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部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堂活动清单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人教版

高中政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人教版

高考真题



(3)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网络的发展及其 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 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 生活。 (3)从联系观点看,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广泛而固有的联系,建 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网络便捷的功能。 从发展观点看,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 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和 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 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把 握发展的实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 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 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和 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 题。 形而上学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 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或者只看 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 根本性质的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 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 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和 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 题。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 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 的事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 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 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 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 新人教版必修4【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课程标准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备考指要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可结合十七大报告关于总结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考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考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行考查。

【考点精讲精析】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一、知识梳理1. 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①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②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易混点归纳】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分歧的三个方面基本观点根本观点具体事例根本分歧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1)“人能群,彼不能群”(2)“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3)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事物的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3)事物中没有矛盾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①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教学案.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教学案.doc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目标导航】一、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与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2.提示与建议〔1〕演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如生物链的存在,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环境之间的关系。

〔2〕筹划一个工程:如学习生活中的课程组合、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实施方案,并说明整体功能大于功能之和的道理。

二、高考考点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知识梳理】1、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主要表现:第一,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及要求(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事物的客观性决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具体说来,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外表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狡辩论的一重要特征。

3、人与事物联系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

人们虽然不能否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的具体联系。

这充分表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了。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整理版.ppt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整理版.ppt

3.联系的普遍 性
4.联系的客观 性
5.联系的多样 性
用联系 的观点 看问题
6.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
7.系统优化方 法
命题特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本课考查 的重点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 性及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等。
2.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 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 面、各个环节相协调、生活中 的一些哲理性说法、案例等, 说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等。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
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知识点3 联系的多样性 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
鱼儿离不开水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太阳东升西落 守株待兔 牵一发而动全身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 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 世界上事物是千差万 多样性 别,事物的联系也多
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 点和条件为转移。
(2014•江苏高考) “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看高考考什么]
知识点1 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观:
联系是 普遍的
方法论: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师 导
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课 纠


本 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笔 记

知 识
(2)①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 随



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巩 固


础 知
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
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 系、内部联系和外 部联系、本质联系 和非本质联系、必 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要求我们注意分 析和把握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一切以时 间、地点和条件
为转移

堂 巩 固 演 练
备 考 典 题 精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效 名
【名师点睛】 (1)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 本

础 知
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仍不能说部分决定整体,只能说


梳 理
整体决定部分。
备 考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系统优化的方法

名 师
(1)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
的诸要素构
本 课

航 成的统一整体。
纠 错

本 课
(2)特征:整体性、 有序性 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记





一、唯物辩证法
纠 错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第3单元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第3单元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1)三者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 缺的三个观点,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联系构成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 的条件,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 相互作用的关系,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3)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 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存在, 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就必然主张用普遍联 系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特别提示】 整体大于部分,但不是说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部分功 能之和。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状态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 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不合理的、无序的状态构成整体时,整体功 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2.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 要素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 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 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优化趋向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__________。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 整体性 __________;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优化趋向 ________。 综合 ②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____________的思 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部分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 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_, 整体的功能 ____________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关键部分 离开了整体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_______________,部 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全局观念 ①我们应当树立________,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 效果。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________,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搞好局部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部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堂活动清单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部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堂活动清单

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部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前背诵】3分钟问题: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导入】通过回忆哲学框架导入(1分钟)【本课考点】)1.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 系统优化方法【知识结构】(课件打出本课知识结构,根据知识结构回归教材)(一)联系的含义及特征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含义表现、方法论)★(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不同)2.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三)系统优化方法1.特征2.方法论备注:加★的为重点,加★和下划线的是重难点。

本课分两可是,考点1为第1课时,考点2、3为第二课时【考点分析】一、联系的含义及特征(回归教材第54页到第56页)(2分钟)(一)联系的含义:点拨点:事物之间、事物内部、整个世界。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 看教材54页此部分内容,并举出事例说明(2分钟)策略及目标:通过事例加深对概念理解。

