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进展_庞俊慧

合集下载

中药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药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

通过理论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本文提出了三个核心观点:中药的多成分协同作用、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以及长期治疗效果的评估。

这些观点为中药在湿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湿疹;中药;治疗;应用一、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红肿、瘙痒和渗出。

由于湿疹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等,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往往只能缓解症状,而无法根治。

近年来,中药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能够从多个角度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湿疹的效果。

因此,深入研究中药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本论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中药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机制。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中药治疗湿疹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中药治疗湿疹的疗效进行量化评估。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中药治疗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中药治疗湿疹的理论基础2.1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中医认为湿疹是由于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皮肤病。

内因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外因主要包括风、湿、热等邪气的侵袭。

中医治疗湿疹的原则是调和阴阳、祛邪扶正,通过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2.2 中药治疗湿疹的理论依据中药治疗湿疹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能够从多个角度调节机体功能。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从而减轻湿疹的症状。

中药具有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中医师可以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

相比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湿疹的副作用较小,患者更容易接受和坚持治疗。

慢性湿疹的中西医药物外治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湿疹的中西医药物外治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湿疹的中西医药物外治治疗的研究进展I. 内容概述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还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中西医药物外治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些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您了解如何更好地治疗慢性湿疹。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湿疹的,根据中医的理论,慢性湿疹是由于湿热邪气侵袭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祛湿止痒。

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具有较好的疗效。

例如黄连、黄芩等清热解毒药材可以有效缓解慢性湿疹的症状;苦参、地肤子等祛湿止痒药材则可以减轻患者的瘙痒感。

此外中医还有针灸、拔罐等外治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西医是如何治疗慢性湿疹的,西医认为慢性湿疹是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所致。

因此西医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主要是修复皮肤屏障、抗过敏、抗炎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激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

虽然激素类药物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长期使用却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变薄、色素沉着等。

因此医生通常会尽量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并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例如保湿剂可以帮助修复皮肤屏障;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过敏反应;抗生素可以预防细菌感染等。

此外西医还有光疗、生物制剂等外治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A. 慢性湿疹的概述慢性湿疹这可是咱们老朋友了,它就像个顽皮的小家伙,总是不请自来,让人痒得难受。

别看它名字里带个“慢”,其实它可是个急性子,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大事。

这慢性湿疹啊,就是指那些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湿疹,它的特点是皮肤瘙痒、红肿、渗出和结痂,严重的话还会破溃感染。

这慢性湿疹可真是让人头疼,不过别担心,咱们中医和西医都有办法治疗它,而且治疗效果还挺不错哦!B. 中西医药物治疗的历史和现状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

自古以来中医和西医都在探索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在历史的长河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逐渐发展成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 78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Vol.24 No.2
2.1 单味中药 周宾[9]观察黄芩对急性湿疹的治 疗效果,将 98 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组接受常规的综合治疗(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曲 咪新乳膏涂抹患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 芩药粉外涂,每天 2 次,持续治疗至皮损消除。结果 观 察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5.65%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76.09%(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皮损症状和瘙痒 症状消失的时间更短。提示黄芩对改善急性湿疹患 者的症状有明显效果。桂凤淑等[10]将 76 例湿疹患 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口服抗组胺药以及外涂 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 础上加服苦参片(主要成分为苦参),结果表明治疗 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中药复方 李建明[11]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湿 热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将 50 例湿热型湿疹患者随机 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 龙胆泻肝汤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0%(P<0.05),表明龙 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湿疹疗效良好,且能降低患者 的 复 发 率 。 李 一 洋[12]观 察 六 味 地 黄 丸 加 减 治 疗 肝 肾阴虚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治 疗,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结果表明观察 组的严重指数评分、瘙痒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 对 照 组(P<0.05)。 段 垚 等[13]运 用 升 阳 益 胃 汤 加 减 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发现升阳益胃汤能明显改善 患者的皮损程度,治疗组有效率为 91.67%,明显高 于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口服)的 80.56%(P<0.05)。 谭 凌 玲[14]观 察 除 湿 胃 苓 汤 治 疗 慢 性 湿 疹 的 临 床 疗 效,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治疗组各 200 例。对 照组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片和外用复方氟米松软 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除湿胃苓汤 (苍术 15 g,地肤子 15 g,白鲜皮 15 g,土茯苓 15 g, 厚朴 15 g,白芍 12 g,茯苓 10 g,附子 10 g,防风 10 g, 白术 10 g,陈皮 8 g,甘草 6 g)治疗,结果除湿胃苓汤 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低,与对照 组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P<0.05)。 丁 黎 薇 等[15]随 机 将 80 例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分为常规组 40 例和观 察组 40 例,常规组患者内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患 者给予清热除湿汤(生石膏 30 g,生地黄、马齿苋、白 鲜皮各 15 g,泽泻、连翘、苦参、牡丹皮、龙胆草、车前 子、黄芩、金银花各 10 g,甘草 5 g)口服。治疗 8周后, 观察组临床总 有效率为 92.5%,明显高于常规 组 的 77.5%(P<0.05),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EASI)评分、 瘙痒程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

