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冷藏加工方法之冷却保鲜

水产品冷藏加工方法之冷却保鲜
水产品冷藏加工方法之冷却保鲜

水产品冷藏加工方法之冷却保鲜

冷却保鲜是将鱼品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但不冻结的保鲜方法。一般温度在0--4℃之间,是延长水产品贮藏的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鱼类捕捞后采用冷却法可保藏1周左右,冷却温度越低,保鲜期越长。冷却鱼的质量和保藏期,取决于原料质量、冷却方法冷却所延续的时间和保藏条件。

因鱼体附着水中的低温细菌在冷却贮藏温度下,低温细菌的繁殖和分解作用还在缓慢进行因此此法保存时间长,亦会发生鱼类的腐败。

(一)冰藏保鲜

1、撒冰法这是将碎冰直接撒到鱼体表面的保鲜方法此法简便且融冰水又可举不胜举行鱼体表面,除去细菌和粘液,失重小。具体操作鱼体清洗→理鱼→撒冰装箱(撒冰要均匀,层冰层鱼)。对特种鱼或大型鱼,可去鳃剖腹除内脏后,腹内包冰,再撒冰装箱(容器底、壁及表面都要均匀撒冰)。容器底部开一小口便于融冰水流出。

冰鲜鱼用冰量根据气温、隔热条件及制冷设备和冰鲜时间确定。一般鱼和冰的比例为1:1,气温高、无隔热条件时要加大冰的比例。

2、水冰法先用冰把清水降温至0℃(清海水-1℃),然后把鱼浸泡在水冰中。优点是冷却速度快。用于死后便是直快或捕获量大的鱼,如鲐鱼、沙丁鱼。用冰量按下式计算:冰量=(水重+鱼重)×水的初温/80

由于外热的传入,死后便是直热等,实际加冰量比计算值高。水冰法一般都用于迅速降温,待鱼体冷却到0℃时即取出,改用撒冰保藏。一般整个保鲜过程不是都采用水冰法,因为浸泡时间长,鱼肉吸水膨胀,容易变质。

3、冷却保鲜注意事项①鱼捕获后尽快用清洁水冲洗鱼体,去鳃及内脏,洗净血迹污物,防止细菌污染。②理鱼要及时迅速,按品种大小分类,选出压坏破损的鱼,剔除不能食用和有毒的鱼,将易变质鱼先处理避免长时间在调温中积压。③尽快加冰装箱,用冰量要充足,冰粒要细,撒冰要均匀,1层鱼,不可脱水,最上部要加1层盖冰。④鱼货避免过量堆积。堆积过高,下面的鱼会被压烂。散舱最好用活动搁板堆鱼,如果不用,最多只能堆3层,再往上堆要搭搁架。⑤冷却鱼融化的冰水流到下面鱼体上污染鱼的表面,可用硫酸纸或玻璃纸将鱼逐条或分箱隔开,并要切实保证融水能从容器和鱼舱中排出。

4、海水喷洒代替冰藏保鲜新技术船上用海水冰冻鱼货已不是新概念,但多年来发慌甚慢。大部分研究注重于海水浸泡法,将鱼装在盛有冷冻海水的水槽。海水浸渍池只能在造船时建造,在现有的船止改建成本高,难度又大。海水浸泡法只限于在大渔船上,因水池需要充足的位置。新西

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慌了海水喷洒系统,这个装置专供太平洋南部小渔船从海洋捕捞开始以来,用冰冷冻鱼虽然很成功,但由于购水和贮藏冰的设备需较高成本,使其使用受到限制。海水喷洒法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并可以随时出海捕鱼,冷冻速度快,鱼货废弃物少。这个系统克服了用冰冻鱼时需要消耗较长时间且容易破损的缺点,可既快又省力地贮藏大批鱼货。

海水喷洒原理是将循环海水通过特制的冷冻装置,使温度降至-1.5℃,再将水喷洒在装于特制容器内的鱼体上。在理想条件下,用冰贮藏的鱼温度不易达到0℃以下,许多商业性渔船最低温度只限于1.7℃,如鼓风机空气冷冻,将鱼贮藏在-1.5℃的空气中,如果不镀冰衣鱼体表面会很干燥。

海水喷洒系统主要优点是能够用一股缓慢的水流不断洗涤鱼体,消除细菌。它一般只存有350—500升循环水,压力循环率每小时达14000—23000升,可以随时更换海水而不影响鱼体温度因为输送到鱼舱各处的海水是稳定的,因此使用海水喷洒系统能够比用冰更准确地控制鱼体温度。

船上海水喷洒冷冻方法正在继续研究和发展,新西兰捕捞业人员认为这个系统大有希望,能够为渔业带来极大的益处。

(二)冷海水保鲜

冷海水保鲜是将渔获物浸渍在0--1℃的冷却海水中保鲜的一种方法冷海水有冰制冷海水和机制冷海水两种。冰制冷海水是碎冰和海水混和制得,机制冷海水是用机械制冷来冷却海水制得。冷海水保鲜主要应用于渔船或罐头工厂内。

船上冷海水保鲜装置通常由氟利昂制冷机组、海水冷却器、鱼舱、海水循环管路、水泵等组成,为防止外界热量的传入,鱼舱四周上下均需隔热。船体摇晃时会引起鱼体擦伤,操作时要求冷海水满舱,舱盖也要求水密。渔船用冷海水保鲜装置采用制冷机和碎冰相结合的供冷方式较为适宜,不仅节省动力消耗,亦有利于船上空间的有效利用。

冷海水保鲜冷却速度快,保鲜效果好,在短时间内可处理大量鱼货,特别适用于品种单一渔获量高度集中的围网作业渔船。冷海水保鲜的缺点是鱼体在冷海水中浸泡,因渗赶回及水使鱼体膨胀,鱼肉略带咸味且表面稍有变色,鱼肉蛋白质容易损失,在以后的流通环节中会提早腐烂。船体摇晃也会使鱼体损伤或脱鳞,血水多时海水产生泡沫千万污染,鱼体鲜度下降速度比同温度冰藏鱼快,加上冷海水保鲜装置需要一定的设备,船舱的制作要求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冷海水保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国外冷海水保鲜主要应用于围网渔船,上层鱼类保鲜和拖网渔船鱼冻结前的预冷。

