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弓长岭铁矿床
辽宁省辽阳县大南沟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辽宁省辽阳县大南沟铁矿成矿地质条件辽阳县大南沟铁矿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太子河一浑江拗陷与营口一宽甸隆起的复合部位,哑巴岭一八盘岭近东西向背斜构造的北侧。
大南沟铁矿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铁硅建造铁矿。
矿体赋存于鞍山群茨沟组地层中,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属鞍山式铁矿。
关键词:磁性铁矿石鞍山群茨沟组鞍山式铁矿1、区域地质背景辽阳县大南沟铁矿属于弓长岭铁矿床八盘岭矿段中的一个矿区。
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太子河一浑江拗陷与营口一宽甸隆起的复合部位,哑巴岭-八盘岭近东西向背斜构造的北侧。
本区内出露的岩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含铁变质岩系,区域主要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和大峪沟组。
下元古界辽河群;浪子山组、里尔峪组、高家峪组。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
上元古界震旦系出露地层为康家组。
古生界则主要为寒武系和奥陶系。
中生界侏罗系地层为上侏罗统地层、新生界第四系。
本区域内的构造发育。
根据本区构造旋回不同,分为太古宙鞍山群基底构造层和元古宙-古生宙盖层构造层。
基底构造以紧闭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例如老爷岭一高家复背斜、弓长岭背斜、哑叭岭一八盘岭复式褶皱构造和弓长岭一本区复式褶皱构造。
盖层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要特征,是北东东向断裂,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
其次是宽缓的褶皱构造。
本区内的岩浆活动不发育,仅有基一酸性岩枝和岩脉。
偶尔可见一些石英岩脉。
区内出露的岩浆岩皆系花岗岩类,主要为太古代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混合岩较为发育,出露的面积较大。
有弓长岭混合花岗岩及麻峪混合花岗岩、老爷岭-泉眼背混合花岗岩体、三道岭-下马塘混合花岗岩体。
而以麻峪混合花岗岩为活动强烈,它对鞍山群的同化贯入作用,使原地层被其分隔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残留体。
2、矿床地质特征本区的茨沟组二段是铁矿的赋存层位,是铁矿最主要的岩石地层单位,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夹黑云变粒岩和磁铁石英岩等。
角闪片岩为灰绿色,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份为石英、角闪石,少量黑云母及斜长石。
辽宁弓长岭铁矿

弓长岭铁矿矿床浅析——020131 林少伟一、区域地质简介鞍本地区在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台背斜的西部(周世泰,1994),该地区主要可以划分为向斜、向斜、歪头山凸起、凸起、南芬凸起、连山关凸起等四级构造单元(图1-1)(周世泰,1994)。
而弓长岭铁矿在构造上就位于凸起中。
凸起是一个近东西向,向南呈弧形凸出的四级构造单元,包括区和弓长岭区。
这个凸起大部分是由太古宙群变质岩及混合岩构成的,凸起的西部被 NE 向的郯庐断裂所切割,断裂以西为下辽河凹陷(周世泰,1994;弓长岭铁矿富铁矿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2008)。
图1-1 辽东台背斜构造图(据周世泰,1994,有修改)二、矿区地质概况弓长岭矿区按照矿体出露位置共分四个矿区:即一矿区、二矿区、三矿区、老岭~八盘岭矿区(包括老弓长岭、独木、哑叭岭和八盘岭)。
其中弓长岭二矿区位于弓长岭铁矿带西北端,其西北端被寒岭断裂所切,东南端以老岭断裂与老岭~八盘岭矿区相接。
弓长岭二矿区矿体呈北西走向的狭长条带,长约4.5km,分为西北区、中央区和东南区三部分(斌和统锦,1978)。
2.1区域地层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群、下元古界辽河群、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系、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四系(见表2-1)。
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表2-1 鞍本地区地层表区群出露主要为茨沟组,是式铁矿主要的赋存层位。
茨沟组呈残留体形式出露于大片片麻状花岗岩中,岩性组成为角闪石、含铁石英岩、钠长石片岩(变粒岩)、石英岩。
辽河群在本区出露三个组,分别为高家峪组、里尔峪组、浪子山组。
起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建造,岩性组成为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辽河群与群呈不整合接触,青白口系呈不整合接触覆盖在辽河群和群之上,出露三个组分别为:桥头组、南芬组、钓鱼台组。
主要岩性组成为页岩、石英岩、泥灰岩、砂岩。
震旦系出露康家组,岩性以泥灰岩为主,期间夹杂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等。
寒武系出露上中下三统,主要岩性有页岩、石英砂岩、灰岩、泥灰岩,平行不整合于震旦系之上。
中国铁矿地理分布

中国铁矿地理分布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
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的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
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
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
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
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
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
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
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
辽宁铁矿资源储量全国第一等

辽宁铁矿资源储量全国第一等作者:来源:《侨园》2010年第05期辽宁铁矿资源储量全国第一据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2009年辽宁新增铁矿石探明储量52亿吨、远景储量120亿吨,石灰石矿新增储量8亿吨,煤炭新增储量21.3亿吨,新增各种有色金属储量十几亿吨。
至此,辽宁以铁矿资源储量全国第一、各种矿产资源储量倍增的态势,重返全国矿产资源大省的行列。
辽宁是钢铁工业大省,对铁矿石需求量巨大。
2008年春天,辽宁省地勘局组成勘查队再次开进本溪大台沟,开始以“攻深找盲”的方法找寻大铁矿。
2009年6月,在大台沟1200米深处找到了探明储量30亿吨、远景储量70亿吨的世界最大单体铁矿。
随后,在大台沟附近的花红沟、鞍山黑石砬子、辽阳弓长岭铁矿又找到了探明储量22亿吨、远景储量超过50亿吨的特大型铁矿床。
这两座特大型铁矿的发现,对稳定辽宁乃至全国铁矿资源价格,保证钢铁企业高速发展至关重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沈阳6个“非遗”项目将亮相世博会辽宁周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举行期间,沈阳的6个“非遗”项目将在“辽宁周”(5月29日至6月2日)上精彩亮相。
沈阳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京剧唐派艺术”、“评剧韩、花、筱”、“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省级“非遗”项目“面人汤技艺”、“初春枝满族民间剪纸”,市级“非遗”项目“慧英发绣”等6个项目将作为沈阳市“非遗”保护项目的代表亮相上海世博会。
届时,“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面人汤技艺”、“初春枝满族民间剪纸”、“慧英发绣”均由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京剧唐派艺术”、“评剧韩、花、筱”则由优秀青年演员进行现场展演。
