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

合集下载

《2024年论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范文

《2024年论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范文

《论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篇一一、引言陈寅恪,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历史学家,以他的学识之渊博和著述之精深为世人所赞誉。

在众多的学术研究之中,“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尤其值得关注。

本文将以此为核心,深入探讨陈寅恪的学术理想,分析其内涵与意义,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陈寅恪的学术背景与“续命河汾”的提出陈寅恪成长于动荡的近代中国,身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历史节点。

他的学术背景深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有对西方学术的借鉴。

在如此背景下,他提出了“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

所谓“续命河汾”,一方面是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即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来延续中华文明的命脉;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在学术研究中寻求新的突破,为学术界注入新的活力。

三、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内涵与意义(一)对历史研究的重视陈寅恪认为,历史研究是延续中华文明命脉的重要途径。

他致力于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挖掘出历史的真相,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

他的研究不仅关注历史事件本身,更注重历史背后的文化、思想和社会背景。

这种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二)学术创新的追求除了对历史研究的重视,陈寅恪还追求学术创新。

他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学术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

他以自己的研究为例,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贡献。

四、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影响与价值(一)对后世的影响陈寅恪的“续命河汾”学术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他的学术精神也激励着后来的学者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为学术界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他的研究还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资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二)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陈寅恪的“续命河汾”学术理想不仅关注历史研究本身,更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敬畏之心——精选推荐

敬畏之心——精选推荐

敬畏之心礼仪文明不能仅仅理解为懂礼节、守规矩,针对大学生而言,开展礼仪文明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明之仪、敬畏之心、感激之情、奋发之志几个方面。

敬畏之心:对长辈、老师,对制度、规定,也包括对大自然要敬畏,要严格遵守纪律和各项规定;要坚守慎独;要把教室、图书馆等一些学习的地方,看作神圣之地,不可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康德的敬畏之心。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在他墓碑上刻着: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源于他的一段著名讲话:“有两件事物我越思考越觉得神奇,心中也越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①头顶灿烂的星空,表达的是对和谐的自然秩序的赞美。

康德对自然科学很有研究,曾提出过天体演化的星云学说,以反对牛顿的上帝推动宇宙的观点。

科学世界是一个井然有序、服从必然性的世界,康德对此十分着迷。

②心中的道德法则令人敬畏,表达的是康德关注人类道德问题的情怀。

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少地关注上帝、灵魂、自由、道德等形而上学的问题。

康德说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就是想表明道德原则的神圣而不可更改。

星星之于夜空,就如崇高的道德准则于世俗,格外耀眼,灿烂,所以最能震撼人的心灵。

对于自己,这句话的作用是,它表达了他内心的想法。

对于他人,这句话的作用是,它唤醒麻木的,不再感动的内心,让这些心能够想起如何感动,想起什么是美好的。

什么是敬畏之心?敬:对别人要全面尊敬,反省自己,不能我行我素,不能聼不进别人的意见。

畏:对人对事都要小心谨慎,不能大大咧咧,不能似乎对所有的东西都无所谓。

敬畏之心,指一个人对他人、法纪和职业,以及自然和社会规律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

敬畏之心具有自省与自律作用,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钱穆为何因陈寅恪怅恨不已?兼论一门危险的学问

钱穆为何因陈寅恪怅恨不已?兼论一门危险的学问

钱穆为何因陈寅恪怅恨不已?兼论一门危险的学问
9月10日一篇“Cultural Revolution中受害的175位大师”很火,文中列了175位文艺界大师的名字。

其中有陈寅恪、熊十力等人,由此想起钱穆先生的记述。

看过史料的人,对陈寅恪夫妇之死之惨状应能透过纸墨体会到。

其实,陈寅恪本有机会逃过此难,尤其是其夫人可不陪死。

49年乱纷纷,钱穆自知不能容于大陆,先到香港。

此时,陈寅恪在广州岭南大学任教。

一日,钱穆到岭南大学特访陈寅恪,劝其离穗迁港。

然,陈寅恪进城不在家,钱穆只与其夫人小谈即别。

关于未来前途,陈寅恪夫妇多有争执。

陈夫人想要去台北,陈寅恪不同意。

陈夫人一气之下,只身前往香港。

后来被在九龙车站的朋友劝回广州。

至此,陈氏夫妇留在大陆,后二人身死,钱穆闻之,痛悔广州之行失之交臂,怅恨不已。

又熊十力不肯离陆,亦死。

陈寅恪在中山大学的故居,笔者曾在此沉默良久。

再联想,台湾一学者曾出一书,记得好像是驳斥李敖的,书中亦统计了未离开大陆而遭横祸的那些大师,以与那些迁往台湾而得善终的大师们相对应,其本意乃是为国民党辩解,但其罗列资料可增吾等见闻。

“Cultural Revolution中受害的175位大师”一文罗列之大师,是为受害者,其中亦有不单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比如翦伯赞等,其更像文人参与政争的失败者。

