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农业科技创新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精简篇)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精简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f7d2f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2.png)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XX市是人口大市、产粮大市、生猪调出大市,全市国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2万人,有耕地面积235.8万亩,是XX省粮食和特色经作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粮播面积、粮食总产量、肥猪出栏、肉类总产量均位居XX省首位。
2016年被列入XX省高原农业示范区和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XX市牢牢把握机遇,围绕建设5万亩玉米、100万亩马铃薯、400万头生猪、30万亩烤烟、70万亩特色经作五大基地,培育现代种业、热水万亩供港蔬、板桥水果生态休闲、树森沟火腿加工四个精品庄园,壮大 30个龙头企业,扶持 2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 10个知名品牌的 54321 工作思路。
突出生态引领,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大市为目标,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支撑,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基地、庄园、高产示范、农产品加工营销为切入点,强力实施政策驱动、项目带动、科技推动和产业联动等措施,呈现速度逐步加快、质量不断提升、特色逐步彰显的良好局面。
一、发展现状(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及成效1.高原粮仓成效显著。
XX是XX省最大的产粮大市,XX省唯一的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玉米成熟技术模式攻关示范县。
投入资金1.138亿元,初步建成年产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1000万公斤、脱毒种薯3000万粒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种业园,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16个,宣薯系列良种5个。
总结推广灯盏塘湿直播和W型覆膜抗旱集雨沟栽技术;马铃薯大薯繁种、高垄双行、深种深盖技术;水稻扣种稀播、壮苗移栽、双行条栽等集成技术。
兑付惠农资金24031.8万元,惠及31.8万户农户,投入科技增粮资金1080万元,举办旱粮样板50万亩,建设高产攻关园50片,带动地膜玉米、间套种等重点科技推广,提高了产出率,承办了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和新品种展示会。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措施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dd73b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7.png)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措施【摘要】高原特色农业是指适应高原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
其重要性在于推动高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高原特色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其特点在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原资源开发独特产品等。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突出生态化、品牌化和市场化。
为了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可采取措施如加大政策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
各地可开展示范项目,推广成功经验,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特点,方向,措施,示范项目,未来,趋势,潜力,前景1. 引言1.1 高原特色农业的定义高原特色农业是指在高原地区开展的,适应高原气候、土壤特点和地形条件的农业生产活动。
高原特色农业在保持传统农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有效利用高原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高原特色农业与一般农业相比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光照强烈、降水少,土壤瘠薄,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等特点,决定了高原特色农业必须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适应性。
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需要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高原特色农业是在充分发挥高原地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高效、节约、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高原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性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结合产物,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
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高原特色农业还可以推动当地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增加值,促进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建议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941fc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e.png)
热带农业科技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 2024,47(2):73-77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建议赵家进1,吴海锋2,杨莹彪1,周雪芳1,张兴怡2,赵晓晨1*(1.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昆明650224;2.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昆明650034)摘要摘要::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产业化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章通过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问题分析研究,从种业、加工、品牌、科技、主体、集群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助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转型升级。