赴朝鲜旅游沈阳可直飞平壤4月12日,朝鲜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面对即将到来的赴朝旅游高峰,4月20日,辽宁省公安边防总队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
据介绍,除丹东陆路外,游客还可从北京、沈阳两个航空口岸直飞平壤。
弓长岭铁矿开采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为弓长岭铁矿的初步开采设计,但由于资料和条件有限,本次设计主要针对老岭下盘的残余矿体的开采设计。
共分为13章:1.总论;2.矿山地质;3.矿山年产量及服务年限;4.矿床开拓;5.矿山井巷工程;6.采矿方法;7.矿井运输与提升;8.矿井通风;9.供风、供水、供电;10.矿井排水;11.劳动安全;12.技术经济;13.总图运输。
本次设计目标老岭下盘残存矿体,矿体自I~VI勘探线发育,矿体走向SW,倾向SE,倾角30°~60°,沿走向长217m,厚度8~42m,平均厚度25m。
本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以及矿山年产量120万t,设计矿山服务年限38年,开拓方式采用上盘平硐开拓,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箕斗提升用于128中段之下的余留矿体,通风方式采用对角式抽出式通风,井下运输为有轨电机车运输,论文对矿井防排水系统和各工种人员和设备配置作了阐述,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地下开采方案。
并根据矿区的交通和地理情况大体布置了所需的工业场地和生活区,并在总图中大致的标出了其所在的位置。
关键词:地下开采;上盘平硐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对角式抽出式通风;ABSTRACT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the iron ore mining design Gongchangling, but because of limited information and conditions of this design is mainly for residual ore mining old Heights disc design. . Divided into 13 chapters: Subjects; mine geology; mine annual production and service life; deposit to open up; mine shaft engineering; mining method; transportation and upgrading mine ; mine ventilation; for wind, water, electricity; mine drainage; labor safet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general layout and transportation.The design goal of remaining old disk Heights ore, ore prospecting line since I ~ VI development, ore body SW, tendency SE, dip 30 ° ~ 60 °, along the strike length of 217m, a thickness of 8 ~ 42m,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25m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ore body, mining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the annual output of 1.2 million mines t, design mine life of 38 years, pioneering the use of the way the disc adit exploration, mining method for the non-pillar sublevel caving, Kei bucket elevator for the remaining 128 under the middle of the ore body, using diagonal ventilation type exhaust ventilation, underground transport to rail transport motor vehicle, anti-thesis of mine drainage system and various types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elaborated, initially formed a complete underground mining program. And depending on the traffic and geography mines generally arranged in the required industrial sites and living areas, and the total figure at roughly marked its position.Keywords: underground mining; open up the disc adit; pillarless sublevel caving; diagonal type exhaust ventilation;目录目录 (1)1 总论 (1)1.1 矿山概况 (1)1.2 设计依据 (1)1.3 设计任务 (2)1.4 设计指导思想 (2)1.5 矿山建设主要方案 (2)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7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2 矿山地质 (4)2.1 矿区地理与气候条件 (4)2.2 矿区地质构造 (4)2.3 矿体分布、产状及规模 (4)2.4 矿区水文地质 (5)2.5 矿区工程地质 (8)2.6 矿区环境地质 (12)3 矿山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15)3.1 矿山年产量 (15)3.2 矿山服务年限 (15)3.3 矿山工作制度 (16)4 矿床开拓 (17)4.1 井田划分 (17)4.2 岩体移动范围 (18)4.3 阶段高度的确定 (19)4.4 矿床开拓方法选择 (19)4.5 阶段及矿块开采顺序 (21)4.6 三级矿量 (21)5 矿山井巷工程 (23)5.1 矿山基本巷道工程 (23)5.2 竖井断面设计 (23)5.3 平巷断面设计 (26)5.4 井下硐室 (30)5.5 井筒及阶段运输平巷施工要求 (30)6 采矿方法(专题部分) (32)6.1 矿床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32)6.2 采矿方法选择 (32)6.3 采矿方法叙述 (36)7 矿井运输与提升 (39)7.1 运输任务、方式及线路 (39)7.2 运输设备选型 (40)7.3 轨道结构与选型 (40)7.4 列车编组计算 (41)7.5 矿井提升 (44)8 矿井通风 (47)8.1 矿井通风概述 (47)8.2 矿井通风条件 (47)8.3 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的确定 (47)8.4 风量计算 (48)8.5 矿井风量分配原则和方法 (52)8.6 通风阻力计算 (54)8.7 通风设备选型 (55)8.8 局部通风 (58)8.9 通风制度 (59)8.10 通风设施 (59)8.11 井下防火、防尘措施 (59)9 供风、供水、供电 (61)9.1 矿井供风 (61)9.2 矿井供水 (61)9.3 矿井供配电 (61)10 矿井排水 (63)10.1 矿井涌水量及其确定依据 (63)10.2 排水系统及工程设施 (63)10.3 排水设备选型 (63)10.4 排水设备及人员编制 (66)10.5 防水措施 (66)11 矿山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67)11.1 矿山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7)11.2 采矿车间环境及保护 (67)11.3 其它污染源及环境保护 (68)11.4 劳动安全 (68)11.5 工业卫生 (74)12 技术经济 (76)12.1 投资概算 (76)12.2 成本分析 (77)12.3 矿山能耗 (77)12.4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78)13 总图运输 (80)13.1 矿山总图布置原则 (80)13.2 矿山地理位置及总图布置 (80)13.3 矿区运输 (81)附录 (82)参考文献 (83)致谢 (84)1总论1.1矿山概况弓长岭矿业公司露天铁矿独木平硐开采工程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西南距鞍山市69公里,西北距辽阳市39公里,地理座标为北纬41°08′07″,东经123°27′25″。
中国八大铁矿,你知道几个?