近世多有悲悯其受害,而少有诚实忏悔自己作恶者,实乃特殊制度下的历史逻辑。

盖因为获得平反,光明面获得传扬,而阴暗面被消解遗忘或避讳,成为一普遍话语模式。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导言: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信中,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化评论家。

陈寅恪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献学和古代思想史。

他对隋唐制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就陈寅恪对隋唐制度渊源的论述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一、隋唐制度概述隋唐制度是指中国历史上隋朝和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系。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统一和繁荣的局面,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寅恪认为,隋唐制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特别是西汉时期的孔子学派,以及南朝梁代的南北朝制度。

二、隋唐制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陈寅恪认为,隋唐制度的核心观念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仁政”,即以仁德来治理国家、社会和家庭。

隋唐时期,统治者注重儒家思想的推行,注重民众的教育和道德修养,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例如,隋炀帝杨广在治理国家时,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修建大运河、设置科举制度等,为唐朝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三、隋唐制度与南北朝制度的继承与创新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动乱和分裂状态,政权多次更迭,社会秩序混乱。

隋唐时期的统治者意识到南北朝制度的弊端,通过吸收和改进,创造了一套更加稳定和有效的政治制度。

例如,隋朝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有效地整合了各地区的政权;唐朝推行的科举制度,以功绩取代世袭,提升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

四、隋唐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陈寅恪指出,隋唐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隋唐时期虽然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但也为地方政权留有一定的自治权,保障了地方利益的平衡和稳定。

2. 官员选拔的科举制度:唐朝推行的科举制度,使得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和有序,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3. 农田水利和农业技术的发展:隋唐时期重视农业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陈寅恪之失误及与他人学术分歧

陈寅恪之失误及与他人学术分歧
泰赞普名号 年代考 》这 是陈 寅恪关 于蒙 古源流 , 【 恪 的 学 术 研 究 向来 以 严 谨 周 密 著 称 , 陈寅 但 偶 尔 也 会 出 现 一 些 资 料 引 用 方 面 的 失 误 。 只 是 系 列 研 究 论 文 中的 第 一 篇 , 斯 年 曾 给 予 极 高 的 傅 评 价 , 为 该文 在 运 用 异 国古 文 之 史 料 方 面 取 得 认 了突 破 性 进 展 ,此 种 异 国 古 文 之 史 料 至不 多 , “ 而 能使用此项 史料者 更属 至少 , 取有 之 , 学术 苟 诚
仅在发现失 误后 马 上给陈垣 写信 , 认错误 , 承 而 且在 同一 天又写 信 给胡 适 表达 了 同样 的 意思 。
① 博斯 年 :博斯 年 选集 )天 津 人民 出版 杜 , 9 《 . 1 6年版 . 9 第
2 I页。 0
“ 勿以示人 , 以免 贻笑 为幸。 根据 《 ” 陈寅恪 集》 的
13 年 5 9日, 90 月 陈寅恪给 著名史学 家陈垣
写 了一 封 信 , 自 己 此 前 所 写 并 呈 其 赐 教 的 一 篇 说 文章中 在资料 引 用方 面 , “ 检 年表 , 有 蓠 因 误 致 舛 , 笑之 至 , 忽 至 是 , 当 痛 改 。他 请 求 陈 垣 可 疏 真 ”
也表 明 了一 个 严 于 律 己之 学 者 的 可 贵 品 格 。照
只说牧 斋此 时 “ 《 严 蒙 钞》 草 楞 已至 最后 一 卷 ” 却 ,
没有 注意 到 后 两 句 实 暗 寓 《 严 经 》 第 十 ” 的 楞 “ 中 语 意 , 当然 是个 疏 失 。对 此 钱钟 书批 评 道 : 仅 这 “
维普资讯
/ 又 参 0年 5 、 瓤. 2 第 期 0 6

陈寅恪与钱穆史学思想之分歧

陈寅恪与钱穆史学思想之分歧

陈寅恪与钱穆史学思想之分歧前言陈寅恪和钱穆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名人,在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两人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有着深刻的研究,但在史学思想的方向和方法上却存在着一些分歧,这也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一个话题。

陈寅恪的史学思想陈寅恪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名人,也是著名的“乡土文化”研究者之一。

他提出了把乡土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本土化表现,也是中国文化根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史学思想上,陈寅恪主张重视历史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反对同质化和大一统化的历史观。

他认为历史的研究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尊重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追求“客观性”。

他主张在历史研究中尊重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同时也重视社会趋势和历史进程的推进。

陈寅恪还主张将文化的研究与现实的问题相联系,认为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应该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不应该脱离社会实践和现实问题的具体考察。

他的史学思想对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发展和乡土文化的传承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钱穆的史学思想钱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的史学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文化人。

他主张历史研究应该追求真理和客观性,把严密的方法和精神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和揭示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在史学方法上,钱穆主张历史学应该以“思想史”为重点,强调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对历史的影响,同时反对历史断层论和取代论的观点,认为历史是一个整体,历史研究应该注重整体性的把握。

此外,钱穆还提出了“正史取代异史”的思想,主张历史研究要以正史为主,不应盲从民间故事或地方传说等非正式的史料,认为这样会使历史研究脱离客观事实,失去科学性和可信度。

