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
海量阅读,从这里起步韩兴娥内海量阅读小学低段语文老师用书
![海量阅读,从这里起步韩兴娥内海量阅读小学低段语文老师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9f198e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7.png)
同时,书中还提供了阅读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 行阅读。
这本书还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作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和阅读习惯,教 师应该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书中提供了多种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表达 和创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书中,韩兴娥老师强调了“海量阅读”的重要性。她认为,阅读是孩子们 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大量的阅读则能够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养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她指出,小学低段是孩子们阅读兴趣和习惯养成的关 键时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这一时期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 趣和习惯。
韩兴娥老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海量阅读。她认为,教师应该为孩子 们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读物,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在课堂上 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教师还 应该鼓励孩子们在阅读后进行分享和交流,以加深他们对读物的理解和认识。
从整体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目录按照教学进度和内容深度进行编排,循序渐 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每个章节中,都设计了导入、讲解、练习和拓 展四个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并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这本书的目录强调了海量阅读的重要性。在每个章节中,都穿插了大量的阅 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仅题材广泛,而且难易适中,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够培养阅 读兴趣和习惯。
阅读感受
《海量阅读,从这里起步韩兴娥内海量阅读小学低段语文老师用书》读后感
韩新娥海量阅读分享会
![韩新娥海量阅读分享会](https://img.taocdn.com/s3/m/97c5945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4.png)
2 读书与教育 读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读书。
韩老师的课堂被读书生所充盈,在教师范读学生多 种形式读后。教师只是提纲写领的提议,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后马上进行第二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在 读中物物中毒,这样就为孩子的月海量越多赢得了 时间。实践证明,通过海量阅读,以前孩子不能不 懂的地方。也被慢慢理解,甚至被孩子们灵活运用 于现实中这笔死抠课本教师而提命面要生动得多。
韩 兴 娥 海 量 阅 读
1 明确责任,激发兴趣
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喜欢学 习的孩子在学校里会感到幸福,而讨厌学 习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痛苦。
韩兴娥老师认识到自己பைடு நூலகம்事儿, 要有责任是让孩子喜欢阅读。
她和家长们共同引领孩子走上了 海量阅读之路。培养他们的读书能力,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韩兴娥老师让 一年级学生识字两千多;三年级学生 习作水平达到六年级水平;四五六年 级开始真正的海量阅读。先学《中华 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为经 典铺路。再到《论语》、《道德经》 等经典的诵读学习,把我们传统的课 外阅读模式一进课内让学生真正的爱 上语文。
演 示 完 毕 感 谢 观 看
3 强化阅读。
实践证明,海量阅读与考试并不冲 突。获得读书的乐趣,在广泛阅读中, 孩子们的识字量突飞猛进,对文章的理 解能力也远远高于非实验班。至于生字 的书写,这道难题在韩老师的集中训练 中也迎刃而解。孩子们不再是复习期为 灾难日,那快乐的情绪,强烈的读书欲 望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所期待的。学生 学校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学生具备从学习 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的学生。而 不是培养将考试当做世界末日的考生啊。