近年来,国外研究在冷海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保藏渔获物已取得一定成效。因为鱼体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作用同样温度条件下冷海水保藏鱼比冰藏鱼腐败快,是由于海水循环扩大了细菌污染。

当冷海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海水pH值降低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渔获物的保鲜期。但此法必须克服对金属的腐蚀作用,才能推广应用。日本有些渔船的冷却海水舱底部装有液氮管,当通入的液氮气化鼓泡时,可加快鱼货的冷却速度,并赶走海水中的氧气,使多脂鱼不易氧化变质。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冷藏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冷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的变质:新鲜食品在常温下(20℃)存放,由于随着在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作用和食品内所含酶的作用,使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降低,直至食品腐败或变质,以致完全不能食用,这种变化即是食品的质变。 2. 冷害:当冷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3. 移臭(串味):具有强烈香或臭味的食品冷藏在一起发生串味,使食品原有风味发生变化 4. 淀粉老化:淀粉老化是指食品中以α-淀粉形式存在的淀粉在接近0℃低温范围中,α-淀粉分子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迅速出现淀粉β化的现象。老化的淀粉不易被淀粉酶作用,所以不易被人消化吸收 5.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生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种现象叫寒冷收缩。 6.冻结食品的干耗现象:由于冻结食品表面与冻藏室之间的温差,使得冻结食品表面的冰晶升华,造成水分损失,从而使冻结食品表面出现干燥现象,并造成重量损失,即俗称干耗。 7.冻结率:冻结率=1- 食品的冻结点℃ ─────――――――── 食品冻结点以下的实测温度℃ 或指食品在共晶点和冻结点间的任一温度下冻结水 分的比例。 8.有效冻结时间:即食品中心温度从开始的温度下降到所要求的冻结终温所需时间。 9.公称冻结时间:食品各处温度相同都为0℃,其中心点温度只下降到该点食品的冰点所需时间。 10.冻结烧:由于干耗的不断进行,食品表面的冰晶升华向内延伸,达到深部冰晶升华,这样不仅使冻结食品脱水减重,造成重量损失,而且由于冰晶升华后的地方成为微细空穴,大大增加了冻结食品与空气接触面积。在氧的作用下,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表面变黄褐,使食品外观损坏,风味、营养变差,称为冻结烧。 11.冻结食品的T.T.T概念:是指冻结食品的品温变化与品质保持时间的关系,即冻结食品的品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冻结食品的品温越低,优秀品质的保存时间越长。T.T.T概念还告诉我们,冻结食品在流通中因时间、温度的经历而引起的品质降低是累积和不可逆的,但与经历的顺序无关。 12.温度系数Q10:Q10是温差10℃,品质降低的速度比,也就是温度降低10℃,冷冻食品品质保持的时间比原来延长的倍数。 13.共晶点:食品中含有的全部水分都结冰的温度。 14. 冻结点:食品中冰晶开始出现的温度即所谓冻结点。 15. 真空冷却:真空冷却又叫减压冷却,它的原理是根据水分在不同的压力下有不同的沸点,水汽化时要吸收大量汽化热使食品本身的温度降低,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 16. 冻结膨胀压:0℃冰比0℃水体积约增大9%,含水分较多的食品冻结时体积会膨胀。冻结时表面水分首先结成冰,然后冰层逐渐向内部延伸。当内部的水分因冻结而膨胀时会受到外部冻结层的阻碍,于是产生内压,所谓冻结膨胀压。 17.水蒸气凝结解冻:在真空状态下,水在低温时沸腾,沸腾形成的水蒸气遇到更低温的冻品,在其表面凝结。此时放出的凝结热被冻品吸收,使冻品温度升高而解冻。 二、填空题: 1. 影响食品变质的原因:微生物作用、酶的作用、非酶变化。 2. 在食品变质的原因中,微生物引起的变质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 3. 食品冷却的温度范围上限是15℃,下限是0~4℃。 4. 缩短冻结时间可选择的途径:减小冻品厚度x、降低冷冻介质温度t、增大传热面的放热系数α。 5. 在实用冷藏温度(-15~-25℃)的范围内,Q10的值是2~5 。

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及研究

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及研究 摘要:生物保鲜剂是从动植物、微生物中提取或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得到的保鲜剂,其安全、健康、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生物保鲜剂和复合保鲜剂的定义、保鲜原理及特点。并从植物源性、动物源性、微生物源性、酶类分别介绍了典型生物保鲜剂的国内外应用现状。按照栅栏理论结合不同保鲜剂的特点,提出复合生物保鲜剂保鲜水产品,以及分析了生物保鲜剂与低温、气调保鲜结合的可行性。生物保鲜剂与其他保鲜技术结合,实现协同保鲜作用,将有效地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 关键词:生物保鲜剂;复合生物保鲜剂;水产品 Application of Bio-preservative on Preservation for Aquatic Products Name:Li Mim 104033211 Teacher:Ye Qiang Abstract:Bio- preservative was extracted fromplants, animals and micro- organisms or made bymodernbi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hich we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due to their safety, healthy and efficiency. The definition,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io- preservative and multiplexbio- preservative were expounded in the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bio- preservative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from plant- derived, animal- derived, microbial- derived and enzyme. Multiplexbio- preservative on preservation for aquatic products was proposed ba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 preservative and hurdle technology, the feasibility of preservation combined with low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and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was analyzed. It was clear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bio- preservative and other technology effectively could greatly prolong shelf life of aquatic products. Keywords: Bio-preservative;Multiplex bio-preservative; Aquatic products 引言 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富含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鱼体脂肪中含有丰富的EPA(二十四碳五烯酸)、DHA(二十六碳六烯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卵磷脂,它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贝类中含有大量的钙、磷、铁、锰等营养元素,脂肪含量低,具有很好的食用与营养价值。然而,由于水产品中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高,组织柔软,且自身易携带大量细菌,在贮运、加工与销售过程中,往往易引起变色、变味,甚至腐败变质,大大降低了食用价值。因此,对渔获后的水产品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保鲜处理措施,以延长货架期。目前,国

