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培智教材我有一双手

人教版培智教材我有一双手
人教版培智教材我有一双手

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

2017-2018学年生活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入学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不同于正常适学儿童,他们注意力分散,智力、语言发展迟缓滞后,多数学生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初入学时,年龄跨度7到10岁不等,虽然年龄同正常孩子相仿甚至更大,但他们的智力年龄普遍不到3岁;他们半数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或家庭启蒙教育,几乎都是在村里面闲养着长大;他们语言能力很差,三分之一的学生除了会叫爸妈不会说别的话,还有一部分学生只会发出啊啊的怪叫;他们生活能力也差,很多学生根本不会独立上厕所,也不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吃饭。陌生的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足以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和排斥感,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愿意进课堂,随地大小便、大哭怪叫、咬人打人等怪异情绪和异常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入学后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根本不现实,也正是如此,入学第一个月,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通过为期一月的入学教育能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学

校、学习、生活环境,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3、练习上课问好和下课再见,在喊起立时,加上手势的辅导,学生能说出“老师好”和“老师再见”。以上三点为其一周,主要帮助学生能在教室里面坐住,熟悉老师和同学。 4、练习站队,按照学生的身高为他们排好固定顺序的队列。并且要求学生拉住前面同学的衣角,老师带领同学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厕所,宿舍和餐厅,知道男生女生上不同的厕所,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厕所。为期一周。 5、学习会话,能说出学校的名字“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培智一年级”。以及巩固站队。为期一周。

【最新】培智语文二年级

第十一课《文明用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组: 1、学会两个词语“文明”、“用厕”,能认识、会读,理解词义。学会一个生字“文”。 2、认识一个偏旁部首“日字旁”,能说出名称。 3、学会一个句子“我不能随地大小便”,理解句意,会独立读。 B组: 认识两个词语“文明”、“用厕”,能认识、会读,理解词义。 C组: 安静的坐在教室里不影响老师上课,学生听课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养成文明用厕,不随地大小便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词语,会读句子。 2.正确理解词义,句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会正确认读两个新学的生词“文明、用厕”,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学生会正确认读两个新学的生词“文明、用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 1、读词语。

排队等候厕所 逐个读(边读边指方向),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先听老师读句子,再练习说一说。 (1)我排队等候上厕所。 (2)上好厕所要洗手。 (二)新授: 1、引入课题(出示课件)。 教师提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第十一课文明用厕。同时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文明用厕。 听老师读课题,领读课题,齐读课题。 2、学习词语:文明。 板书词语:文明 听老师读,领读,齐读,个别读。 看图片:他在做什么? 学生逐个回答。图上的男同学坐在抽水马桶上大小便,他很文明。既帮助他们理解词义,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举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文明的。如:上节课学习的排队等候上厕所就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早上见到老师问“老师好”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打架骂人是不文明的行为,随地乱扔垃圾也是不文明的行为等等。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告诉学生:我们都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 3、学习词语“用厕”。 (1)板书词语“用厕”。 (2)齐读,指名读。(注意对王子祥、李静、孙阳正音,引导其一个字一个字说清楚,不要着急)鼓励为主。 (3)讲解词义:用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上厕所”。 4、学习词语“文明用厕” (1)教师领读、齐读、指名读。

人教版培智二年级生活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生活语文下册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由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依据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本教材从“学校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自然与社会”、“国家与世界”这五个单元对学生生活语文能力进行阶段设计,11篇课文、5个语文小天地和2个口语交际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需要编写课程,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男生9男生、2个女生。鲁是自闭症,基本能够生活自理,但是平时偶尔会情绪失控; 王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缺少关爱想要引起老师关注,上课时需多与其互动; 彭爱吵闹喜欢抢别人东西,个性较强倔强,以自我为中心; 陶中度智障多动,喜欢跑动,有不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加强管教; 徐有轻微强迫,精细动作发展不够,手指不灵活,需多加强训练; 徐身体协调困难,大肌肉运动能力强,言语存在问题发音不清晰; 叶性格活泼好奇心重,轻度智障逻辑思维能力强,不愿意运动,需发展肢体动作; 丁错过最佳康复时间,目前认知低下,性格叫倔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丁是个很有自尊心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性格较为内向;

郭活泼开朗,上课注意不集中多动,不喜约束管教; 胡是唐氏综合征,言语表达不清晰,自制力差注意不集中,上课喜欢做小动作,沉浸在自我世界中。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听懂老师发出的指令,遵守课堂纪律。(abc组) 2、听老师的指令,指出相关图片或做相应动作。(abc组) 3、能跟着老师学习本学期所教授的生字、词语和句子。(ab组) 4、认识学校的不同场所,认识更多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ab组) 5、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按时吃饭、讲究卫生等习惯。(ab组) 6、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认识冰箱。(ab组) 7、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认识村庄和牛、马、羊等动物,加深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感知。(ab组) 8、了解中国的首都—北京,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a组) 9、能听懂日常用语,听懂教师的提问,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ab组) 10、通过看图,观察事物,学说几句完整的话。(ab组) 四、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征及规律,结合个别化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有所提高。