感想
• 我认为教师首先是应该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一个 传播文化的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教授,如果不行, 还可以学着做一个文化人,边教边学。哪怕是和学生 一起学,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就可能 逐步实现课堂上的对等交流,何况像韩老师那样进行 海量阅读,不需要扎实的教学,学基本功不需要高超 的教学艺术,一般老师、一般学生都能适用。所以说 和学生一起阅读,这是一条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 成长的通天大道。韩星娥的海量阅读实验,让诸多家 长和老师的轻负担、高效率,梦想成真,她的海量阅 读带给我们的启示将更加深入。
听韩兴娥海量阅读有感
![听韩兴娥海量阅读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e9b75c05b52acfc789ebc973.png)
听《韩兴娥海量阅读》有感白改侠周六听了韩老师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
韩兴娥老师的一场《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的专题报告,通俗易懂,浅入浅出,无高深的理论,只有朴实的做法,朴实的话语。
“朴实”让与会者“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那么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到底是怎样一种教学方法呢?其实,韩兴娥所进行的“课内海量阅读”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人人认可的大量阅读教学。
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是在某一时间段,全班共同在“课内”阅读某一本“课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她所用。
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课外”读物“课内”的时间从何而来?删除繁琐的讲解是大家的共识,比如拼音教学,鼻音、翘舌音等知识不用讲。
还要适当降低要求,教材上出现的音节拼不熟练也不要紧,学困生能把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按顺序念熟就行了。
于是韩老师仅用三个星期就教完了拼音,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着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的卡片,贴在书桌上,放到铅笔盒中,经常对照卡片拼读音节,时间一长,每个学生的拼读速度都提上来了。
在识字教学中,韩老师很少让学生口头组词,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用来组词的字只知其音不知其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认读词句,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读熟,不只省时间,而且效率高。
期末考试前,韩老师才让学生“临阵磨枪”做几张试卷。
平日除了阅读就是写写生字,课堂上不做任何题型。
省出来的“课内”时间用在读“课外”书上了。
就地取材,灵活运用。
2000年,韩老师最初的改变是学习人教版和辽宁的韵语识字两套教材,从“一”到“二”的改变很艰难,也称不是上是“海量”阅读,但到了中高年级的效果已经很好了。
06年、07年她再次教一年级时,在课堂上学了厚薄不等的十几本“读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的起步。
之所以称“读物”而不是“书”,因为很多都是就地取材的东西。
入学第一天每一个学生拿到一本我编辑的小册子,有“熟悉的儿歌”、“汉语拼音情境歌”、“同学的名字”等,在学生不会拼读音节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识字;《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音乐》上的儿歌也教被她编辑成阅读、识字的教材;《拼音报》《阅读指南》等报刊也是阅读识字的好教材。
韩兴娥:以海量阅读超越一本教科书
![韩兴娥:以海量阅读超越一本教科书](https://img.taocdn.com/s3/m/cca632a7ce2f0066f4332226.png)
韩兴娥:以海量阅读超越一本教科书韩兴娥:以海量阅读超越一本教科书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第一届潍坊市名师,第二届山东省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
从2000年开始,探索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
韩兴娥老师与学生一起课内阅读。
(资料图片)■本报记者赵小雅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
说她普通,是因为接触过她的人都认为,她看起来真的没有“名师范”,用该市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的话说“就是怎么宠也宠不坏”的类型。
但是,因为她坚持十几年的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却让她变得越来越不普通,甚至已经小有名气,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名师。
一般教师成名,基本上都是以“课”成名,课上得好,或者在某个重要的赛课平台上崭露头脚,加之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从而扬“名”,进而被许多人知晓。
