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蛙》
《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说结构新颖而缜密,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
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当中也加入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
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揉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是莫言创作中的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尝试。
作者解释说:它是娃娃的“娃”,“女娲”的“娲”的同间字,“蛙”在民间也是一种生殖崇拜的图腾。
很多的民间艺术上都有“蛙”的图案,因为蛙是多子多育的繁衍不息的象征。
[1]
=
《蛙》是一部对中国当代乡村的现实看得很深、思考得很透的作品。
“蛙”到底象征着什么呢?那些不断鸣叫、有着旺盛的繁殖能力却又是如此“低贱平常”的生物,承载着莫言的深刻思考。
在这些思考的背后,则是对中国现代性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反思——这也是莫言小说的一贯主题。
小说的题材有着独特意义和相当的敏感性。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具有合法性和必然性,因为人口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前提,而控制人口又是后发展现代国家实现艰难的现代转型的无奈但必要之举。
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而控制生育,又是人实现理性生存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曾经的半工业化的农业国家,也面临着国际上从“人权”角度而来的种种责难与批评,而在此国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更是由于文化、传统、伦理、政治、权力、金钱等各种因素而变得异常复杂。
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计划生育一方面被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步事业”得到充
分肯定,另一方面,则成为90年代以来主旋律乡土文学突出乡村基层政治尴尬现状和困境的点缀性情节。
于是,被不理解、不支持的农村群众撵得到处跑的“乡镇干部”形象,就在几分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中,将计划生育政策与人性的冲突轻松地嫁接为“分享艰难”的主旋律阐释。
莫言的《蛙》显然不想漫画化、戏剧性地处理这个题材,也并不是要理论性地探讨、评判计划生育本身的功过是非,而是要把计划生育处理成一个精神事件和精神背景,以此来表现其对中国人的生存、生命以及精神和灵魂的影响。
《蛙》的主题是通过几个典型人物来实现的:姑姑、陈鼻、陈眉、王仁美等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主人公姑姑是一位复杂的女性形象,她所有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都化为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奇异人生。
她是英雄,又是罪人;她活人无数,给无数婴儿接生;她又“害”人无数,用双手强制性将无数孕妇流产,甚至造成过“一尸两命”的悲剧。
小说没有简单地认识计划生育,而是用考古般的勇气和热情,努力挖掘数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所呈现出来的历史细节。
生命之痛、人性之痛与个人的善恶、人性和道德无关,姑姑是高度符号化了的时代英雄,是以忘我的甚至无我的“螺丝钉”精神去服务革命或进步事业的,她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她追求人生至善的理想。
姑姑最后嫁给郝大手。
《蛙》不仅表现了精神救赎的艰难历程,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批判力量和寓言意味。
在小说家笔下,某种理性的政策成了某些别有用心者的发财工具,成了某些走投无路的穷人的谋生之道,成了某些有权有势的人物的“特权”。
有钱的破烂王用大笔的罚款可以公然漠视计划生育的约束,而当代商品经济对人性的控制也到了骇人的地步。
袁腮利用代孕谋利甚至带有半黑社会性质,孩子成了出卖的商品,而陈眉等女子却因家庭贫困被迫沦为“孕奴”,忍受着母子分离的巨大痛苦,“因贫代孕,以替富人传宗接代”的故事情节,竟然荒诞地出现在了我们当代社会,这是怎样的令人震惊!
艺术层面上,《蛙》所创造的“互文对话性文本”也有魔术的光亮。
有的批评家曾撰文指出,莫言的小说语言具有极强的“文本可逆性”,可以在同一文本中将内在冲突的叙述声音和叙述姿态融汇为一体,呈现出一种互文性的“深刻的混沌”。
例如,小说《丰乳肥臀》《檀香刑》等,可以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人性观念演化成一股泥沙俱下却恢弘无比的“语言流”。
不过,这种互文性的处理固然可以更为客观地表述历史,传达细微的人性感受,但是,在形成文本的多声部的同时也容易消弱文本的现实批判力量和叙事的硬度。
比如,《檀香刑》中眉娘、赵甲、孙丙等不同人物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描述,具有多声部的“互文”效果,但对酷刑的“过度展示”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认同酷刑”的心理弱势。
这种情况在随后的《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小说中有所改变。
《四十一炮》中,莫言利
用“肉神庙”形成了叙事的“风流眼”,不同的叙事时空和叙事线索都在这里互相交涉缠绕,最终强化了肉神庙之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象征性。
而《生死疲劳》则进一步扩大了感受性的互文范围,小说以奥维德《变形记》式的错位性戏拟拓展成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生死轮回”的空间化历史绝望感。
而《蛙》则又有创新。
小说以解放初期、“文革”、改革开放、新世纪这四个不同的历史空间作为小说展开的背景,围绕“计划生育”的不同叙事,努力使得这四个时空的“计划生育故事”形成互文参照性,从而达到历史反思和人性高度的统一。
同时,小说中也嵌入了不同的文体,例如,每个章节都以主人公蝌蝌(万小跑)和日本友人杉谷义人的通信形成对下面故事情节的某种“预叙”,又能从一个比较超然的现在进行时角度,对这些历史中发生的故事进行审视。
