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韩兴娥)
韩兴娥
• [关键词]: • 时间: 课内。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 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的读物。全班同 读一本最好。 • 质量: 海量。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 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增量“ • "减负"并举。 • 方法: 阅读。阅读好比一条船, • 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 • 成倍增加,识字、作文、 • 理解问题等都会迎刃而解。
• 一读论语,不求甚解,重在读准背诵,先 自查后抽查。 • 二读论语,重在前后联系。按顺序逐章谈 认识,前后联系,边交流边翻书。 • 三读论语,以归类总结为主。采用 • 的苏轼"八面出击,一意求之"读书法。 • 切忌意志强加,多商量多辩论。 • 学典籍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 • 教育能力。
• 3、阅读文选和现代小说,完善知识体系 • 教法:自由阅读后讨论。 • 讨论小说重背景,融汇历史故事、小说、 经典而贯通。 • 二轮实验,打算进一步涉猎四书五经、 • 诸子百家。
• 3、全班共读一本小说 • 中年段讨论重点是内容。学生发明“贴标 • 签”,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概括任何一本 书、 • 一个情节、一个故事、一个人物… • 4、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 • 奉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循环日记,四人成绩为小组 • 共同分数。经验共享,鞭策后进。 • 5、"词语表"助生巩固词语 • 准备“词语表”和“看拼音写 • 词语“练习。
• • • •
教学方法:先多形式读书,如听录音、自 由读、开火车读…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 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提倡感情朗 读,弃精细讲解。
二、实施策略
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1、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 • 读儿歌识汉字(含汉语拼音情境歌) • 2、阅读、识字和写字不同步 • 阅读先行: • 多形式领读后,学生自由读背,会背 • 的在课题旁加盖印章,再背下一课。 • 识字分别对待: • 课外不作要求,课内“强制” • 必会;帮助识字困难生领会"字理"
韩兴娥:以海量阅读超越一本教科书
韩兴娥:以海量阅读超越一本教科书韩兴娥:以海量阅读超越一本教科书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第一届潍坊市名师,第二届山东省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
从2000年开始,探索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
韩兴娥老师与学生一起课内阅读。
(资料图片)■本报记者赵小雅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
说她普通,是因为接触过她的人都认为,她看起来真的没有“名师范”,用该市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的话说“就是怎么宠也宠不坏”的类型。
但是,因为她坚持十几年的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却让她变得越来越不普通,甚至已经小有名气,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名师。
一般教师成名,基本上都是以“课”成名,课上得好,或者在某个重要的赛课平台上崭露头脚,加之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从而扬“名”,进而被许多人知晓。
韩兴娥的出名,走的却是另外的途径,她以坚持了13年之久的小学语文“海量阅读”教改实验被小学语文界熟知,可以说,她的成名是一个漫长的坚持与创造摸索的过程。
用她自己的话说,“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的,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的。
经过6年的积累,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便是阅读、写作及表达等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现在,也会有一些地方邀请她前去交流经验,她却说,自己不具备借班上课的本事,因为她的语文课堂与通常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不同。
每当有邀请她交流的,她更多是介绍自己的教改实验情况,因为不是自己的学生,不是经过了长期课内阅读训练的,课是上不来的。
“海量”顾名思义就是量很大的意思。
一般的语文教学,阅读都是放在课外,课内只教授一本语文教材,理念稍微超前的教师,会围绕所学单元或课文引入一些课外阅读材料。
但是在韩兴娥的语文课上,却完全变了样,课堂上教材已经不是主角,通常被放在课外的阅读却成了课堂的主角。
大量课本之外的优秀读物进入课堂,在课堂40分钟之内全班共读同一本书,读完一本换一本,课本以外的阅读占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