湿疹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湿疹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了湿疹 的 西 医治疗 方法 , 最后详 细 阐述 了湿疹 的 中医药 治疗方 法与进 展 。
关键词: 湿疹 ; 中医药治 疗 ; 中药提取 物 ; 中药外洗 与湿敷 ; 研 究进展 中图分 类号 : R 7 5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6 ) 】 0 - 0 1 2 3 . 0 2
[ 1 3 】 陈静 , 宁淑敏 , 张玉荣 , 等. 一代 头孢 菌素单 剂预 防剖 宫产手 术部住 全性 分析 U J . 实用药物 与床 , 2 0 1 2 , 1 5 ( 1 ) : 7 2 8 -7 3 0 . 感染干预 效果评 价 【 丌 . 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 , 2 0 1 0 , 2 0 ( 2 0 ) : 3 2 0 4 — 3 2 0 6 f 2 f ) 】 包巧 红 抗 生素联 合妇 科 千金 片治 疗子 宫 内膜 炎的疗 效观察 及 两
湿 疹 是 巾 内外 激发 r引起 的 一种 迟 发 型变 态 反 应 , 也是 皮 肤 液 , 清 热止 痒 、 除 湿止 痒 、 疏风 止痒 为 三大 止 痒思 路
f 1 1 黄岑 、 滑 科 的常 见 病 与 多发 病 . 在 临 味上 的病 程 比较 k . 皮 疹 里 多形 性 、 反复 石 、 丹皮 、 金 银仡 、 连翘 、 扶岑 J 立、 浮萍 、 苫 参 等组 成 湿疹 散 I 号u J _ 川 于 发 作性 , 渗 出性 . 可 直接 或 间接 影 响患 者 的身 心健 康 … 。现 代 医学 认 急 性 、 亚 急性 湿疹 ; 而 由 藓 皮 、 桃仁 、 红花 、 皂刺、 生地 、 当归、 白 ‘ 乌、
【 1 2 1 施 秀, 徐炜 , 孙莹, 等. 甾体 激 素受 体辅 激 活子 对子 宫 内膜异 位 症 【 1 8 】 李燕. 妇 科千 金胶 囊联 合 孕激 素 治疗 子 宫 内膜 复合 增 生 疗效 观

中医中药疗法对皮肤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中药疗法对皮肤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中药疗法对皮肤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中药疗法应用在皮肤湿疹中所取得的药物疗效。

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3月~2020年2月接诊的88例皮肤湿疹患者纳入研究治疗对象,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实施中医中药疗法,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55%,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1例,观察组复发例数少,P<0.05。

结论:在皮肤湿疹的治疗中,实施中医中药疗法显著缓解皮肤瘙痒等发病症状,减少复发,取得积极治疗价值,可推广普及。

【关键词】中医;中药疗法;皮肤湿疹;疗效皮肤湿疹是常见皮肤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以皮肤瘙痒为特征的炎性疾病,分为慢性、急性和亚急性三个时期[1]。

急性期特征为渗液倾向,慢性和亚急性表现为浸润和肥厚,皮肤损伤呈多形状、对称性特点,临床治疗复发率高,患者不适症状显著。

传统西药抗过敏或激素类药物可快速缓解症状,但复发率较高。

本文探究中医中药疗法应用在皮肤湿疹治疗中发挥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2月,研究病例选择我院确诊的88例皮肤湿疹患者。