人教版培智二年级上册教案.doc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日课题:学校老师同学(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3、能比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会用“我们爱” 说一句话。 4、理解老师对同学的关心,让学生更加爱学校、爱老师。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教具:卡片和学生用的语拼音格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学习。 二、出示本课插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由近到远) 三、让学生说说图意(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画的是什么地方你 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指导学生说话。 (要求按“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谁和谁怎样”的顺序说) 五、学习字词。 1、出示注音字、词。 校老师同心们 学校老师同学关心 (1)学生轻声读,要求读准字、词的音节。 (2)指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

(3)分析字形,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指导学生书空,记住字形。 2、试用刚学过的生字口头组词。 六、课堂训练 1、指名认读这一课的生字。 2、按结构说字。 3、读词语:学校、老师、同学 4、从上面的三个词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来说一句话。 5、指导学生书写字词。 。 教学反思: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日课题:学校老师同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3、能比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会用“我们爱” 说一句话。 4、理解老师对同学的关心,让学生更加爱学校、爱老师。 重点、难点: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教具:卡片和学生用汉语拼音格本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四个偏旁部首:子、巾、木、门。 2、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 3、认读词语。 二、学习句子。 1、出示注音的句子: 学校有老师和同学。 老师关心我们。 我们爱老师。 2、指名读句子。 3、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老师关心我们”这句话。 4、说一说:老师关心我们,我们应怎样呢 5、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课堂训练。 1、认读生字词语。 2、抄写字词 3、练说()关心()。

最新培智二年级实用语文教案

培智二年级实用语文教案 学科:实用语文 教材:上海市辅读学校用书 课题:第八单元第14课《笤帚撮子》 第14课《笤帚撮子》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理念:本课设计以认读字词和用词语说句子为主,通过认识字词从中积累语言,在练习说句子的过程中不仅增强学生语言发展的能力,还可以了解使用打扫卫生的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2.教学方法:直观(实物)了解、整体认读、实践操作 二、教材分析:我本课的教学内容参照的是上海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一册第14课《扫帚撮子》。由于地方区域的差别,根据“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的原则,我为了把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本课的题目改为贴近学生实际的《笤帚撮子》。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劳动的工具,认读字词。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培智二年级的学生(相当于一年级的新生),本班共有8名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在教学中分为(A、B、C)三个层次。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教学目标、采用了不用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 A层:认读字词“笤帚”、“撮子”,会用词语说句子;通过整体认读、师生交谈,实践演示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培养使用“笤帚”

和“簸箕”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层:认读字词“笤帚”、“撮子”,会用“这是------,那是------”的句式说话;通过观看实物、朗读字词、师生交谈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知道“笤帚”和“撮子”是劳动工具,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层:认读实物“笤帚”、“撮子”,跟读句子“这是------,那是------”;通过观查实物、跟读字词、师生帮扶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字词“扫帚”、“撮子”, 会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难点:培养使用“扫帚”和“撮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课堂教学支持 1.课前准备:实物(笤帚、撮子)、卡片。 2.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出示礼物,“这是什么?我要把它奖励给认真听课、爱学习的学生。你们想要么?”(想)那么就“一二三嘴闭上、四五六手背后、七八九身坐直。”[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培智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引入:听儿歌,猜谜语。(打两件劳动工具) “两个好兄弟,天天在一起,扫的扫、撮的撮,干净又欢喜。”

培智数学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想一想,数字6像什么?6什么6,哨子6。3.教师逐一出示、6只皮球、6块积木、6根小棒、6个圆点。学生尝试数,教师强调数到6就表示有6个。小结:6只皮球、6块积木、6根小棒、6个圆点的数量都可以用6来表示。 三、做一做(一)数一数1.教师拿出6只皮球。师:大家一起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只皮球?学生齐数,教师强调一共有6只皮球。2.教师请6名学生上台。师:大家再来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学生齐数,教师强调一共有6位小朋友。 四、写一写 (一)听儿歌,引出6的数形请学生一起欣赏数字儿歌。师:6像哨子一样,我们来写一写6吧。 (二)观看多媒体,观察笔画顺序师:数字6像哨子,我们从日字格的上线偏左一点起,向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再向上碰右线画成一个小国,小国上面超过中线。 (三)教师示范书写数字6。 (四)学生跟着教师书空。(五)学生捕一描、写一需品一同的书写材料,有的可以在书本上完成,教师根据学生能力个地吗精细动作发展不好的学生可以书空练习。教师的可以在使空的数字板黑操经学生的练习情况纠正存在的问题。 五、家庭作业:书写数字6. 板书 设计 认识6 教学 反思