韩兴娥老师解读“课内海量阅读”三
语文教学至简为上人生法则从简如流1.家常课随意听周三下午新华社记者到我班听课,上午第二节课下通知时我正为一件私事烦恼着,下午第一节听,三、四节是我的课,没有一点时间准备。
我惯用的听录音、朗读、简单理解的形式似乎过于简单了,于是打算准备一个简单课件。
午饭后备课,困意袭来,睡了一觉后已近2点,素英校长告诉我潘院长已来了。
我急匆匆地把于新宇老师暑假时准备的“一字组多词”设成大号字,搬着笔记本电脑进了教室。
等待的时候觉得我的备课还是太简单,又找出家长们写的“学以致用”小故事设成大号字。
市区两级教研室的领导带着两位记者走进七班教室,学习了两篇课文之后,认读屏幕上的词,面对这些第一次见面的生词,有着认读2100生字基础的弟子们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个个顶呱呱。
最后学习“学以致用”小故事。
课后记者问我精读的课文怎么教,我说这就是精读。
二年级的小文章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困难,理解不了的课文是还没到理解的时候,比如第六单元那些关于朱德、大禹、孔繁森的文章,要理解的深刻肯定是很费劲的,这类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
这样的“歪理邪说”源于女儿小的时候读成语的教训。
成语故事一般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小孩子理解童话、寓言故事很容易,但理解那些历史故事难度很大。
这也难怪,几岁的小孩子头脑中怎么会有“几千年前、几百年前”这样的时空概念?然而当时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给她讲了那么多遍,她还是搞不懂?现在想来不是孩子笨,而是大人糊涂!好在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再强求我的学生“深刻理解”,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6号送女儿参加军训,进校门时遇到初中部的李宏伟校长,宏伟邀我到她办公室。
她谈起3号那节课说:“你的课实在太简单了,但学生的表现很出色!孩子们个个读得绘声绘色,童真童趣童言稚语太可爱了。
”“你认为这节课简单吗?这是开学后我第一次提着电脑进教室,平日的课比这还简单。
海量阅读学习心得及体会
今日,听了韩兴娥老师“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的讲座,我的眼前一亮,使我对如何进行指导阅读,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一、文贵自通,书忌耳传我们不难发现,韩老师的课堂被读书声所充盈,在教师范读、学生多种形式读之后,教师只是提纲携领地提一两个问题学生回答后,马上进行第二篇文章的学习。
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这样就为孩子的海量阅读赢得了时间。
实践证明,通过海量阅读,以前孩子们不懂的地方,也被慢慢理解,甚至被孩子们灵活运用于现实中,这比死扣书本,教师耳提面命要生动的多。
二、在鲸吞牛食中内化韩老师的课堂有两个特点:鲸吞和牛食。
鲸吞当然指的是海量阅读,一节课有时候讲一个单元,别担心孩子会消化不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化,遇到合适的时机,教师会巧妙的.将这些储备调动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种“反刍”的本领学生掌握的桥恰到好处,使我们见到了一群能够旁征博引,推古论今的小学者们。
三、强化阅读,淡化考试要真正地将读书活动进行到底,时间必须有所保障。
为此,韩老师向局长提出要求,取消考试,为海量阅读的试验提供时间的保证。
也许有家长或老师会提出质疑,不考试,学生还会把学习当回事吗?总有一天孩子们必须要面对考试的啊。
实践证明,海量阅读与考试并不冲突。
孩子们没有了考试的枷锁,会更有充足的时间来徜徉在书海中,获得读书的乐趣。
在广泛阅读中,孩子们的识字量突飞猛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远远高于非实验班,至于生字的书写这道难题在韩老师的集中训练中也迎刃而解。
孩子们不再视复习期为灾难日,那快乐的情绪,强烈的读书欲望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所期待的啊。
学校要培养的就是这中“学生”,具备从学习中体味到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培养考生,培养将考试看做世界末日的考生啊。
四、良好的沟通,使海量阅读实验有了同盟军韩老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令人臣服。
记得书中说到一个讲给家长的小故事:一个文盲老工人,在他的几个儿子刚上学的时候就制作了两个书桌,一个给儿子们写作业用,一个自己写作业用,两张书桌离开了一段距离。
小学语文教师必看:韩兴娥40分钟里的海量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必看:韩兴娥40分钟里的海量阅读“走进韩兴娥的课堂,你会发现,“课内海量阅读”简单易行。
”韩兴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潍坊北海学校语文老师,齐鲁名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中小学生课内海量阅读与核心素养培育研究》课题组副组长。
她研究和探索出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法获教育部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
她和海读团队成员根据课堂实践编辑的“课内海量阅读系列丛书”,为师生提供了有趣、高效的课堂共读书籍。
教育部新规:小学新版的语文教材要学习129篇古诗文;初中已经开始要求阅读整本课外书并进行考查;高考语文卷面字数已经从原来的7000字涨到10000字,阅读能力要求大大提升。
