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通论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作物学:有关大田作物生产和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
2、作物:大田作物(庄稼)粮、棉、油、糖、烟、麻
园艺作物茶、桑、果、菜、药
3、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及其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4、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作物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及种子生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5、作物学的地位与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开门8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糖)
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烟草、甘蔗、甜菜、稻草、苎麻等)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大蒜、有机米、有机棉、有机蔬菜等)
4.较高的种植业比重(西方:畜牧业;中国:种植业)
5.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容(生产、加工机械化)
6、作物学的性质与特点
1)作物学的性质
应用学科(是与当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紧密相联的)
综合学科(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学科(人口、粮食、能源、环境)
2)作物学(即作物生产)的特点
作物生产是以作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
1.严格的地域性 4.技术的实用性
2.明显的季节性 5.生产的连续性
3.生长的规律性 6.系统的复杂性
7、作物学的前景
1)作物生物技术
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
超级水稻、优质小麦、抗虫棉、双低油菜、高油玉米等
2)作物信息技术
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精确农业
3)优质高产高效
高产◊优质数量◊质量
4)可持续生产技术
农药防治◊生物防治剧毒低效农药◊低毒高效农药
8、促进世界作物生产发展的因素
世界作物总产的增加⇓单产增加⇓科技进步和生产条件的改善。
(1)品种改良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
提高了化肥施用量,改进了施肥方法,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3)扩大灌溉面积与节水技术
修建了农田水利;改进了灌水方法(如喷灌、滴灌)
(4)土壤改良和低产地改造
(5)温室和保护地栽培
塑料大棚温室、地膜覆盖(棉花、玉米、小麦、水稻)
(6)作物病虫草防治
高效低毒农药、抗病虫品种、生物防治
(7)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9、促进中国作物生产发展的因素
(1)作物品种的改良
(2)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
(3)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
(4)温室与保护地栽培
(5)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
(6)作物生产方式的改进
(7)间套作多熟制种植
10、粮食安全的技术途径
(1)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改善作物品质
(4)加强产后加工与利用
(5)调整粮食发展战略
(6)开辟新的食物源
(7)自给自足,适当进口
第二章
一、作物的品质概念
作物产品的品质是指产品的质量,即达到人们某种要求的适合度。
优质农产品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各种产品质量要求的农产品。
1)外观品质:指作物产品形状、整齐度、饱满度、颜色等。
2)营养品质:指产品中化学成分和含量及其平衡状态。
3)加工品质:表示目标产品对食品加工的适宜性及其质量优劣,包括一次加工品质和二次加工品质。
4)食味品质:(亦指食用品质)是指食品入口后给口腔的触、温、味、嗅等综合感觉。5)卫生安全品质:表示食品无毒性。
二、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1)品种与环境互作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2)气候条件对品质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水份、矿物元素、微量元素
三、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
1.培育和选用优质作物品种。
2.改善栽培技术措施。
①合理轮作:减少病虫、草危害、消除土壤有毒物质,合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品质。
②合理的种植密度:使个体发育良好。
③肥料:施用N、P、K三要素肥料及其配合施用B、Mn、Zn等微量元素。
④适时收获。
3 优化品种布局
第三章
1、田间持水量
排除所有重力水,保留所有毛细管水和吸湿水,这时的土壤水分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称为
田间持水量。一般在20%左右。
2、最大持水量
又叫饱和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所有空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一般在40%左右。
3、作物的需水特性
生理需水:作物体保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
生态需水:维持作物生长发育良好的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水。
4、作物的需水临界期和关键期
各种作物需水的临界期不同,但基本都处于营养生长即将进入生殖生长时期。
一般作物的水分临界期与花芽分化的旺盛时期相联系。
以种子为收获对象的植物,为生殖器官形成和发育时期为水分临界期;以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植物,在营养生长最旺盛时期。
水分关键期:
农作物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实,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不同的,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在作物水分临界期,如果当地降水条件不好,这一时期便是当地水分条件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时期,也称为作物对水分的农业气候关键期,简称为关键期。
不同作物与品种,其临界期不相等,临界期越短的作物和品种,适应不良水分条件的能力越强,而临界期越长,则适应能力越差。
➢不同的作物需水量不同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需水量不同
➢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量不同(作物生长前期、后期需水量较少;作物生长中期需水量较多。)
5、如何在生产中提高大田作物对水分逆境的防御
➢选用抗旱性强或耐涝的作物与品种;
➢应用合理的耕作及培肥技术,改良土壤通透性结构,增强土壤的蓄水及渗水能力;
➢配套科学的沟畦排灌体系,维持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地下水位和地面排水速率;
➢实行节水栽培技术,增强抗旱锻炼;
➢应用抗旱试剂,增强作物抗旱性
6、作物水分消耗的时空特征
7、三种灌溉方式的优缺点
漫灌的优缺点
➢田间水分不平衡,降低水资源利用效率
➢增加空气含水量,降低植物蒸腾速率
➢夏季灌溉可以降低株间的气温;早春与晚秋季节灌溉可以保温;
➢盐碱地灌溉可以洗盐压碱;降低土壤盐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