食品贮藏与保鲜

食品贮藏与保鲜作业题(食工0501) 第一章 1.水果如何进行分类? (划线的为重点题) 根据果实构造及生物学特性而划分。 (一)、仁果类: 蔷薇科。果实是假果,如苹果、梨、山楂、海棠果、沙果、木瓜等。 (二)、核果类: 蔷薇科。果实是真果,如李、杏、桃、杨梅、樱桃等。 (三)、浆果类: 果实含丰富的浆液,故称为浆果。如葡萄、猕猴桃、柿、香蕉等。 (四)、柑橘类: 柑橘、柠檬、柚子、橙等。 (五)、坚果类: 食用部分是种仁。如椰子、板栗、核桃、巴旦杏(扁桃)、银杏等。 (六)、聚合果、复果类:如草莓等。复果是由几朵花或许多花聚合发育形成一体的果实,又称聚花果。如菠萝、无花果、凤梨等。 3.果蔬提供人体膳食的特色营养是什么? 果蔬是人体所需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提供淀粉、蛋白质、有机酸、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的重要饮食,更是为人类提供柔软纤维的最佳保健品。 果蔬的营养成分有: 维生素C、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果胶含氮物质有机酸(果蔬中有多种有机酸,其中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分布最广,蔬菜还还有比较多的草酸。)芳香物质色素物质(一)、叶绿素(二)、类胡萝卜素(三)、花青素(四)、黄酮类色素 第二章 1.如何控制果蔬呼吸作用? (具体一些回答写出要点) 1、内部因素(1)种类与品种(2)成熟度 2、外部因素(1)温度(2)气体的分压(3)含水量 (4)机械损伤(5)其他:对果蔬采取涂膜、包装、避光等措施,以及辐照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等处理. 第三章 1.冷害的机理是什么? 影响冷害的因素有哪些? 机理:膜相变理论:冷害低温首先冲击细胞膜,引起相变,即膜从相对流动的液晶态变成流动性下降的凝胶态。 1、离子平衡:膜透性增加,细胞中溶质渗漏造成离子平衡的破坏。 2、能量平衡:脂质凝固,粘度增大,引起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使细胞器能量短缺;同时线粒体膜的相变,使组织的氧化磷酸化能力下降,也造成ATP能量供应减少,能量平衡受到破坏。 3、酶平衡:膜相变引起膜上的酶活化能增加,其活性下降,使酶促反应受到抑制,但不与膜结合的酶系的活化能变化不大,从而造成两种酶系统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 因素: (一)、产品的内在因素 (1)与原产地有关。原产地为热带果蔬容易冷害。(2)与产地有关。生长在热带的油梨贮藏温度为12℃,生长在亚热带的油梨贮藏温度为8℃。(3)果蔬成熟度越低,对冷害越敏感。 (二)、贮藏的环境因素 (1)贮藏温度和时间(2)高湿环境减轻冷害(3)提高CO2和降低O2含量一般减轻冷害。

食品冷冻工艺学整理

食品冷冻工艺学整理(原版) 一、名词解释 1.食品冷冻工艺学:是一门运用人工制冷技术来降低温度,以保藏食品和加工食品的科学。 2. 冷冻食品:将食品原料和配料经过前处理加工在—30℃度快速冻结,经包装在—18℃以下贮藏流通的方便食品。 3. 冷冻调理食品:现代方便食品与速冻结合起来生产的速冻方便食品,以稍加调理即可 使用为特色。 4.自溶作用:死后僵硬的肌肉,经过一段时间,在肌肉中存在的酶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 变化,肌肉软化过程。 5.食品变质: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其色香味和营养价值产生了从 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从而使食品质量降低成完全不能食用的变化。 6.冷却:指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食品的冰点,但不冻结的过程。 7.干耗:以空气为介质冻结食品表面出现干燥现象,并造成重量损失。 8.冷害:果蔬由于其冰点以上的不适宜低温造成生理机能伤害。 9.移臭(串味):有强烈的香味或臭味的食品与其它食品放在一起,这香味或臭味会串给其它食品。 10.冷藏臭:冷藏库内一些特有臭味。 11.油烧:冷却贮藏过程中,食品中油脂会发生水解,脂肪酸氧化聚合等复杂变化,同时风味变差,味道恶化,出现变色,酸败,发粘等现象。 12.糊化:在适当温度下,淀粉在水中充分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 13.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生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后熟作用,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的现象。 14. 冷风冷却:利用流动的冷空气使被冷却食品的温度下降。 15.冷水冷却:利用低温水把被冷却的食品冷却到指定温度。 16.抱冰:对于大雨除去腮和内脏,并在该处装碎冰。 17.冻结膨胀压:食品冻结时表面水分首先成冰,然后冰层逐渐向内部延伸,当内部的水分因冻结而膨胀时会受到外部冰层阻碍产生内压。 18.流失液:食品经冻结解冻后,内部冰结晶就融化成水,它不能被肉质吸收,重新回到 原来状态时,这部分水就分离出来成为流失液。 19.冻结点:食品在冻结过程中食品中水分开始出现冰结晶的温度点,也称冰点。 20.最大冰晶生成区:大部分食品在—1~5℃温度范围内80%的水分结成冰,此温度范围叫最大冰晶生成区。 21.冻结速度(IIR建议):食品冻结速度是食品表面与中心温度点的最短距离与食品到达 0℃后,食品冻结温度降到比食品冰点低10℃所需时间之比。 22.冻结时间:指食品从初始温度冻结到规定温度所需时间。 23.冻结烧:随着冻结时间延长,冰晶升华向内部推进,冰晶升华产生空穴,增大了与氧气 接触面积,在氧气作用下,食品脂肪氧化酸败,使食品外观风味营养价值变差的现象。 24. 初期品质优秀:在食品冻结中,使用品质或鲜度好的原料,如能正确进行冻结前后的 处理,采用快速深温冻结,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具有高品质。 25.优秀品质保持期:如果把初期品质优秀的冻结食品,放在流通过程中常见的各种温度范 围内,并与放在—40℃冻藏的对照品相比较,随着时间推移,放在各种温度下的冷冻食品品 质会逐渐降低,与放在—40℃相比较,总有一天会产生差异。由熟练的掌握品质评定的人员