韩兴娥的出名,走的却是另外的途径,她以坚持了13年之久的小学语文“海量阅读”教改实验被小学语文界熟知,可以说,她的成名是一个漫长的坚持与创造摸索的过程。
用她自己的话说,“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的,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的。
经过6年的积累,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便是阅读、写作及表达等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现在,也会有一些地方邀请她前去交流经验,她却说,自己不具备借班上课的本事,因为她的语文课堂与通常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不同。
每当有邀请她交流的,她更多是介绍自己的教改实验情况,因为不是自己的学生,不是经过了长期课内阅读训练的,课是上不来的。
“海量”顾名思义就是量很大的意思。
一般的语文教学,阅读都是放在课外,课内只教授一本语文教材,理念稍微超前的教师,会围绕所学单元或课文引入一些课外阅读材料。
但是在韩兴娥的语文课上,却完全变了样,课堂上教材已经不是主角,通常被放在课外的阅读却成了课堂的主角。
大量课本之外的优秀读物进入课堂,在课堂40分钟之内全班共读同一本书,读完一本换一本,课本以外的阅读占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
潍坊北海学校韩兴娥 “海量阅读”听课心得
![潍坊北海学校韩兴娥 “海量阅读”听课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4bf8051516fc700abb68fcdf.png)
潍坊北海学校韩兴娥“海量阅读”听课心得上周,我有幸去潍坊北海小学听了韩兴娥老师的一堂课。
虽然往返近二小时的车程,但这堂不是“语文课”的课堂不仅让我认识了这位教师,更让我对她的大胆创新、不拘泥教育现状的精神所鼓舞。
驻足校外向里望去,这座小学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走进教学楼,一眼的明净整洁吸引了我。
每个教室外都是满满一墙布局规整又不失活泼的童真的班级展示,各有各的特色,透过玻璃向教室内一瞥,也是如此。
楼道中张贴的无数照片和学生作品也显示了学校对于学生特长培养的重视。
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是多么大的愉悦和幸福。
走进韩兴娥老师所在的班级,正瞧见穿着素净的她正为孩子批改作业,对于我们的到来并不在意,就连班里的学生也是如此,不拘谨,不做作,轻松自如自在。
我们这次观摩了韩老师的课外教材《韵读成语》。
最大的感受就是,韩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掌控,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讲述和理解,她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引导而已。
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让我真的很吃惊:会听、会讲、会发问、会各抒己见,各个争先恐后,课堂却还是那么井然。
再与自己的学生相比较,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思考能力也远远胜出。
从韩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的教学模式,发掘的是孩子的内在潜力,对于学生一生受用匪浅。
在与韩老师的座谈中,我发现她是一个言语平常、朴实无华,实实在在的人。
但是她“两周上完教材”的做法着实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有几个人有这样的魄力呢?也许就是这众人眼中“不同寻常”的尝试和坚持自己想法的毅力,成就了她的教改实验,磨砺出她特色鲜明的教学艺术,也造就了一个个有思想、有涵养的学生。
在与她的交流中,她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各个年级段“海量阅读”的一些看法,供我们参考,例如:低年级多以生动的趣味儿歌等为主,中年级则以古典诗词、成语故事等为主,高年级以文言文、大量的经典名著等为主。
可想而知,几年后,学生们各个都饱读诗书。
但是这鲜花的背后,是韩老师的艰辛付出和努力,让人钦佩。
韩兴娥老师解读“课内海量阅读”三
![韩兴娥老师解读“课内海量阅读”三](https://img.taocdn.com/s3/m/8ffa44f155270722182ef7e3.png)
语文教学至简为上人生法则从简如流1.家常课随意听周三下午新华社记者到我班听课,上午第二节课下通知时我正为一件私事烦恼着,下午第一节听,三、四节是我的课,没有一点时间准备。
我惯用的听录音、朗读、简单理解的形式似乎过于简单了,于是打算准备一个简单课件。
午饭后备课,困意袭来,睡了一觉后已近2点,素英校长告诉我潘院长已来了。
我急匆匆地把于新宇老师暑假时准备的“一字组多词”设成大号字,搬着笔记本电脑进了教室。
等待的时候觉得我的备课还是太简单,又找出家长们写的“学以致用”小故事设成大号字。
市区两级教研室的领导带着两位记者走进七班教室,学习了两篇课文之后,认读屏幕上的词,面对这些第一次见面的生词,有着认读2100生字基础的弟子们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个个顶呱呱。
最后学习“学以致用”小故事。
课后记者问我精读的课文怎么教,我说这就是精读。
二年级的小文章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困难,理解不了的课文是还没到理解的时候,比如第六单元那些关于朱德、大禹、孔繁森的文章,要理解的深刻肯定是很费劲的,这类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
这样的“歪理邪说”源于女儿小的时候读成语的教训。
成语故事一般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小孩子理解童话、寓言故事很容易,但理解那些历史故事难度很大。