放眼国外,有着控制全球70%铁矿石供应的四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
而国内,我国的铁矿资源较为丰富,28个省市600多个县内都分布着各类铁矿床。
那么,大家知道中国的八大铁矿分别在哪里吗?一、鞍山铁矿位于鞍钢附近,是鞍钢铁矿石的供应者,资源丰富,连同本溪铁矿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0多亿吨,居全国之首。
包括东鞍山、弓长岭等矿区,呈弧形分布于鞍钢周围。
特点是铁矿石品位低,但分布广,储量大。
鞍山不仅有着祖国钢铁之都的美誉,还拥有中华宝玉之都、海城世界镁都等光环四射的头衔。
从空中俯瞰,在这片广袤的沃土上分布着一座座资源巨大、品位高档的矿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这一座座聚宝盆里开掘出来的大批丰富矿产,为鞍山这个重工业城市的发展壮大,为鞍山经济的振翅高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本溪大台沟铁矿大台沟铁矿发现于2006年,地点位于本溪市平山区桥头街道台沟村。
初步勘探发现,大台沟铁矿资源储量为51.92亿吨,是已探明的亚洲最大的单体铁矿。
但经过6年的进一步勘探发现,大台沟铁矿的远景储量将突破100亿吨大关,从而轻松打破瑞典基律纳地下铁矿保持百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而且大台沟铁矿具有埋藏深、储量大、倾角陡、矿体延伸大、开采技术含量高等特点,铁矿石平均品位估计在32%左右,部分富矿品位达到50%。
三、迁安铁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
迁安、滦县一带是我国四个特大铁矿带之一。
迁安铁矿现为我国四大铁矿之一。
储量丰富,探明储量50亿吨左右,且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
铁矿石主要供京津唐钢铁基地。
四、白云鄂博铁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包头市北面。
属多成因的内生铁矿,也是大型的铁、稀土、铌等多种有用矿物共生矿,其中稀土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六分之五,有“世界稀土宝库”之称。
铁矿石主要供包头钢铁基地。
包头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
五、马鞍山铁矿位于长江下游苏皖交界的南京、芜湖一带,是一种内生铁矿床,与铜矿共生。
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Ap r i l ,2 0 1 3
矿
床
地
质
第 3 2卷
第 2期
MI NERAL DE P OS I TS
3 2( 2 ) : 3 8 0 3 9 6
文章编号 : 0 2 5 8 — 7 1 0 6( 2 0 1 3 ) 0 2 — 0 3 8 0 — 1 7
弓长 岭铁 矿 床 物质 来 源及 沉 积 古地 理 环境 研 究
王 恩德 , 夏建明 , 赵 纯福 , 付建飞 , 侯 根 群
( 东北大学资源 与土木工程学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8 1 9 ) 摘 要 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中 国鞍 山式 铁矿床 的典 型代表。研究表 明 , 该铁 矿床赋存 于反 s型褶皱
n e v e r t h e l e s s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i r o n d e p o s i t h a v e b e e n v e r y i n s u f i c i e n t .S t u d i e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i r o n d e os p i t l i e s i n a r e v e r s e S - s h a p e d f o l d s t r a t a c o mp o s e d o f p l a g i o c l a s e a mp h i b o l i t e ,b i o t i t e l e p t y n i t e ,ma g —
关键词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海洋沉积 ; 洋 中脊玄武岩 ; 杂砂岩 ; 沉积环境 ; 弓长岭
中国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中国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地质特征摘要:中国是全球对铁矿石资源需求最大的国家,目前中国铁矿石需求的50%以上来自国外。
中国铁矿资源丰富,但高品位矿石稀缺。
中国铁矿床可分为六种类型: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铁钛型、火山岩型、接触交代热液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
中国不同类型的铁矿具有独特的时空分布。
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古亚洲成矿域海相-火山侵入型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关键字:地质特征;成因类型;铁矿床1 概述中国是全球对铁矿石资源需求最大的国家,目前中国铁矿石需求的50%以上来自国外。
中国铁矿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约800亿吨),但高品位的铁矿石却十分稀缺。
中国铁矿床可分为六种类型: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铁钛型、火山岩型、接触交代热液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赵宏军等,2018)。
沉积变质铁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地区,以高变质变形的BIF相关铁矿床为主。
虽然这些矿石的TFe平均含量只有30.35%,但其粗粒磁铁矿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回收。
沉积变质铁矿床是我国最常见的铁矿床类型,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56.3%。
中国铁矽卡岩矿床产于中生代中长英质中浅层侵入体与碳酸盐岩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
晚古生代海西运动在元古宙基底岩石中形成的岩浆铁-钛-钒矿床,以富钛磁铁矿为主要铁矿矿物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为主。
火山岩型铁矿床分为海相火山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两者以磁铁矿为主。
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晚古生代岩石中。
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宁武、鲁中盆地燕山期(中生代晚期)富钠中基性岩系中。
沉积型铁矿主要赋存于华南泥盆系碎屑海相地层和华北中元古代海相地层中,以赤铁矿为主。