甘油冷冻保藏法

甘油冷冻保藏法 本方法适合于中、长期菌种保藏,保藏时间一般为2-4年左右。 (1)用火焰灭菌的接种环取斜面菌种在平皿上划线分离单菌落。 (2)平皿倒置于30℃或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至单菌落的大小为3mm左右。 (3)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于一个装50mL的300mL三角瓶中30℃或37℃振荡培养10-15小时,至菌密度OD600为1.0-1.5。 (4)用火焰灭菌的接种环取少量种子液,涂片后,作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的形态,及是否有杂菌。 (5)按30%甘油:种子液为1:1(V/V)的量加入无菌甘油,混合后分装至事先灭菌的菌种保存管(1-2mL/管),-70℃或液氮保存。 冷冻干燥保藏法 (1)准备安瓿管用于冷冻干燥菌种保藏的安瓿管宜采用中性玻璃制造,形状可用长颈球形底的,亦称泪滴型安瓿管,大小要求外径6-7.5mm,长105mm,球部直径9-11mm,壁厚0.6-1.2mm。也可用没有球部的管状安瓿管。塞好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备用。 (2)准备菌种,用冷冻干燥法保藏的菌种,其保藏期可达数年至十数年,为了在许多年后不出差错,故所用菌种要特别注意其纯度,即不能有杂菌污染,然后在最适培养基中用最适温度培养,使培养出良好的培养物。细菌和酵母的菌龄要求超过对数生长期,若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进行保藏,其存活率反而降低。一般,细菌要求24—48小时的培养物;酵母需培养3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则宜保存孢子;放线菌与丝状真菌则培养7-10天。 (3)制备菌悬液与分装以细菌斜面为例,用脱脂牛乳2ml左右加入斜面试管中,制成浓菌液,每支安瓿管分装0.2ml。 (4)冷冻冷冻干燥器有成套的装置出售,价值昂贵,此处介绍的是简易方法与装置,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将分装好的安瓿管放低温冰箱中冷冻,无低温冰箱可用冷冻剂如干冰(固体CO2)酒精液或干冰丙酮液,温度可达-70℃。将安瓿管插入冷冻剂,只需冷冻4-5分钟,即可使悬液结冰。 (5)真空干燥为在真空干燥时使样品保持冻结状态,需准备冷冻槽,槽内放碎冰块与食盐,混合均匀,可冷至-15℃。装置仪器,安瓿管放入冷冻槽中的干燥瓶内。 抽气一般若在30分钟内能达到93.3Pa(0.7mmHg)真空度时,则干燥物不致熔化,以后再继续抽气,几小时内,肉眼可观察到被干燥物已趋干燥,一般抽到真空度26.7Pa(0.2mmHg),保持压力6-8小时即可。 (6)封口抽真空干燥后,取出安瓿管,接在封口用的玻璃管上,可用L形五通管继续抽气,约10分钟即可达到26.7Pa(0.2mmHg)。于真空状态下,以煤气喷灯的细火焰在安瓿管颈中央进行封口。封口以后,保存于冰箱或室温暗处。 此法为菌种保藏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一般生活力强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无芽胞菌都适用,即使对一些很难保存的致病菌,如脑膜炎球菌与淋病球菌等亦能保存。适用于菌种长期保存,一般可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但设备和操作都比较复杂。 滤纸保藏法 (1)将滤纸剪成0.5×1.2cm的小条,装入0.6×8cm的安瓿管中,每管1-2张,塞以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 (2)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使充分生长。 (3)取灭菌脱脂牛乳1-2ml滴加在灭菌培养皿或试管内,取数环菌苔在牛乳内混匀,制成浓悬液。 (4)用灭菌镊子自安瓿管取滤纸条浸入菌悬液内,使其吸饱,再放回至安瓿管中,塞上棉塞。 (5)将安瓿管放入内有五氧化二磷作吸水剂的干燥器中,用真空泵抽气至干。

水产品冷藏加工方法

水产品冷藏加工方法 一、冷却保鲜 冷却保鲜是将鱼品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但不冻结的保鲜方法。一般温度在0--4℃之间,是延长水产品贮藏的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鱼类捕捞后采用冷却法可保藏1周左右,冷却温度越低,保鲜期越长。冷却鱼的质量和保藏期,取决于原料质量、冷却方法冷却所延续的时间和保藏条件。 因鱼体附着水中的低温细菌在冷却贮藏温度下,低温细菌的繁殖和分解作用还在缓慢进行因此此法保存时间长,亦会发生鱼类的腐败。 (一)冰藏保鲜 1、撒冰法这是将碎冰直接撒到鱼体表面的保鲜方法此法简便且融冰水又可举不胜举行鱼体表面,除去细菌和粘液,失重小。具体操作鱼体清洗→理鱼→撒冰装箱(撒冰要均匀,层冰层鱼)。对特种鱼或大型鱼,可去鳃剖腹除内脏后,腹内包冰,再撒冰装箱(容器底、壁及表面都要均匀撒冰)。容器底部开一小口便于融冰水流出。 冰鲜鱼用冰量根据气温、隔热条件及制冷设备和冰鲜时间确定。一般鱼和冰的比例为1:1,气温高、无隔热条件时要加大冰的比例。 2、水冰法先用冰把清水降温至0℃(清海水-1℃),然后把鱼浸泡在水冰中。优点是冷却速度快。用于死后便是直快或捕获量大的鱼,如鲐鱼、沙丁鱼。用冰量按下式计算: 冰量=(水重+鱼重)×水的初温/80 由于外热的传入,死后便是直热等,实际加冰量比计算值高。水冰