这也难怪,几岁的小孩子头脑中怎么会有“几千年前、几百年前”这样的时空概念?然而当时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给她讲了那么多遍,她还是搞不懂?现在想来不是孩子笨,而是大人糊涂!好在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再强求我的学生“深刻理解”,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6号送女儿参加军训,进校门时遇到初中部的李宏伟校长,宏伟邀我到她办公室。
她谈起3号那节课说:“你的课实在太简单了,但学生的表现很出色!孩子们个个读得绘声绘色,童真童趣童言稚语太可爱了。
”“你认为这节课简单吗?这是开学后我第一次提着电脑进教室,平日的课比这还简单。
小学语文教师必看:韩兴娥40分钟里的海量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必看:韩兴娥40分钟里的海量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ca60eb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a.png)
小学语文教师必看:韩兴娥40分钟里的海量阅读“走进韩兴娥的课堂,你会发现,“课内海量阅读”简单易行。
”韩兴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潍坊北海学校语文老师,齐鲁名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中小学生课内海量阅读与核心素养培育研究》课题组副组长。
她研究和探索出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法获教育部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
她和海读团队成员根据课堂实践编辑的“课内海量阅读系列丛书”,为师生提供了有趣、高效的课堂共读书籍。
教育部新规:小学新版的语文教材要学习129篇古诗文;初中已经开始要求阅读整本课外书并进行考查;高考语文卷面字数已经从原来的7000字涨到10000字,阅读能力要求大大提升。
意味着不阅读,在考场上连题都做不完!同时,阅读能力还体现在每一门学科!除了应试教育以外,您孩子“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藏在他的气质里!新规一发布,聪明的家长都大力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内行都懂,大道至简。
武林中的至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无极生太极。
在母语教学流派纷呈的当下,我们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范例?深入解读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或许能敲开那扇已令无数语文老师折戟而返的众妙之门。
韩兴娥带领的项目组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童书趣读—经典美读—史哲深读—思想悟读”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路径。
在实践中,这一路径引导学生以“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思想价值”为核心,利用两周时间学完教材,其他时间以相对固定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上阅读,通过先识后写等,强化语文思维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六年,学生平均课内阅读量达到1200万字,这是新课标要求的10倍。
一年级学生一入学,韩兴娥就加快了拼音教学的速度,侧重于让学生动手、动嘴,在“海量阅读儿歌”中识字。
课堂上,学生放开声音朗读,一边用手指着文本一边动口读,还可以一边摆卡片一边拼读。
3个星期,学生就读完了《学拼音儿歌77首》,很快踏入了“课内海量阅读”的快车道。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的教育奇迹(附实施策略)好文精选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的教育奇迹(附实施策略)好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ba26cc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1.png)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的教育奇迹(附实施策略)好文精选韩兴娥,山东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教师,齐鲁名师。
2000年开始探索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在开学和期末各用两个星期就能完成语文课本教学并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剩下的时间和学生在课堂上共读课外书,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突围”的大讨论。
每学期教学一本课本的常规教学法统治教坛数十年,其实,这种似乎是高效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行为是造就差生的源头。
每个班里总有几个智力正常却连一篇课文也读不熟的学生,一直到小学毕业,这几个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却连最基本的读熟课文的本领也不具备,原因就在于举一反三的教学理念使那些懒孩子、慢孩子没有在相应的年龄段得到相当数量的训练,从而可能一生永远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