意味着不阅读,在考场上连题都做不完!同时,阅读能力还体现在每一门学科!除了应试教育以外,您孩子“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藏在他的气质里!新规一发布,聪明的家长都大力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内行都懂,大道至简。
武林中的至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无极生太极。
在母语教学流派纷呈的当下,我们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范例?深入解读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或许能敲开那扇已令无数语文老师折戟而返的众妙之门。
韩兴娥带领的项目组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童书趣读—经典美读—史哲深读—思想悟读”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路径。
在实践中,这一路径引导学生以“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思想价值”为核心,利用两周时间学完教材,其他时间以相对固定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上阅读,通过先识后写等,强化语文思维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六年,学生平均课内阅读量达到1200万字,这是新课标要求的10倍。
一年级学生一入学,韩兴娥就加快了拼音教学的速度,侧重于让学生动手、动嘴,在“海量阅读儿歌”中识字。
课堂上,学生放开声音朗读,一边用手指着文本一边动口读,还可以一边摆卡片一边拼读。
3个星期,学生就读完了《学拼音儿歌77首》,很快踏入了“课内海量阅读”的快车道。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的教育奇迹(附实施策略)好文精选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的教育奇迹(附实施策略)好文精选韩兴娥,山东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教师,齐鲁名师。
2000年开始探索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在开学和期末各用两个星期就能完成语文课本教学并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剩下的时间和学生在课堂上共读课外书,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突围”的大讨论。
每学期教学一本课本的常规教学法统治教坛数十年,其实,这种似乎是高效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行为是造就差生的源头。
每个班里总有几个智力正常却连一篇课文也读不熟的学生,一直到小学毕业,这几个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却连最基本的读熟课文的本领也不具备,原因就在于举一反三的教学理念使那些懒孩子、慢孩子没有在相应的年龄段得到相当数量的训练,从而可能一生永远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
我从2000年开始,将越来越多的文本搬到课堂上,发现“课内海量阅读”是“消灭”差生最重要的手段。
举三反一、举十反一、举百反一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能力。
比如通过大量诵读白话文,我的学生个个朗读能力强,作文个个写得通顺,包括那些懒孩子、慢孩子;通过大量诵读文言文,学生个个能凭借语感在老师教学之前就能基本正确流利诵读文言文的,读后能理解大意;升入中学后,当年在我的班里感觉学习吃力的学生突然发现自己在学习文言文方面成了优秀学生。
而且孩子们通过海量阅读融汇百科、贯通古今,他们的自学能力、民主意识、求知欲望都使我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
课内海量阅读实施策略“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白话文”中诵读、积累语言;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儿歌”中拼读、识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
愿教师少分析,让学生多读写——从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说起
许 多 教 师 如 聆 神 话 、 信 将 疑 。 慕 今 科 学 研 究 和 现 实 工 作 获 得 成 功 的 他 门 类 的 课 程 中将 具 有 极 大 作 用 的 将 羡 的不 少 ,仿 效 的 不 多 。 主 要 原 因在 保 证 。 于 ,大 家 都 把 这 种 现 象 单 纯 地 看 成 随着 书 籍 阅 读 的 目录 化 、报 刊 反 复 地 运 用 的 方 法 ,其 效 果 将 比单
“ ” , 有更 多 反复实 践 的意义 。 习 字 带 语 言 文 字 的 习 得 量 将 直 接 影 响
在 信 息 爆 炸 时 代 ,需 要 的是 在
中 国 当 代 先 进 的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观 短 时 间 内 从 浩 瀚 的 文 字 信 息 中 获 取 个 人 对 语 言 文 字 的 “ 和 力 ” 亲 。
期 )
各 种 信 息 的 交 互 撞 击 中 最 先 进 发 出 间 成 正 比 。 如果 说 , 师 的正确 讲解 , 其 教 在
话 , 么相 对语 文来 说 , 取 大量地 那 采