患者经过皮肤科检查确诊,发病类型如下:手部湿疹24例,耳部湿疹15例,乳房湿疹18例,肛门湿疹9例,阴囊湿疹9例,腋窝湿疹13例。

患者意识清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全程配合。

排除其他皮肤病、意识障碍等。

按照就诊单双号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44例中,男女比例为23:21,年龄在15~58岁之间,平均(38.5±0.2)岁;对照组44例,男女比例为21:23,年龄在16、~59岁之间,平均(39.6±0.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经过比较时,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如下:口服氯雷他定每天一片,氯苯那敏片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复方甘草酸苷片每天三次,每次2片,糠酸莫米松乳膏每天两次外用适量涂擦。

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本 次 研 究发 现 ,老年 甲状腺 功 能 减退 采 用 甲状 腺 激 素 替代 疗
3 讨论
甲状腺 功 能 减退 也 简 称 为 甲减 ,是 临 床常 见 的 一 种全 身 代谢 法 治 疗 ,患 者 甲状 腺 功 能 、血 脂水 平 和 心功 能 等 多项 指 标 均改 善 性 疾病 , 在 老年 群 体 中较 为 常见 ,主要 是 由于 老 年人 机 体 老 化 、
免疫力低 、 代 谢 功 能 减缓 所 致 ,患病 率 较 高 。 甲减病 因较 复 杂 , 良好 ,治疔 效果 显 著 。
临 床 一 般 认 为 患 者 发 病 主 要 是 由于 甲状 腺 激 素 合 成 以 及 分 泌 减 少 ,或 是 由于 生 理效 应 不 足 ,从 而 导致 机 体代 谢 功 能 降低 的一 种 疾病 ,根 据患 者 发 病原 因的 不 同可 将 甲减 分 为原 发 性 、继 发 性
参 考 文 献
[ 1 】 郑虹 ,薛慎伍 老 年甲状腺功 能减 退与认知 障碍的研究进展 【 『 J l 中国老年 学杂志,2 0 1 2 ,3 2( 2 0) : 4 6 0 5 - 4 6 0 7 . 和 周 围性 甲减 等 3 大 类 】 。临 床 中原 发 性 甲减 较 为 多 见 ,垂 体 性 [ 2 1 吕益 奎 . 糖 尿 病 大 血 管 并 发 症 与 亚 临 床 甲状 腺 功 能 减 退 的 关 系研 究【 1 1 . 中国继续 医学教育 ,2 0 1 3 ,5( 3) : 2 1 — 2 2 甲减 次 之 ,其 他较 为 少见 。 甲减患 者 临床 可表 现 为 面色 苍 白 、表 [ 3 1 王作 书 ,陈岐辉 ,张英 老年 甲状腺 功能减退症 8 9例 病 因及临 情 痴呆 、 毛 发脱 落 、 记 忆力 减退 、 嗜睡、 头 痛头晕 、 心 输 出量减 少 、 床特 点 l I 1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 0 1 2 ,3 2( 1 5) : 3 2 9 3 — 3 2 9 4 .

湿疹外治研究进展

湿疹外治研究进展

湿疹外治研究进展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瘙痒、红肿、水疱和脱屑等症状。

外治法在湿疹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湿疹外治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中医外治、西医外治以及中西医联合外治等方法。

中医外治法在湿疹治疗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中药外敷、针灸等。

中药外敷通过药物作用于皮肤表面,达到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目的。

研究发现,中药外敷可以有效缓解湿疹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针灸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舒缓神经等方式改善湿疹症状。

西医外治法在湿疹治疗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包括局部给药、物理治疗等。

局部给药主要是通过外用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光动力疗法等,对湿疹治疗也有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外治法在湿疹治疗中受到广泛。

中药汤剂联合外治法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

研究发现,中药汤剂联合西医外治法可以显著改善湿疹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中西医结合外治法还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作用,对湿疹的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

总之,外治法在湿疹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中医外治法、西医外治法以及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等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缓解湿疹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湿疹外治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引言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易醒等症状。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失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等多种治疗方式。

本文将介绍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在失眠治疗中的临床进展情况。

中医内治法临床进展中医内治法在失眠治疗中主要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式。

中药治疗失眠主要通过调和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0), 16048-16053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3.13102241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研究进展邱炎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9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摘要湿疹为儿童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常表现为明显瘙痒,搔抓后或接触热水以及过敏物质常会导致瘙痒加重,严重者甚至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甚至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西医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治疗,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具有疗效较好,副作用少,不易复发的特点。