关键词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云南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50X (2024)02-0073-05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Suggestion of Plateau CharacteristicAgriculture in Yunnan ProvinceZHAO Jiajin 1,WU Haifeng 2,YANG Yingbiao 1,ZHOU Xuefang 1,ZHANG Xingyi 2,ZHAO Xiaochen 1*1.Yunnan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Kunming 650224,China;2.Yunnan Plant Protection and Plant Inspection Station,Kunming 650034,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Yun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ve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platea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we has stepped out of a wa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unnan Pla-tea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blem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in Yunnan Plateau,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seed indus-try,processing,brand,science and technology,main market players and cluster development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with plateau characteristics.words Key words:platea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industrial development;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Yunnan————————————收稿日期:2023-10-31作者简介:赵家进(1989-),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特色经作产业管理、技术推广工作。
云南马龙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云南马龙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bfcf73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8.png)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第3期10产 业 发 展云南马龙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杨树朝(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农业局,云南曲靖 655199)摘要:该文在对马龙县农业发展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马龙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成效与不足,提出了意见建议,以期为山区和半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山区和半山区;现代农业;对策建议;马龙县杨树朝. 云南马龙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08):10-11.马龙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和半山区农业县。
2015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44亿元,该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土地宽广、气候适宜、生态良好等优势。
近几年来,该县抓机遇、调结构,重特色、扩规模,育龙头、建基地,夯基础、强后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发展。
一、马龙县概况1、马龙县基本县情马龙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昆明、曲靖之间。
全县辖3乡2镇5街道, 73个行政村522个小组,总人口2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万人)。
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34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9元。
2、马龙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1)区位优越马龙县县城距昆明90 km、曲靖22 km,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60 km,处于临空经济辐射范围。
(2)交通便捷境内贵昆铁路、昆曲高速公路、320国道和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横贯全境,有2个铁路货运中心,年吞吐量达500万吨,县内通行政村道路全部硬化,交通优势明显。
(3)土地宽广马龙县国土总面积1614 km 2,家庭承包耕地面积20.0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4亩(统计面积),土地资源丰富。
(4)气候适宜马龙县属低纬高原季风型气候,季节干湿分明,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降水979.6 mm,年平均气温13.8℃,年均日照时数2180.7 h。
(5)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2.4%,有林地面积130余万亩,草地面积29.8万亩,工业污染小。
中国移动“互联网+”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中国移动“互联网+”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50c48eb3186bceb18e8bb02.png)
中国移动“互联网+”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农业不举,百业不兴。
农业在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农业“发展梦”、农村“繁荣梦”、农民“致富梦”。
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多次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数字手段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
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不断促进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加速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农业生态体系。
12月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云南特色-冬农魅力”2015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展示推介活动,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携手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展示了“互联网+农业”信息化产品。
种植生产物联网智能监控打造“智慧农业”进入网络时代,农业产品利用信息化手段使销量猛增等佳绩也变得较为普遍,但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云南省大多数农村还存在政务信息流、产业信息流及民生信息流不畅等问题。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联合云南省农业厅打造的云南省农业物联网平台是针对农业局、畜牧局、涉农龙头企业与种植、养殖合作社等企业量身定制的集资讯服务、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视频监控于一体的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在农业中实际应用在传感器、控制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和平台服务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通信,以实现农业数据采集、智能控制、视频诊断等功能。
客户通过电脑和手机客户端,即可实现农产品的远程智能检测、控制等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包括实时远程监控、远程控制、视频诊断、专家在线指导、农产品价格查询、农业知识查看等功能。