对 于 这 则 天 方 夜 谭 式 的 新 闻 , 个 体 的 正 确 判 断 和 创 新 意 识 , 是 当
山 东 省 潍 坊 市 北 海 学 校 有 一 位 渺 茫 目标 ,对 于 推 动 我 国 语 文 阅 读 造 关 键 词 的 能 力 ! 韩 兴娥 老师 , 在课 堂 4 她 0分 钟 之 内 教 学 改 革 , 有 极 大 的 现 实 意 义 。 具 进 行 “ 量 阅读 ”“ 周 上完 一册 教 海 ,两 学 生识字 量达 到 20 5 0字 , 年 级 认 三
是 韩 老 师 的 个 人 天 资 — — 既 然 没 有 阅 读 的广 告 化 、应 用 阅 读 的 导 语 化 纯 地 讲 授 , 即 现 在 通 行 的 “ 读 理 阅 这份 天资 , 就不 想 “ 篮 打水 ” 。 和 知 识 阅读 的 电子化 倾 向 的 出现 , 解 ” 者 “ 读 文 本 ” 为 直 接 而且 也 竹 了 或 细 更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
让孩子能够通透起来 , 能够写出 自己的东西。一个人
需要确立 自我 。通过阅读和写作确立 自我 , 是 一个 非
孩子要拥有生活 的能量 。文学是人学 , 最多 的是 常好 的方式 。你 自己觉得天大的事 , 对别人来讲 可能
反映不 同的人 。今天的 中国 , 对人 的宽容度不够 。在 没那么严重 。 发 达国家 , 相对来说 , 它对人多元性 的理解是不一样 ( 秦 文君 , 当代 著名儿 童文 学作 家 , 中国作 家协 的, 它 比较宽容 , 至少 比较礼貌 。对人 的态度是人 文 会全 国委 员会委员 , 上海 市作家协会 副主 席 , 上海 市
举 两得。上课专 门教学生学写姓名 , 教会别 人认 自己
z 。 。 年 s 月 上/ 2 9
观
点
0 _ _ | l l
考前 复习 ,反复看拼音 写汉字和根据课 文 内容 填 空( 一类字写写 、 背) 。 每学期期末考一次就好 。 平时考试 : 将一类字编在
一
点, 宽容一点 , 这个社会才是 比较好的 。 任何教 育都不是完美 的 。好 的童 书里 还有很多
静能生智 。一个人 可以很活泼 , 但如果他没有能
够安静 的力量 , 没有定力 , 那 么这个人肯定是不 健全 逻 辑 的东 西 ,如 马克 ・ 吐温 的 《 汤姆 索 亚历 险 记 》
课内海量阅读
课内海量阅读——语文教师的幸福之旅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韩兴娥我们学生时代,被老师“逼”着用一个学期的大好时光反反复复“精读”一本课本;当了老师后,我和众多语文老师一样,“尽职尽责”地用一本课本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
不是不知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也不是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痛苦和烦恼,而是根本没有想到语文课竟然能从教材中“突围”。
我知道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每个星期也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读课外书,但学生各读各的书,没法进行交流和指导。
直到2000年,按上级要求购进“韵语识字”教材进行实验,家长们尽管都看到了学生入学不到一年就能自由阅读的效果,但他们念念不忘的是考试成绩,不少家长把孩子在那个年龄段正常的“不良表现”,如书写速度慢、乱用同音字等都“归罪”于我的实验。
在这种“夹攻”之中,我向高年级学生借来全市通用的教材,有了一学期学习两本教材的探索,从一本到二本的探索之路最初走得很艰难,但从此走上了“课内海量阅读”的通衢大道。
现在,在一年级,我们在课堂上能学习厚薄不等的十几本“读物”,从二年级开始,我就能“两周学完一本教材”,剩下的时间,我们师生就在课堂之上尽情地阅读课外书。
“课内海量阅读”实验把“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落到我们师生身上:没有家庭作业,考试成绩优秀,没有一个学困生,孩子有了一个美好甘甜的童年,老师拥有了愉快轻松的心态。
我在实践中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我采取三个办法解决图书: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
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但这样做现在违反规定,先给家长讲清意义,几个班各买一本交换阅读。
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里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很多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课内海量阅读:韩兴娥
《名句》教学
名句1.MPG 1.学以致用
2.归类诵读
诗词教学
阅 读 人 物 传 记
融会贯通 五千年
诵 读 经 典 诗 词
1
一 蓑 烟 雨 任 平 生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
前不见古代圣君豪杰, 后不见当今明主贤人。
念天地之悠悠,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一年级 2000字 二年级小故事 插写字、作文教学
亲爱的姐姐: 知道我们的孩子有多么可 爱吗?小小的手指指着一篇又 一篇地读着,这是多么美妙的 画面啊!我们根本不需要坚持, 我们快乐地享受着。 宏伟
写字、作文教学
汉字笔画名称歌
点 横折 竖 横钩 竖提 竖折 竖弯钩 横 竖弯 捺 斜钩 竖钩 撇点 横折钩 撇 撇折 提 弯钩 横折折撇 横折弯钩 横折提 横折弯 横撇 卧钩 横撇弯钩
作文教学
从抄课文对话开始
8格作业本,9、10、12 是不是循序渐进? 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是不是难度比常规教学容易?