此次将综述中医治疗湿疹方法,如下。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小儿湿疹,小儿特应性皮炎,内治法,外治法,综述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Pediatric Eczema with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Yanzhi Qiu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Received: Sep. 13th, 2023; accepted: Oct. 8th, 2023; published: Oct. 16th, 2023AbstractEczema is a common condition in children, often manifested as obvious itching. Scratching or con-tact with hot water and allergens can often worsen itching, and in severe cases, it can even affect sleep and daily life, and even affec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Western medicine often uses glucocorticoids or antihistamines for treatment, which can lead to drug resistance and depend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less side effects, and less recurrence in treating pediatric eczema. This time, we will review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for eczema, as follows.邱炎埴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Pediatric Eczema,Atopic Dermatitis in Children, Internal Treatment Method,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 Summarize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小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典型临床特点表现为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

《自拟除湿洗剂合解毒散治疗小儿湿疹(湿热蕴肤型)的临床研究》

《自拟除湿洗剂合解毒散治疗小儿湿疹(湿热蕴肤型)的临床研究》

《自拟除湿洗剂合解毒散治疗小儿湿疹(湿热蕴肤型)的临床研究》一、引言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常常因湿热蕴肤、内生湿邪而导致,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西药为主,但往往存在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等问题。

近年来,中医药在小儿湿疹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其中自拟除湿洗剂合解毒散作为一种中药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自拟除湿洗剂合解毒散治疗小儿湿疹(湿热蕴肤型)的临床效果。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XX医院皮肤科收治的XX例小儿湿疹(湿热蕴肤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X例。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除湿洗剂合解毒散治疗,具体方法为:根据患儿病情和年龄,制定个性化的除湿洗剂配方,每日一次进行外洗治疗;同时配合解毒散口服,每日一剂。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过敏药、抗炎药等。

3. 评价指标本研究的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等。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症状积分包括皮疹、瘙痒、渗出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

三、研究结果1. 临床疗效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XX%,显著高于对照组的XX%(P<0.05)。

其中,治疗组显效的比例为XX%,有效比例为XX%,无效比例为XX%;对照组显效的比例为XX%,有效比例为XX%,无效比例为XX%。

2. 症状积分治疗后,治疗组的皮疹、瘙痒、渗出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其中,治疗组在皮疹消退、瘙痒缓解、渗出减少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3.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部分患儿出现胃肠道不适、嗜睡等不良反应。

四、讨论自拟除湿洗剂合解毒散治疗小儿湿疹(湿热蕴肤型)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改善患儿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自拟除湿洗剂通过外洗治疗,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清除湿热邪气,改善皮肤炎症;而解毒散则通过口服,调节患儿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通信 作 者 :郭 会军 ,教 授 ,主 任 医 师 ,河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河 南 省 郑 州 市 金 水 区 人 民 路 19号 ,450000,guo.
6268505@ l63.tom
基金 项 目 :河南 省 特 色 学 科 中 医 学 科 建 设 (STS—ZYX 一
湿 疹是一 种病 因不 明的炎症性 皮肤性 疾病 ,主要 症状表 现为皮损 对称发布 ,且 有渗 出倾 向 ,极 易融 合 ; 其皮损 常表现 为红斑 ,丘疹 ,水疱 ,常伴有 脱 屑 、结 痂。 西医学 根 据 发 病 特 点 将 其 分 为 急 性 、亚 急 性 、慢 性 3种 ,主要 运 用抗 组 胺 类 和 激 素类 药 物 外 用 治 疗 ,效 果并不理想 ,且长期运 用会伴 有不 良反应 。 中医学 采 用辨证论 治 、整 体观 念特 点 ,对湿 疹 的 治疗 取 得 了很 大的进 展 ,现 就 近 年 来 中 医 药 治 疗 湿 疹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1 中 医 内 治 法 1.1 专 方 治 疗
摘 要 湿 疹 在 临床 上 越 来 越 常 见 ,且 极 易 反 复 发 作 ,给 患 者 生 活 带 来 不 便 。 目前 ,临 床 上 西 医 学 主 要采 用 抗 组 胺 类 和 激 素 类 药 物 外 用 治疗 ,效 果 不 理 想 ,且 有 副 作 用 ,但 中 医 学 在 治 疗 上 取 得 了 明 显 的 优 势 。通 过 对 近 年 来 中 医 药 在 治 疗 各 种 类 型 湿 疹 所 取 得 的 疗 效 观 察 进 行 综 述 ,为 临 床 上 治 疗 各 类 型 湿 疹 提 供 治 疗 方案 。 关 键 词 湿 疹/中 医药 疗 法 ;疗 效 观 察 ;综 述 ;发 展 趋 势 中 图 分 类 号 :R758.23 文 献 标 志 码 :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9.O1.30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研究进展作者:杨晓峰周志宏李惠英秦利芬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05期摘要:笔者从中医药内治、外治、内外、非药物治疗方面对小儿湿疹进行探讨总结。