我从2000年开始,将越来越多的文本搬到课堂上,发现“课内海量阅读”是“消灭”差生最重要的手段。
举三反一、举十反一、举百反一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能力。
比如通过大量诵读白话文,我的学生个个朗读能力强,作文个个写得通顺,包括那些懒孩子、慢孩子;通过大量诵读文言文,学生个个能凭借语感在老师教学之前就能基本正确流利诵读文言文的,读后能理解大意;升入中学后,当年在我的班里感觉学习吃力的学生突然发现自己在学习文言文方面成了优秀学生。
而且孩子们通过海量阅读融汇百科、贯通古今,他们的自学能力、民主意识、求知欲望都使我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
课内海量阅读实施策略“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白话文”中诵读、积累语言;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儿歌”中拼读、识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
愿教师少分析,让学生多读写——从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说起
![愿教师少分析,让学生多读写——从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说起](https://img.taocdn.com/s3/m/d8e1c10b02020740be1e9bcb.png)
许 多 教 师 如 聆 神 话 、 信 将 疑 。 慕 今 科 学 研 究 和 现 实 工 作 获 得 成 功 的 他 门 类 的 课 程 中将 具 有 极 大 作 用 的 将 羡 的不 少 ,仿 效 的 不 多 。 主 要 原 因在 保 证 。 于 ,大 家 都 把 这 种 现 象 单 纯 地 看 成 随着 书 籍 阅 读 的 目录 化 、报 刊 反 复 地 运 用 的 方 法 ,其 效 果 将 比单
“ ” , 有更 多 反复实 践 的意义 。 习 字 带 语 言 文 字 的 习 得 量 将 直 接 影 响
在 信 息 爆 炸 时 代 ,需 要 的是 在
中 国 当 代 先 进 的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观 短 时 间 内 从 浩 瀚 的 文 字 信 息 中 获 取 个 人 对 语 言 文 字 的 “ 和 力 ” 亲 。
期 )
各 种 信 息 的 交 互 撞 击 中 最 先 进 发 出 间 成 正 比 。 如果 说 , 师 的正确 讲解 , 其 教 在
话 , 么相 对语 文来 说 , 取 大量地 那 采
对 于 这 则 天 方 夜 谭 式 的 新 闻 , 个 体 的 正 确 判 断 和 创 新 意 识 , 是 当
山 东 省 潍 坊 市 北 海 学 校 有 一 位 渺 茫 目标 ,对 于 推 动 我 国 语 文 阅 读 造 关 键 词 的 能 力 ! 韩 兴娥 老师 , 在课 堂 4 她 0分 钟 之 内 教 学 改 革 , 有 极 大 的 现 实 意 义 。 具 进 行 “ 量 阅读 ”“ 周 上完 一册 教 海 ,两 学 生识字 量达 到 20 5 0字 , 年 级 认 三
是 韩 老 师 的 个 人 天 资 — — 既 然 没 有 阅 读 的广 告 化 、应 用 阅 读 的 导 语 化 纯 地 讲 授 , 即 现 在 通 行 的 “ 读 理 阅 这份 天资 , 就不 想 “ 篮 打水 ” 。 和 知 识 阅读 的 电子化 倾 向 的 出现 , 解 ” 者 “ 读 文 本 ” 为 直 接 而且 也 竹 了 或 细 更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f0a438584868762caaed584.png)
让孩子能够通透起来 , 能够写出 自己的东西。一个人
需要确立 自我 。通过阅读和写作确立 自我 , 是 一个 非
孩子要拥有生活 的能量 。文学是人学 , 最多 的是 常好 的方式 。你 自己觉得天大的事 , 对别人来讲 可能
反映不 同的人 。今天的 中国 , 对人 的宽容度不够 。在 没那么严重 。 发 达国家 , 相对来说 , 它对人多元性 的理解是不一样 ( 秦 文君 , 当代 著名儿 童文 学作 家 , 中国作 家协 的, 它 比较宽容 , 至少 比较礼貌 。对人 的态度是人 文 会全 国委 员会委员 , 上海 市作家协会 副主 席 , 上海 市
举 两得。上课专 门教学生学写姓名 , 教会别 人认 自己
z 。 。 年 s 月 上/ 2 9
观
点
0 _ _ | l l
考前 复习 ,反复看拼音 写汉字和根据课 文 内容 填 空( 一类字写写 、 背) 。 每学期期末考一次就好 。 平时考试 : 将一类字编在
一
点, 宽容一点 , 这个社会才是 比较好的 。 任何教 育都不是完美 的 。好 的童 书里 还有很多
静能生智 。一个人 可以很活泼 , 但如果他没有能
够安静 的力量 , 没有定力 , 那 么这个人肯定是不 健全 逻 辑 的东 西 ,如 马克 ・ 吐温 的 《 汤姆 索 亚历 险 记 》
课内海量阅读:韩兴娥
![课内海量阅读:韩兴娥](https://img.taocdn.com/s3/m/7037dac98bd63186bcebbcfa.png)
《名句》教学
名句1.MPG 1.学以致用
2.归类诵读
诗词教学
阅 读 人 物 传 记
融会贯通 五千年
诵 读 经 典 诗 词
1
一 蓑 烟 雨 任 平 生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
前不见古代圣君豪杰, 后不见当今明主贤人。
念天地之悠悠,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一年级 2000字 二年级小故事 插写字、作文教学
亲爱的姐姐: 知道我们的孩子有多么可 爱吗?小小的手指指着一篇又 一篇地读着,这是多么美妙的 画面啊!我们根本不需要坚持, 我们快乐地享受着。 宏伟
写字、作文教学
汉字笔画名称歌
点 横折 竖 横钩 竖提 竖折 竖弯钩 横 竖弯 捺 斜钩 竖钩 撇点 横折钩 撇 撇折 提 弯钩 横折折撇 横折弯钩 横折提 横折弯 横撇 卧钩 横撇弯钩
作文教学
从抄课文对话开始
8格作业本,9、10、12 是不是循序渐进? 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是不是难度比常规教学容易?