(二)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普遍性点拨点: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当中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实现途径:学生活动] ①思考“联系具有普遍性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为什么?举例说明”并完成课间中判断题(3分钟)②小结联系普遍性的原理及方法论教师活动] 点拨得出联系的条件性策略及目标:通过对易混点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联系的客观性点拨点: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 ①阅读教材55页,找出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含义②小组讨论举例说明为什么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时客观的?(2分钟)③小组讨论“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并举例说明(3分钟)④思考问题“联系具有客观性与人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是否相冲突?”并看三维设计相应部分的解析(1分钟)⑤小结联系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教师活动] 通过学生的举例加深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并得出结论:人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020届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品课件: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修4)

2020届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品课件: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修4)


堂即时演源自练课 时 规 范 训 练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知 识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考 点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 破


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社 会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点
焦 社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 点

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堂 即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
识 整

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高


(1)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
频 考


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破

(2)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
焦 社


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 点

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


理想效果。



(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 聚

发展。

高考总复习政治课件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总复习政治课件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近年来对绿茶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位于大别山茶区 的某茶叶集团目前主要外销大众茶,市场以中亚、中东地 区为主,该企业希望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打开俄罗斯的茶叶市场。
结合材料,就该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 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借供给侧结构改革之际 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茶叶品质,开拓俄罗斯市场;用发 展的观点看问题,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调整制造标准,积极开拓新市场。
易错点 1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对点练 1] 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各国就像一盏 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 煌。”习近平以“明灯”比喻亚洲国家,寄语各国只有 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才能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 亚洲梦。这表明我国( )
①在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②以美好 意愿为基础建立与各国的具体联系 ③看到了任何两个 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④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 最佳效果
判断: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提示:× 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规律就是 一种稳定的联系。
问题 1 正确区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重 难问题 师生共研)
茶叶曾经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出去的“明星”产品。 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茶叶企业看到了新 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茶 叶进口国,对中国茶格外青睐,尤为偏好高品质的红茶,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 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 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卤水的主要成分氯化镁
有毒,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 养丰富”。这表明人们可以利用事物的特性,建立新的具

2020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20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离开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①错误;事物之间的
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④错误;②③理解正确。
【答案】 C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政治
第四部分 第三单元
联系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不能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点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 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 联系。这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并不是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人们只有遵循事物本身的必然联系进行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典例】 受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少人认为“8”是“发”而 对其偏爱有加,认为“4”是“死”的谐音而有所避忌。上述做法是 不可取的。从联系的观点看,这是因为( )。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政治
第四部分 第三单元
A.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不可能独立于联系之外而孤立存在 B.联系具有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C.联系具有多样性,间接联系对事物的影响是暂时的 D.联系具有必然性,人类活动不能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系客观性的理解。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 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少人认为“8”是“发”, “4”是“死”的谐音,这是主观臆造联系的表现,B符合题意。 【答案】 B
观性 自在事物 人为事物 多种多样 多样性 全局
全过程 主导 统率 被支配 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 影响 决定 全局观念 最佳
方案 最优目标 大于 部分的作用 系统和要素 整 体性 有序性 综合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政治
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
的联系和
的联系。
4.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
的。把握
联系的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342020-02-08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342020-02-08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新人教版必修4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人为 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④表述不准确,舍去。喜旱莲 子草引入我国影响了本土植物种类,又导致鱼类减少和水体污 染,再导致蚊虫大量滋生,这一过程体现了①②。联系是客观 的,不是主观臆造的,排除③。
【答案】 A
.
(3)认识论角度: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是不断 发展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问题。
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就要反对孤立地 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对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 判断。
.
4.厘清七个认知。 (1)联系具有普遍性,只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但 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但并非 联系都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有些联系可能阻碍事物的发展。 (3)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表明人们不能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 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起新的 具体的联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解析】 人工降雨的过程既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过程,也是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 造福人类的过程,②③正确;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①说法 错误;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不能被改 变,④说法错误。
.
(4)不能认为只有自在事物的联系才具有客观性。无论是自在 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5)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不意味着联系是固定不变的。 (6)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观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 的联系;而主观联系是主观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7)联系具有客观性,但联系是不能被“创造”“改造”或 “消灭”的,我们可以说“建立联系、联系是可变的、联系是多 样的”。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13/30
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条件的, 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 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成就“中国梦”,既要利用有利条件,又要克服不利条件,牢牢 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③成就“中国梦”,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也要关注事物的外 部条件,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 化。 ④成就“中国梦”,既要注重客观条件,从中国国情出发,又要恰 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需要几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关于联系多样性的答题模板(必背点)
②用主观虚构的联系代替客观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唯意志主义的表现 ③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事物的客观性 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坚持联系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 贯彻了唯物主义思想。
(三)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 的,有条件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法论: 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课堂演练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努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基 础性的支撑。但面对未来,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粗放型增长 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国际竞争也在 加剧……成就“中国梦”,对于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 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关键在于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当今世 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从而将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党应如何审时度势带 领人民成就“中国梦”。