关键词:小儿;湿疹;中医药;论证中图分类号:R75823;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5-0089-02小儿湿疹,即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复发性、慢性、炎症性的变态反应[1]。

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确,普遍认为,湿疹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机能失调、个体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及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降低等有关[2]。

发病多在婴幼儿时期,并迁延至儿童和成人期。

临床特点为湿疹样皮疹,伴有剧烈瘙痒,常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可影响患儿身心健康,降低患儿生活质量。

对各型湿疹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治、外治、中医针灸和饮食护理等。

实践证明,中医药对湿疹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且毒性小,患儿易接受[3]。

笔者就中医药治疗湿疹的进展综述如下。

1 湿疹分型1.1.临床表现分型小儿湿疹是一种过敏性性皮肤疾病主要由内外激发因子引起。

刘冰等[4]根据3 820例小儿湿疹的临床表现将湿疹分型为:渗出型湿疹1 534例(402%);干燥型湿疹795例(208%);脂溢型1 491例(390%)。

将湿疹的受累的部位统计为:头部(349%)、面部(391%)为主,其中渗出型在面额部、头皮较多;干燥型以四肢、躯干较多;脂溢型以头皮、耳后及眉区较多。

1.2.中医辨证分型依据患者体征、皮肤皮损特点、脉象及舌苔情况,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辨证,孙志楷等[5]将湿疹患者分为风湿热证型湿疹、血虚风燥型湿疹及脾虚湿蕴型湿疹3种。

湿疹分型诊断标准,风湿热证型湿疹:①患者多起病急,皮肤有红色皮疹或红斑,多形皮损,有剧烈瘙痒,伴有流水、糜烂、结痂;②患者多身热,因瘙痒而心烦不安,常觉口渴;③脉弦滑;④舌红伴有白苔或黄苔;⑤小便赤短,大便燥结。

中药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湿疹,这一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困扰。

它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水疱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医学中,湿疹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但这些药物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如皮肤萎缩、抵抗力下降等,使得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倍感压力。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中药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中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湿疹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整体调理、辨证施治,中药能够针对湿疹的病因病机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中药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二、中药治疗湿疹的理论基础2.1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

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和,从而引发湿疹。

具体来说,湿疹的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湿热内蕴:湿邪与热邪相合,蕴积于体内,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

湿热之邪易于侵及肌肤,使皮肤失去正常的防御功能,从而引发湿疹。

2.1.2 脾虚湿盛: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形成湿疹。

脾虚还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使皮肤失去濡养,加重湿疹症状。

2.1.3 血虚风燥:久病耗伤阴血,或年老精亏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等症状。

血虚风燥是湿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重要病机之一。

2.2 中药治疗湿疹的原则针对湿疹的病机特点,中药治疗湿疹遵循以下原则:2.2.1 清热利湿:对于湿热内蕴型湿疹,采用清热利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龙胆草、黄芩、栀子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恢复皮肤的正常功能。

2.2.2 健脾除湿:对于脾虚湿盛型湿疹,注重健脾益气、运化水湿。

常用药物有白术、茯苓、薏苡仁等。

这些药物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的代谢和排出。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治疗皮肤病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医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医药的治疗原理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原理主要包括调整阴阳平衡、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根据中医理论,皮肤病多与体内湿热、血瘀、湿毒等相关。

中药的药材组方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平衡和免疫功能,从而治疗皮肤病。

临床研究进展
1. 中医药治疗湿疹:多项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口服或外用可以减轻湿疹患者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等。

