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简单了解干冰的特点;②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及二氧化碳灭火原理的活动探究,发展对实验的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和思维,体现合作学习在学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②体会化学就在身边,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一、探究收获( 请将你从每个环节的收获填于下列表格中)二、学以致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Ⅲ纸花不变色;Ⅳ(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3)该同学进行了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三、自我评价1. 鉴定二氧化碳常用的化学方法是()A.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C.观察气体的颜色 D.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2.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3.干冰可用于。

干冰在汽化时 (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4.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色,原因是;加热后,溶液变色,原因是。

5.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

由于发生作用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证明里面的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6.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着小狗进入洞中,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后来科学家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气泡(CO2)。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简单了解干冰的特点;②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及二氧化碳灭火原理的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和思维,体现合作学习在学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②体会化学就在身边,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二、设计思路:由于本课题位于教材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涉及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设计应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现有程度,不宜将知识过于深化。

因此本设计以展示二氧化碳的“奇妙”为主线,通过视频、实验等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在体验和感悟二氧化碳的种种奇妙的同时,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用途等。

课堂后续部分将留给学生充足时间进行交流及当堂训练巩固。

实验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本设计在实验展示上,力求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采用更贴近生活、更活泼有趣的实验教学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奇妙之二“CO2水中大变身”中,力求在“变”上做足文章,让学生在欣赏、参与魔术及魔术揭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期盼并及时掌握化学知识。

基本思路:1.通过推荐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并可将对学生的教育延伸至课下。

2.主体知识:以二氧化碳的神奇为主线,通二氧化碳四个方面的神奇展开探究:(1)奇妙之一:是恶魔还是天使——结合温室效应从辩证的角度看待二氧化碳;(2)奇妙之二:水中大变身——通过师生配合演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引出一个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魔术;(3)奇妙之三:灭火大师——结合实验展示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的作用。

(4)奇妙之四:变化无穷——通过视频演示干冰的用途,展示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碳的各种应用。

最新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最新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③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②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对两种反应的理实验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手段】
◆利用实验必需的仪器和药品,组织实施学生探究实验;
◆利用电脑作为多媒体电教手段。
【学情分析】
◆分析所教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二氧化碳是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也是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在教学中发挥探究实验的作用,正好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和多媒体展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法指导】
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播放干冰的升华的录像资料
讨论:(1).二氧化碳颜色、状态、气味(说出简要理由)?
(2).二氧化碳三态变化有何特点?
(3).干冰有何妙用等?
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
①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干冰的生成过程)等,②干冰图片,③干冰人工降雨…。
(4).通过饮用啤酒,汽水及碳酸饮料时的感性认识,分析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自己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仔细观察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色;味;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广泛用于。

2.“碳”究活动一(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灭火?(2)实验设计:点燃烧杯中的蜡烛,向其中缓慢地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用玻璃片配合倾倒)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现象:结论:“碳”究活动二3.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汽水瓶内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实验设计:用带有塑料管的医用针头,一端插入到盛有澄清石灰(2?另一端小心地将针头扎入可乐瓶的瓶塞,观察到什么现象水的试管内,发生了什么反应?现象:结论:究活动三4.“碳” 1)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实验设计:向一只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2蒸馏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现象:结论:5.“碳”究活动四(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2)实验设计:(Ⅰ)将稀醋酸滴到干燥的石蕊纸花上,放在白瓷板上(Ⅱ)将水喷到干燥的石蕊纸花上,放在白瓷板上(Ⅲ)将干燥的石蕊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内(Ⅳ)用水喷湿石蕊小花后将其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内结论:(4)如果将第四朵已经变红的石蕊纸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课堂回顾:1. 色味体,固1. 燃烧燃烧也体称为供给呼吸二氧化化物学2.能与石灰水反应理碳空气 2.密度的性性性质质质3与水反应溶于水3.学以致用:某晚报曾以《半个西瓜三条命》为题报道了某农村发生的悲剧:一个男孩将半个没吃完的西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过的菜窑,半个多小时没见该男孩回家,父母又先后进入菜窑查看,结果无一生还。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1(新版)沪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1(新版)沪科版

碳酸溶液 加热后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1(新版)沪科版【学习目标】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活动方案】活动一、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温室效应1、自主学习:阅读P39-402、问题讨论:(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含量相对稳定,但近年略升高。

(2)、大气中CO 2含量的增加主要是 造成的。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3)、二氧化碳可以吸收红外辐射,使温度升高,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

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含量过高会形成活动二、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固体二氧化碳叫 ,干冰能用来人工降雨的原因是 书籍、档案、电器着火最好用 (填泡沫灭火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活动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参与演示实验1:观察、思考并记录:打开汽水瓶盖并晃动,看到现象是 ,你猜测该气体可能是 ,如设计实验证明之,可以用 试剂,说明二氧化碳 (填:易、能、不易、难)溶于水,你猜测溶于水中的CO 2会有一部分和水反应吗?参与演示实验2:看看、想想、记记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1) 向稀盐酸、醋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后,溶液由紫色变成 色;说明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

