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今天参加了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主办的《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报告会,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家长,感谢校方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次继续学习的机会,本次报告会受益颇多,总结了一点不成熟的心得,与各位家长共同探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受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支配的。从当前小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家长宜在以下几方面确立教育观念: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子女观;正确的健康观。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宜把握几个方面问题:

1)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2)为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是提高孩子自立能力的前提;

3)与孩子平等地交往与沟通是增进相互了解、改善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

4)增强、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秘诀。

同时作为家长自身也宜了解以下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如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广泛兴趣爱好的方法、培养孩子健康情绪与情感的方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提高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培养孩子交际能力的方法等。

现在的小学教育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观察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观察孩子的性格是否开朗,是否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恰,能不能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自觉性、是否强;学习欲望强烈与否,面部表情愉悦不愉快,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善于交友不孤独等,观察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班主任虽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协助家长对学生教育好孩子。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生活;情绪乐观、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的四有新人。

在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做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措施。家长更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工作,限事态于萌芽状态,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孩子们的心灵打下一片蔚蓝的天空。

生命是一个过程,重在追求幸福,寻找乐趣;

教育是一种手段,旨在帮助人生的预备。

——尼尔(二十世纪英国教育家)

今天才发现自己从未认真了解并思考过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复杂,尽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专业教学上不断突破自我,争取每一次的进步。过去的五年里,我只是单凭自己的热情、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带领学生们走过每一学习阶段,有欢乐也有悲伤,有激动更有难忘,似乎班主任工作就这么简单。直到现在的班级中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让我在一种复杂的感情中,才想到该冷静思考教育工作当如何有效进行,正是在工作自我剖析中悟到了班主任必须下功夫用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医生的角色才能让学生“感觉幸福”。以下是一则典型教育案例及从中获得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案例:

周同学,男,18岁,高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际,缺乏与人良好沟通的能力。个人喜欢运动,阅读文史地军事等课外书籍。但习惯自我为中心,恃才傲物瞧不起同学又赢得不了同学们的肯定,眼高手低,极度自负的同时又非常自卑,缺乏信心;

愤世嫉俗,有较强的民族正义感及法律意识,思想固执行为容

易极端,非常渴望荣誉和权利,十分在乎个人利益得失。敏感、多疑不相信他人,脾气易暴,易情绪化,思维方式与一般人有一定差异,并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前期症状;

做事拖拉,学习、生活效率低,经常迟到,个人卫生有时不懂

收拾,成绩属班级后部分。

教育实录:

一、了解学生背景,分析形成目前状况客观主观原因

经过多次课后与他的个别谈心,家访,经常和他母亲电话交流,我了解到周同学初中地段中学教学质量相对偏差,中考复读了一年才考上现在的这所普通高中,也因此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心高气盛的他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同时也因广泛阅读了课外书而瞧不起班级其他同学,造成内心主观上就与同学们对立,与人说话居高临下,不愿与周围同学们坦诚交流更拉大了与班级整体的距离;因为做事效

率低,他经常早晨迟到上课或是任何教学活动总是最后一个到,拉班级后腿,班级各项事务中缺乏对集体的责任感,漠不关心,客观上也孤立了自己。这种风格的形成部分也源于他的生活环境。他从小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身为从事医务工作的老红军干部对孩子宠爱有加,外公的去世不仅让外婆更加疼爱他,也令外公成为他心中高大伟岸的军人形象及权利的象征。长大后回父母身边,母亲工作繁忙,父亲常在郊区工作无法经常及时地与孩子交流,常时间的时空距离使父子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父亲家长式的作风和教育方式使孩子缺乏信任和最需要的鼓励,他的优缺点也得不到及时的肯定与指出,当然还有思想困惑等方面的疏导。孩子曾说父母不相信他,连去楼下买豆腐妈妈还要在楼上窗口上看着,更不用说承担其它责任。与他的交流中才发现他的确连交际的基本常识都不是很明白更不懂基本的人情事故,然而涉及个人利益却变得精明、狭隘,他不愿为别人无偿付出,甚至会认为其他同学们为集体工作是理所当然。他固守着自己偏执的逻辑,与所有人展开拉锯,包括“没有给他公平比赛成绩的评委老师”。他渴望朋友也渴望被关注,却很难去理解和被理解。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与他有关的问题。高一一年用“伤痕累累、倍受挫折”来形容他毫不夸张。他积极踊跃地参加了几乎任何一项校园活动却没有获得一次奖项,唯一的一个参与奖他拒绝领奖,包括班级竞选或任何班级代表推选带来的都是打击。愤懑与不平充斥着内心,连我都担心他还能受得了哪怕再小的刺激,也不忍心再看他面对失败那痛苦与仇恨的样子,正如他自己所言“心力憔悴”。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会对他今后的成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二、积极与父母交流,共同探讨摆脱他思想上心理的困境

在与他母亲的交流中我建议家长学着看一些家庭教育的通俗读物,放开心胸,放平心态,学着开始放手,对孩子的全方位管理可以适当转化为教会孩子自己承担部分家庭责任,在责任教育中学会理解他人和与人合作,也请父母尤其父亲有意识地加强同孩子地沟通以便及时地疏导孩子成长地困惑;在学校我经常抓住机会利用小事教他领会情感与责任,用心体会家人与同学、朋友的付出,学着领悟集体的快乐与温暖,学会做好小事,学会积累,等待成功。记得月考后的一天课间,走廊上他皱着眉头郁闷又有些愤怒来找我,因为班级的一些小事又敏感不平了。听到他说自己这周心情一直很不好不仅因为月考不理想,还有回家跟妈妈吵现在又加上学校里同学之间的不痛快,已经憋得快不行了,还质问我是不是不关心他了。我立即因势利导,平静地替他分析了妈妈最近的工作状况及一人承担家庭担子的辛苦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