陈寅恪和钱穆的分歧陈寅恪和钱穆在史学思想上存在着一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史学方法的区别。

陈寅恪主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并注重结合现实问题考察历史,而钱穆主张历史研究应该注重真理和客观性,用严谨的方法和精神分析来揭示历史真相。

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上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上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颇为频繁。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通过个人道德修为、社会关系制约、国家法律标准三重保障,明清土地契约得以顺利履行。

明清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多重性构造变化,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产生本质性别离,由此出现了买卖、典当、质押等多种类型的土地契约文书。

这些土地契约虽然因为土地转移权属类型、乡间俗例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是为了双方快速便捷交易,明清时期已形成类似HY化的“格式合同〞。

这种契约几乎包含了民事合同的所有要件,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展了明确的界定和标准。

例如,“明万历三十九年会稽县叶汝兰与祁某某的绝卖契〞,出卖人叶汝兰享有订立契约当日收到地价银180两的权利,同时应保证自己拥有出卖的两段山地的所有权;买受人祁某某那么应向叶某交付价银,按照“推头通例〞交纳契税完成过户后,即拥有该土地的所有权。

契约文书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明确标准,对这一时期土地权属流转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契约的顺利履行首先有赖于当事人的自觉自愿,取决于当事人是否重信守诺,是否能做到自我的道德约束。

但实际契约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缘由而中断或者者撕毁契约,从而导致纠纷、争诉等。

这就需要外部力量对双方进展监视,以协助契约的顺利履行。

几乎所有明清土地契约文书中,都有“中人〞“中保人〞等。

中人扮演了中介、担保人、调解人、证人等多种角色。

中人要保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没有争议,要参与土地定价、土地贫瘠与否、土地大小等交易过程中本质性问题的讨论和鉴别。

有些中人在促成交易方面颇有经历,他们会将也许并不太熟悉的交易双方约在一起“三面言议〞,凭借自身的声威或者者智识,说服当事人最终达成协议签订契约。

一旦契约出现纠纷或者者争诉,中人有责任进展调解。

中人凭借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声威,以及对交易双方实际情况的熟悉,会催促双方履行相关义务,或者者适时进展调停、斡旋、说合,尽力解决双方争端化解纠纷。

国学大师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

国学大师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

国学大师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不乏学术论争,同行之间尤然。

而所有本于学术探讨的论争,无论激切还是温和,自然都会有益于学术的发展,值得后人重视。

但有些隐而未发的学术争论却不易为人所关注。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梳理这些隐藏的、从未公开化的论争史料,对于深入研究潜在论争双方的学术思想以及一个时期学术的发展路线,显然是有价值的。

本文要谈的,即是陈寅恪(1890~1969)与钱穆(1895~1990)这两位史学大师之间的一场从未公开的学术争论。

一、《师友杂忆》对“陈寅恪学术”的回避钱穆以平实而雅洁的文笔追述其七十年间的师友往事,留下了一册兼有文章意趣和史学价值的《师友杂忆》,且明白告诉世人“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第44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以下简称《杂忆》)。

实际上,钱穆著此书虽系追忆师友杂事,但多有月旦当日学界人物之举,如对汤锡予、蒙文通学术的推重,对张荫麟、雷海宗等的好评,对胡适、傅斯年的不无微辞,对熊十力的批评等。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师友杂忆》亦可视为20世纪前中叶学术史的缩影。

然而,《杂忆》一书虽记述钱穆与陈寅恪交往诸多片断(计有七八次之多,时间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但多为日常生活中之一般人情往来,如双方结交缘由、北大任教时双方任课情况、抗战中之相遇相交,以及建国前夕钱就何去何从问题访陈未果等,但真正语及陈寅恪学术的文字却很少。

间接相关的,只有1944年钱穆在陈寅恪因目疾至成都休养期间因病未能与之作一学术交流而引以为憾的一段记述:余初撰《神会》一文时,陈寅恪亦因目疾偕其夫人迁来成都休养,余虽常与晤面,但因两人俱在病中,亦未克与之讨论及此。

迄今以为憾。

(《杂忆》,第254页)关于《坛经》作者问题的争论曾是30年代学界的一桩公案。

1944年冬,钱穆撰《神会与坛经》一长文,批驳胡适“神会是《坛经》作者”之说。

读《国家学术:清季民初“国学”思想争》有感

读《国家学术:清季民初“国学”思想争》有感

读《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有感《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是罗志田老师的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从国学到史学:清季民初中国学术的传承与更新”(最初名为“近代中国考据史学从怀疑到同情的转变”)的外篇,规模已达到足以单独出书,便离内篇(应是《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而独立。

本书从思想史角度深入考察了19-20世纪之交,在西学冲击下,围绕“国学”展开的一系列争论与思辩。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否妨碍中国”走向世界”?国学自身利益怎样走向世界?这些都是清季民初二三十年间学人与学术社会非常关注并一直在思考和争辩的大问题。

