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在前一章讲到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本章节则是以地形要素为例来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前一章节的升华,同时为后面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做铺垫。

教材中有许多典型的案例以及活动,例如半坡村落,平原与山区聚落的对比,丽江古城,塔里木盆地,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图,四川盆地交通线路图,兰州布局图等,内容丰富,地图典型清晰,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的精炼总结。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3、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

理图文资料的技能,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相关的案例剖

析,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并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铁路选线方案”的评价,发展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

3、在案例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发展学生学会

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好

态度。

2、通过对历史上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如今“蜀道不再难”原因的分析,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

1、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的因素

多媒体课件;图片

一、导入新课:

李白的《蜀道难》中的这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家很熟悉吧?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大家知道人是自然环境的特殊产物,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物质基础,因此自然环境中的各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都会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李白的这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道出了地形这一地理要素对交通的影响。那我们今天就以地形要素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为例来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请大家阅读课文“半坡村落”这部分内容。

(多媒体展示问题)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这样的环境给先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学生齐答)

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代,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这一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多媒体展示标题)(展示教材P89页图4-3、图4-4)学生读图分析思考问题:

第1题:哪一幅表示的是山区聚落?。

第2题: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

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

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

山区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

从这两幅图的比较来看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聚落,那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展在平原之上呢?(肯定不是)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高原上的水乡古城——丽江(多媒体展示图片)丽江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海拔2400米,她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诃、中河、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流流贯大街小巷,使丽江形成独具风情的小桥、流水、人家,高原水乡。现在就请大家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高原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古城呢?(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一个代表发言分析)

教师归纳:丽江位于亚热带,海拔高,西北面有山阻挡了冬季北边来的寒冷气流,是地形造就了她宜人的气候,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人类在这里聚居。

这是高原上的聚落,下面我们再看看盆地中的聚落。大家先读课本图4—7看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分布和它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

学生分析:

教师归纳:因为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而山上的雪水融化在盆地边缘形成绿洲,人类逐水草而居,绿洲提供了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从而形成串珠状分布在盆地边缘。

我们分析了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接下来我们看地形对交通又有哪些影响呢?

观察中国地形和交通线路密度图,说明地形大势与交通密度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第一、二阶梯:地势高,多山地、高原;尤其是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冻土广布,交通线路密度低;第三阶梯:地势低、平原面积大,线路密度大。

观察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和山区盘山公路两幅景观图,说明平原地区和山区的道路分别呈现什么样的走向?山区道路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布局方式?

参考答案:平原道路相对平直(直线型);山区道路多沿等高线分布,采取“之”字形。为减缓坡度,减少修建难度;提高营运安全。

历史上,蜀道难;建国后,蜀道通;近年来,天堑变通途。

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了地形影响着交通线路的密度、形态、布局、走向,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逐步减弱。此外交通线路的分布还会受到生态、地质、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还会通过后面的学习,不断进行完善。三、课堂总结:

聚落主要受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交通、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影响交通的因素除了有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口、技术、经济、资源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四、板书设计:

第四节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

一、聚落:1.概念 2.分类

二、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山地:沿河谷分布,成条带状

平原:规模大、呈面状分布

三、聚落的其他影响因素

水源、气候、资源(自然)

交通、政策、资源(社会经济)

四、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1.交通线分布:山区稀疏,平原密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