中年级
两周教完语文课本
十分钟诵读理解一篇
诵读理解课本
1.领到新课本的自发‚悦读‛
2.听录音跟读 3.背诵口头填空 4.看屏幕边背边谈理解。
开天辟地
他__拿来,左手__,右手__,对 着眼前的____,一阵____,只见____, ‚大鸡蛋‛破碎了。
【对号入座】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 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 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________写出了时间的绵长。 _______写出了空间的辽阔。 _________描绘了自己孤单寂寞、 悲哀苦闷的形象。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
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
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
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
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
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
因此第一轮实验下来,我同时实现了“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
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doc资料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一、目标解析[ 目标设定]: 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一年级: 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 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 海量诵读经典[ 关键词]时间: 课内。
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的读物。
全班同读一本最好。
质量: 海量。
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
" 增量"" 减负"并举。
方法: 阅读。
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作文、理解问题等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方法,先多形式读书,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
倡感情朗读,弃精细讲解。
二、实施策略(一)一年级: ”海量阅读”中识字1、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读儿歌识汉字(含汉语拼音情境歌)2、阅读、识字和写字不同步阅读先行:多形式领读后,学生自由读背,背上的在课题旁加盖印章,再背下一课识字分别对待:课外不作要求,课内"强制"必会; 助识字困难生领会"字理"写字降低难度:抄抄字/ 描描词(描红形式)(二)中年级: 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一年级已识字2000。
1、半个月读完整本语文书教法:略读课文默读; 精读课文感情朗读坚持反馈: 不论课内课外,都得在感情朗读基础上口头填空。
选择精美语言块,强化感悟语言的精妙。
2、大量背诵韵文和小故事完成课文学习后,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宋词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3、全班共读一本小说中年段讨论重点是内容。
学生发明"贴标签" ,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概括任何一本书、一个情节、一个故事、一个人物…4、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奉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韩兴娥老师解读“课内海量阅读 ”二
课内海量阅读人人皆可为之“课内海量阅读”就是全班师生共同在“课堂内”阅读某一本“课本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像学习课本一样大量阅读课外书。
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我所用,任何一个认识汉字、会读书的老师都能做,做一个语文老师的起点好低。
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不一定非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高超的教学艺术,我这样口才平平的丑小鸭,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为学生快乐的书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内海量阅读”从不求甚解地诵读开始,课本和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学没有太大差别,不同的是课外书学完之后就收起来,课本还要装在书包里,经常写一写要求默写的生字,课本就是一本识字教材。
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
我很少讲解词语的意思,也不去深入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而是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去自我感悟。
1.缺点成就“海量阅读”我很幸运,此生能蹚出“海量阅读”之路。
本来我没有任何本领,是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
当我的教学为许多同行所赞赏的时候,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那点“本事”,除了喜欢阅读,没有一点儿强项,成就我的几乎都是缺点。
行动大于理念,实干就是能力对于写作,我没有一丁点儿的自信,在上学读书时,我的作文被老师当作反面教材念过好几次。
不是我不努力,以前虽然读得少,但从来没有疏离过书本。
在青年路小学时,滕欣云校长放假前总是借一大摞教育杂志给我读,平日,我也经常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秀作文;后来,我的阅读“取法乎上”,读古代经典,读教育大家的著作。
但是我的文章总是大白话连篇,既无文字的美感,也无思想的高度。
后来读佛教的入门作品,才突然明白过来,我是那种缺乏文字“般若”的人,难怪古人感慨:“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一个人的语言成就,人事的努力只占三分,天分的作用却占到七分。
一向有自知之明的我从不寄希望于通过文字的优美灵动吸引别人,做为一线教师,我的最大优势是做法,想法不是没有,但是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之前,那些想法只是在脑子中回旋而已,很少诉诸于文字。
三字童谣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书注音版拼音
《三字童谣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书注音版拼音》是一本非常适合儿童阅读的拼 音学习读物。通过这本书,孩子们可以轻松地掌握拼音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同 时也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的各种景象和事物。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孩子们学习拼 音的好帮手。
阅读感受
《三字童谣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书注音版拼音》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三字童谣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书注音版拼音》这本书,深感受益 匪浅。这本书以其独特的三字格式,简洁明了的语言,富有节奏感的韵律,让 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热闹的市场。书中这样描述:“市场上,人来往,买东西, 卖东西。水果摊,蔬菜行,热闹处,笑声扬。”在这段童谣中,孩子们可以学 习到“市、场、人、来、往、买、卖、水、果、摊、蔬、菜、行、热、闹、处、 笑”等词语的拼音发音,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市场上的繁忙和多彩多姿。
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童谣,例如描述动物的:“小白兔,耳朵长,蹦蹦跳,吃 青草。小金鱼,水中游,摇摇尾,摆摆头。”在这段童谣中,孩子们可以学习 到“白、兔、耳、蹦、青”等词语的拼音发音,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小动物的可 爱和活泼。
三字童谣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书注音 版拼音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课内
孩子们
帮助
阅读
通过
童谣
丰富
阅读
注音
拼音 学习
注音
海量
能够
课内
海量
韩兴娥
材料