从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由此而起的争论开始,到新文化运动时的整理国故,再到北伐前后两次关于国故和国学的大讨论,大体经历了从保存国粹到整理国故再到不承认国学是“学”的发展演化进程,起最显著的主线便是(广义的)学术与国家的关系。

这一系列充满歧异而使人困惑的讨论虽然都以学术为题,却远远超出”学术”的范围,形成了社会参与相对广泛的思想论争,反映出时人更多是从思想而非学术的角度看待“国学”,投射入且表述出20世纪前期许多中国士人的共同期望,即中国的整体”复兴”。

下面本人将自己的一些浅见略作说明。

一、罗志田老师深厚的史学功底从罗先生所引用的材料来看,这本书为了说明“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引用了众多材料。

罗先生认为“今日治学他别是治史学,图书资料的丰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且“多赖海外各地众多朋友代为搜集、购置、复印及赠送各种资料”,在广度上“索要资料的范围紧则两岸,远及欧美”,这充分体现了罗先生对史料的搜集的重视,我们不仅要重视本国的史料,更要注意吸收海外的史料。

从罗先生的语言及论证方法来看,一般读者初看会觉得文字实在太过晦涩萦绕,论证甚至有点反复和烦琐,经常让读者有时很难索解作者的用意究竟何在。

正如作者所推崇的陈寅恪先生之学术文章在人看来未免太多“牵缠反复”(钱穆先生的评价)的意味。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D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在现代中国的西化思潮中,有代表性的文化主张主要有:陈序经的(),()的充分西化论,张佛泉的()。

2、我国近代海外留学第一人是指(),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

3、新文化运动中,科玄之争的焦点是()与()的关系问题。

4、胡适博士毕业于美国()大学哲学系,师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他的博士论文题为()。

5、金岳霖在对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的《审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下面这一问题,即所谓“中国哲学史”是()还是()问题。

6、贺麟反对以科学化儒家思想来作为儒家思想新开展的途径,在他看来,儒家思想的一些重要概念,都可以循()、()、()的思路进行重新诠释,从而实现儒家思想在现代的新开展。

7、1923年,()在清华学校作()演讲,由此挑起了科玄之争。

8、《心体与》、《智的直觉与》,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作。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0分)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近代概论》一书中,从文化的三个递进层次十分精辟地概括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思想认识的发展进程,这三个层次是:()()()①器物②制度③哲学④文化2、下列属于严复翻译的著作有:()()()①亚当斯密的《原富》②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③斯宾塞的《群学肄言》④约翰穆勒的《穆勒名学》3、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其“体”和“用”各是什么意思?()①体是指中国的封建纲常,用是指西方的科学技术②体是本体,用是现象。

③体是形体,用是功用。

④体指中国思想,用指西方思想。

4、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的是:()①打倒孔家店②宣扬民主与科学③文学革命④文化革命5、蔡元培在为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所作的《序言》中指出本书的特点有:()()()①证明的方法②扼要的手段③平等的眼光④精深的研究6、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的基础概念是:()①意欲②调和③意识④生命7、熊十力《新唯识论》从文言本到语体文本的转变标示着熊十力思想发展阶段的转变,关于这种转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②从“新佛家”到“新儒家”③从援儒入佛到归宗于儒④从推崇儒学到儒佛兼综8、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对象是:()①经验②实际③真际④反思9、下列对金岳霖“道是式-能”这一命题理解正确的是:()()①能即能量②道是哲学中最上的概念或最高的境界③能是事物中不是任何相的成分④式指形式10、下列哪部是成中英的作品:……………………………………………()①《论中西哲学精神》②《中国文化之花果飘零》③《人文精神之重建》④《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西学东渐2、充分西化3、觉解4、两层存有论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何在?2、简述张君劢对人生观之特点的看法。

柳青《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试题解析

柳青《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试题解析

柳青《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试题解析柳青《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试题解析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柳青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

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

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

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

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

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

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须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在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

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

当书到长沙,就悉数毁于战火。

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

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

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大师陈寅恪》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师陈寅恪》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师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他13岁游学欧美和日本,先卒业于哈佛大学,又研习于柏林大学及巴黎大学等。

“求学时应该在乎知识而不该在乎文凭。

”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他根据自己想学的课程,知道哪所学校可以学习,便前往学习钻研,学成后又到另一所学校,留学16年,竟然未取一张文凭,也无学位,但学问之深,一时无人可及。

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为专研高深学术之机关,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通才硕学”及各种学校的国学教师,对导师要求非常高。

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为国学导师,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梁有点生气:“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陈遂被破格录用,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学贯中西,治学之广非常惊人,在宗教、史学、人类学、校勘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以对中国中古史的研究闻名世界。

他的课不单是学生来听,清华的许多教授都来听,他的好友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和朱自清等也都来听,因此他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他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

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

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至死都坚持用文言写作,但又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他认为中国学术要坚持民族传统,要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陈寅恪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如此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呢?从他早年的留学笔记中可窥见一斑。