其中一些研究还发现,中医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2.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一些研究显示,中药治疗银屑病可以减轻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包括皮肤鳞屑、红斑等。

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更加安全且无明显副作用。

3.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药在其治疗中也有较好的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缓解荨麻疹的症状,减少反复发作。

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目前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有效性,并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占57.89%;显效5例,占26.32%;有效2例,占10.53%;无效1例,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愈5例,占26.32%;显效6例,占31.58%;有效4例,占21.05%;无效4例,占21.05%;总有效率为78.9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皮肤干燥,2例皮肤红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药治疗湿疹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中药;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病,该病病程长、易复发,同时影响美观并伴有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1],和患者体质、过敏原、外界刺激、环境等因素相关,西医治疗多采取免疫制剂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同时易出现并发症;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为风、湿、热邪共同导致的结果;中医治疗湿疹的速度较为缓慢,但治疗疗效显著,同时不易复发。

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采取中医药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3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慢性湿疹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药物过敏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6~52岁,平均(31.6±3.5)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1±0.5)年;发病部位:手部湿疹6例,乳房湿疹2例,耳部湿疹4例,阴囊湿疹2例,腿部湿疹4例;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7~51岁,平均(31.2±3.4)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0.9±0.6)年;发病部位:手部湿疹7例,乳房湿疹3例,耳部湿疹3例,阴囊湿疹4例,腿部湿疹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湿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在治疗湿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湿疹的各种方法与疗效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湿疹提供参考。

标签:湿疹;中医药治疗;综述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1],具有皮疹对称分布、多形损害、渗出倾向、瘙痒剧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等特点[2]。

中医称“湿疮”、“浸淫疮”等,为儿科及皮肤科常见病之一[3]。

现将近5年中医药治疗湿疹的进展综述如下。

1.辨证论治:瞿幸在《中医皮肤性病学》[4]中认为湿疹的发生总由禀赋薄弱、正气不足,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所致。

临床辨证分为3型:湿热浸淫型处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型处方以除湿胃苓汤加减;血虚风燥型处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白彦萍[5]认为湿疹初起为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病情进展,湿热蕴结于内,熏蒸于外,或血中毒热,多与心、肝有关;病期迁延,湿热留恋,湿阻成瘀,和血热搏结成瘀,致风湿热瘀并重之势;本病后期,风热伤阴化燥,瘀阻经络,血不营肤或气阴两虚或血虚风燥。

李玉柱[6]总结杜锡贤教授经验,认为湿疹本源于湿,再源于热及风,三者互结郁于肌肤。

或风热搏肤,或湿热蕴结,或化燥伤阴。

风湿热贯穿始终,治以清热利湿祛风贯穿始终。

赵婧[7]总结魏品康教授经验,认为其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致生痰、生风、生湿,通过经络的联系,在体表出现病变。

治以消痰祛风除湿法为基础,急性期治宜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热邪侵犯营血,佐以清热凉血之品;久病气血亏虚,易成血虚血瘀,佐以补血养血之品。

刘爱民[8]教授在湿疹的治疗上,运用季节、脏腑、经络、部位四位一体辨证,将发病季节、发病地点、皮损形态、皮损部位、病变脏腑或所属经络分部等都纳入辨证要素,治疗以清热燥湿,润肤止痒,祛风通络之四物消风散为主。

王万春[9]总结了喻文球教授治疗湿疹的经验,认为湿疹虽属皮肤表病,但本源于内因,涉及肺脾肾三脏,与肝、心有关,既有湿热留恋,又有气血亏损、化燥生风等症见。

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李旭东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2(022)004
【摘要】@@湿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水疮、糜烂、渗出、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

中医俗称为奶癣、旋耳疮、四季风、绣球风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婴儿湿疹、耳周湿疹、异位性湿疹、阴囊湿疹等。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其调养,饮食不节,致脾胃湿困,运化失职,蕴湿不化,或腠理不密,外受湿邪,充于腠理发为本病。

因此湿疹本源于湿,再源于热,湿热互结,化燥伤阴。

笔者就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李旭东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3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2.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3.中医药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4.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5.近5年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July 2011Vol.43No.7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损多形性、对称性、剧烈瘙痒、倾向湿化、病程迁延及容易反复发作为特点,属中医学浸淫疮范畴。

