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的应用和评价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教学质量的应用效果

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教学质量的应用效果

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教学质量的应用效果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以临床路径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医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将对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教学质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一、临床路径教学法的优点1.问题导向临床路径教学法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面对病人的实际问题时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临床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2.多学科融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强调多学科融合,不仅让医学生学习到医学知识,还能够学习到其他专业知识,如护理、康复等。

这种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广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成为综合性的医护人员。

3.提高学习效率临床路径教学法采用针对性强、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可以在病人的真实情况下学习相关知识,积累经验,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临床工作。

1.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临床技能的水平2.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强化医学知识的理论与实践联系1.注重实践操作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医学教师应注重实践操作。

医学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临床情况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医学教师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如互动教学、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为医学生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支持。

适当运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可强化医学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临床路径汇总情况分析报告

临床路径汇总情况分析报告

临床路径汇总情况分析报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医疗服务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临床路径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各界的重视。

本报告旨在对临床路径汇总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与作用临床路径是根据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流程,统筹各个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工作,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医患沟通的目标。

它的引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处理流程、制定规范的医疗方案,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并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

二、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分析1. 目前,临床路径在我国医疗机构中的应用程度还不够普及,主要应用于大型综合医院和先进的专科医院。

对于一些基层医院和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来说,由于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临床路径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2. 在应用过程中,临床路径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生们习惯于个体化的治疗模式,难以适应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其次,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对临床路径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更新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数据支撑,缺乏相应的技术及数据支持。

三、临床路径应用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临床路径可以规范医疗流程和治疗方法,减少医生个人经验的影响,降低医疗差异化,提高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水平。

(2)降低医疗费用。

通过临床路径的优化,可以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开支,达到节约资源和降低患者负担的目的。

(3)提高医患沟通。

临床路径的制定可以明确医生的治疗思路和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并参与治疗决策过程,增强医患关系。

2. 挑战:(1)医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医生个人经验和专业水平的不同,对临床路径的接受和执行程度各异,对于一些习惯于个体化治疗的医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

(2)数据支持的不足。

临床路径分析总结

临床路径分析总结

临床路径分析总结导言:临床路径是指通过系统性的管理和协调,对患者在特定病情下的诊疗过程进行规范化和优化,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体验。

本文将对临床路径分析进行总结,从临床路径的定义、分析方法、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临床路径的定义临床路径是指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的规范化要求,将患者的诊疗过程划分为多个环节,在每个环节内明确患者的诊疗目标、诊疗标准和时间限制,并进行过程监控和反馈,以达到规范治疗、提高疗效和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二、临床路径的分析方法1. 数据收集与整理:采集患者的诊疗数据,包括个人信息、病史、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进行整理和分类。

2. 流程图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的流程图,明确每个环节的处理步骤和时限。

3. 时间线分析:对患者在每个环节内所花费的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找出耗时较长的环节并提出优化建议。

4. 资源利用率分析:分析和评估在每个环节中所使用的资源和费用,找出浪费和不必要的部分,并提出节约措施。

5. 风险评估与控制:对患者在不同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三、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规范化的诊疗过程和标准化的操作,可以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降低医疗费用: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优化流程,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3. 缩短住院时间: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4. 改善患者体验: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感,改善医患关系。

结语:临床路径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医疗管理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规范化和优化,可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体验。

我们应该重视临床路径的应用,不断总结和完善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与价值评估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与价值评估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与价值评估一、引言药物经济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旨在评估医疗保健系统中药物使用的成本和效益。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成本的不断上升,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紧密的医疗团队合作模式,旨在通过制定明确的治疗流程和规范的药物应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本文将探讨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与其所带来的价值评估。

二、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1. 临床路径管理的基本原则临床路径是指在特定的疾病或临床情况下,根据临床实践指南和证据,规划出一系列临床行动和治疗措施的体系化过程。