轻松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三字童谣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书注音版拼音》的内容摘要 《三字童谣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书注音版拼音》是一本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拼音学习读物。本书以 生动有趣的三字童谣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海量阅读材料,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 音。 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其寓教于乐的方式。三字童谣通常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浓 厚兴趣。与此同时,通过将这些童谣与海量阅读材料相结合,本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 的拼音学习环境。 在内容上,本书涵盖了拼音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每个拼音都配有相应的 童谣和阅读材料,使得孩子们在记忆拼音的也能够理解其在语言中的实际应用。书中还设有一些 趣味性的练习,如连线、涂色、选择等,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第一篇:《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报告实录这是我去今年夏天一本新书的题目。
那么如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呢?我做了十年的实验,就是课内海量阅读。
方法呢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课堂上老师学生共同阅读同一本课外书,当然包括课文在内。
这是一个大体的规范,具体的数目不好说,应为有些书上学期能找到,现在找不到了,没有卖了。
低年级呢,记得是儿歌、韵语、小故事。
中年级呢除了一些文选之外就是唐诗宋词、古典诗词。
高年级就比较有时间了,时间比较宽松。
孩子作文啊,写字基本过关的时候来学一些。
那么按年级的顺序来做一个汇报。
一、低年级一年级呢,孩子能够认识2000个汉字,当然这2000个字并不是非常扎实的,在这里小孩认识,换个地方呢他就不熟了,想不起来了,他在我们学的文本上还是认识。
(一)识字与拼音教学同步进行。
我们有些地区是先学识字的。
尽管说我是两周教完一本教材好像是很另类的,但我自己觉得还是很传统的,教材基本是先学拼音,苏教和人教都是这么安排的。
开学的第一天,八月三十一号,孩子到校的时候,学的是这样的儿歌(上学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
因为他现在拼音没有学。
这是一个小册子,暑假中为孩子准备好的。
三个内容。
1.熟悉的儿歌。
这是两千零六年我又要教一年级,对于一年级我还是比较头晕的,叽叽喳喳特别的闹。
小孩子没有事情可做,他不会拼音,他是一个很活泼的生命体,他只能闹腾。
怎么让孩子有点事情做,就编了这么几首她已经会的儿歌。
上课一教,小孩就说他会,就拿出卡片,这词、这字在哪怎么念,不要用嘴说,用你的手指告诉老师。
这就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方法,你到文中去按顺序,定位去找。
2.汉语拼音情景歌。
这个说起来挺简单。
把教材打到屏幕上,孩子的手中摆着这个字。
上课时老师教这个儿歌,要求他用手指指着。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优选稿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学习心得刘清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在这样一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泉城---山东济南,有幸参加了“全国新语文阅读和写作模式研讨会”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我更是有幸聆听到了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专题报告,齐静老师的“比较阅读”专题报告,以及邢淑红老师的“主题阅读”专题报告。
虽然学习时间很短,但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深远悠长……其中使我内心受到触动最大的是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讲座,韩老师干脆利索而又不失亲和,我不但佩服韩老师的谦虚和真诚,而且佩服她的大胆改革。
她说:“我不是学者,不是专家,就是一位区区的小学语文教师。
每天带领孩子认认字,读读书,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她说:“今天我向朋友们推广的做法,你们可能做不到,因为你们的大教育背景不允许你们做。
你们忙着应付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哪来的时间去进行大量的阅读呢?”足见韩老师的谦虚与真诚。
是呀,“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5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韩老师两周教完一本教科书,它重诵读,重背诵,轻理解。
她挤出时间干什么?就是带领学生“课内海量阅读”,她所谓的阅读就是三大块:第一为读熟,第二为背诵,第三为运用。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她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她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她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质量关键词:海量。
【名师有约】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名师有约】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名师简介: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教师。
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中突围“的大讨论。
她把教女儿认字、读书的做法迁移到了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而个个考试成绩优秀,全班没有一个差生。
“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
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
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
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
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
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
韩兴娥老师《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共12页文档
韩兴娥老师《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
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
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
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
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
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
因此第一轮实验下来,我同时实现了“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
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课内海量阅读(1小时)
中年级 两周教完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
1.课文口头填空doc 大字4大字.doc 2.看拼音写汉字 doc
答案 .doc
3四字词组、古诗练习 .doc
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中高年级略读白话文, 重点背诵填空题
主题学习丛书1 春天的小雨 滴 滴 滴.wav 经典读本
三个星期教完拼音 鼻音 等概念不讲,目标:按序认识字母、一碰能拼出一个音节、卡片
字母表声母表
韵母表.doc
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在阅读中、在“实战”中 提高熟练拼读的能力
拼读姓名—— 拼读、识字一举两得
好孩子
袖
抹桌子,擦窗子,
珍 童 谣
拖地板,扫院子。 谁干的?好孩子。电鸟
小熊弟弟,要去城里, 先坐轮船,后上飞机。
识乔 七仙女,真娇巧 娇
字 下车子,上花轿 轿 歌 扶木栏,过大桥 桥
遇一人,是侨胞 侨
骑着马,真骄傲 骄
小红帽
唱 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 我把糕点带给外婆尝一尝。
儿 她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 歌 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
当太阳下山岗, 我要赶回家, 同妈妈一同进入甜蜜梦乡。
校 园 良 好 生
文言起步教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正音诵读:齐读、示范读、齐声慢读 开火车读、陪读
模糊理解:归类诵读、学以致用、
学 以 致
晚饭后,妈妈收拾桌 子时要把剩下的汤倒掉, 尹浩全说:“一粥一饭当 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
用 念物力维艰!”妈妈听了
说:“好!我把汤喝了!”