(2) 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后,石蕊试剂 ;(3) 把汽水中逸出的CO 2气体通向干燥的石蕊试纸上,看到紫色试纸(4) 把汽水中逸出的CO 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 色讨论总结:(3)号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本身 (能、不能)直接让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即CO 2本身不呈酸性。

(2)号实验说明 ,因此,结合(1)号实验可推测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 性物质,该物质是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 + →化学式:( ) ( ) ( )观察演示实验3:加热上述变红的石蕊试液 现象:加热后,已变为红色的石蕊试剂 又重新变为紫色。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5.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从各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课堂学习:提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如果把这0.03%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除去,行吗?师生交流:相互讨论。

归纳引入: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1、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消耗的?学生讨论共同归纳:学生发言,补充、板书。

提问:1、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相当吗?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含量恒定吗?3、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带来什么问题?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对人类也有好处吗?设问引入:二氧化碳对人有毒吗?阅读:表2—5交流: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留问: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呢?我们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问:通过预习,结合生活经验,你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问题汇总提问:同学们对其中的那些问题感兴趣?明确探究的问题探究1:如何用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拟备实验:1、简易天平测量法。

2、气球法(注意比较)。

3、倾倒法。

探究2: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拟备实验:1、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汽水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

2、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倒立。

探究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拟备实验:如何简易得到二氧化碳?向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

探究4:能见到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吗?拟备实验: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制干冰。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氧化碳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等,并通过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结合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备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时,结合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现实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二氧化碳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计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并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潜在用途,如环保、工业等。请至少列举三个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019-2020年《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终稿)

2019-2020年《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终稿)

2019-2020年《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终稿)一、设计理念: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学科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二、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初中化学教材(上教版)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完成本节课内容需要2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探究了氧气之后又一重要的物质,对于学生学会怎样探究一种新物质,了解掌握该物质的性质、在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灭火(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三、说教法:本节课采用投影演示与讲述、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先简要介绍一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然后重点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同时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

四、说学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来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2.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来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通过教师的介绍,来了解二氧化碳及其干冰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4.通过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比较,学生自行归纳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五、教学程序:【问题情景】由意大利的“死狗洞”引入,并由此进入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学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2.2奇妙的二氧化碳 学案2-化学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2.2奇妙的二氧化碳 学案2-化学九年级上册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

(3)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2)通过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能够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三、学习难点: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反应式子,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四、基础知识:1、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是有人、动植物的呼吸;、等途径。

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等途径。

2、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加压降温时变成液态、固态,固态二氧化碳又称“”3、实验室里常用与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收集气体。

3、二氧化碳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原因是。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五、学习过程:六、效果评价:一、我来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A.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2.据报道,某网吧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现场除三位学生外无一生还。

这三位学生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边卧在地上向外爬行。

他们逃生主要是利用了()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卧在地上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而湿毛巾可以防止灼热的空气烫伤呼吸道并吸收毒烟。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4.存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会出现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D.氯化钙5.二氧化碳的用途,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灭火B.制干冰C.制纯碱D.制尿素6.(湛江中考)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A.喷石灰水 B.直接喷水C.直接放入CO2中D.喷水后放入CO2中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有毒B.二氧化碳俗称干冰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0.94%D.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定二氧化碳8、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其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成液态空气,然后略微升温,其中先逸出的是_____ __。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本课评点:
这是一堂打造“生活化课堂”的教改实验课,其教学设计相当巧妙。

本课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它以雪碧饮料为学习主线,以探究过程、探究方法为学习暗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并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活动的主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常出现的“知识一步呈现,学生接受学习”的状况,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的探究活动还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使课堂成为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的很好平台。

结束时,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课堂反思,除了将知识点从课堂抽取出来,使本课的知识点更加系统,还使本课的三唯目标达成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节课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

明线暗线
寻找二氧化碳提出问题
↓↓
猜想:雪碧气泡中含有CO2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
雪碧气泡中含有CO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进行实验
↓↓
雪碧中含有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得出结论
↓↓
生活中的各种碳酸型饮料循环上述步骤
本节课值得学习的长处还有很多,如:教师能充分了解所教班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的“前、中、后”进行了简明、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发生错误时何处作改进,使探究活动大多能顺畅地进行下去,对失败的学生能及时地作鼓励。

教师的教学用语很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激情,启动学生的思维,设计的实验较简单、效果也明显。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新人教版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知道C02的物理性质,掌握C02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C02的化学性质关键: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发现并理解C02的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是围绕探究C02的性质进行的,因此,依教学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将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又因为学生对C02化学性质的理解感到困难,因此将之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项目内容理论依据或意图二、学情学法分析经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第二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且形成了以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发现和归纳化学知识。

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

因此,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和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因此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探究情景,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学情是教学的基础与依据,学情确定准确,能使教与学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体现课改理念。

探究式学习方法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常见模式,依本节内容特点,由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在教师引导启发下,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法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 即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根 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决 定采用目标导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和归纳总结法 进行教学。

九年级化学2.2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1新版

九年级化学2.2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1新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知道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作用;2.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并能进行判别。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现象,了解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以及与水的反应;2.通过对CO2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的观察和思考,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大气中CO2含量的多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家园的情感.教材分析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教学过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