本病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治疗湿疹颇具特色和优势,现将近年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及分型中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加之饮食失调,七情内伤,湿热内蕴,外感风、湿、热,相搏于皮肤所致。

《医宗金鉴》提出其病机“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

对湿疹的证型,临床各家分型不一,如杜锡贤分湿热内蕴、风热血瘀、血虚风燥三型[1];赵纯修分风热蕴结、湿热蕴蒸、风湿热瘀、血虚风燥四型[2];王茜茜[3]分湿热并盛、脾虚湿盛、肝胆湿热、血虚风燥、湿瘀互结五型。

但其实质是一致的,不外三型,即湿热型、脾虚型、阴血亏虚型。

2治疗2.1中药内服治疗医家多从风、湿、热、燥、毒几方面来辨证,治疗上多以祛风、清热、除湿、解毒、滋阴为主。

邴雅等[4]用除湿解毒饮治疗老年湿热内蕴型亚急性湿疹,总有效率为80.7%。

马仁美[5]对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辨证分服清热利湿方、祛风凉血方、养血祛风方药的同时,配合中药冷湿敷、外敷和浸洗诸法内外合治,总有效率为86.5%。

康景华[6]对湿疹进行辨证,湿热型者治以健脾燥湿、祛风止痒,用除湿胃苓汤加减;热型者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龙胆泻肝汤,外洗用花椒、枯矾、艾叶、苦参、蛇床子、青盐。

张涛[7]以活血祛风合剂治疗慢性湿疹36例,总有效率为91.67%。

郭继华等[8]自拟湿疹方,阴虚血燥者加牡丹皮、生地黄、玄参,去黄芩、泽泻,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85例,45天后统计其治愈率为45.9%,总有效率为94.1%。

张军弼[9]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之加味石兰草方治疗热盛型亚急性湿疹68例,治疗3周,总有效率为89.7%。

2.2中西医结合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在中医药学领域中的不断渗透与结合,临床辨证治疗湿疹,既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结合现代医学分期分型治疗思路,取得了较好疗效。

郭晴[10]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为法以中药内服,外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方混合尿素软膏外搽,轻者2~4天,重者4~7天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刘斌[11]治疗慢性湿疹50例,内服复方归龙汤,外用5%乙氧苯柳胺软膏外搽,总有效率为90.0%。

开雁[12]用内服中药组方,外用派瑞松霜,治疗湿疹137例,总有效率为91.2%。

吴波等[13]治疗急性泛发性湿疹60例,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针和维生素C 针,口服西替利嗪片,配合中药气疗,结果痊愈率为46.67%。

吴国根[14]用内服皿治林,加用健脾润肤汤,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治疗慢性湿疹48例,总有效率为95.8%。

2.3中药外用治疗湿疹病位表浅,病灶外露,外治药物不仅可以直达病所,通过透达腠理,疏畅经脉,调和气血,驱邪扶正等机制而发挥局部直接的治疗作用,还能通过肌腠毛窍,深入脏腑,起到内外合治的作用。

医家多根据本病不同的发展阶段,选取不同的方药和剂型来治疗。

急性期:樵书宏[15]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以Ⅱ号中药洗液外敷,对照组48例以3%硼酸溶液冷湿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3%,对照组为79.1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罗维丹[16]将10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以复方苦参洗液外洗,对照组45例以派瑞松霜外搽,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且复方苦参洗液无明显副反应。

慢性期:刘军等[17]分别以防茹软膏、神枫膏、湿疹外洗方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尤佳。

2.4中药针剂治疗针剂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有见效快、药物作用时间长的优势。

卓雄珍[18]用苦参汤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文献研究◆[收稿日期]2010-12-22[作者简介]庞俊慧(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

[通讯作者]李金娥,教授。

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进展庞俊慧指导:李金娥江西中医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06[关键词]湿疹;中医病因与病机;中医疗法;外治法;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75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6-7415(2011)07-0120-03120··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July2011Vol.43No.7治疗慢性湿疹37例,对照组内服赛庚啶,疗程3周,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6%,对照组为80.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刘艳等[19]以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湿疹50例,对照组服用强的松。

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8.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体重增加。