农业部门可以实时接收系统提供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解决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55ff0a669dc5022aaea00be.png)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摘要高原特色农业是促进云南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该文通过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与短板,提出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实现云南经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保障云南粮食安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业;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与短板;粮食安全;云南省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在2012年3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012年6月云南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任务,其内涵是生态、安全、实效、环保、低碳、丰富,其实质是建设切合云南实际,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农业。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能保持云南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云南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云南来讲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1 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特色农业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现代农业的一种主要模式。
特色农业是指为了适应特定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区域、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1]。
海拔高度一般在1 000 m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高原特色农业是指高原地区独特的农业类型,集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
2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与短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根据云南农业现状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
高原特色农业将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也存在一些优势与短板,应主动思考,采取对策。
滕黎南 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建设
![滕黎南 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ab7bf1a55270722192ef7c5.png)
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推进曲靖市农业产业化、园区化的思考曲靖市委党校滕黎南曲靖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目标,创新思路谋发展、打牢基础增后劲、发挥优势调结构、突出特色强产业、壮大龙头建基地、创新机制添活力,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曲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2.3亿元,同比增7.3%;农民人均纯收入5950元,同比增18.2%。
到2012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支农资金191亿;粮食总产量达305万吨,实现九连增;烟叶收购保持在400万担左右,烟农收入达177.9亿元;建成一批农业示范园和良种繁育基地,引进了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化建设,农业龙头企业达33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295个;认定无公害产地686万亩、优质农产品品牌295个;农业机械化水平达43%,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7%;改造中低产田地165万亩。
可以说,行为云南的农业大市、粮食基地,曲靖正在构筑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高效、四季飘香的高原特色产业体系,力争把曲靖建成西南最大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西南重要的生猪、肉牛、淡水鱼养殖深加工基地,全省最大的植物色素、蔬菜、蚕桑种植深加工基地,推动曲靖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争当全省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按照市第四次人代会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新跨越、率先建小康”的目标要求,必须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园区化,为此,需在以下几方面要努力:一是深化认识、科学把握高原农业基本特征。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原农业作为一种特定的区域农业,普遍具有农业自然资源高原性、发展方式的复合性、经济要素的相对封闭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等四个基本特性。
高原地区人均资源相对丰富,但往往都是欠发达地区或经济发展落后地区。
各国根据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自身实际,发展方式不尽相同。
发达国家往往采用生态保护、发展林业或旅游产业等,发展中国家都把优先发展农业作为重要的内容,粮食安全问题往往是这些地区的主要任务。
设施农业: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本模式选择
![设施农业: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本模式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047f72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1.png)
设施农业: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本模式选择郭正模【摘要】按照西藏高原的种植业资源环境条件和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的分析,西藏高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于:通过增温措施克服劣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与提高利用效率来扩大农产品的品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其中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本措施为:利用设施农业的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玻璃温房等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宜温房、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环境的作物品种,重点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农作物单产水平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扩大在当地具备有效需求的农产品品种的市场供应,取得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期刊名称】《决策咨询》【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西藏高原;核心农区【作者】郭正模【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农业是一个对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具有强依赖性的资源开发型产业。
其中以植物资源为开发利用对象的种植业生产模式的地域分异特征十分明显。
目前以地形、地貌分类为标准的农业生产模式就有“平原农业”、“丘陵农业”、“山区农业”、“高原农业”等类型。
这些生产模式的类型是基于不同地形、地貌条件的土壤、植被、水分、热量、光照、无霜期等农业立地条件的差异和组合而产生的。
农学的“立体农业”的概念最初出自于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宏观层面的山区、丘陵农业的生产布局特征的总结。
在我国的许多山区与丘陵地区,地形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往往也明显的伴随着土壤、积温、光照、降水、植被、生物群落等的不同基面的层次性变化,从而使当地的农业结构和种植业模式也相应出现立体层次性的特征。
科学、合理地按照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和生产结构的空间规律来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以及生产布局等安排,即被称之为“立体农业”的发展模式。