中国风化淋滤铁矿规模小,经济价值低。
2.1铁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我国已探明铁矿资源量巨大,但是仍有发现众多未知铁矿床的巨大潜力,因此总结已知铁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将对我国寻找更多具经济价值的铁矿床意义重大。
弓长岭简介

弓长岭选矿厂一、基本情况弓长岭选矿厂现有三个选矿车间,共计23个磨矿系列,设计处理能力为1100万吨原矿。
所有自动化控制系统都为东方测控设计和施工。
所采用的工艺流程主要为磨矿分级、磁选、浮选生产工艺。
特别2007年进行了老选改造工程,先后投产了五个大球磨选矿系列。
相配套的自动化工程也由东方测控同期投产完工。
弓长岭选矿厂的工艺流程为三段一闭路的破碎筛分工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铁矿选别工艺。
破碎筛分工艺流程为:粗碎——中碎——预先筛分——细碎——控制筛分——粉矿仓。
磨选工艺流程为:一段球磨分级——粗磁选——二段球磨分级——磁选——三段球磨分级——磁选——精矿过滤+尾矿输送。
二、主要检测点和控制回路1、主要控制回路(1)自动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矿仓料位情况(细碎矿仓、预先筛分矿仓、检查筛分矿仓、粉矿仓)。
矿仓自动布料小车可以实现自动布料。
(2)筛子给矿皮带为变频控制,依据人工经验,自控室岗位工通过计算机设定频率,远程调节频率,满足给矿要求。
(3)细碎机给矿皮带为变频控制,与破碎机破碎腔内料仓料位值(超声料位计)、功率构成闭环控制。
(4)采用核子秤检测磨机给矿量的流量,通过变频器控制给矿机的输出转速,形成给矿量回路控制。
(5)采用电磁流量计检测给矿水的流量,通过电动阀控制给矿水的流量,形成给矿水回路控制。
(6)采用电磁流量计检测排矿水的流量,通过电动阀控制排矿水的流量,形成排矿水回路控制。
(7)采用压力计检测旋流器的给矿压力,采用液位计检测泵池液位,采用矿浆流量计检测旋流器的给矿流量,采用浓度计检测旋流器的给矿浓度,通过变频器、电动阀调节渣浆泵的转速与补加水的流量,形成旋流器的控制回路。
(8)弓长岭对环水、尾矿大井都进行了自动控制,数据全部集中到中央控制室,便于掌握整个生产情况。
(9)弓长岭选矿厂配备了在线粒度检测装置,共安装东方测控粒度仪6台,其中一选5台,均为三个流道,分别检测一段、二段和再磨分级溢流产品。
例析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例析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储存量最多的铁矿就是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而华北则是BIF铁矿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辽宁鞍山-本溪地区,其铁矿探明储存量在全国范围内居于首位,在我国同类型铁矿资源中,其储存量所占比例达到40%,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原料,是经济进步的有力保障。
1 辽宁地区典型条带状铁矿床及其地質特征1.1 南芬铁矿床南芬铁矿的矿区主要出露于馒头组、寒武系碱厂组、南芬组、震旦系钓鱼台组、元古宙辽河群浪子山组和太古宙鞍山群茨沟岩组等地层。
矿区的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大断裂与两个倒转背斜(露天铁矿和黑背山)。
脉岩以石英斑岩、花岗斑岩为主,岩浆岩以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矿体的产状为层状-似层状,三层铁矿共同组成了矿床。
矿石以赤铁矿、磁铁矿为主要矿物成分,以菱铁矿、镜铁矿、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为次要矿物成分。
脉石矿物包括阳起石、方解石、白云母、透闪石与石英等。
矿石结构呈现为纤状变晶结构与不均匀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构造包括块状构造、条纹状构造与条带状构造。
以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矿物组合为依据,可将其分为六种自然类型,分别为磁铁滑石片岩、菱铁磁铁石英岩、赤铁石英岩、赤铁磁铁石英岩及磁铁赤铁石英岩、透闪石磁铁石英岩、磁铁石英岩。
1.2 弓长岭铁矿床鞍本铁矿成矿带中部分布着弓长岭铁矿,其矿区共包括4个,即:老岭-八盘岭矿区、一矿区、二矿区与三矿区。
最典型且规模最大的就是二矿区,现对其矿床地质特征介绍如下。
太古宙鞍山群茨沟岩组是矿区的出露地层,岩石类型包括上部奥陶系石灰岩硅质岩层、含铁矿层带、中部钠长变粒岩层、下部含铁矿层、底部片岩层、底部角闪岩层,有少量石灰岩分布于矿区西部,矿区发育有断裂构造,具有横向断层与走向断层。
该区岩浆以花岗岩为主,具体类型按照形成时代分为在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之后和之前形成。
1.3 东鞍山铁矿床华北地台北缘鞍山凸起处分布着东鞍山矿床,矿区主要出露的地层包括新生界第四系、新元古界震旦系钓鱼台组与太古宙鞍山群樱桃园组。
鞍本地区超大型铁矿床分布规律及特征

鞍本地区超大型铁矿床分布规律及特征刘忠元;付海涛;刘陆山【摘要】鞍本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变质铁矿产地之一,该区已探明的铁矿资源/储量约占全国同类型铁矿已探明资源/储量的40%。
区内已发现有9个资源/储量大于10亿t的超大型铁矿,它们分布在东西长约85km、南北宽约25km的带状区域内,超大型铁矿密度之大非常罕见。
超大型铁矿分布于区内鞍山群南部边部区域,与茨沟岩组、樱桃园岩组含铁层位密切相关。
如果去除人为划分矿床范围因素,一些超大型铁矿床的资源储量大于30亿t。
这些超大型铁矿床延深很深、规模很大;矿体既有厚大板状体,也有多层状矿体。
%The Anshan-Benxi reg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iron ore producer in China. The proven resources/reserves of iron ore in this area account for about 40% of the same kind of iron ore in whole China. There are 9 large iron ores in this region which resources/reserves were of more than 10 tons. All these very large iron ores distributed in the strip of about 85 km long and 25 km wide, and the density of large iron ore is rare. The very large iron ores distributed in the edge of south of Anshan Group, and they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ferreous layers in Cigou Group and Yingtaoyuan Group. If removing the human factor into the scope of the deposit, the reserves of some iron ore deposits were more than 3 billion tons. Most of the ore body of these very large iron ore deposit were large and thick plate, a few for multilayer plate.【期刊名称】《化工矿产地质》【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7页(P65-71)【关键词】鞍本地区;超大型铁矿床;分布规律;矿体特征【作者】刘忠元;付海涛;刘陆山【作者单位】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宁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提要鞍本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变质铁矿产地之一,该区已探明的铁矿资源/储量约占全国同类型铁矿已探明资源/储量的40%。