临床路径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实施团队合作、持续监测评估和不断改进。

在临床路径管理中,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医疗机构通过评估药物使用的成本和效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医疗质量。

2.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最小化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成本和效益上的差异,来评估治疗方案的经济性。

在临床路径管理中,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性,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临床路径管理中的药物选择在临床路径管理中,药物选择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评估不同药物在治疗效果和成本上的差异,选择最经济且有效的药物。

临床路径管理中的药物选择不仅可以降低医疗成本,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三、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价值评估1. 降低医疗成本通过药物经济学的评估,医疗机构可以选择更经济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同时,药物经济学还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医疗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疗供给的过剩现象。

2.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药物经济学的评估,医疗机构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提升,医院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医院管理中,临床路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管理工具,它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临床路径的概念、特点、优势以及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和特点临床路径是指对一种疾病或治疗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步骤性的管理,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一种医疗管理工具。

它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全过程,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流程。

临床路径的特点主要包括:明确的诊断和治疗目标、明确的治疗方案和流程、明确的医护工作职责和配合协作、明确的病情监测和评估、明确的信息沟通和记录等。

二、临床路径的优势1.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临床路径可以对治疗流程进行标准化和优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临床路径可以明确治疗目标和流程,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促进医护协作。

临床路径明确了医护工作职责和配合协作,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4. 优化资源配置。

临床路径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 制定临床路径标准。

医院可以根据常见疾病和常规治疗流程,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标准,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康复计划等。

2. 临床路径管理和实施。

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对临床路径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施,监督和评估医护人员的执行情况,确保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

4. 监督和评估临床路径效果。

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对临床路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分析疾病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费用等指标,及时对临床路径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应用信息化技术。

医院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临床路径进行管理和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确保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应用与探索

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应用与探索

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应用与探索1. 引言1.1 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意义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意义在于规范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增强患者满意度,促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

通过设立临床路径,可以明确患者的治疗方案、诊疗流程和预期结果,使医疗过程更加规范和透明。

临床路径还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周期,有利于医院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需求,它不仅可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还可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2 临床路径的定义临床路径是指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实践经验,根据相关的诊疗指南和标准,制定的患者疾病诊疗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关键事件、活动和介入措施的路径图。

临床路径是一种规范化的医疗流程,旨在为患者提供高效、协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通过明确诊疗过程、规范医疗行为、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医疗效率,临床路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临床路径的设计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和疾病特征,同时结合医疗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确保制定的路径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疾病发展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临床路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医疗技术的更新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变化。

1.3 临床路径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在国内,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临床路径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知名医院通过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的引进和落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内也陆续建立了多个临床路径研究中心,为临床路径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和临床路径经验的积累,相信临床路径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XXX临床路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以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是医院为使服务对象能减少费用,同时有效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而实施的一种科学的服务和管理方法。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运用到单病种管理上,一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二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医疗费用。

”一、我院开展情况介绍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09〕99号)”文件及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XXX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XXX副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及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组长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现开展科室3个、开展病种9个。

二、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一)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1.内科、外科、妇产科选定3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核。

选定病种遵照以下原则: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不乱,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结合医院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途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2.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需要的时间,包括总时间和主要诊疗阶段的时间范围。

3.制作符合临床路径的文本根据院实际情况,参考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表单进行制定。

临床路径文本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三)临床路径实施流程1.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途径的准入评估。

2.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应用

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应用

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应用临床路径是指在一定的临床环境下,根据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结合患者个体化特点,制定的一套具体操作步骤和规范流程,旨在指导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并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应用旨在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下面将具体介绍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应用。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最初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共和医学院肿瘤学部提出的,最初用于肺癌患者的治疗。

随着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临床路径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运用。

临床路径是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循证医学和专家共识,基于患者的个性化特点,规范制定的一套操作步骤和流程。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全流程服务,旨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临床路径的应用1. 临床路径的制定制定临床路径需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依据最新的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规范流程。