而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也从农业生产的微观资源环境利用的优化角度,在局部农田范围内与在农户的庭院空间内部,依据传统的农作物间套种的综合生产模式,发展各种不同农作物或不同种养业之间在时间、空间的多层次配置与组合的优化组合关系为特征的生产模式,相关的模式又称之为微观的立体农业模式。
石林县五种措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石林县五种措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f4db87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7.png)
石林县五种措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李光平;朱玉琼【摘要】石林县的高原农业,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以粮、烟、畜、果、菜、花、林为特色的都市型特色农业,取得了一定成绩。
1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成效1.1粮食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3.05万hm2。
其中:夏收粮食1.21万hm2,秋收粮食1.84万hm2。
小春粮食产量达3143.9万kg,大春粮食总产9217.6万kg,实现产值2.58亿元。
1.2烤烟2011年烤烟播种面积822.8hm2,产量1615.7万kg,实现产值2.83亿元。
1.3畜牧业2011年生猪存栏18.02万头,出栏23.8万头;山羊存栏18.4万只,出栏9.52万只;【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1页(P5-5)【关键词】特色农业;石林县;高原;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畜牧业;创业园;都市型【作者】李光平;朱玉琼【作者单位】石林县植保植检站,652200;石林县农技推广总站,65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3石林县的高原农业,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以粮、烟、畜、果、菜、花、林为特色的都市型特色农业,取得了一定成绩。
1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成效1.1 粮食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3.05万hm2。
其中:夏收粮食1.21万hm2,秋收粮食1.84万hm2。
小春粮食产量达3 143.9万kg,大春粮食总产9 217.6万kg,实现产值2.58亿元。
1.2 烤烟2011年烤烟播种面积822.8 hm2,产量1 615.7万kg,实现产值2.83亿元。
1.3 畜牧业2011年生猪存栏18.02万头,出栏23.8万头;山羊存栏18.4万只,出栏9.52万只;鲜奶产量1.5万t,产值0.3亿元;大牲畜出栏1.35万头;禽类出栏1 200万只,禽蛋产量2 300 t,产值0.17亿元;肉类产量2.2万t,产值1.8亿元;其他畜产品产量2.45万t,产值5.6亿元,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92亿元。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构建幸福云南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构建幸福云南](https://img.taocdn.com/s3/m/1898a67bed630b1c59eeb5cf.png)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构建幸福云南作者:来源:《财经界》2012年第04期秦光荣名言:“建得广厦千万间,大庇云南人民俱欢颜”“我将努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人民的共同意志,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努力使云南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过去的一年,面对地震、干旱以及资金供应紧张、物价上涨等各种困难和挑战,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全省生产总值达8750.95亿元、增长13.7%,扩大内需实现新突破,“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呈现新面貌,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可持續发展能力有新提高,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2012年是云南省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如何围绕“两强一堡” 建设凝心聚力,早日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中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以改革发展的喜人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不仅是人大代表们广泛关注的重点,更是老百姓们翘首以盼的美好明天。
2012年3月10日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并就云南省将如何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兴水强滇保民生“结合云南当前的实际,贯彻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必须全力推进“兴水强滇”战略,切实提高云南水资源保障能力。
”秦光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受特殊地理位置、多变气候环境、干湿季节分明和复杂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云南干旱易发多发。
特别是今年受大气环流异常影响天气持续晴朗,3年连旱造成库塘蓄水严重不足,季节性干旱加上旱季雨量偏少,3大因素叠加导致滇中、滇东等地旱情严重,给全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云南的抗旱救灾工作。
目前,全省投入540多万人近20亿元,采取6方面措施全力以赴抗旱救灾保供水保生产。
全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全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55afd36f1aff00bed51e4a.png)
山 、腾 冲等县成为重要 的优质油 菜基 地, 沾益 、 华 、 阳等 县 区成 为重要 南 隆 的优质啤饲大麦基地 …… 云南省将 以促进农 民持续增收为 目标 , 加大 资金投人 , 强化政策扶 持和 科技支撑 , 大开 发力度 , 大开发规 加 扩 模, 提升 开发水平 , 高产品竞 争力 , 提 把 冬 季农 业 开发 培 育 成 农 民 增 收 的 重
要 产、 l 。
质 量 安 全剑 正 悬
民 以食 为天 , 以安为先 。近年 食 来 ,云 南 省各 级 农业 部 门认 真履 行 《 农产 品质 量安 全法 》赋 予 的监 管职 责 ,建 立农 产 品例 行监 测 、预警 监 测 、 督抽 查和农 业投 入品监测 监管 监 制度 ,连续3 年开展农 产 品质量 安全 专项 整 治 活 动和 农 资 打假 专 项 治理 行动 , 促进 全省农 产 品质量安全 水平 稳步 提高 。 云南省农产 品抽检合格率连续多 年保持在9 %以上 ,畜产品连续5 5 年未 检 出“ 肉精 ” 瘦 和磺胺 类 药物成 分 , 乳 品中未检 出j 聚氰胺 ,未发生重特大 三 农产 品质量安全事故 。 冬 农 开发 火 正 旺 通 过实 施 无 公 害农 产 品 产 地认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 的气候 、地理 定整 体推进 项 目,全省 连续3 年认定 和品种优势 , 特别适宜冬季农业开发 。 面 积 超 过 10 万 亩 ,三 品 ” 总 产 值 00 “ 年 去冬今春 ,云南省冬早蔬菜种植 面积 达2 0 元 ;登记地 理标 志农产 品1 1亿 1 达5 0 6 多万亩 , 产值9 . 2 亿元 , 目区人 个 , 6 项 认定 名牌农 产 品14 ; 取 中央 6个 争 均增 收18 元 ; 3 6 冬马铃薯 面积2 0 3 多万 和 省 级 投 资建 设 了26 个 生 猪 标 准 63 亩 ,产值3 多亿元 ,项 目区人均增 收 化规模 养殖场 。 O 未来5 , 年 云南省将继续实施 百亿 6 0 。今冬明春 , 9元 全省力争使冬 季农 业 开发面积达 ̄20 万 亩 ,总产 值突 斤粮食增产计划 , 30 确保粮食安全 , 发挥 破2 0 0 亿元 , 实现项 目区农 民人均增 收 地域 和气候优势 , 建设烟糖茶胶 、 花菜 5 元 以上 。 0 果药、 畜禽水产 、 木本 油料 等特色原料 如今 , 元谋县成为全 国重要的“ 南 基地 , 做大做 强龙头企业 , 以农 业产业 菜北运” 基地 , 良、 陆 芒市 、 双江等县市 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 张 育 宾 成为重要的外销马铃薯基 地 , 罗平 、 巍
什么是高原特色农业?