弓长岭铁矿崩落法开采地压活动规律

弓长岭铁矿崩落法开采地压活动规律浅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弓长岭铁矿地质条件、开采情况以及地压活动情况的研究,从多方面总结了弓长岭铁矿崩落法采矿的地压活动规律,同时为该矿井巷布置和开采方法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崩落法采矿;地压活动规律;开采建议中图分类号tf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1-0065-020 引言矿产资源井下开采无论规模大小,开采时间长短,最后都会发生地压活动,这是必然的客观规律。
地压活动的发生发展,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和危害。
其危害程度和开采区域的地质构造、开采方法,采空区管理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践证明,不同的开采方法有不同的地压活动规律。
1 地质概况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是前震旦纪“鞍山群”沉积变质式铁矿床,位于弓长岭复背斜的北翼,矿区西端以寒岭断层为界,东端以f1断层为界,矿床由相互平行的六层矿体组成(如图1所示)。
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石英岩,其中贫矿结构致密坚硬,抗压能力强,抗压强度为120mpa~260mpa。
富矿分为平炉矿和高炉矿,抗压强度为124mpa~170mpa。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种类繁多,生成的时间也不同,矿床的西北端及东南端被大的横断层切削,矿床内横断层也特别发育,西北端寒岭横断层与复背斜西部第一大横断层其走向为北东,近于直立,引起矿体错动,但是对采准工程破坏性不大。
走向断层的走向与矿体的走向是一致的,尤其是走向逆断层沿矿体一侧通过,在断层带影响的范围内,分布有广泛的蚀变岩与矿石富化现象,走向断层带宽度一般为0.05m~5.0m,是矿液上升的良好通道,特别是富矿体内“亮滑铁”,结构松脆,对采准工程稳固性,影响较大,巷道易于冒落。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共分3个采区即西北采区、中央区、东南区。
中央区深井部位回采的矿体是fe6、fe5、fe4三层矿体,其中第六铁矿层是规模最大的富矿体、第五铁矿层为高炉矿、第四铁矿层为贫矿体;第四铁矿层与第六铁矿层同时进行回采,两层矿体之间的岩石为绿泥类的蚀变岩和角闪岩。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磁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12年 12月 December2012岩 矿 测 试 ROCKANDMINERALANALYSIS文章编号:0254 5357(2012)06 1058 09Vol.31,No.6 1058~1066辽宁弓长岭铁矿床磁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杨秀清1,2,李厚民1 ,李立兴1,刘明军1,2,陈 靖1,白 云3(1.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2.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3.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401队,辽宁 鞍山 114005)摘要:辽宁弓长岭铁矿床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其二矿区的磁铁富矿达大型规模,属国内之最。
为探讨弓长岭铁矿床铁矿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和富矿成因,本文以二矿区六个铁矿体的贫铁矿石和富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了系统的稀土元素测试。
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磁铁矿的稀土元素总量(∑REEs)和 Y具有非常一致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Y/Ho比值较高;经太古界后平均澳大利亚页岩(PAAS)标准化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的分馏模式,大部分呈现 La正异常,所有样品都有明显的 Eu和 Y正异常,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的磁铁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和海水;虽然磁铁矿的 Ce/Ce为 0.69~0.97,但大多数样品缺乏真正意义的 Ce负异常,这暗示其沉积于还原的海水环境;富铁矿石磁铁矿的稀土元素总量和 Eu含量明显高于贫铁矿石的磁铁矿,而且含富矿的上含铁带 Eu异常明显较高,表明富铁矿石磁铁矿具有更明显的热液特征,是在贫铁矿石的基础上受热液活动形成的。
关键词:磁铁矿;稀土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沉积变质型铁矿;弓长岭中图分类号:P578.12;O614.33;O657.63文献标识码:ACharacteristicsofRareEarthElementsandtheGeologicalSignificanceof Magnetitefrom GongchanglingIronDepositinLiaoningProvinceYANGXiuqing1,2,LIHoumin1 ,LILixing1,LIUMingjun1,2,CHENJing1,BAIYun3(1.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yandMineralAssessment,M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Instituteof Mineral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2.