法一般都用于迅速降温,待鱼体冷却到0℃时即取出,改用撒冰保藏。一般整个保鲜过程不是都采用水冰法,因为浸泡时间长,鱼肉吸水膨胀,容易变质。 3、冷却保鲜注意事项①鱼捕获后尽快用清洁水冲洗鱼体,去鳃及内脏,洗净血迹污物,防止细菌污染。②理鱼要及时迅速,按品种大小分类,选出压坏破损的鱼,剔除不能食用和有毒的鱼,将易变质鱼先处理避免长时间在调温中积压。③尽快加冰装箱,用冰量要充足,冰粒要细,撒冰要均匀,1层鱼,不可脱水,最上部要加1层盖冰。④鱼货避免过量堆积。堆积过高,下面的鱼会被压烂。散舱最好用活动搁板堆鱼,如果不用,最多只能堆3层,再往上堆要搭搁架。⑤冷却鱼融化的冰水流到下面鱼体上污染鱼的表面,可用硫酸纸或玻璃纸将鱼逐条或分箱隔开,并要切实保证融水能从容器和鱼舱中排出。 4、海水喷洒代替冰藏保鲜新技术船上用海水冰冻鱼货已不是新概念,但多年来发慌甚慢。大部分研究注重于海水浸泡法,将鱼装在盛有冷冻海水的水槽。海水浸渍池只能在造船时建造,在现有的船止改建成本高,难度又大。海水浸泡法只限于在大渔船上,因水池需要充足的位置。新西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慌了海水喷洒系统,这个装置专供太平洋南部小渔船从海洋捕捞开始以来,用冰冷冻鱼虽然很成功,但由于购水和贮藏冰的设备需较高成本,使其使用受到限制。海水喷洒法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并可以随时出海捕鱼,冷冻速度快,鱼货废弃物少。这个系统克服了用冰冻鱼时需要消耗较长时间且容易破损的缺点,可既快又省力地贮藏大批鱼货。

食品贮藏与保鲜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 第2章食品原料的生理代谢与控制 1.生鲜食品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答:僵直和软化。 2. 什么是呼吸作用,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有哪些? 答:呼吸作用是在许多复杂的酶系统参与下,经由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能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1)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积极作用 提高果蔬耐藏性和抗病性 ?提供果蔬生理活动所需能量 ?产生代谢中间产物 ?呼吸的保卫反应 (2)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消极作用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 ?分解消耗有机物质,加速衰老; ?产生呼吸热,使果蔬体温升高,促进呼吸强度增大,同时会升高贮藏环境温度,缩短贮藏寿命。 4.试分别举出三种以上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 (1)跃变型果实 苹果、梨、杏、无花果、香蕉、番茄等。 (2)非呼吸跃变型果实 柑桔、葡萄、樱桃、菠萝、荔枝、黄瓜等 5.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1) 种类与品种 (2) 成熟度 (3) 温度 (4) 气体的分压 (5) 含水量 (6) 机械损伤 (7) 其他 6.控制果蔬蒸腾生理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温度:迅速降温是减少果蔬蒸腾失水的首要措施; 提高湿度:直接增加库内空气湿度或增加产品外部小环境的湿度,但高湿度贮藏时需注意防止微生物生长; 控制空气流动:减少空气流动可减少产品失水; 蒸发抑制剂的涂被:包装、打蜡或涂膜。 7.什么是果实的成熟、生理成熟、完熟和后熟? 果实的成熟: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到完熟的过程。 生理成熟(maturation):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完熟(ripening):果实停止生长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本产品固有的色、香、

食品冷冻冷藏技术综述

食品冷冻冷藏技术综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营养成分的合理摄入,对食品保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食品保藏常用的方法有冷冻、干燥、灭菌等,其中冷冻保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保持生鲜食品质量的最普遍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市场开始出现冷冻调制食品,90年代随着大城市超市连锁业的蓬勃发展,零售终端实现各式冷藏设施,大大促进冷冻食品业的兴起。近二十年来,冷冻调制食品连同以前包装水产、畜肉、家禽和果蔬五大类冷冻食品一起,品种超过600种,年产销量估计在1000万吨以上,出口量也逐年增加,其中速冻蔬菜外销日本、欧美等地,每年达40万吨以上。 近十年来,我国沿海大中城市各种各类冷藏食品市场越来越大。食品素材类似冷鲜肉、冰鲜鸡、鱼和预冷蔬菜为标志的冷藏食品已相当普遍,熟食、鲜奶、豆制品、生面制品、半成品切配菜等传统食品逐渐进入冷藏链流通,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食品冷藏就是利用低温技术将食品温度降低,并维持在低温状态以阻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低温保藏不仅可以用,新鲜食品物料的贮藏,也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品、半成品的贮藏。 食品低温保藏的一般工艺过程为:食品物料→前处理→冷却或冻结→冷藏或冻藏→回热或解冻。这是低温保藏食品需要大概工艺流程,因为不同物料的特性不一定相同,所以具体的工艺条件也不一定相同,具体操作具体对待。 冷冻冷藏食品的原理是:在温度较低的范围内,当温度高于食品的冰点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减缓,低于冰点以下时一般微生物都停止生长。动物性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变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微生物活动和食品抗病性(抵抗微生物的能力)的问题,要解决这个主要问题,须控制微生物的活动和酶对食品的作用。动物性食品放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和酶对食品的作用就微小了。当食品在低温下发生冻结后,其水分结晶成冰,使微生物的活力丧失而不能繁殖,酶的反应受到严重抑制,这样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会变慢,食品就可以较长时间的贮藏。所以动物性食品可以通过低温来维持它的新鲜状态。呼吸作用是植物性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变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呼吸作用和耐藏性(延缓呼吸作用消耗营养的能力)的问题。耐藏性是指贮藏期间果蔬的质量无显著变化,并且质量损耗最小。果蔬的耐藏性并非由果蔬的某一种性状所决定的,而是果蔬各种物理、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解决上述的主要问题,须控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要长期贮藏植物性食品,就必需维持它们的活体状态,同时又要减弱它们的呼吸作用。低温是能够减弱果蔬类食品的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CN109953105A】一种大黄鱼速冻保鲜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66301.9 (22)申请日 2019.05.05 (71)申请人 宁德市海扬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 六都飞竹村飞竹路3号 (72)发明人 黄朱华 石玉振 刘嫩妹 陈英景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51)Int.Cl. A23B 4/00(2006.01) A23B 4/08(2006.01) A23B 4/09(2006.01) A23B 4/10(2006.01) A23B 4/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大黄鱼速冻保鲜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速冻保鲜方法,属 于水产品保鲜技术领域,所述大黄鱼速冻保鲜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新鲜捕捞的大黄鱼采用碎冰 与大黄鱼交叠放置的方式装箱,所用的碎冰由含 有食品级双氧水、柠檬酸钠和柠檬酸的水溶液制 成;去除大黄鱼的内脏、鳃和鳞片,清洗干净;将 大黄鱼放入第一保鲜液内浸泡7-12min;吹风成 膜后放入第二保鲜液内浸泡2-5min;然后进行液 氮冷冻。本发明提供的大黄鱼速冻保鲜方法,可 杀灭大黄鱼体表细菌,在鱼体表形成两层保护 膜,可避免杂菌对大黄鱼的污染,有效减缓脂肪 氧化的速度,保护大黄鱼体表的颜色,避免冷冻 中和储存中水分的流失,保证冷冻后大黄鱼肉质 的鲜嫩, 提升大黄鱼的冷冻保鲜时间与效果。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09953105 A 2019.07.02 C N 109953105 A