![什么是高原特色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32afc097cd184254b353541.png)
什么是高原特色休闲农业?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高原特色休闲农业是云南省特有的休闲农业类型,集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于一体,在此基础上,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十二大品牌”。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研究,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休闲农业,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
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
集中发展粮食、烟草、蔗糖、茶叶、咖啡、橡胶、果类、蔬菜、畜牧、蚕桑、花卉园艺、生物制药、淡水渔业、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向最适宜区集中,大力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优化高原特色农业区域布局;重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
加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8大行动”。
抓好农业科技类认定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
![抓好农业科技类认定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946e643852458fb770b569a.png)
昆 昭 曲 玉 保 楚 红 文 普 双 大 德 丽 怒 迪 临 合 明 靖 ,2 溪0 山 雄 河 山 理质种 宏 业 江基 江 沧 计 作通 安排 1 2 年共 完成 认洱 定 版“ 优 地庆 ”l l 2
纳
西 按 照 云南 省科 技厅 出台的认 定管 理办 法 和工
摘 要 :开展 认定工作 ,加强农业 科技创新 ,加快 高原特色农业 发展是我 省的重大 战略决策 。云南 省科技厅 通过
组织 开展 “ 优 质种业基 地 、农产 品深加工科 技型企业 、农业科技 示范 园”为主的 “ 三 项认定 ”工作 ,以及 “ 科 技
型农 村经济合 作组织 、科 技特派员 、科技辅 导员 ”的认 定工作 ,充分发挥 科技育种 、科 技人才等对 农业科技 的支 撑作 用 ,促进 种子种苗 培育生产 、农产 品精 深加工 、科技成果推 广示范 ,为实施高原 特色农业示 范工程做 出新 贡
础和产业规模 ,经济效益好 ,规章制度健全规范 ,
4 )科技 型农 村经济合作组织 是推进农村 科技 个 , “ 农 产 品深 加工 科 技 型企 业 ” 1 1 9 个, “ 农
工 作 的 重要 手 段 和 有 效平 台 ,通 过 对有 一定 经 济 基 业 科 技 示 范 园 ” 1 4 2 个 (以上 不 含 中药 材 认 定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5 — 3 0 作者简介: 全伟 ( 1 9 6 6 一 ) , 男, 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 先后在 昆明市水产研学研究所 、 云南省农 村科技服务中心工作 , 从事农业科技工作。
1 5
改革与探索 l —
展。 人才服务农业科技的优势 ,利用掌握的农业实用技
阿岗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阿岗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1e55e7551810a6f5248618.png)
阿岗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阿岗镇云南省第一大烤烟大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具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独特优势,云南省首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镇之一。
近年来,紧紧围绕“率先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镇”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了“优质粮、烤烟、畜牧、蔬菜、林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后续产业,形成了坝区以发展优质烟叶、蔬菜、生猪、水产为主,山区、半山区以发展玉米、烤烟、林果和畜禽养殖为主的生产格局。
一、阿岗镇基本情况阿岗镇位于罗平县城西北部,地处罗平、师宗、陆良、麒麟三县一区交界处,东接罗平县马街镇,南连师宗县竹基乡、雄壁镇,西通陆良县活水乡,北邻麒麟区东山镇。
镇政府驻地距罗平县城55公里,距曲靖城81公里。
境内最高海拔2283米,最低海拔1748米,平均海拔2015.5米;最高气温32 ℃,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3.5℃,年无霜期231天;年降雨量900-1100毫米,是罗平县的少雨区,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
地貌主要是溶蚀堆积盆地,土壤主要为高原红壤、黄壤、紫色和石灰土。
全镇土地总面积372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126个生产合作社,有14156户,总人60866人,其中非农人口1378人,占2.26%,少数民族3115人,占5.1 %,人口自然增长9.5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3人。
(一)农业基础设施状况近年来,通过实施粮食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省市高稳农田建设、滇中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理、烟农田建设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重大项目,目前全镇累计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19万亩,建设高稳农田5.93万亩。
建成小(二)型规模以上水库12座、小坝塘47座,营造农田防护林0.31万亩。
建成了9万余亩稳产高产粮食作物播种园。
畜牧业以开发利用滇陆猪为重点,大力加强滇陆猪的选育、扩繁和示范推广,新建扩繁场76个,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现有农机总动力达0.415亿瓦特, 2013年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1.24万亩次,农副产品加工、植保、排灌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机械耕耙率达70%,农业机械化作业已承担了全县农村劳动总量的60%以上。
发展高原特色农村经济作物的探讨
![发展高原特色农村经济作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b276bc0312b3169a551a494.png)
致富经验Zh ifu jin g ya n 在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背景前提下,本文探讨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农业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当地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个气候类型,介绍了多种经济作物适宜高原生长,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有明显的优势。
从而推动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
一、提高认识、系统规划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三农问题,高原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依靠原有的经济作物种植手段,难度很大。
必须发展特色农村经济作物。
因为特色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
因此,高原乡村必须围绕特色经济作物发展之一主线,结合中省市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政策和农村实际,根据市场导向、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和农民种植习惯,科学制定特色经济作物发展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将特色农村经济作物计划细化到村组,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要找准特色差异化路径。
