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模具钳工基础知识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厂钳工基础知识培训
一:钳工工种介绍
1.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打磨,切削,组装的加工方法2.优点和缺点,即加工简单,可操作性强,投资小,生产效率和劳动强度,加工质量
A.加工灵活在不适应机器加工的场所,尤其在机器设备维修这样的工作中,钳工加工克获得满意的效果
B.可加工形状复杂,高精密度的配件。技术熟练的钳工技师可利用相关的技术制作比较有难度的配件
C.钳工所用机器工具都比较低廉,携带方便
D.加工质量不稳定和产品质量的高低受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二:钳工技能要求:
加强基本技能练习,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多练多思,勤奋创新。基本操作技能是进行产品加工生产的基础,也是钳工专业技能的基础,因此,首先必须学习和熟练掌握,才能在以后实际的工作中发挥自如,得心应手。
钳工的基础操作方法比较多,各项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互相依赖的加工联系,所以我们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按照操作细节流程进行逐步的学习和应用。
1.钳工最常用的工具:老虎钳,钻床,磨床,钻头,丝锥,导柱,螺丝等模具配件
2.钳工具体工作分类:
A •辅助性操作:比如划线,它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或样品毛胚在材料上规
划具体后期加工位置等
B •切削性操作:比如切削,钻孔,攻丝,挫型,间隙研磨等
C •装配性操作:比如装配,组合,将零件按照要求固定,组合到一起。
D •维修性操作:比如模具检查,维修,根据后期使用性能的需要添加和维
修项目
3.钳工的工作范围:
A•加工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规划材料
B.单件零件的手工加工,比如拉伸冲头等的挫型
C •零件装配是的钻孔,攻丝等
D .精密加工程序,比如配件角度校正,间隙研磨,形状固定,定位夹
具,磨具表面处理机精加工
E•装配是的组合协助修正
F•检查,调试及修改(角度,压力,弹力检查,模具调试,后期使用配件
修改)
4.钳工的作用和要求:是一种比价复杂,细节要求,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
作,一般的要求是懂得模具结构原理和后期使用方法,细节精度控制等,
更高的就要考虑模具使用效率,使用便捷,产品成型精度,模具组装间隙
要求,公式计算等。
5.钳工工具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A •老虎钳的使用,一般要求工件夹在老虎钳的中间,注意工件受力情
况要均匀
B •夹件要稳固,便于加工,不会使工件变形
C•固定工件和工具时,应用手力固定或依靠加力管来固定,不得用铁
块或锤子乱砸,以免造成夹具损坏和使用寿命
D •不要在夹具上进行大力敲击工作,这样会减低夹具等的精密度
E.加工时一定要朝向固定位置
F.攻丝要求一定要考虑材质的密度和攻丝标准,手动攻丝必须注意角度
校正和力度,机攻是必须更要注意润滑,排削性能控制等,对难度比较
大或者是硬度比较高的材质要求是,必须使用一锥,二锥,甚至三锥进行
循序加工
G.钻孔深度控制,对有要求不可钻透的工件必须要求的深度加工控制,要
细致,以免造成工件报废
H.对产品及尺寸的规划精度的要求要严格,对2MM以上的大孔一般要求
偏差在土0.5MM,对2MM —下的小孔偏差要求在土0.2MM,及根据要求孔
口需倒角处理
I •对加工好的孔要求清理处理
6.研磨技术的应用:
利用研磨的机器及工具,进行精加工处理,比如冲头的角度校正平磨,拉
伸件冲头的细节处理研磨,上下板块的平行处理机粗糙控制等1:研磨工
具:磨床,研磨膏,火花油
2:研磨要点
上下模,控制板及冲头平磨,精度,光亮度,角度要求必须按照严格规
范来做,冲头和下模间隙研磨,第一要看上下间隙是否合适,间隙按照
冲压工件的厚度核定间隙标准,第二看冲头和下模侧面壁是否粗糙,是
否符合冲压件要求和后期便于制作等要点然后再进行研磨,研磨时要从
粗粒度号研磨膏开始逐步到细磨,过程要加以火花油,火花油的作用是促
进合金,碳质钢的的损耗速度,和研磨膏结合,有利于磨光效果和速度。三:装配的概念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装配技师,就要在按照规范化生产的同时,多动脑筋去想,一件产品的好坏不在于前期几个工序的质量有多精良,在于最后装配者的整体技术水平,一个装配者的技术水平高低决定这产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后期产品的质量。
结束语:我们的装配技术工要自我反省,我到底做了什么?我会做什么?我有没有注意装配中的哪些要点?我能否解决哪些缺点?我要在哪些部分加以练习和研究?我能够让产品的质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还有什么样比现有模式更好的想法?我能不能去做?这些问题很值得深思,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进步,如果你会安于现状,那你所做的没有任何意义,要懂得整理,思考及总结。
拟稿人:林国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