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FacultyofEarthScienceand Resource,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3.LiaoningMetallurgicalGeologicalExplorationBureau401Branch,Anshan 114005,China)Abstract:TheGongchanglingirondepositisafamousdiageneticmetamorphicirondepositinLiaoningProvince. TheNo.2miningareacontainsthelargestamountsofhighgrademagnetiteironoreinChina.Inordertostudythe orematerialsource,metallogenicenvironmentandoriginofmineralization,rareearthelements(REEs)andYof magnetitesfrom thelow gradeironoreandthehighgradeironorehostedinsixorebodieswereanalyzedby 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ICPMS).Theresultsshow verysimilarcharacteristicsoftotal contentsofREEsandYforbothlowgradeandhighgradeironores.ThetotalcontentsofREEswereverylow,and Y/Horatioswerehigh.AfterbeingnormalizedbyPostArcheanAustralianShale(PAAS),REEsandYpatterns收稿日期:2012-02-21;接受日期:2012-09-20 基金项目:我国典型金属矿科学基地研究项目(20091107);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120988);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201111002) 作者简介:杨秀清,硕士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温 度 主 要 集 中于 3 4 0 3 9 8 C, 盐 度 主 要 集 中于 0 . 8 8 % ~6 . 3 %和 3 3 , 5 % -4 0 . 6 %两 个 区 间 , 成 矿 流 体 以富 o3 2 的
o3 2 一 C I - I 4 — 1 4 2 O 的 中低 盐 度 、 中高温热液流体为主 , 并 混 有 含 石 盐 子 矿 物 的高 盐 度 、 中 高温 热 液 流 体 , 有 大 量 磁 铁 矿 富
d e p o s i t i n Li a o ni n g Pr o v i nc e
L I U Mi n g J u n , L I H o u Mi n 2 , L I L i X i n a, g Y AN G X i u Q i n g 2 , Y A o L i a n g D e , H O N G X u e K u a n . c H E N J i n a. g Y A O T o n g a a n d B A I Y u n 3
国 土 资源 部 成 矿 作 用 与 资 源 评 价 重 点实 验 室 ,北 京
辽宁 鞍 山 1 1 4 0 0 5 ) 区 富铁 矿 体 在 空 间 上 与 由石 榴 子 石 、 角 闪石 、 绿 泥 石 等 矿 物 组 成 的 交 代 岩 关 系 密
切, 显 示 与 热 液 活 动 相 关 。 根 据 交 代 岩 中矿 物 共 生 组 合 、 交代岩 与矿体 的穿插 交代关系 等特征 , 将 弓 长 岭 铁 矿 床 二
(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Ex p l o r a t i o n , Li a o n i n g Bu r e a u o f Me t a l l u r g i c Ge o l o g i c a l Ex p l o r a t i o n ,An s h a n 1 1 4 0 3 8,L i a o n i n g ,C h i n a ;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围岩及矿石描述一.围岩及蚀变GCL-1 黑云母钾长片麻岩灰白色—灰绿色,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及少量由暗色矿物蚀变而来绿泥石。
GCL-2 肉红色混合岩肉红色,斑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脉体主要成分为钾长石(主体,呈斑状)、石英、角闪石等,占95%以上。
基体成分不明。
整体偏向岩浆岩,属混合花岗岩。
GCL-3 绿泥石片岩墨绿色,变余泥质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绿泥石、泥质。
其中还存在少量黑色磁铁矿,呈分散状颗粒状,品位低。
GCL-4 角闪石片岩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角闪石。
具有一定程度的绿泥石化。
二.矿石描述GCL-5 含铁石英岩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薄层状构造。
脉石矿物主要成分为石英,矿石矿物主要为含铁矿物。
其应由沉积变质形成。
GCL-7 假象赤铁矿矿石灰白、黑色条带相间,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磁铁矿。
磁铁矿由原始沉积的赤铁矿经变质作用形成,并保留了赤铁矿的晶形。
脉石矿物主要为Si质,与铁矿层成条带状交替出现。
GCL-8 条带状磁铁矿矿石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
密度较低,说明含Fe量不高。
GCL-9 块状磁铁矿矿石黑色,细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磁铁矿,含量90%以上,密度非常大。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作者:李永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7期摘要:分析、研究了弓长岭铁矿二矿区的矿岩系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组构和成分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该铁矿受海底火山的喷气、沉积作用——经区域变质形成的条带状铁闪石(角闪石),石英磁铁贫矿经混合岩化热液交代阶段,通过脱硅作用形成了块状磁铁富矿,且该矿为多种成因的复合矿床。
关键词:铁矿;矿体特征;花岗岩;鞍钢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7-0156-02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是鞍山—本溪地区最大的富铁矿床,自1949年建矿以来,该矿区主要为鞍钢提供高品位富矿。
1 矿区的地质特征1.1 地层矿区地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和古生界奥陶系。
鞍山群茨沟组的花岗岩中有大量残留体,且分布广泛,自下而上分为六层:①底部角闪岩(Hb),厚20~385 m。
②底部片岩(Psp),厚0~40 m。
③下含铁带第一层铁矿(Fe1),厚1~34 m;下含铁带中部片岩(Sps),厚0~20 m;下含铁带第二层铁矿(Fe2),厚1~56 m。
④中部钠长石片岩带(K),厚70~180 m,中间夹第三层铁(Fe3)。