南部高原山区要在深入调研乡村情况实际的基础上,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按照农村经济作物供给侧机构性改革要求,围绕市场需要和资源优势,选好选准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方面传统的特色产业不能丢,如马铃薯、烤烟、玉米,要继续推进品种改良,从注重规模向提升品质转变。
另一方面,新发展的产业如草莓、西红柿、中药材和设施农业等,要积极创品牌、闯市场,走绿色、生态、规模、特色的发展路径。
要加大对乡村农副业产品销售加工上的政策扶持,推动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和链条延伸。
二、内外联合、扩大规模特色化、规模化、效益化是乡村特色经济作物发展的方向,高原农村要按照“做优、做大、做强”的原则,充分重视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等产业化经营组织对带领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壮大各类产业化经营租。
要培育壮大特色经济作物龙头企业。
围绕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以规模大、带动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行政推动等多种手段,争取建设一批农村特色经济作物村,培育壮大各类产业化经营组,争取做到高原农村都有特色经济作物龙头企业覆盖。
云县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云县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46c95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4.png)
云县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简邦丽【摘要】分析云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配套设施,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突出集群,壮大一批优势产业;打造园区,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强化联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多种优势,吸引多方资金投入;准确定位,不断开拓产品市场;注重品质,打造区域品牌等对策措施,为加快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云县高原特色农业;配套设施;优势产业;资金投入【作者】简邦丽【作者单位】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云县675800【正文语种】中文为加快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充分发挥云县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茶叶、甘蔗、咖啡、烤烟、畜牧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市、全省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产业,走出一条具有云县特色的高原农业发展道路,对加快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云县充分利用境内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走云县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1.1 产业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根据全县各乡镇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粮食、甘蔗、茶叶、咖啡、澳洲坚果、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区域。
2014年,全县共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3万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79万hm2,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666.67 hm2,粮经比例58∶42。
1.2 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2014年底,全县已建成烤烟、甘蔗、蔬菜、咖啡、澳洲坚果、核桃、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基地。
烤烟种植面积3666.67 hm2,产量6100 t;甘蔗种植面积1.26万hm2,产量84.31万t;茶叶种植面积1.37万hm2,产量1.7万t;咖啡种植面积5866.67 hm2;澳洲坚果总面积9120 hm2;各类蔬菜完成4093.33 hm2,产量17.61万t,累计建成产业基地16.4万hm2。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宁蒗路径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宁蒗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61dc682cc22bcd127ff0c01.png)
◆滇云论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宁蒗路径圃杨文忠(宁蒗彝族自治县农业局局长)宁蒗县根据自然禀赋、地缘优势和现实需要,科学论断农村经济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农业跨越发展路径,全力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2012年,种植马铃薯16.8万亩,亩均产量1125.9公斤,年繁育脱毒马铃薯原种300万粒,年产鲜薯18.9万吨。
种植苹果9.2万亩,挂果4.4万亩,年产量3.9万吨,产值1.2亿元;年加工中下级果3000吨。
种植烤烟3.2万亩,收购烟叶6.9万担,烟农户均收入1.85万元,创税1770万元。
种植玛咖377亩,产量1.52万公斤,产值18.2万元。
建成大棚蔬菜222.5亩,带动发展露地蔬菜2.5万亩,有效缓解了本地“吃菜难、吃菜贵”问题。
种植药木瓜14.8万亩,挂果2000亩,亩均产值2500元;年加工成品160吨。
种植中药材8.8万亩,其中续断、滇重楼和金铁锁种植面积居丽江市之首,销售600吨,收06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创造》杂志人1000力兀。
总结宁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路径,有如下特色和亮点——落实科技兴农战略。
按照“常规技术抓普及,重点技术抓示范,领先技术抓攻关”思路,加大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2008年以来,引进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26个,其中水稻2个、马铃薯3个、玉米21个,良种应用率分别达75%、63%和100%,5年间提高了5至13个百分点。
推广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作套种、地膜覆盖、立体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疫病综合防治等新技术。
每年都实施冬马铃薯和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并组织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
2012年,建成马铃薯和玉米高产创建区各2个,核心区和千亩展示片各4个,辐射带动4.85万亩;落实玉米、马铃薯、豆类、果园、粮食间杂套种25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1%;落实玉米地膜种植6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8.9%;落实配方施肥30万亩,占农作物面积的45.5%;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39万亩次;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发展种植大白和科技带头人38户;粮食总产达8.3万吨,比2008年的增加1.2万吨,增长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