固态二氧化碳被称为干冰,它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

2.请你谈谈二氧化碳对人类的利与弊。

利: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弊:大气中含量升高引起温室效应。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仅有0.03%,但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没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充足的氧气。

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

个人二次备课程固态二氧化碳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冰”。

在常压下,温度高于-体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结论:汽水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汽水。

[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解释或反应表达式1.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x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从日常牛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自己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仔细观察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色;味;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 ,广泛用于O2•“碳”究活动一(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灭火?(2)实验设计:点燃烧杯虫的蟻烛.,…应基史缓慢地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用玻璃圧配合•倾倒丿…观察到仕么现象得•出.仕么结.论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碳”究活动二(1)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汽水瓶内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W6-12(2)实验设计:用苗衣塑料管的医用一针_头-二端插△到盛衣澄清一伍灰水旳试管-内丄另二端小心地将蜀一头扎△可乐瓶的瓶塞》观察到什么现象?发生工仕么反应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碳”究活动三(1)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实验设计:向二貝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軀中加入约三分Z二体积的蒸馄水人立即.旋紧趣塞》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碳”究活动四(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2)实验设计:(I)燈稀一醋酸滴到壬燥的石一蕊纸花上?…放在自瓷仮上(II)将_水喷到王燥旳石蕊纸花上放在自瓷板一上(III)将.王燥的•互蕊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内(w)用?K喷湿石•蕊小•花底将•其放入二覆化碳集气瓶内(3)对比现象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将第四朵已经变红的石蕊纸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课堂回顾:1.—燃烧—燃烧c也________供给呼吸2.能与石灰水反应5 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水反应学以致用:某晚报曾以《半个西瓜三条命》为题报道了某农村发生的悲剧:一个男孩将半个没吃完的西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过的菜窑,半个多小时没见该男孩回家,父母又先后进入菜窑查看,结果无一生还。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相关现象,如碳酸饮料、温室效应等,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组成、结构等,结合课本插图,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实验演示与操作: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3.话题三: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选择题: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列空格。
3.计算题:计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产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态度和科学道德,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本章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如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举例说明。
-分析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2.实践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一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2024年《二氧化碳》说课稿部编版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

2024年《二氧化碳》说课稿部编版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

2024年《二氧化碳》说课稿部编版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二氧化碳》说课稿部编版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篇一本节课的内容是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首先,教材从光合作用的演示实验入手,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总结出结论,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意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小结】: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1、知识目标: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2、能力目标:锻炼学对生试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能力;认识绿色植物园的光合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的设计本课时中的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前后连续性强,每个实验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又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为整个光合作用提出新课题。

因此,这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

坚持启发式教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体方法是: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复习旧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结论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本节课的实际出发,使用多媒体教室,将许多地方用多媒体课件来表达,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经过前一课时的实验学习、探究,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学生愿意也渴望重复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探索之路。

他们有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加。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①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4400亿吨有机物;②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出的电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本节课。

(二)新课学习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一⑦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植物的绿叶在光下能吸收co2 ,释放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人教新
课标版
学习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5.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
加工处理。

学习重点: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2.从各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及与人体的健康
教师提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如果把这0.03%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除去,行吗?师生交流:相互讨论。

归纳引入: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1、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
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消耗的?
学生讨论
共同归纳:学生发言,补充、板书。

教师提问: 1、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相当吗?
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含量恒定吗?
3、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带来什么问题?
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对人类也有好处吗?
设问引入:二氧化碳对人有毒吗?
学生阅读:课本表2—5
学生交流: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课后探究: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呢?我们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提问:通过预习,结合生活经验,你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问题汇总:(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同学们的回答)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其中的那些问题感兴趣?
明确探究的问题
探究1:如何用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拟备实验:1、简易天平测量法。

2、气球法(注意比较)。

3、倾倒法。

探究2: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
拟备实验:1、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汽水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

2、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倒立。

探究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拟备实验:如何简易得到二氧化碳?向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

探究4:能见到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吗?
拟备实验: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制干冰。

探究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吗?
拟备实验:1、水与石蕊试液的反应。

2、向石蕊试液中吹气。

3、向石蕊试液中加入溶有二氧化碳的水。

质疑:让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呢?
提供信息:用一组酸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

归纳:酸让石蕊变红。

提供信息:二氧化碳不是酸,酸从何来?
学生阅读,讲解归纳。

学生实验: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

讨论讲解:石蕊试液又变色的原因。

整理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
介绍: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学生举例:说出你知道的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实例。

留疑:教材46页第5题。

第三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复习引入: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板演反应式。

教师提问:如何在实验条件下得到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教师提问:如何才知道所得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呢?
演示实验:用石灰水检验所得气体。

讲解板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交流;书中42页与43页产生氧气的装置有何不同?
集中讨论:1、铁架台的作用是什么?2、反应容器的区别是什么/
3、用分液漏斗的好处是什么?
4、如果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行吗?
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何时收集满?
演示实验:制取二氧化碳。

归纳整理: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常见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项。

本节小结
练习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