2.5其他疗法中医治疗本病方法丰富,除中药内外用外,还可运用针灸、推拿、多头火针及TDP照射等多种疗法。

赵寿毛[20]用毫针针刺尺泽、合谷穴治疗湿疹,胃热者加取足三里、中脘、内关穴,用泄法;肾水不足者,加取太溪、肾俞穴,用补法,有效率达100%。

谢春林等[21]予中药外洗加用艾灸梅花针叩刺治疗,疗效显著。

何玉华等[22]运用分阴阳、清补脾土等手法治疗湿疹120例,其愈显率和总有效率与口服扑尔敏和维生素C、外用氧化锌油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愈后3月和6月的随访中,推拿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另有采用多头火针围刺[23]、梅花针叩刺及药物外敷加TDP照射,以及中药(将白矾研末与蜂蜜按1∶3混合,每次(3~20g)外敷配合血液磁极化[24]等多种方法治疗慢性湿疹。

中医药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湿疹,由于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近年来日益受到患者的青睐,且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确切,故值得推广运用。

3实验研究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许多与本病治疗相关的实验研究。

林熙然[25]通过抗Ⅳ型变态反应中药治疗湿疹的研究发现,消风散、黄连解毒汤、十味败毒散等8种方剂在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不同,部分方剂还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罗桂清等[26]研究发现,湿疹膏能明显提高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阈,对豚鼠不产生致敏作用,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过敏性作用。

杨西群等[27]发现,祛风止痒口服液能提高皮炎湿疹患者机体干扰素-γ(IFN-γ)水平,降低患者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水平,使失衡的Th1/Th2网络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状态来治疗皮炎湿疹。

4评价与展望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日趋完善,根据辨证可以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且价格低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证型的患者,远期疗效较现代医学治疗更为明显。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各医家在湿疹的辨证分型上还是存在很多的分歧,影响了学术交流和发展。

②药物剂型过于单一,起效缓慢;目前中医药治疗仍以中草药汤剂口服为主,口味不适、服用不便,且不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发作。

③目前市场上治疗慢性湿疹中成药较少,大多以治疗急性期湿疹为主。

湿疹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的特点表明,开发治疗湿疹中成药的外用药(霜剂、软膏等)有着强大的市场潜力,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1]张春红,辛义周.杜锡贤治疗湿疹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2,23(11):690.[2]唐志坤,伏圣祥.赵纯修教授治疗湿疹经验拾零[J].新中医,2000,32(10):13-14.[3]王茜茜.辨证治疗湿疹62例临床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6):26.[4]邴雅,孙涛.除湿解毒饮治疗老年湿热内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65.[5]马仁美.内外合法治疗湿疹141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11(2):34.[6]康景华.中医药治疗急性湿疹36例[J].新中医,2001,33(9):61.[7]张涛.活血祛风合剂治疗慢性湿疹3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10):18.[8]郭继华,张皖敏.自拟湿疹方为主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85例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1):24-25.[9]张军弼.加味石兰草方治疗热盛型亚急性湿疹68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12):87-88.[10]郭晴.中西医结合外敷内服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6,10(5):25.[11]刘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50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2):39.[12]开雁.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137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2):102-103.[13]吴波,陈前明,树瑜,等.中药汽疗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泛发性湿疹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11):84.[14]吴国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8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5):42.[15]樵书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52例[J].山西中医,2010,26(8):28.[16]罗维丹.复方苦参洗液治疗湿疹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2):125.[17]刘军,王守翠,刘朝霞.慢性湿疹外洗方[J].中国民间疗法,2000,8(8):17.[18]卓雄珍.苦参汤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湿疹37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4):46.[19]刘艳,杨蓉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50例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0):640.[20]赵寿毛.针灸治疗皮肤湿疹[J].中国针灸,2003,23(4):220.[21]谢春林,郭家奎,黄海高.中药外洗配合艾灸梅花针叩121··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July 2011Vol.43No.7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包括生殖泌尿、心血管、骨骼、神经精神等多系统的改变。

相对应中医学辨证,本病是一种具有特定病机、证候类型变化较多的疾病。

一般以肾虚为主,或偏阴虚,或偏阳虚,或阴阳两虚,常累及心、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

目前,中医学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尚未统一,不同版本的高校教材、专著、期刊文献、科研实验研究指导等所分证型不尽相同。

近年来有不少关于更年期综合征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1~2],但由于本病证候的多样性,大多数研究结论并未推广,故本研究侧重用内容分析法对近20年关于更年期综合征证候论述和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探索本病的辨证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