他的学生季羡林先生在整理他留学德国期间的学习笔记时,发现他的笔记竟有64本之多。

为了这个朝代,陈寅恪和钱穆都吵起来了……

为了这个朝代,陈寅恪和钱穆都吵起来了……

为了这个朝代,陈寅恪和钱穆都吵起来了……你最爱哪个朝代?这问题你可能也在心里掂量过。

记不记得自己当初的答案?为了这个问题,陈寅恪和钱穆两位国学大师都差点掐架。

如果你问陈寅恪,陈寅恪的答案是宋朝。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不带任何迟疑,也没有学者常有的谨慎,陈寅恪斩钉截铁表达着对宋朝的赞赏。

如果你问钱穆对宋朝有何印象,钱穆会摆摆手,那是中国最不堪的朝代之一。

在钱穆那部影响力深远的《国史大纲》里,他说“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这顶“积贫积弱”的帽子硬生生扣在了宋朝的头上,经过中学历史课本的强化,宋朝就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个灰蒙蒙的影子。

中国学界无可置疑的两位学术大师,为何他们对宋朝的评价迥然不同?越深入去读宋史,就越会觉得宋朝扑朔迷离。

你说宋朝皇帝动不动就搬出“祖宗之法”吧,真大刀阔斧搞起改革,哪里又把祖宗之法放眼里?你说宋朝是文人士大夫最向往的治世吧,你看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这些所谓的君子斗起狠来,又哪里比乱世的小人好的了多少?你说王安石是为民请命的改革家吧,看看当时的老百姓,多少人指着鼻子咒骂王安石?……其实,宋朝是个很值得把玩的王朝。

就像产自宋朝的汝窑冰裂纹,看上去那么素,那么清,没有浓墨重彩去涂抹,没有夸张的造像凸显,遗世独立,恬淡如水。

它的表面甚至还有些裂纹,本来是败笔,经过时间的磨洗,许多人发现这个败笔是宋瓷最独特的美。

2017年1月和2018年1月《三联生活周刊》曾以宋朝为题做过两期封面故事——《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朝那些人:士人、士风、士气》,这两期杂志让三联自己的编辑部炸开了锅。

市井、雅集、山水、茶室,抑或是王安石、苏轼、宋徽宗、李清照、朱熹、辛弃疾,这些看起来与现实渺远的人与事,却在读者群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当期杂志销量过百万,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年度杂志销量排行榜前三。

大家猛然发现,宋朝并不是故国他乡,一杯茶、一曲琴、一阙词、一个叹息,都与我们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一道历史中考题

一道历史中考题

一道历史中考题2018年中国历史考题:一、关于陈寅恪派之灭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陈寅恪被废为二等太子后灭亡;B. 陈寅恪之灭是新文化运动的结果;C. 自陈寅恪之灭开始,革命派开始取代改革派;D. 陈寅恪派的灭亡使朱熹派得以排挤。

答案:A、B、D解析:A. 陈寅恪是中国明清时期思想家、政治家,他的言行多折衷,兼容“儒守”、“改革”的政治思想,是在明末清初因新政理想而领跑变革的人物之一。

明末清初,政治思想上经历了一次激烈的斗争,由于陈寅恪在明清政治经济改革中想要效法法家理论,将儒守和改革无所不容,最终被贬为二等太子,被废后名声扫地,故可认为陈寅恪被废为二等太子后结束了其一生。

B. 陈寅恪之灭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相关,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次以学术思潮为基础的文化变革运动,强调科学的运用,开展“新教育”、“新时语”、“新文学”、“新思潮”等,新文化大爆发时期正是陈寅恪派之灭,新文化大爆发时,陈寅恪派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其灭亡。

C. 从陈寅恪之灭开始,新文化运动广泛渗透传播,改革派思潮日渐失势,其中朱熹的理论也受到了质疑,他的理论成为传统思想的反物,而新文化运动以马克思主义、泛泰学派等社会学思潮为基础的有力反对,尤其是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对朱熹理论的有力反制,加之实际上政治生态破坏了朱熹理论在实践中繁荣昌盛的景象,所以朱熹派被越来越多的驳倒,改革派逐渐衰落,革命派取代改革派,从而使得陈寅恪派灭亡。

D. 陈寅恪派自灭亡后,朱熹学派受到很大的影响,朱熹学派上下开始散失,朱熹学派取代改革派的观念越来越得到认同,当朱熹学派的言行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把儒守、改革合而为一的理论彻底驳倒,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取代,使得朱熹派得以排挤,陈寅恪派的灭亡也就彻底完成了。

2013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五单元知能优化演练

2013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五单元知能优化演练

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噩.梦(è)条分缕.析(lǚ)圈.养(quān)全.然不乐(quán)B.消遣.(qiǎn)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ɡ )自惭形秽.(huì)C.打岔.(chà) 毁家纾.难(shū) 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D.手帕.(pà) 相互龃龉.(yǔ) 饶恕.(shù)探本溯.源(shuò)解析:选C。