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在医院内部建立起多学科的团队合作机制,确保路径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2. 临床路径的实施实施临床路径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严格按照路径规范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定要求。

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差错发生。

同时,临床路径的实施还能有效地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3. 临床路径的评估实施临床路径需要不断的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案。

通过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才能使临床路径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临床路径的推广临床路径的成功实施需要全院的支持和参与,需要领导的倡导和团队的合作。

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向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临床路径的要求和作用,使之真正融入到临床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武广华,班博,胡文杰. 三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实践探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 26( 7) : 495 - 497.
2 Emil S,Taylor M. Ndiforchu F,et al. What are the true advantages of a pediatric appendicitis clinical pathway[J] . American Surgeon,2006,72
国外对于临床路径的长时间的探索已经基本处于成熟阶 段,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增加,对其研究和评价也比较多。最 初,实施临床路径病例选择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或处置方式差 异小,诊断明确的为宜。1995 年美国成立西南外科协会领导 的临床路径委员会,对阑尾炎切除术、疝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 切除术等常见的 11 种外科手术实施临床路径。Emil 等[2] 研 究发现在儿科阑尾炎应用临床路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 应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Madan 等[3]研究在腹腔 镜检查中实施临床路径可以使患者在 48h 内出院,减少了住院 时间和医疗费用。目前选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已经不再局限于 外科手术病种和常见病,而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外科向内科, 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4 ~ 6]。
临床路径从国外引入中国后,在我国的开展处于尚未成熟 的阶段。首先,现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均有 部分科室应用,也逐步从常见的外科疾病转向慢性较复杂的内 科疾病,由单一病种向多病种转变。但从应用广度分析,现在 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现在普遍推广的城市中只有三级甲等医院 在实施临床路径,而二级甲等或乙等医院,由于医院规模、医疗 技术水平、设备等原因无法实施临床路径。其次,医院与社区 的临床路径双向诊也有待研究,因为临床路径的应用主要目的 是规范诊疗行为,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护品质,从社会效益和 患者的经济利益出发,所以实施的横向范围( 医院级别) 以及 纵向范围( 医院应用疾病的种类) ,覆盖的范围越大,涉及患者 的人群越多,患者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和优质服务。
临床路径( CP) 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人员针对某 个诊断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诊疗计 划。是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诊疗行为来 降低医疗费用,通过相关学科的专家合作,在保障患者安全的 前提下,制定出标准化的诊断程序和治疗方案,以降低由于医 护人员的个体 差 异 所 导 致 的 质 量 隐 患[1]。 临 床 路 径 科 学、系 统的评价可以发现路径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 提高临床路径的有效性。本文就对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和评 价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进一步了解路径在医学领域中的价值 和前景。 1 临床路径在国内外疾病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 2014 年 4 月第 7 卷第 4 期中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April 2014,Vol. 7 No. 4B
·167·
( 10) : 885 - 889. 3 Madan AK,Speck KE,Ternovits CA,et al. Outcome of a clinical pathway
作者单位: 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审计处
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相反,如果医院重视实用性而忽视科 学性,设计的制度虽然简单易行但却“漏洞百出”,同样达不到 内部控制的目的。 2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内容 2. 1 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 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及其 权限由医院根据其组织结构、规模大小等实际情况确定。医院 可以确定 1 个审批人员( 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 ,也可以 确定 2 个或多个审批人员,他们各自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审批 权力。金额重大或交易事项特殊必须由领导集体决策。在确 定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时,必须坚持可控性原则,即审批人员 必须能够对其审批权限内的经济业务具有管理( 控制) 权。因 此才能保证审批人员能够正确审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 和合理性,提高审批质量。 2. 