中年级
两周教完语文课本
十分钟诵读理解一篇
诵读理解课本
1.领到新课本的自发‚悦读‛
2.听录音跟读 3.背诵口头填空 4.看屏幕边背边谈理解。
开天辟地
他__拿来,左手__,右手__,对 着眼前的____,一阵____,只见____, ‚大鸡蛋‛破碎了。
【对号入座】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 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 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________写出了时间的绵长。 _______写出了空间的辽阔。 _________描绘了自己孤单寂寞、 悲哀苦闷的形象。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https://img.taocdn.com/s3/m/0b715f4af01dc281e53af0c1.png)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
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
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
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
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
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
因此第一轮实验下来,我同时实现了“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
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doc资料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doc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a54b19db4daa58da1114a2f.png)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一、目标解析[ 目标设定]: 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一年级: 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 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 海量诵读经典[ 关键词]时间: 课内。
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的读物。
全班同读一本最好。
质量: 海量。
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
" 增量"" 减负"并举。
方法: 阅读。
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作文、理解问题等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方法,先多形式读书,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
倡感情朗读,弃精细讲解。
二、实施策略(一)一年级: ”海量阅读”中识字1、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读儿歌识汉字(含汉语拼音情境歌)2、阅读、识字和写字不同步阅读先行:多形式领读后,学生自由读背,背上的在课题旁加盖印章,再背下一课识字分别对待:课外不作要求,课内"强制"必会; 助识字困难生领会"字理"写字降低难度:抄抄字/ 描描词(描红形式)(二)中年级: 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一年级已识字2000。
1、半个月读完整本语文书教法:略读课文默读; 精读课文感情朗读坚持反馈: 不论课内课外,都得在感情朗读基础上口头填空。
选择精美语言块,强化感悟语言的精妙。
2、大量背诵韵文和小故事完成课文学习后,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宋词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3、全班共读一本小说中年段讨论重点是内容。
学生发明"贴标签" ,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概括任何一本书、一个情节、一个故事、一个人物…4、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奉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韩兴娥老师解读“课内海量阅读 ”二
![韩兴娥老师解读“课内海量阅读 ”二](https://img.taocdn.com/s3/m/182832eb4a7302768f9939c0.png)
课内海量阅读人人皆可为之“课内海量阅读”就是全班师生共同在“课堂内”阅读某一本“课本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像学习课本一样大量阅读课外书。
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我所用,任何一个认识汉字、会读书的老师都能做,做一个语文老师的起点好低。
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不一定非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高超的教学艺术,我这样口才平平的丑小鸭,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为学生快乐的书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内海量阅读”从不求甚解地诵读开始,课本和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学没有太大差别,不同的是课外书学完之后就收起来,课本还要装在书包里,经常写一写要求默写的生字,课本就是一本识字教材。
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
我很少讲解词语的意思,也不去深入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而是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去自我感悟。
1.缺点成就“海量阅读”我很幸运,此生能蹚出“海量阅读”之路。
本来我没有任何本领,是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
当我的教学为许多同行所赞赏的时候,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那点“本事”,除了喜欢阅读,没有一点儿强项,成就我的几乎都是缺点。
行动大于理念,实干就是能力对于写作,我没有一丁点儿的自信,在上学读书时,我的作文被老师当作反面教材念过好几次。
不是我不努力,以前虽然读得少,但从来没有疏离过书本。
在青年路小学时,滕欣云校长放假前总是借一大摞教育杂志给我读,平日,我也经常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秀作文;后来,我的阅读“取法乎上”,读古代经典,读教育大家的著作。
但是我的文章总是大白话连篇,既无文字的美感,也无思想的高度。
后来读佛教的入门作品,才突然明白过来,我是那种缺乏文字“般若”的人,难怪古人感慨:“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一个人的语言成就,人事的努力只占三分,天分的作用却占到七分。
一向有自知之明的我从不寄希望于通过文字的优美灵动吸引别人,做为一线教师,我的最大优势是做法,想法不是没有,但是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之前,那些想法只是在脑子中回旋而已,很少诉诸于文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https://img.taocdn.com/s3/m/90adcd5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3.png)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第一篇:《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报告实录这是我去今年夏天一本新书的题目。
那么如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呢?我做了十年的实验,就是课内海量阅读。
方法呢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课堂上老师学生共同阅读同一本课外书,当然包括课文在内。
这是一个大体的规范,具体的数目不好说,应为有些书上学期能找到,现在找不到了,没有卖了。
低年级呢,记得是儿歌、韵语、小故事。
中年级呢除了一些文选之外就是唐诗宋词、古典诗词。
高年级就比较有时间了,时间比较宽松。
孩子作文啊,写字基本过关的时候来学一些。
那么按年级的顺序来做一个汇报。
