难以得其门径。
根据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经验,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古代皓首穷经的儒者都难免有误读之处,遑论我们现代人,遑论外国的汉学家!到了后来,用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人民口语的文体写的东西逐渐多了。
五四以后,白话文成了写文章的正统。
一方面,由于语言内部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欧风东渐译书渐多的影响。
虽然汉字仍然没有形态变化,白话文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楚起来,理解的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
理解起来,靠语感的成分渐减,靠分析的成分渐增。
对外国人来说,学习白话文,比起学习中国古典来,就容易得多了。
说一口流利汉语的外国汉学家越来越多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汉语毕竟还是汉语,它依然没有语法形态变化,它的综合性依然存在,因而模糊性也就依然存在,多义性也依然存在。
”(1)汉语“模糊性强”,是汉语语义型特征决定的;相比之下,英语精准性强,这又是英语语法型特征决定的;这两点反映到风格上,形成精准与模糊的不同修辞特点与语言美感。
例如:曹禺《日出》有一段描写:“……外面打地基的小工们早聚集在一起,迎着晨光由远处‘哼哼唷,哼哼唷’地以整齐严肃的步伐迈到楼前。
”(2)翻译成英语是这样的:“……and outside the window the labourers working on the foundations of the new building have already assembled and now, with the sun on their faces, they are coming closer and closerwith grave, rhythmical tread,their ‘hung-hung-yow,hung-hung-yow’sounding in the distance.”(3)“打地基的小工们”用英语表达为“the labourers working on the foundations of the new building”,多出的“the new building”使语意较汉语更为精准。
汉语“地基”单看确实比英语模糊,但在上下文语境中意思是清晰的:结尾处的“楼前”与“地基”呼应,使“地基”语意表述得简约而清晰,由此更能看出汉语的表达和理解要依靠更大的语境。
“谁”“迎着晨光”,“谁”“哼哼唷,哼哼唷”,在汉语里无须出现;而被译为英语后,“their ”是不能缺少的。
精准与模糊的差异在诗歌语言里更为突出。
“玉容寂寞泪阑干,一枝梨花春带雨”。
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是比喻还是象征,汉语无须指明,而英语若是比喻必有“like”一类喻词。
如: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Robert Burns《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4)如没有使用“like”一类喻词,就会被视为一种新的修辞手法。
如: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Ezra Pound《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这是西方现代诗歌意象派的一首名作,作者是意象派大师庞德。
庞德创作的灵感来自中国古典诗歌,“这首诗的两行之间没有联系词,所以其间关系如何全靠读者的想象。
这种结构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常有的,这也是庞德诗受到东方影响的一个例子。
”(5)faces和Petals之间没有“like”一类喻词,就绝不能认为是比喻,而被认为是使用了“意象迭加”的创作手法,把两个意象不加评说地并列在一起,给人无尽遐想,而“意象迭加”则成为意象派写作的重要技法。
二、周严与简约在语言风格上,英语与汉语呈现出周严与简约的差异。
启功曾风趣地说:“再后教起古代文章和诗词作品,问题就来了。
句式真是五花八门,没有主语的,没有谓语的,没有宾语的,可谓触目惊心。
我回忆小时学英语语法有一条:一个句子如在主语、谓语、宾语三项中缺少任何一项时,这就不算一个完成的句子。
我国古代作者怎么作了这么多未完成的句子呢真不减于小孩唱的一首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脑袋。
真奇怪,真奇怪。
我努力翻检一些有关讲古代汉语语法修辞的书,得知没有的部分叫作“省略”,但使我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省略之后的那些老虎,还那么欢蹦乱跳地活着”(6)启功的例子生动表明了英语表述周严、汉语表述简约的特点。
再以毛著英译为例:毛著《别了,司徒雷登》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
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英译What matter if we have to face some difficulties Let them blockade us!Let them blockade us for eight or ten years!By that time all of China's problems will have been solved.第一句谁有“困难”,汉语可以不说,英语一定得交代是“we”。