⑤上含铁带主要有三层铁矿体,分别为第四层铁矿(Fe4)、下角闪岩(Am)、第五层铁矿(Fe5)、上角闪岩(Am)和第六层铁矿(Fe6),厚1~140 m。
⑥硅质岩层(S,夹薄层铁矿),厚25~200 m。
古生界奥陶系岩层主要沿河谷出露于矿区西北部,与鞍山群茨沟组地层为断层接触。
岩性主要为薄层、中厚层、厚层灰岩和白云质灰岩。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南侧,为近代风积、洪冲积物,主要由亚黏土、砂砾石组成,厚0~20 m。
1.2 构造矿区位于弓长岭背斜的北翼,岩层走向为120°~160°,倾向北东,倾角为60°~85°。
本区的断裂构造发育根据断层和岩层走向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走向断层、横向断层。
弓长岭井下铁矿下含铁带采区优化开采的研究

弓长岭井下铁矿下含铁带采区优化开采的研究摘要:根据下含铁带采区矿体赋存条件,结合采区目前开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采区的延深开采范围,开采规模,开拓运输,采矿方法等进行了优化开采研究,提出了优化开采工艺,提高生产能力的采矿方法,满足了采区深部开采技术目标要求。
关键词:下含铁带采区开采现状存在问题采矿方法生产能力1、概况弓长岭井下铁矿下含铁带采区位于弓长岭二矿区中部,是井下铁矿的一个独立采区,该采区早在1980年进行平峒开采,现已开采20余年。
目前,采区最低开采平峒+140m水平以上还剩地质矿量约72万吨,其中:可采矿量45万吨,残存矿量27万吨,预计还能开采3年结束,近期生产能力急速畏缩,采区急需进行深部延深开采研究,以接续矿山生产。
为延续采区开采,满足弓长岭地区采选平衡,加快新水平开拓、采准速度,确保矿山生产能力的接续,应对下含铁带采区的深部开采技术进行优化研究,以指导矿山开采长远发展。
2、采区矿山地质下含铁带采区主要开采弓长岭二矿区13~19剖面间的矿体,矿体走向长960m。
倾向北东,倾角60°~87°,矿体水平厚度2~78m,其中:Fe1矿体水平厚度2~20m;Fe2矿体水平厚度0~50m;Fe3矿体水平厚度2~8m。
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磁铁贫矿体重3.4t/m3,岩石体重2.7t/m3。
普氏硬度系数:磁铁贫矿f=15~25,岩石f=5~17。
磁铁贫矿TFe平均地质品位35.5%。
矿体和围岩的稳定性较好,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
采出矿石质量满足选矿厂选别工艺要求。
3、采区开采现状和存在问题3.1 采区开采现状下含铁采区目前主要开采13~22线之间+140m水平以上的矿体。
采区为平峒开拓,现有180m和+140m两个平峒采矿车间。
其中+140m平峒分为南、北两个平峒口,均与中央采区共用。
年生产能力在40~50万吨之间。
该采区的+180m 水平已经开采完毕,目前只有+140m水平回采本水平矿房矿量及矿柱回收,采用原有的平峒开拓运输系统,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矿山目前正在进行+80m和+20m水平开拓,生产逐步转入深部开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我国东北地区鞍山、本溪、海城、辽了和抚顺等地,广泛分布含铁石英岩矿床。
弓长岭铁矿是其中著名的矿田之一,分几个矿段(图12-1)。
图12-1 鞍山—本溪地区地质略图1.第四系2.中生界3.二叠系4.石炭—二叠系5.奥陶系6.寒武系7.震旦系8.前震旦系结晶片岩、千枚岩9.花岗片麻岩10.花岗岩11.闪绿岩12.铁矿床一、区域地质概况二、矿床地址特征(一)矿区地层矿区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Ⅲ. 上混合岩层:岩性与下混合岩层基本相同,厚约100m,同位素年龄1600Ma。
~~~~~侵入接触~~~~~Ⅱ5·石英岩厚30-100mⅡ4·上含铁带⑤第六层铁矿(Fe6),即主要富铁矿层(50-60m)④上斜长角闪岩层6-22m③第五层铁矿(Fe5)10-15m②下斜长角闲岩层10-40m①第四层铁矿(Fe4)Ⅱ3·中部黑云母钠长石变粒岩层夹第三层铁矿(Fe3)70-190m图12-2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地质图1.第四系2.麻峪花岗岩3.上浅粒岩4.硅质层5.上角闪岩6.黑云变粒岩7.铁1片岩组8.铁2片岩组9.下角闪岩10.下浅粒岩11.弓长岭花岗岩12.磁铁矿声能13.赤铁矿层14.矿体15.断层16.地质界线及产状Ⅱ2·下含铁带④第二层铁矿(Fe2) 2-27m③中部片岩层2-12m②第一层铁矿(Fe1) 2-18m①下部片岩层3-36mⅡ1·角闪岩层~~~~~侵入交代接触~~~~~Ⅰ.下混合岩层:主要为条带状混合岩,厚度大约1500m,同位素年龄20亿年。
(二)矿区构造弓长岭型富铁矿床产于本区的中、上鞍山群中 , 其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及绿片岩相 , 在本区以外的下鞍山群中尚未发现这种类型的富铁矿床。
富铁矿的产出与构造的关系非常明显。
富铁矿常产于断裂构造中或其附近 , 或产于褶皱间隙之中。
由于许多矿床中条带状铁矿层两盘常有走向断裂存在 , 故而常可见铁矿层两侧有富铁矿产出。
此类型富铁矿常产于条带状铁矿层中或其两侧。
如南芬富铁矿、王家量子富铁矿是完全产于条带状铁矿层中的 , 而弓长岭二矿区、八盘岭、樱桃园等矿区的富性矿就是产在条带状铁矿层的边部的(图12-2)。
(三)混合岩化岩石本矿区中混合岩化岩石分布非常广泛,在矿床周围都有。
变质岩呈残留体状存在于混合岩化岩石之中。
混合岩化岩石可以分为两期,较老的一期称为弓长岭混合岩,较新的一期称为麻峪混合花岗岩。
1、弓长岭混合岩弓长岭混合岩是岭混合岩在本矿区出露非常广泛,遍布在矿床周围,其同位素年龄为 2500Ma。
混合岩一般为灰白色,有的略显淡红色,中细粒,局部地方岩石粒度变化较大。
呈片麻状、眼球状、条带状或斑杂状构造。
组成矿物以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为主,其次有黑云母、自云母、角闪石、绿泥石,副矿物有磁铁矿、锆石、石榴石、独居石等。
此混合岩与变质岩系之间有较宽的混合岩化带。
2、麻峪混合花岗岩麻峪混合花岗岩几于二矿区东北的麻峪一带。
肉红色,粗粒斑状花岗结构。
主要组成矿物是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
镜下可见斜长石被微斜长石交代。
在本矿区中还常可见到与混合岩化有关的伟晶岩、细晶岩、长英岩等。
(四)矿体特征含铁石英岩建造位于NW—SE向大复背斜东北翼,呈单斜地层,倾角陡。
延长4000—5000m,已知延伸>1000m。
矿体呈层状,倾向北东,倾角60—90°,有时倒转。
富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于贫矿体内,主要赋存在Fe4、Fe2内。
厚度由几十厘米至几十米,延长几十米至千余米,延伸由几十米至千米以上。
倾向、倾角大致与贫矿一致。
富矿体的主要近代矿构造是Fe6下盘的走向逆断层。
此断层延长2km以上,延深1km,倾向NE。
沿该断层在Fe6中形成了鞍山—本溪地区最大的富矿体,即弓长岭二矿区主矿体。
Fe6延续4800m,厚50—60m。
西北薄,东南厚,有些地方因断层重叠,厚度增大到100—160m。
Fe6中有两个大的富矿体:其一,走向延长1840m。
似层状。
有穿层分枝现象。
产状与贫铁矿层基本一致。
厚度变化大,向上变薄,深部较稳定。
厚5—30m。
其二,走向延长1820m,似层状,产状与贫铁矿一致,厚5—30m。
富铁矿附近有明显的围岩蚀变。
呈单侧带状分布。
自富矿体赂外依次为:铁镁闪石化、石榴石化、绿泥石化。