2 财务收支审批程序 医院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应该按 照事先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批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医院 通常先由经办人员在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上签字,然后再据 以向规定的审批人员审批,审批通过后交会计部门审核入账或 报账。笔者认为这种审批程序不很合理。因为在通常情况下, 审批人员的职位高于会计人员,先审批后审核,必然造成会计 人员的审核形同虚设。许多会计人员直接以是否有领导签字 为依据进行审核。如果领导已审批通过,会计人员往往不会或 不敢有异议,这显然不利于发挥会计的审核监督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在设计审批程序时,如果审批人员的职位高于审核 人员,应实行先审核、后审批的程序。 2. 3 财务收支审批内容 财务收支审批的内容主要是财务收 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具体包括: ( 1) 财务收支是否 符合财务计划或合同规定; ( 2) 财务收支是否符合《会计法》、 有关法规和医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 3) 财务收支的内容和数 据是否真实; ( 4) 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效益性原则; ( 5) 财务收支 的原始凭证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等等。 2. 4 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必须坚持 权利和责任对等原则。在审批制度中,必须规定审批人员应该
·166·
临床合理用药 2014 年 4 月第 7 卷第 4 期中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April 2014,Vol. 7 No. 4B
·医院管理·
临床路径的应用和评价
刘晓华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应用 ; 评价 【中图分类号】 R 197. 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 - 3296( 2014) 04B - 0166 - 02
for discharge within 48 hours after laparoscopic gastric bypa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06,92( 3) : 399 - 402. 4 过栋,祁国阳,胡建伟. 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5,( 3) : 24 - 26. 5 Jane J. Y. Tan,Angel Y. Z. Foo and Denis M. O. Cheong. Colorectal Clinical Pathways: A Method of Improving Clinical Outcome? [J].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5,28( 4) : 252 - 256. 6 Kenneth J. Koval,Michael R. Cooley. Clinical pathway after hip fracture
在国内,临床路径在近几年才被一些医院逐步意识到其优 越性,并应用于各省市的大型综合医院,目前已积累 58 个病 种。1996 年袁剑云博士将临床路径的概念引入我国内地,最 早进行临床路径试行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 1998 年开始 在 6 个病房、33 个病种中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收到良好效 果[7],自此临床 路 径 在 全 国 各 地 医 院 开 始 广 泛 发 展 。 如 浙 江 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对胆囊切除手术实施临床路径[8]; 北京协 和医院将胆囊切除术、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阴道分娩等 4 种疾病进入临床路径[9],使住院天数降低了 24. 6% ~ 31. 9% , 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了 16. 5% ~ 58. 3% 。卫生部医政司于 2009 年 12 月 8 日下发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规定 未来 2 年,临床路径将在全国 > 50 家医院中进行试点。这意 味着新医改工作安排中承诺的临床路径 2009 年推进计划如期 达成,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国将以一个国家的行政力量在国内推 行临床路径,这也更增加了临床路径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2 临床路径的评价
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发现国内临床路径的评价研究主要涉 及 4 种指标: 临床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服务评价指标、工 作效率,有的文献还涉及患者满意度评价,还包括再住院率、并
作者单位: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
发症发生率等。而 2009 年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 导原则( 试行) 》通知中指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 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 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 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 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非手术患 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病情严重程 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 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 满意度等[10]。国内正在逐步完善建立一套临床路径的评价体 系来评估临床路径的有效性,通过效果分析可以对比出实施临 床路径前后医疗费用的降低、住院天数减少,提高了患者的满 意度。 3展望
[J].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05,27( 18) : L. An interdisciplinary,evidence-based process of clinical path-
way implementation increases pathway usage[J]. Lippincotts Case Manag,2004,9( 4) : 184 - 196. 8 俞玲玲,董叶丽. 临床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运用[J]. 实用护 理杂志,2002,18( 9) : 27. 9 刘雁宾,孙阳,李学旺,等. 实施临床路径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 用[J]. 中国医院,2002,6( 12) : 39 - 40. 10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试行) 》的通知 [S]. 北京. 2009.
( 收稿日期: 2014 - 02 -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