A.圈juàn。

B.虻ménɡ。

D.溯sù。

2.下列词语中两种书写形式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浑水摸鱼—混水摸鱼丰姿—风姿弱不禁风—弱不经风保镖—保镳B.归璞返真—归朴返真蹒跚—盘跚故步自封—固步自封晾干—凉干C.目不暇接—目不暇给纨绔—纨裤永葆青春—永保青春措词—措辞D.杀一儆百—杀一警百狼藉—狼籍故伎重演—故技重演斑驳—班驳解析:选D。

A组中的“禁”不能写作“经”;B组中的“归璞返真”不能写成“归朴返真”,“晾”不能写作“凉”;C组中的“绔”不做“裤”“葆”不能写作“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两军对垒,哀兵必胜,骄兵必败,这是军事学上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B.本届亚运会上,大学城体育场馆片区云集了大大小小21个可以进行世界级比赛的竞赛场馆,其中新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外观标新立异....。

C.从目前的情况看,实施政策加分不但背离了制定政策的初衷,还有可能成为一些人渔翁得利....的工具。

D.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后,当幸存的人们以为这场生死浩劫已经过去时,他们万万没想到:洪水威胁正在迫近,应对工作迫在眉睫....!解析:选D。

A.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

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

B.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钱穆:一生鄙斥新文学]鄙斥

[钱穆:一生鄙斥新文学]鄙斥

[钱穆:一生鄙斥新文学]鄙斥钱穆是一位将其学术研究与对国家民族存亡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中国名士,其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倾注了无限深厚之感情与关怀。

举凡中国古代史学、文学、思想史、学术史、政治学、地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他无不涉猎,并成就斐然。

他以其卓越著述和崇高人格被景仰者们尊为“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中国的问题“实病在一辈高级知识分子身上”,“新文化运动,凡中国固有必遭排斥”,贻害深远。

1990年,96岁的史学大师钱穆在台北去世,旧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个以国学研究为标志的学术时代也宣告终结。

哲人其萎,风范犹存,灵归道山的钱穆留给了后1人诸多的启迪。

钱穆少年失恃,17岁即辍学在家,开始乡间教书生涯,先在家多无锡教小学,再到厦门教中学,后转苏州教师范。

教课之余,他利用一切时间,博览经、史、子、集,旁涉考据、训诂,按他自己的说法,这18载春秋,“虽居穷乡,未尝敢一日废学”。

即便是吃饭、如厕之时,仍捧书如常。

夏夜为防蚊虫叮咬,他将双足浸入水桶里,刻苦诵读。

现代哲学大家熊十力有三位高足:徐复观、唐君毅、牟宗三,他们皆以新儒家名。

唐君毅说,钱穆是凭借早年“独立苦学,外绝声华,内无假借”方成就了后来的史学贡献,这确是知人之论。

试想一下,他既无大学文凭,又无留洋经历,而以一乡村老师的身分最终站在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上,除了这份苦学的韧劲之外,还凭什么?从1933年秋天开始,北大聘钱穆为文学院学生开设中国通史课。

后来,北师大亦慕名请钱穆讲中国通史课。

在此之前,学校先后请了两位老师来开这门课,但上课伊始,学生即发问:中国封建社会是秦之前就结束了还是秦之后,抑或是秦之前后一体不变?老师所答,学生不满,课堂遂一哄而散。

钱穆来后,条分缕析,立言充分,学生极佩服,再无闹课现象。

抗战初期,北大、清华合组西南联大,学校迁址昆明,他却在近旁小县宜良择地而居,每周除三两日赴昆明授课外,其余时间均在独居著书,近50万字的《国史大纲》即在此时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作者:项念东--------------------------------------------------------------------------------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不乏学术论争,同行之间尤然。

而所有本于学术探讨的论争,无论激切还是温和,自然都会有益于学术的发展,值得后人重视。

但有些隐而未发的学术争论却不易为人所关注。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梳理这些隐藏的、从未公开化的论争史料,对于深入研究潜在论争双方的学术思想以及一个时期学术的发展路线,显然是有价值的。

本文要谈的,即是陈寅恪(1890~1969)与钱穆(1895~1990)这两位史学大师之间的一场从未公开的学术争论。

一、《师友杂忆》对“陈寅恪学术”的回避钱穆以平实而雅洁的文笔追述其七十年间的师友往事,留下了一册兼有文章意趣和史学价值的《师友杂忆》,且明白告诉世人“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第44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以下简称《杂忆》)。

实际上,钱穆著此书虽系追忆师友杂事,但多有月旦当日学界人物之举,如对汤锡予、蒙文通学术的推重,对张荫麟、雷海宗等的好评,对胡适、傅斯年的不无微辞,对熊十力的批评等。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师友杂忆》亦可视为20世纪前中叶学术史的缩影。

然而,《杂忆》一书虽记述钱穆与陈寅恪交往诸多片断(计有七八次之多,时间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但多为日常生活中之一般人情往来,如双方结交缘由、北大任教时双方任课情况、抗战中之相遇相交,以及建国前夕钱就何去何从问题访陈未果等,但真正语及陈寅恪学术的文字却很少。