蚀变常发育于富铁矿体一侧的夹层中,一般宽十几米到几十米。
一般蚀变强烈,蚀变带宽,往往富矿体亦较厚;围岩蚀变弱的地方,富矿体小或没有。
蚀变岩石常具片状构造,片理平行于富矿体外形。
富矿体及围岩蚀变年龄为1800—2000Ma。
富矿石成分主要为磁铁矿,局部有少量赤铁矿富矿体。
矿石主要呈致密块状构造,亦有细密条带状构造。
富矿石品位>含SiO210.3%,S0.3%,P极低。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见图12-3。
图12-3 弓长岭BIF硫同位素组成图1.围岩2.蚀变岩3.磁铁石英4.富铁矿三、有关测试数据1、富铁矿石中包裹体特征富铁矿石及条带状铁矿石中石英包裹体的特征不同 , 包裹体中气液成分也不同。
条带状铁矿石中石英的包裹体小 , 平行条带方向排列 , 包裹体中气液成分以 Ca2+、 HCO3-、 Cl-为主 ,Sr/Ba 比为 0.33,pH=8.1 。
而富铁矿石中之石英包裹体大 , 斜交条带方向排列。
包裹体中气液成分以 Ca2+、Na+、 Cl-、 SOi2-为主 , 含 Mg2+较 A 多。
Sr/Ba 比为 0.23,pH 值 7.4 。
据李秉伦 (1977 ) E73 的资料 , 本矿床中未受热液影响的变质岩石中 , 石英包裹体盐度低 ,而富铁矿石及受热液影响的岩石中 , 石英包裹体盐度高。
包裹体测温资料表明, 本矿床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温度为570 ℃左右 , 富铁矿的成矿温度为350 ℃ , 二者明显不同。
富铁矿与条带状铁矿中所含包裹体之特征有如此明显的差异 , 说明它们是在两种很不相同的地质作用中形成的。
2、富铁矿石硫、氧同位素的成因特征(1)硫同位素的成因特征从弓长岭二矿区条带状铁矿及富铁矿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杨凤筠,1978)来看,条带状铁矿中δ34S的数值小,接近陨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而富铁矿中黄铁矿之δ34S为-5~+14‰,这表明富铁矿石形成过程中硫同位素有明显的分馏。
着也说明两者是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中形成的。
几十年中 , 许多地质学者对于弓长岭型富铁矿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其中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漠先生对本区弓长岭型富铁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多数地质学者认为本区弓长岭型富铁矿是热液成因的 , 也有少数地质学者认为是原生沉积成因的。
在热液成因的大前提下 , 对于成矿热液的性质仍有不同的意见 , 早年曾有人认为是岩浆期后热液成矿 , 近三十年中主要的意见有两种 , 一种意见认为是变质水热液成矿 , 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混合岩化热液成矿。
(2)氧同位素的成因特点魏菊英(1965)对弓长岭二矿区两个钻孔中铁矿石中的氧同位素进行了研究,上部一富铁矿为主,其中磁铁矿的δ18O值为-1.4~-4.3‰,中部一条带状矿石为主,其中的磁铁矿的δ18O值高,而磁铁富矿δ18O值低(-0.2~-2.7‰)。
下部为条带状铁矿,其中磁铁矿之δ18O值为0.5~1.5‰,相对较高。
由此可以看出,富铁矿石与条带状铁矿石中磁铁矿的氧同位素有明显的不同,(1) 条带状铁矿中磁铁矿的δ18O 值变化幅度大 , 为10.57‰,磁铁矿的δ18O 值变化幅度较小 , 为 4.99‰。
而且后者处于前者的变化范围之内。
这说明富铁矿的成矿物质来自于条带状铁矿 , 但又与条带状铁矿不同。
(2)条带状铁矿中磁铁矿的δ18O值较高 , 为 -4.41~ +6.16‰,而富铁矿石中磁铁矿的δ18O值为- 5.40 ~ -0.41‰ , 明显偏低。
似乎是富铁矿的形成与这种“ 轻水” 有关 , 似乎是在这种“ 轻水” 改造条带状铁矿的过程中形成了弓长岭型富铁矿。
这种“轻水”可能是条带状铁矿中的同生水,也就是沉积物中的“化石水” 。
其氧同位素组成接近于沉积物形成时水体水的氧同位素特征。
据 Becker(1976) 的资料 , 前寒武纪海水就是一种“轻水”,δ18O 值为-3~ -11‰,与富铁矿石中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相似。
四、弓长岭富铁矿成因探讨及成矿模式依上所述 , 可以看出此类型富铁矿明显地受构造控制,有富铁矿脉穿插条带状铁矿的现象,富铁矿体周围有近矿围岩蚀变,富铁矿石中石英包裹体的形成温度为350 ℃等等事实来看本区弓长岭型富铁矿是一种在高温热液作用中形成的热液矿床。
(1)晚太古宙时期 , 在广阔的海洋中形成了中一上鞍山群的海底火山岩一沉积岩系 , 同时在其中也沉积形成了厚大的条带状铁矿层。
(2)中、上鞍山群地层在 25-28 亿年时期先后经受了几次区域变质作用 , 受变质成为绿帘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的中、低级区域变质岩石。
(3) 在本区中、上鞍山群岩石受区域变质作用时 , 其中有较强的变质水热液活动。
这些变质水热液的温度在350 ℃以上,而且具有氧同位素δ18O 低的特点。
(4)在鞍山群地层中,条带状铁矿比其周围岩石的孔隙度高。
而且在区域变质过程中 ,条带状铁矿的内部和边部容易产生断裂或裂隙,因而条带状铁矿层常常能成为变质水热液积极活动的场所。
(5)在变质水热液活动中 , 条带状铁矿石中的大部分 Si02被溶滤带走。
同时在变质水热液作用下,原有的磁铁矿进行改造,成长壮大,并且相对富集而形成了富铁矿。
在富铁矿体周围也形成了以绿泥石化为主的近矿围岩蚀变。
弓长岭富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 最新最快最绚的信息】郑柱蓝海洋(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关键词:弓长岭;富铁矿;热液摘要:介绍了弓长岭富铁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硅铁建造中,分析了其主要特征为:富铁矿体严格受贫铁矿层控制;富矿体两侧围岩热液交代蚀变强烈;贫、富铁矿存在着两种不同世代及不同成因的矿物组合类型。
提出了富铁矿体是由沉积变质的磁铁贫矿经热液改造形成的结论。
1区域地质概况鞍山-本溪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辽东台隆西部,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宙鞍山群、元古宙辽河群、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第四系,其中鞍山群是鞍山式铁矿的赋矿层位。
本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其中对该区地质构造影响较大的有NNE向的郯庐断裂、NE向的寒岭断裂、NW向的石桥子断裂以及EW向的太子河断裂。
区域内大面积出露太古代花岗岩,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及辉绿岩仅呈小岩株状产出。
区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煤矿、耐火粘土矿、硅石矿、石灰石矿、建筑石材等,其中以铁矿最为丰富,主要有东鞍山、西鞍山、眼前山、樱桃园、胡家庙子、弓长岭、南芬、歪头山、欢喜岭等大中型铁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