这种以书信体和小说形成互文的方式,以一个作家所具有的最真诚和最谦卑的态度,毫无保留、不加矫饰地进行叙述,整部小说围筑在一种宽广、深沉的情感之中,试图将历史实践中的创痕。
而在小说结尾,莫言则用戏剧的形式,对整部小说的某些故事(如陈眉代孕的悲惨经历)构成某种程度的“补叙”。
可以说,不同的历史场景、不同文体之间的互文性冲突、镶嵌、改写和融合,不但没有产生出互相消解的解构作用,使文本呈现出主体间性的交流与对话,反而使得文体狂欢转化成了更为强烈的批判焦虑,强化了潜在的叙述主体的现实批判力量与对人性美的深沉呼唤。
特别是小说结尾出现的九幕剧《蛙》更是出彩,它不但再现了小说中陈眉和陈鼻的悲惨遭遇,而且让陈眉打破时空限制,打破舞台的限制,以古代人的口吻出现在现代派出所,以现代人的身份出现在了电视剧中的民国公堂,在历史痕迹的缠绕互文中,以一种朴素的民间道德姿态,既控诉了袁腮之流不择手段的当代物质崇拜,也反思了中华民族为繁荣和富强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批判了在中国充满悖论的现代化进程中顽固的国民性痼疾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性悲剧宿命化的延续性。
《蛙》的叙事和语言对比莫言过去的作品无疑是干净而内敛的,莫言放弃了他最为擅长的泥沙俱下的描述性语言流,也没有利用众声喧哗的民间口语,而是力求返璞归真,用超然的第三者视角朴素、简洁、干净地讲述催人泪下的故事。
这也许是莫言在批判与责疑声中的自我改造与升华吧。
但说实话,我还是不太习惯一个文质彬彬、西装革履的莫言,而更喜欢那个粗野的、狂放的、不按常规出牌的莫言。
好在,《蛙》还是贯穿着一片嘹亮的具有穿透力的蛙声,在蛙声中我可以不去想象莫言形象的改变,而是专注地触摸其中华丽却锋利的思想刀锋并久久地感动、沉思。
[2]
《蛙》 - 社会影响
在《南方周末》评选的年度致敬文化原创榜中,莫言的《蛙》获得2009年度文学致敬作品。
致敬理由:第一次深入触及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问题。
超常的想象力,结构的新颖与缜密,可见出莫言对小说表现形式坚持不懈地探索。
作品状写近在眼前的历史和身处其中的现实,聚集生育政策引发的种种情状,呈现出矛盾的人物、尖锐的问题、困惑的思考和文学的悲悯。
对于莫言来说,处理即使是计划生育这样的具体主题,人以及人性仍是小说的不变主旨。
在《蛙》中,莫言收敛了刺激感官的澎湃语言,节制了飞离地面的不羁想象,选择更加平和、从容的书信体叙述方式直面主题,以一个作家所具有的最真诚和最谦卑的态度,毫无保留、不加矫饰地叙述。
整部小说围筑一种宽广、深沉的情感之中,试图将历史实践中的创痕抚平。
[1]
《生死疲劳》简介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内容梗概
《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
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
《生死疲劳》封面
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
小说正是通过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1]
地主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
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
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1]
这部小说是莫言在艺术上向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
巨制;关于生命的六道轮回想象撑起了这座气势宏大的文学建筑,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点评鉴赏
作品赏析
《生死疲劳》是莫言2005年以喷涌般的气势创作的一部重构宏大叙事艺术的长篇巨著。
以“动物之眼”看农民与土地关系变迁,讲述50年乡村史。
[5]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
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
生死疲劳
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5]`1
《生死疲劳》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用中国古典文学草蛇灰线的方式,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于土地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据莫言介绍,这部长达55万字的小说,由于构思成熟,他共用了43天的时间就写好了。
“在写作中,我丢掉了电脑,重新拿起软毛笔,创作的激情从笔下汹涌而出。
”由于小说写得快且长,莫言为此反而感到不安,怕因一时的疏忽而为文本带来瑕疵。
由于莫言首次尝试近似章回体的叙述方式,从而使小说在阅读时有类似阅读中国古
典小说的快感。
对此,莫言解释说,他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小说叙事的需要,尤其是为了区别章节之间的界限。
[5]
六道轮回大气磅礴半个世纪乡村中国腰封文字:六道轮回的民间想象与古典小说章回体形式完美结合的鸿篇巨制大气磅礴、荒诞怪异展示半个世纪的农民命运和乡村变迁探索人与灵、生与死、苦难与慈悲莫言运用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杂糅魔幻写实的手法,展示一部充满奇趣的现代中国《变形记》……全书笔力酣畅,对历史暴力与荒诞的沉思又不乏传统民间说唱文学的世故,足以代表当代中国小说的又一傲人成就。
——王德威教授“作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母体,将夸张的想象与质朴的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激情四溢的诗性笔触游走于阴阳两界,全景式地展现了乡村中国的生存画卷。
作家将沉重的思想贯注于狂欢式的叙述中,在对苦难的戏谑中加深对苦难的理解。
”[5]
名人评价
龙应台评价:“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
《生死疲劳》英文版封面
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也就最国际。
每回读莫言小说,都感叹我不如他。
”[6]
司马中原评价:“我写的书(数量)是莫言的十倍,但看完莫言的《生死疲劳》后,我认为此子胜我百倍,我告诉莫言,我写不出来的书,希望你帮我写出来。
”[6]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评价:”《生死疲劳》依然是一部幻想大胆、具有创造力的小说,它不断地自嘲、重编,并通过文中的评论给读者以震动。
它将政治作为病理学来阐述。
”[6]成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