学
爸爸妈妈买回
了哪些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摘自《小学语文教师》2009.5)推荐理由:“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建议。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惭愧的是,我的学生达不到以上的要求。
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不知道如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去指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5期第22页发表了韩兴娥老师的《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文章介绍了她指导学生进行“课内海量阅读”实验的具体做法。
一轮实验下来,韩老师的学生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一口气读完韩兴娥老师的《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不禁被韩老师的智慧所折服。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代表了中国当代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研究和推广这种教学观念,对于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想起一句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
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
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时间关键词:课内。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
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
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
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
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
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
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
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
因此第一轮实验下来,我同时实现了“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
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这样的阅读,要点在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
我的教学很简单:先运用各种形式读书,例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
这样,一堂课能读2~4篇课文。
其实很多文章能够有感情朗读就行了,提不提问题并不重要,更不要作精细的讲解。
可能大家会觉得疑惑,这样做能行吗?果真有这样“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我的回答是:行。
非但行,而且做起来并不难。
非但不难,而且会越做越轻松,越做越愉悦。
我真的要感谢“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让我和孩子们共同走上了一条语文幸福之路。
一年级:“海量阅读”中识字1.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
整个暑假,我都在酝酿一个“梦”———让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为此,我给不会拼音的一年级新生编一本他们能够“自学”的小册子———《读儿歌识汉字》。
这是我偶然读到《小白兔》《静夜思》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和诗词,萌生的想法。
这本小册子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儿歌。
如《上学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儿歌的后面,附上要认的字词:“功劳〓劳动〓太阳〓小鸟〓为什么〓长大〓学校〓学习〓迟到〓书包”,我先带着学生唱一唱、念一念。
几遍之后我就教他们“自学”生字的办法:念儿歌下面的生字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到儿歌中找。
小册子的第二部分有《小书包》《国旗》《坐得正》《写字姿势》《爱护眼睛》等儿歌,这是我结合入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孩子们喜欢,我也因此一举两得。
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情境歌,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生读熟儿歌,认读儿歌下面生字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
到了9月底,我班58个学生中有34个认识了这本小册中的300多个生字词。
这34个学生或是上学前认识一部分汉字的,或是精力很集中的那种“听话”孩子。
剩下的24个学生虽然不会认读儿歌下面的生字,但课堂上,他们用手指着儿歌念了一遍又一遍,对字形或多或少有了一点印象,为以后的识字打下了基础。
2.阅读、识字和写字不同步。
一年级的课文阅读、识字和写字不是同步进行的:阅读先行,开始是一节一课,渐渐地加快速度,一节两课,写字则是两节一课。
怎么阅读?不同形式的领读之后,学生开始自己读,我则在教室里巡视,看到谁能合上书背诵,便俯耳过去听一会儿,在学生的课文题目旁盖上“印章”表示通过。
学生背完一篇就主动再背下一篇。
在背诵上,专家说的确实没错,一年级的孩子个个是天才,没有一个落下。