水产品生物保鲜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水产品生物保鲜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摘要:针对水产品生物保鲜剂的作用机理,介绍了乳酸链球菌素、壳聚糖、鱼精蛋白、茶多酚,酶类等不同来源的生物保鲜剂及复合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提出了采用生物保鲜技术结合其他保鲜手段,将更加全面地保持水产品的品质,在水产品保鲜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保鲜技术;复合生物保鲜;应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ts254.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5.012 application of bio—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n aquatic products liu shu—ji1,2,wu cheng—ye1,liu zhi—yu1 (1.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xiamen,fujian 361012, china; 2.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aquatic bio—preservation, the article elaborate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chitosan, protamine,tea polyphenols, enzymes and other different resourced bio —preservatives in aquatic products. and the article proposed

水产品贮藏保鲜技术

第七章水产品贮藏保鲜技术 水产类包括许多动物界的类群,如软体动物门(河蚌、田螺等)、节肢动物门(虾、蟹等)、棘皮动物门(海胆、海参等)、脊索动物们、鱼纲……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原料的最普遍的是鱼纲。我们以鱼类为水产的代表讲讲水产的贮藏保鲜技术。 一、水产原料及其特性 (一)原料及特性 水产原料种类很多,原料种类不同,可食部分的组织、成分也不同。同一种类的鱼、由于鱼体大小、年龄、成熟期、渔期、渔场等不同,其组成亦不同。而且,水产原料有人工养殖和捕捞。淡水和海水养殖(捕捞)的区别,渔期、渔场、渔获量变化大,给食品加工的计划生产带来一定困难。 鱼体中除普通肉外、还有暗红色的肉称为“血合肉”,这种血合肉在不同鱼类中所占比例不同,同一鱼体越是近尾部血合肉的比例越大。“血合肉”的多少对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如加工鱼九、“血合肉”含量高则其凝胶性能、弹性很差。通常鱼肉比畜、禽更容易腐败变质、畜、禽一般在清洁的居宰场屠宰。立即去除内脏、而鱼类在渔获,不是立即清洗。多数情况下是连带着容易腐败的内脏和鳃运输;另外,在渔获时,容易造成死伤.即使在低温时。可分解蛋白质的水中细菌侵入肌肉的机会也多,鱼类比陆地上动物的组织软弱.加之外皮薄,鳞容易脱落,细菌容易从受伤部位侵入,鱼体表面的粘液也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此外,鱼类死后僵直的持续时间比畜、禽肉短,自溶迅速发生,肉质软化,很快就会腐败变质。 (二)品质要求及质量鉴定 不同产品对于水产原料的要求略不同,如制作罐头与干制咸鱼的要求不同。在水产品的收购、加工过程中,对鱼货鲜度质量的鉴定是必要的。通常水产品鲜度的鉴定多以感官鉴定为主。辅以化学和微生物学方面的测定,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其鲜度的感官不同。就鱼类来说,一般以人的感官来判断鱼鳃、鱼眼的状态,鱼肉的松紧程度,鱼皮上和鳃中所泌的粘液的量.粘液的色泽和气味以及鱼肉横断面的色泽等作为基本标志。 鲜度良好的鱼类:处于僵硬期或僵硬期刚过,但腹部肌肉组织弹性好,体表、眼球保持鲜鱼固有状态,色泽鲜艳,口鳃紧闭.鳃耙鲜红.气味正常,鳞片完整并紧贴鱼体,肛门内缩。 鲜度较差的鱼类:腹部和肌肉组织弹性较差,体表、眼球、鳞片等失去固有的光泽,颜色变暗,口鳃微启,鳃耙变暗紫或紫红,气味不快,肛门稍有膨胀,粘液增多,变稠。 接近腐败变质的鱼类:腹部和肌肉失占弹性,眼珠下陷,混浊无光。体表鳞片灰暗,口鳃张开,鳃耙暗紫色并臭味,肛门凸出,至污红色,粘液浓稠。 腐败变质鱼类:鳃靶有明显腐败臭、腹部松软、下陷或穿孔等,可看作为腐败的主要特征。—切鳞片脱落和机械损伤的鱼类。即使其它方面质量良好,但仍不易保存,容易腐败。

乳酸菌在水产品保鲜的应用

乳酸菌在水产品保鲜的应用 新鲜程度是评价水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想提高水产品经济效益,延长其保鲜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伴随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攀升,水产品保鲜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现阶段,单单凭借低温保鲜对冷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某些贵重的水产品来说,倘若引发保鲜不当则极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损失。近年来,微生物保鲜剂凭借其高效性、低成本等优势转变成一项广受商家青睐的保鲜技术。乳酸菌长期以来大多被应用于果蔬、乳制品的保鲜,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只是近些年展开了研究,并迅速转变成水产品保鲜研究的一大热点。由此可见,对乳酸菌在水产品保鲜的应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乳酸菌概述 作为一种微生物,乳酸菌是以形态学、代谢特征及生理特征为前提而定义的,其属于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统称。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现已发现的乳酸菌分布在十八个属,总计200余种。用于食品加工的乳酸菌主要包括有乳酸杆菌、肉品杆菌、小球菌属、气球菌属、双歧杆菌属等。于形成乳酸菌素的菌种中,肉杆菌、肠球菌等从鱼体内提取的乳酸菌,可在水产品保鲜中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其中,肉杆菌是结合DNA同