第二句“封锁吧”,谁封锁谁,汉语可以不说,英语必须得说明是“them”封锁“us”。
汉语“解决了”,一个动词“解决’带一个语尾兼语助词“了”,英译用will have been solved四个字组成的一个动词。
“解决了”大致相当于have和solved加在一起,表示未来的will,表示被动的been,汉语里都是不言而喻的。
(7)汉语成语、俗语一般十分简略,而用英语表述就必须变得周严起来才行。
如:汉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英语:How can one tiger’cubs without entering tiger’lair汉语:无官一身轻。
英语:One who has no official duties has a light heart. (8)英语周严、汉语简约的原因,根据王力的观点是“法治”语言与“人治”语言的差异:“西洋的语法通则是需求每一个句子都有一个主语的,没有主语就是例外,是省略。
中国的语法通则是,凡主语显然可知时,以不用为常,故没有主语就是却是常例,是隐去,不是省略”。
(9)从徐通锵的视角来看,归根结底还是语法语言与语义语言的差异。
语法语言的句法结构是主谓结构框架,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主语、一个谓语,不能省略;而语义语言的句法结构是话题——说明框架,只要有语境的补充和提示,话题就可以省略。
然而,无论是“主语”还是“话题”的省略,都会影响句子的语言风格,使其或周严,或简约,由此构成不同的审美意趣。
(10)三、直露与含蓄在语言风格上,英语与汉语呈现出直露与含蓄的差异。
精准与模糊、周严与简约等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分别影响着直露与含蓄的语言风格的形成。
汉语句式的意合法使中国诗歌艺术更具含蓄的特点。
袁行霈指出:“中国诗歌艺术的另一个奥妙在于意象组合的灵活性。
在这方面,汉语语法的特点给诗人以极大的方便。
汉语句子的组织常常靠意合而不是形合,中国诗歌充分利用了这个特点,连词、介词往往省略。
词和词,句和句,几乎不需要任何中介而直接组合在一起。
这不仅增加了意象的密度,而且增强了多义的效果,使诗更含蓄,更有跳跃性,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补充进行再创造的余地。
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不受时、数、性、格的限制,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诗人可以灵活地处理和表现意象的时空关系、主宾关系,不粘不滞,自由笔墨,使诗歌的含义带有更大的弹性。
”(11)丰华瞻也持类似看法:“西洋语言比起汉语来,显得罗嗦,用字多。
英语比汉语明确,但铺开。
其它语言更复杂。
法语非但代词要表明性别,而且形容词也要标明性别。
俄语除代词、形容词表示性别外,动词过去式也要标明性别。
就做诗而论,都不如汉语简练、含蓄。
”(12)以李白《玉阶怨》为例,丰华瞻对汉英语言风格做了如下比较: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首诗的确写得很妙。
总共只用了二十个字,但表达的意思很多。
由于汉语语法的特点,主语可以省略;主人公是谁,让读者根据‘玉阶’与‘罗袜’去体会。
情节也不说出,让读者根据‘怨’与‘夜久’去体会出:她在等待她丈夫,等了很久他还不来,因此怨恨。
这样简练而含蓄的诗,恐怕是世界文学中少见的。
”(13)我们再以一则汉诗英译为例,比较英汉语言直露与含蓄的差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The autumn moon is half round above Omei Mountain,Is pale light falls in and flows with the water of the Plngchang River.In night I 1eave Chingchi of the limpid stream for the Three CanyonsAnd glides down past Yuchow,thinking of you whom I can not see.(14)“思君不见下渝州”用英语表述,思念者“I”和被思念者“you”都要出现,精准而直露,改变了汉语语言模糊而含蓄的特点;再加之“above 、in、of、for”等介词的使用,更变模糊含蓄而为精准直露,使语言的美感由朦胧转变为澄明。
注释(1)季羡林《汉语与外语》45-47页,语文出版社,2000。
(2)《曹禺选集》第2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肖君石《汉英、英汉翻译初探》第292页,商务印书馆,1982。
(4)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第34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5)参见《周珏良文集》第246-248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启功《汉语现象论丛》第2页,中华书局,1997。
(7)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二集,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