高考政治 必修4 一轮复习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 必修4 一轮复习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台湾和牧区是国 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有重要作用。
3.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 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牧区和台湾将获得更 快发展;牧区和台湾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1.6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的若干意见。这对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实现小 康社会目标,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民 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3)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甚至在一 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 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搞好局部,做好每一个环 节的工作。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 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素则是组成系统的素材或基本 单位。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第一,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三,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
(3)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甚至在一 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 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搞好局部,做好每一个环 节的工作。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 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素则是组成系统的素材或基本 单位。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第一,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三,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 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 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否定事 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联系是客 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 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 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机械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部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
联系观课堂活动清单
【课前背诵】3分钟
问题: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
【导入】通过回忆哲学框架导入(1分钟)
【本课考点】)
1.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3. 系统优化方法
【知识结构】(课件打出本课知识结构,根据知识结构回归教材)
(一)联系的含义及特征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含义表现、方法论)
★(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不同)
2.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三)系统优化方法
1.特征
2.方法论
备注:加★的为重点,加★和下划线的是重难点。

本课分两可是,考点1为第1课时,考点2、3为第二课时
【考点分析】
一、联系的含义及特征(回归教材第54页到第56页)(2分钟)
(一)联系的含义:
点拨点:事物之间、事物内部、整个世界。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 看教材54页此部分内容,并举出事例说明(2分钟)
策略及目标:通过事例加深对概念理解。

(二)联系的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点拨点: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当中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 ①思考“联系具有普遍性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为什么?举例说明”并完成课间中判断题(3分钟)②小结联系普遍性的原理及方法论
教师活动] 点拨得出联系的条件性
策略及目标:通过对易混点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联系的客观性
点拨点: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但人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 ①阅读教材55页,找出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含义
②小组讨论举例说明为什么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时客观的?(2分钟)
③小组讨论“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并举例说明(3分钟)
④思考问题“联系具有客观性与人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是否相冲突?”并看三维设计相应部分的解析(1分钟)
⑤小结联系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教师活动] 通过学生的举例加深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并得出结论:人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策略及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
3.联系的多样性
点拨点: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 ①自主看三维设计322页特别提醒(2分钟)
②小结联系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策略及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回归教材第57-58页)(2分钟)
1、区别
点拨点:整体与部分的地位不同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看三维设计323页整理的内容并背诵(2分钟)
教师活动:检查背诵情况
策略及目标:通过背诵,加强记忆
2、联系:
点拨点: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学生举例说明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背诵(2分钟)教师活动:检查背诵情况
策略及目标:通过举例和背诵加深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3、方法论
点拨点:分成两方面,区分整体和部分各自的方法论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背诵(2分钟)
教师活动:检查背诵情况
策略及目标:通过背诵,加强记忆
【课堂巩固】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三、系统优化方法(回归教材第58页-第59页)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点拨点: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不等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看三维设计324页特别提醒(1分钟)
策略及目标:通过自学,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2、系统优化的特征
点拨点: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实现途径:教师举例帮助学生理解(2分钟)
策略及目标:通过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方法论要求
点拨点:分两个角度:实践方面和认识方面
实现途径:学生活动:背诵(2分钟)
策略及目标:通过背诵加强记忆。

【课堂练习】《三维设计第324页-325页》的习题(学生做、学生讲、教师点拨)(3分钟)【小结】学生回忆本课内容,梳理知识结构(2分钟)
【巩固练习】(3年高考2年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