源性及生理特性分析而定义的菌属,涵盖了产乳酸乳酸?U 菌、异性乳酸发酵菌两个属的乳酸菌,并将它们称作肉杆菌属。近些年,肉杆菌属逐渐在肉制品、水产品保鲜中得到推广。 乳酸菌在水产品保鲜的应用 控制病原微生物。众多研究指出,存在一定乳酸菌可有效抑制李斯特单核菌的生长,这些乳酸菌包括有:从鳟鱼肠中提取的C. piscicola V1,从蛙鱼肠中提取的C.divergens V41等。其中,C.divergens V41不仅可抑制李斯特菌生成,还水产品中的内源性乳酸菌、肠道菌等也可发挥一定的抑制功效。依托乳酸菌保护性培养保险水产品,现阶段通常运用的方法包括有喷洒法、浸泡法等,该项技术现阶段应用的主要难点在于乳酸菌在水产品上的黏附性、菌体与水产品表面的物质会形成交叉反应。 控制腐败微生物。水产品腐败变质受水产品腐败微生物很大程度影响,这些腐败微生物包括有铜绿假单胞菌、腐败希瓦氏菌、磷发光杆菌等。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两歧双歧杆菌可抑制水产品中假单胞菌属、明亮发光杆菌的生成。还有研究人员从多种水产品中提取出多株具备抗多种病原菌、腐败菌的乳酸菌,其中两株冷明串珠菌、两株乳杆菌属可延迟水产品的腐败变质。 控制生物胺。一些肠道菌、腐败菌污染水产品后,于相

(工艺技术)食品工艺学第四章食品的冷冻保藏

第四章食品的冷冻保藏 概论 一、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 冷却食品不需要冻结,是将食品的温度降到接近冻结点,并在此温度下保藏的食品。 冻结食品,是冻结后在低于冻结点的温度保藏的食品。 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合称冷冻食品,可按原料及消费形式分为果蔬类、水产类、肉禽蛋类、调理方便食品类这四大类。 二、冷冻食品的特点 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 营养、方便、卫生、经济; 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三、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 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就有利用天然冰雪来贮藏食品的记载。 冻结食品的产生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 1877年,Charles Tellier(法)将氨-水吸收式冷冻机用于冷冻阿根廷的牛肉和新西兰的羊肉并运输到法国,这是食品冷冻的首次商业应用,也是冷冻食品的首度问世。 20世纪初,美国建立了冻结食品厂。20世纪30年代,出现带包装的冷冻食品。二战的军需,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冻结食品业的发展。战后,冷冻技术和配套设备不断改进,冷冻食品业成为方便食品和快餐业的支柱行业。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构成完整的冷藏链。冷冻食品进入超市。冷冻食品的品种迅猛增加。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因外贸需要冷冻蔬菜,冷冻食品开始起步。80年代,家用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销售用冰柜和冷藏柜的使用,推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发展;90年代,冷链初步形成;品种增加,产量大幅度增加。 第一节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原料有动物性和植物性之分。 食品的化学成分复杂且易变。 食品因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惊人。 引起食品腐烂变质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对食品的破坏作用。 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的主要条件:液态水分;pH值;营养物;温度;降温速度。 低温对微生物的作用:低温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但在低温下,其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要缓慢得多。一般认为,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渐恢复。 降温速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的死亡率越高;冻结点以下,缓冻将导致剩余微生物的大量死亡,而速冻对微生物的致死效果较差。 二、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作用的效果因原料而异。 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一般的冷藏和冻藏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三、低温对非酶因素的影响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 第二节食品的冷却 一、冷却的目的 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肉类冻结前的预冷;分割肉的冷藏销售;水产品的冷藏保鲜。 二、冷却的方法 1、冷风冷却

水产品保鲜方法

水产品保鲜方法 1. 水产品盐藏保鲜 (1)盐藏的原理。盐藏是沿海渔民对海水鱼进行保鲜的传统方法。其保鲜原理是:利用食盐溶液的渗透脱水作用,使鱼体水分降低,通过破坏鱼体微生物和酶活力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湿度(一般讲微生物菌体的生长繁殖所需水分为50%以上),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酶的活性,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2)盐藏保鲜方法。主要有干腌法、湿腌法和混合腌法。干腌法是利用固体食盐与鱼体析出的水分形成食盐溶液。对鱼体进行盐渍保鲜;湿腌法是将鱼体先放入盐仓,再加入预先配制好的过饱和食盐溶液进行盐渍保鲜;混合腌法是将干腌法和湿腌法有机结合运用。 2.冰藏保鲜 冰藏保鲜即用天然冰或机制冰把新鲜渔获物的温度降至接近冰点但不冻结的一种保藏海产品的方法,它通常称冰鲜。是继盐藏保鲜之后被渔民普遍采用的保鲜渔获物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冰藏保鲜不仅用来保鲜原料,而且亦直接用来生产冰鲜品。用冰藏保鲜加工而成的冰鲜品有:冰鲜牙鲆、冰鲜河豚、冰鲜对虾等,主要出口日本。 冰鲜品加工方法(以冰鲜牙鲆为例)如下: (1)工艺流程。 ①捕捞船操作工艺流程:原料鱼→水洗→放血→去脏→水洗→冷浸→装箱→加盖塑料布→加冰→贮藏。 ②加工船或加工基地操作工艺流程:收购渔船交来的鱼货→挑选→过秤→装保温箱→加冰→封盖→刷唛头→贮藏→运输。 (2)工艺要点。 原料:为保证冰鲜品的质量,原料处理务必及时。一般要求拖网时间不超过2 小时,从加工到运至飞机场不超过70小时。同时,在对原料处理时还必须做到小心谨慎,轻拿轻放,严禁摔打鱼体,冲洗要适度,不得损坏鱼体表面的粘膜。 放血去脏:对冲洗干净的鱼要当即从鱼体腹面尾部向上3厘米左右的脊骨部刺孔放血,孔宽1厘米左右(为使放血干净彻底,必须刺断脊骨);放净血后,接着在其背侧肛孔到鳃部斜开或纵开一个8厘米以内的刀口,然后用手将内脏取出,去脏要彻底干净;最后将鱼体洗净。