间接相关的,只有1944年钱穆在陈寅恪因目疾至成都休养期间因病未能与之作一学术交流而引以为憾的一段记述:余初撰《神会》一文时,陈寅恪亦因目疾偕其夫人迁来成都休养,余虽常与晤面,但因两人俱在病中,亦未克与之讨论及此。

迄今以为憾。

(《杂忆》,第254页)关于《坛经》作者问题的争论曾是30年代学界的一桩公案。

1944年冬,钱穆撰《神会与坛经》一长文,批驳胡适“神会是《坛经》作者”之说。

而陈寅恪早年即以精研佛教典籍而闻名学界,1932年更发表《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一文,跳出版本文献考证之争,由偈文的文学修辞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新禅宗(唐世曹溪顿派)不仅“教义宗风溯源于先代,即文词故实亦莫不掇拾前修之余绪,而此半通不通之偈文,是其一例也”(陈寅恪:《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金明馆丛稿二编》,第191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

有具如此知识背景的近邻却未能与其一谈,难怪钱穆要说“迄今以为憾”。

虽说二者讨论《坛经》问题的视角、思考的成果并不相同,但既以未能倾谈为憾,则钱穆实也表示出对陈寅恪此一方面的成就的赞赏。

不过除此之外,再见不到钱穆评断陈寅恪学术的文字。

如前所述,《杂忆》一书对当日学人之学术多有评述,却独独未着笔当时交往尚多且名誉一时的陈寅恪之学术,这其中似乎有些缘故。

当然,钱穆在书中倒是两次提及陈寅恪对自己的学术赞誉:一是陈寅恪对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的好评。

钱陈之交,始于1931年夏,源自与钱穆同赴北大任教的汤用彤的绍介(《杂忆》,第180页)。

然而,在陈、钱二人未正式结识之前,已先有过一次文字之交。

1930年秋,时年36岁的钱穆因顾颉刚之荐入北平燕京大学任教。

该年冬,历时七年之久的《先秦诸子系年》成稿。

适值清华大学编“清华丛书”,顾颉刚介绍钱穆此书参予审查。

后虽未获通过,但当时参予审查的陈寅恪却对此书大有好感:列席审查者三人,一芝生,主张此书当改变体裁便人阅读。

一陈寅恪,私告人,自王静安后未见此等著作矣。

闻者乃以告余。

(《杂忆》,第160页)王国维乃近世学人中极受陈寅恪推赞之人。

认为钱穆《系年》可追步王静安,陈寅恪此一评价不可谓不高。

实际上,除《杂忆》所载这一情节外,30年代的陈寅恪曾在多种场合表示对《系年》一书的称道。

如朱自清日记载,陈寅恪于1933年4月在叶公超晚宴上“谈钱宾四《诸子系年》稿”,“谓作教本最佳,其中前人诸说皆经提要收入,而新见亦多。

最重要者说明《史记·六国表》但据《秦记》,不可信。

《竹书纪年》系魏史,与秦之不通于上国者不同。

诸子与《纪年》合,而《史记》年代多误。

谓纵横之说,以为当较晚于《史记》所载,此一大发明。

寅恪云更可以据楚文楚二主名及《过秦论》中秦孝公之事证之”。

另据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可知,1934年5月16日,杨树达出席清华历史系研究生姚薇元口试会。

会后,陈对杨“言钱宾四(穆)《诸子系年》极精湛。

时代全据《纪年》订《史记》之误,心得极多,至可佩服”(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1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从这些材料可见,陈寅恪对钱穆早年的诸子研究尤其是其中考订材料的方法甚是赞扬。

另一处是陈寅恪对《国史大纲·引论》的肯定。

《杂忆》载,1939年3月,参加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张晓峰于会后探访其时卜居宜良的钱穆,转告陈寅恪对《国史大纲·引论》的称道:《国史大纲》稿既成,写一引论载之报端,一时议者哄然……张其峋晓峰来昆明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晤及陈寅恪。

寅恪告彼近日此间报端有一篇大文章,君必一读。

晓峰问,何题。

乃曰,钱某《国史大纲》引论。

晓峰遂于会后来宜良,宿山中一宵,告余寅恪所言。

后此书印出,余特函寅恪,恐书中多误,幸直告。

寅恪答书,惟恨书中所引未详出处,难以遍检。

余意作一教科书,宜力求简净,惜篇幅,所引材料多略去出处,今乃无可补矣,亦一憾也。

(《杂忆》,第228页)文中所提致陈寅恪的信函及陈的回函,遍检三联版《陈寅恪集·书信集》及台湾联经版《钱宾四先生全集》皆未见。

不过,由陈寅恪回函称“惟恨书中所引未详出处,难以遍检”来看,陈关注史料的考辨与钱处置材料的“简净”,已然逗露二者治史思路的某些差异。

二、钱穆对陈寅恪文章的明确批评钱穆在《师友杂忆》中虽回避了“陈寅恪学术”这一话题,但在写作《杂忆》一书(1977年冬~1982年秋)十数年前,却曾对陈寅恪作过一个近乎严酷的评价,其中即透露了某些钱穆不便公开明言的与陈寅恪学术思想的分歧。