一、低年级一年级呢,孩子能够认识2000个汉字,当然这2000个字并不是非常扎实的,在这里小孩认识,换个地方呢他就不熟了,想不起来了,他在我们学的文本上还是认识。
(一)识字与拼音教学同步进行。
我们有些地区是先学识字的。
尽管说我是两周教完一本教材好像是很另类的,但我自己觉得还是很传统的,教材基本是先学拼音,苏教和人教都是这么安排的。
开学的第一天,八月三十一号,孩子到校的时候,学的是这样的儿歌(上学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
因为他现在拼音没有学。
这是一个小册子,暑假中为孩子准备好的。
三个内容。
1.熟悉的儿歌。
这是两千零六年我又要教一年级,对于一年级我还是比较头晕的,叽叽喳喳特别的闹。
小孩子没有事情可做,他不会拼音,他是一个很活泼的生命体,他只能闹腾。
怎么让孩子有点事情做,就编了这么几首她已经会的儿歌。
上课一教,小孩就说他会,就拿出卡片,这词、这字在哪怎么念,不要用嘴说,用你的手指告诉老师。
这就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方法,你到文中去按顺序,定位去找。
2.汉语拼音情景歌。
这个说起来挺简单。
把教材打到屏幕上,孩子的手中摆着这个字。
上课时老师教这个儿歌,要求他用手指指着。
【名师有约】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名师有约】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f639ee9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9.png)
【名师有约】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名师简介: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教师。
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中突围“的大讨论。
她把教女儿认字、读书的做法迁移到了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而个个考试成绩优秀,全班没有一个差生。
“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
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
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
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
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
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
韩兴娥老师《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共12页文档
![韩兴娥老师《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共1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6b9351fcaaedd3383c4d3b8.png)
韩兴娥老师《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
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
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
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
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
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
因此第一轮实验下来,我同时实现了“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
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学习心得
刘清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在这样一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泉城---山东济南,有幸参加了“全国新语文阅读和写作模式研讨会”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我更是有幸聆听到了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专题报告,齐静老师的“比较阅读”专题报告,以及邢淑红老师的“主题阅读”专题报告。
虽然学习时间很短,但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深远悠长……
其中使我内心受到触动最大的是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讲座,韩老师干脆利索而又不失亲和,我不但佩服韩老师的谦虚和真诚,而且佩服她的大胆改革。
她说:“我不是学者,不是专家,就是一位区区的小学语文教师。
每天带领孩子认认字,读读书,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
她说:“今天我向朋友们推广的做法,你们可能做不到,因为你们的大教育背景不允许你们做。
你们忙着应付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哪来的时间去进行大量的阅读呢?”足见韩老师的谦虚与真诚。
是呀,“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5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韩老师两周教完一本教科书,它重诵读,重背诵,轻理解。
她挤出时间干什么?就是带领学生“课内海量阅读”,她所谓的阅读就是三大块:第一为读熟,第二为背诵,第三为运用。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她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她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
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她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质量关键词:海量。
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平均识字量超过2000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
同时实现“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
她的教学很简单:先运用各种形式读书,例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
这样,一堂课能读2~4篇课文。
其实很多文章能够有感情朗读就行了,提不提问题并不重要,更不要作精细的讲解。
可是要真正地将读书活动进行到底,时间必须有所保障。
为此,韩老师向校长提出要求,取消考试,为海量阅读的试验提供时间的保证。
虽然开始遭到了部分家长或老师的质疑,然而实践证明,海量阅读与考试并不冲突。
孩子们没有了考试的枷锁,会更有充足的时间来徜徉在书海中,获得读书的乐趣。
在广泛阅读中,孩子们的识字量突飞猛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远远高于平行班,至于生字的书写这道难题在韩老师的集中训练中也迎刃而解。
孩子们不再视复习期为灾难日,那快乐的情绪,强烈的读书欲望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所期待的。
学校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学生”,具备从学习中体味到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的学生。
韩老师的这种大胆改革的魄力令人佩服。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韩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实现教学相长的关键是阅读。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一个传播文化的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就可能逐步实现课堂上的对等交流。
所以说,和学生一起阅读——这是一条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成长的通衢大道。
总之,通过此次学习,我会尽力将所思所感践行在教学实际中,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让语文教育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让我们的孩子变得阳光、幸福,让轻负担高效率的教育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