食品贮藏与保鲜思考题与答案

思考题 第2章食品原料的生理代与控制 1.生鲜食品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答:僵直和软化。 2. 什么是呼吸作用,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有哪些? 答:呼吸作用是在许多复杂的酶系统参与下,经由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能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1)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积极作用 提高果蔬耐藏性和抗病性 ?提供果蔬生理活动所需能量 ?产生代中间产物 ?呼吸的保卫反应 (2)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消极作用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 ?分解消耗有机物质,加速衰老; ?产生呼吸热,使果蔬体温升高,促进呼吸强度增大,同时会升高贮藏环境温度,缩短贮藏寿命。 4.试分别举出三种以上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 (1)跃变型果实 苹果、梨、杏、无花果、香蕉、番茄等。 (2)非呼吸跃变型果实 柑桔、葡萄、樱桃、菠萝、荔枝、黄瓜等 5.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1) 种类与品种 (2) 成熟度 (3) 温度 (4) 气体的分压 (5) 含水量 (6) 机械损伤 (7) 其他 6.控制果蔬蒸腾生理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温度:迅速降温是减少果蔬蒸腾失水的首要措施; ?提高湿度:直接增加库空气湿度或增加产品外部小环境的湿度,但高湿度贮藏时需注意防止微生物生长; ?控制空气流动:减少空气流动可减少产品失水; ?蒸发抑制剂的涂被:包装、打蜡或涂膜。 7.什么是果实的成熟、生理成熟、完熟和后熟? 果实的成熟: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到完熟的过程。 生理成熟(maturation):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完熟(ripening):果实停止生长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本产品固有的色、

热食品冷却中的注意问题

通过冷藏和冷冻控制 本部分主要论述了运用温度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温度为5到46℃是致病菌生长的危险范围。当食品处于温度危险范围时,为使致病菌尽可能不生长,限制食品在这个温度范围存放的时间是非常关键的。 一、各类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 某些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如下表 (一)、冷藏库

冷藏温度对控制致病菌的生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一些病菌比如:李斯特菌和耶尔森氏菌在接近冻结点时仍可以生长。冷藏在减慢食品变质、氧化酸败和导致其它质量缺陷的生物的、化学的变化过程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贮藏中控制温度有几种途径:冰、化学冷却剂和机械风冷。如果采用冰和化学冷却剂来控制温度,通过简单地检查产品周围的冷却剂足够多就能保证控制。冷却剂足够多意味是产品温度正在维持在所需温度,或者是将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降到正确温度。 如采用风冷,通过检查产品的温度可以确保温度得以控制。如果冷藏间的温度与产品的温度相关,监测冷藏区域的温度就保证产品的温度得以控制。一般需要使用连续温度监测设备,如温度记录仪,最大温度显示温度计,高温警报器。 (二)、时间/温度 食品一旦不再冷藏,它要经过细菌生长对数期,即食品的温度升到致病性微生物生长范围。开始时,微生物很少生长或不生长,它们只是在适应新的环境。根据冷藏间的温度不同,食品能在非冷藏条件下至少安全存放数小时,而没有致病菌显著生长的危险。然后,产品的温度上升到冷藏以上,致病菌生长加快,代时间变短,进入对数期。 按照通常的计算方法,食品在微生物繁殖的危险温度范围不得超过4小时,这是正常合理的时间安排。但是,不同的致病菌在不同的食品上、不同的温度下生长繁殖的速度不同。所以,产品能够在危险范围安全停留的最长时间取决于两种条件:存在的致病菌种类和食品适合致病菌生长繁殖的能力。食品加工商必须依据这些参数而设定极限,不能按照4小时来进行计算。食品验收员判定严重时间/温度失控时,也可以应用这些参数。 在加工过程中对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比冷藏复杂,需要掌握产品对时间和温度的要求。这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做到,如:批量标记产品,确定在非冷藏条件下存在的时间,监测冷却间的温度,或监测不同生产环节的产品温度。随后将讨论这些控制设备。 (三)、冷冻 有些微生物在冷冻贮藏过程中很长时间内仍能保持活力。大部分病毒、细菌的芽胞和部分细菌的繁殖体在冷冻温度下都能存活。其它一些生物体则对与有关冷冻过程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如冷冻、冷藏或解冻是敏感的。由于一些多细胞生物通常比细菌对低温更敏感,因此冷冻、冷藏是破坏多种食品中生物体如寄生性原虫、线虫、蠕虫的有效方法。对于直接食用或不经过烹调就食用的食品,这一点尤为重要。 (四)、烹调后冷却

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摘要] 水产品因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等持点,深受人们青睐。然而水产品因蛋白质和水分含量高,自身携带大量的细菌,在贮运、加工与销售过程中,容易引起变色、变味、甚至腐败变质,因而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目前水产品保鲜新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三个方面。 [关键词]水产品;保鲜;新技术 水产品保鲜是以水产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控的人工措施,采用机械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改善水产品加工、储运条件、以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的组成部分之一。水产品保鲜是当前倍受重视的社会生活问题,是保证水产品贮藏期品质稳定,实施远距离或反季节贸易的关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8 年度)统计表明:鲜活水产品商品的需求量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在递增。其中日本人食用的活鲜占水产食品总量的90%在日本市场,活鱼、活虾价格高出一般冻品的8~10倍。这不仅反映了现代国际海产品消费动向,也反映了增加销售鲜活海产品是全球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众所周知,水产品是极易腐败变质的物品,而且一旦鲜度变差其价值下降很多,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其食用价值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渔获后的水产品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保鲜处理,并结合不同水产品采用不同的贮藏保鲜方法,以满足水产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水产品贮藏保鲜是养殖、捕捞的延续,是加工企业创收的必要保证,是整个渔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水产品保鲜新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三个方面。 1 物理保鲜法 物理保鲜法可以分为气调保鲜法、低温保鲜法、臭氧保鲜法和冷杀菌保鲜法,其中冷杀菌法又主要包括辐照保鲜法、超高压保鲜法以及高压脉冲电场保鲜法。 1.1 气调保鲜法 气调保鲜技术是在适宜的低温条件下,改变贮藏库或包装内气体的组成,来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繁殖,减弱鲜活水产品的呼吸作用同时保持水产品的色泽,从而达到防腐保鲜延长货架期的目的[1,2]。在国内市场上目前的气调包装产品仅限于新鲜猪肉、新鲜蔬菜和熟肉等,其他食品的气调包装技术还没实现市场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