1960年5月21日,钱穆致函时在美国求学的高足余英时,谈对其文章的意见(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附录一,第227~232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版。

以下引文同此,不另加注)。

信的后一半论及近代学者之文章,其中就包括对陈寅恪文章明确的批评。

钱穆在信中讲到,“论学文字极宜着意修饰”。

由此,逐一论及章太炎、梁任公(启超)、陈援庵(垣)、王静庵(国维)、陈寅恪、胡适之诸公文章之得失利弊所在。

如讲太炎之文“最有轨辙,言无虚发,绝不枝蔓,但坦然直下,不故意曲折摇曳”,缺憾在“多用僻字古字”;讲任公,其于论学内容多有疏忽,但文字如长江大河,一气之下;讲援庵,文章朴直无华,语语在题,不矜才使气;静庵之文,精洁胜于梁,显朗胜于章,唯病在“不尽不实”;论适之文,清朗且精劲有力,无芜词,只是多尖刻处。

很有意思的是,对以上诸公均褒多于刺,惟对寅恪则下语严苛:又如陈寅恪,则文不如王,冗沓而多枝节,每一篇若能删去其十之三四方可成诵,且多临深为高,故作摇曳,此大非论学文字所宜。

联系后文“……弟文之芜累枝节,牵缠反复,颇近陈君”云云,容易让人认为钱穆是因余氏文章多陈寅恪味道,故有意刺多于褒,以示训导之意。

但是,此处明确说是就近人论学文字著论,且即便余氏文章因学步陈寅恪而染有后者文章之缺憾,也应明白点出陈寅恪文章之优劣二端,何以十贬而无一褒,有失公允若此。

当然,紧接在此段文字后,钱穆也提及陈寅恪《论再生缘》一文有“回环往复之情味”。

但是,他仍明确认为,用陈寅恪此种文字“施于讨论《再生缘》《红楼梦》一类,不失为绝妙之文,而移以为严正之学术论文”则“体各有当,殊觉不适”。

明眼人一望可知,钱穆赞陈寅恪惟一《论再生缘》而已,而又将此文置于“严正之学术论文”之外。

那么言下之意就只能是陈寅恪无一篇可称道之“严正学术论文”。

而且,钱穆将“讨论《再生缘》《红楼梦》一类”的文章与“严正之学术论文”区隔开,这里所说的“严正之学术论文”应是指史学研究而言,那么也就意味着钱穆不仅不能认同陈寅恪以考据见长的史学文字,同时连陈寅恪独善其手的“以诗文、小说证史”的思路也一并予以否定了。

若再联系前文对章梁诸公的评断,也多有显诸公之长而着意对应批点陈寅恪之意,则钱穆对陈寅恪学术的大体评断已很明白。

尽管钱穆在下文也注意提及,“穆此条只论文字,不论内容,弟谅不致误会”。

但是,若再看该书简后文“未有深于学而不长于文者”一语,这就更不免让人感到,倡言“论学文字极宜着意修饰”的钱宾四并非无意间思绪不周以致前后论调不一,而更多的是因为书简文字的私密性,以及与通信对象关系的非同一般,而表露出了对陈寅恪学术的真实评价,亦即对陈寅恪之学术思想、治学路数怀有明确的不认同感。

今日看来,钱穆的上述评断不免严酷了些,且远比上世纪30年代胡适及80年代钱锺书对陈寅恪“文章写得不高明”的模糊评价更明确(参见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附录三“胡适与陈寅恪”,第2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且更带有“辨章学术”的味道。

其实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民国以来的学术界,陈寅恪素以其超越新派与旧派、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以及今文与古文、汉学与宋学等诸多学术论争的立场,而成为能够被各派共同欣赏的少数学者之一(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161~191页)。

陈寅恪和钱穆虽非挚友知音,但对著《先秦诸子系年》的钱穆不乏认同之感。

就钱穆而言,30年代初他的《系年》受到身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中研院研究员的陈寅恪的推重,陈寅恪对当时尚寂寂无名的他无疑有知遇之情。

因此,即便过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年纪的钱穆仍不便公开批评陈寅恪的治学思路,而只是在与最亲近的学生的书信中表明自己的真实观点。

三、压在《师友杂忆》纸背的故事若细看《杂忆》,有两处记载其实已隐含钱穆对陈寅恪的间接评价。

一处是谈到上世纪30年代初关于通史课的讲授问题时,一处是谈到关于蒙文通被解聘后谁来授课的问题时。

钱穆自1931年夏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上古史和秦汉史二课,另有选修课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932年,国民政府通令中国通史为大学必修课,北大遂分聘北平史学界“治史有专精者,分门别类,于各时代中分别讲授”,钱穆也分占一席。

他在课堂上明告诸生,通史有数人分讲不能“有一条线通贯而下”。

“乃有人谓,通史一课固不当分别由多人担任,但求一人独任,事也非易。

或由钱某任其前半部,陈寅恪任其后半部,由彼两人合任,乃庶有当。

余谓,余自问一人可独任全部,不待与别人分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