第一册用了两个月,第二册用了三个星期,全班学生百分之百能背诵。
实践证明,阅读、识字和写字三项任务中,阅读是最容易的。
再说识字。
课本之外的书,我只要求阅读,不要求识字。
但对课本上的生字,我就要“强迫”孩子们认识了。
看到一则资料说学习汉字的最佳时期是3~5岁,我深以为然,但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十几个认字相当困难的学生。
对待这些孩子,得拿出点儿耐心,我的办法是在教学中渗透些“字理”知识,帮助他们记忆。
到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生字学习就顺利多了。
一个月的时间,全班学生都认会了课文中出现的所有生字,无一例外。
这就是大量阅读的作用,在具体的文本中,孩子们一次又一次与生字见面,虽然没有特意观察字形,但见面多了,自然就认识了。
最后说说写字。
一年级孩子小,不适合进行长时间书写,所以我尽可能地给学生减轻“负担”。
比如,只让孩子照着课本抄汉字,而不是组词。
这样,作业中的错误只有“错字”,而没有“别字”,提高了学生写、老师批的速度。
至于组词,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把生词打印到一页纸上,用厚纸印成红色字帖,学生蒙上薄纸兴致勃勃地大描特描。
3.借助注音读物突破识字量。
我用三个多星期就教完拼音。
说实话,部分学生拼读得并不熟练,我印发给学生一张字母卡片,拼读时如果忘记了哪个字母,可以随时查阅。
我们最初读的注音读本是《三字新童谣》《巧识三百字》等“袖珍童谣”,书中的儿歌三字或四字一句,很简短,降低了拼读难度。
然后逐渐过渡到读较长的儿歌,如《好妈妈儿歌400首》《韵语识字课本》《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上有许多儿歌,我就地取材,把它们编成小册子,学生两两对读。
一年级下学期则开始阅读小故事。
整个一年级,我领着孩子读了近一千首儿歌,加上小故事,仅此一项的阅读量就在20万字左右。
为了帮助孩子们认字,我把每一本读物中的生字生词打印出来。
当然这些字换了语言环境孩子们可能又不认识了,这暂且不管,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逐渐巩固。
关键是让每一个第一次借助拼音“自学”的孩子都得到了初战告捷的快乐。
一年级结束时,全班学生平均认识2000多汉字,有的孩子认得扎实,有的孩子认得模糊,但基本都有了阅读注音读物的能力。
写完作业后的自由阅读成为我班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是那样投入,那样痴迷,他们已在白纸黑字中找到了快乐。
中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我把二、三年级归为中年级段,这一年段的特点是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1.半个月读完整本语文书。
有了一年级认识2000个字的基础,语文课本对我的学生们来说很简单。
从二年级开始,只消半个月时间就能读完整本语文书。
我的教学方法也很简单:一是略读教材,如《小英雄雨来》《猎人海力布》等,学生自己默读一遍就行了。
二是精读的文章也不去条分缕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读。
学生诵读的文章越多,朗诵、理解能力越高。
到三年级时,不经过预习,只要默读一遍,或听一遍录音,学生就能有感情朗读。
但我坚持一条:不论课本还是课外书,都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填空。
如:“翻过一座小丘,穿过一道山谷。
蝴蝶追着跳舞,松鼠数着脚步;小树亮着绿叶,绿叶托着露珠;露珠掉在林中,变成朵朵蘑菇;阳光和着鸟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而这样的精妙很难用语言分析透彻,对小学生来讲,与其长时间听老师枯燥分析,倒不如让他们背诵之后略略品味,这是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
再如:“我真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
我真希望,烟囱里喷出来的,不是灰灰的粉尘,而是清澈晶莹的泉水。
”“飘”与“喷”,“浓浓”与“轻盈洁白”,“灰灰”与“清澈晶莹”,“浓浓”与“灰灰”,“轻盈洁白”与“清澈晶莹”的对比运用精确之极,我自知笨嘴拙舌分析不透,于是便和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背诵。
2.大量背诵韵文和小故事。
完成课本的学习之后,开始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宋词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等,这些书的共同点是好读易记。
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以至熟读成诵。
每首诗词后面都带着小故事,课堂上虽没有时间集体读,但我通过提问、奖励等手段,引导孩子主动提前阅读。
而我则在课堂上领读故事中易错的词语,为学生清除阅读的障碍。
3.全班共读一本小说。
我们的图书室里配置了大量的优秀小说,从二年级开始,我带着全班共读一本小说。
中年段讨论的重点是小说的内容。
我的学生发明了“贴标签”,就是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任何一本书、一个情节、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比如爱丽丝掉进兔子洞,那个洞“深不可测”,洞四周墙壁上有很多东西,让人“目不暇接”。
再比如彼得·潘学海盗贼的声音,学得很像,那叫“惟妙惟肖”。
4.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
我一直奉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观点,相信有了满腹经纶的积累,就会有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表达。
所以直到二年级下学期,我才进行作文起步教学,有了前期大量的诵读垫底,学生一落笔就能写出流畅的文字。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写“循环日记”,实际上是“周记”,这是我们班唯一的家庭作业。
四人小组轮流用一个本子,每人写一天,四个人轮写一遍之后交一次本子,老师批阅打分,四人的成绩作为小组共同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