教学过程 一数,并写出数字6。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应练习,数出图中的修正带、小红点的数量,并在图片的下方写出相应的数字。 (四)数一数,连一连教师出示课文原图,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图片上方有文具袋、铅笔、皮球等物品,图片下方有两排小红点。请学生将相同数量的物品和小红点连在一起。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先数出每种物品的数量并标在其下方,再数出每排小红点的数量并标在其下方,然后将相同数量的物品和小红点连在一起。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数出物品、小红点的数量后直接连一连。 (五)抽一抽,贴一贴1.教师准备1~6数字卡片若干,将卡片背面朝上,请学生任意抽取一张。 学生抽取出卡片后,该出卡片上的数字,并将数字填写到课本中相应的表格里。每名学生抽取6次卡片,全部抽取完成后,教师可以提间:“你第几次物到了数字儿?”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自己读一读、说一说。 2.教师准备若干1~6的点卡,学生根据自己抽取的数字卡片的结果,找出相应的点卡,并把点卡贴在结果的下方。贴好后,自己再数一数、读一读。 三、小结归纳总结。 四、家庭作业 书写数字6. 板书 设计 认识6 教学 反思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二年级

《第3课刷牙》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需要,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注重低年级智力残疾学生倾听与说话的能力,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因材施教,要充分发挥强化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能动发展。 教学内容: 上海辅读学校培智生活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3课《刷牙》,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看图认识词语。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是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并结合游戏、动画、儿歌唱游、直观教具、实物表演、游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享受乐趣,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识词语,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类:能看懂图片,会认读词语"刷牙"、"漱口",会图文匹配。B类: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看图认识词语"刷牙"、"漱口"。 C类:在大量的辅助下学会看图,会跟读词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故事、动画、儿歌、直观教具、实物表演等教学手段,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认识词语,了解并掌握词语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刷牙、漱口的重要性,并能做到每天早晚刷牙,吃过东西要漱口,让学生养成注意口腔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分层教学法、游戏法、情境教学法、讲故事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词语“刷牙”、“漱口”。

2、难点: 通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绘本故事、动画、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准备:问候礼仪,坐姿调整,吸引注意 2、谈话导入 早上吃饭了吗?吃的什么?吃饭前你们做了哪些事情? 引导学生说出:起床,洗脸、刷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与奖励) 老师要检查检查你们的牙齿看看你们刷干净了没有。 好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牙齿非常干净,有的同学牙齿有点脏,老师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他是世界上最会刷牙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一学他是怎么刷牙的,成为最会刷牙的小朋友? 二、新授 (一)刷牙 1、出示动画《刷牙》 同学们要睁大眼睛仔细看,竖起耳朵认真听。 儿歌唱游:小牙刷,手中拿,上上下下刷呀刷,里里外外刷干净,

培智实用数学二年级教案

培智实用数学二年级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4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 2、使学生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数出物体的数量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分别拿出一支铅笔,两个本子,三张白纸,逐一问学生他们是什么?各有多少?分别引出数字1、2和3,在黑板上板书1、2和3 2、教师伸出右手,先握拳,然后数出3个手指,让学生再说一说教师伸出的是几个手指,再加上一个手指,引出新课题:4 二、导入 1、教师板书出数字4 2、教师;今天,老师带了好吃的水果给大家,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张苹果卡片,贴于黑板上 学生:苹果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师今天带了几个苹果给大家?教师贴出3个苹果,问学生:现在有几个苹果了? 学生:3个 教师:看,老师这还有一个,那加上刚才的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4 教师:对,现在有4个苹果,我们来一起数一数,好不好? 教师带学生数苹果,1,2,3,4,教师板书大括号,书写4 3、教师:刚才我们数了4个大苹果,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小星星。 学生:星星 教师:教师分别拿出2个红色的星星,2个绿色的星星,逐一问学生各有几个星星? 学生:2个红色,2个绿色 教师:那我们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星星呢?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4 教师:我们再一起数一数有几个星星? 学生数1、2、3、4,教师板书大括号,数写4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问学生: 数一数,盘子里有几个梨? 学生回答:3个 教师:3个梨又放上1个梨,是几个梨啊?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册

老师同学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一课《老师与同学》,课文内容为两个词语“老师”“同学”,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握笔姿势”“我会连”(连点描画),都是围绕“老师”“同学”两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 倾听与说话: A:听懂词语,能自己看图片读出“老师”“同学” 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读出“老师”“同学” 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

识字与写字: A:能结合图片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独立完成连线 B:能跟读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在指导下连线 C:感知“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教师手把手完成连线 阅读: A:能看图读出“老师”“同学” B:能跟读“老师”“同学” C:感知“老师”“同学” 综合性学习: A: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知道“老师”“同学”指的是谁 B:知道“老师”“同学” C:感知“老师”“同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 难点: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完成连点描线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常规 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日期星期天气。 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开学了,同学们都到学校上学了,同学们看看图片里的情形熟悉吗?同学们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在学校后遇见了谁?引导学生自然的说出“老师”“同学”。 三、教授新课 1、出示课题,“1 老师同学”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 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谁?(一个老师手里拿了一本生活语文),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也模仿图片里面的样子,拿起课本,让学生们看。最后说出图一是老师,领读“老师”,并且逐个教读。 3、出示课文图二,引导学生看图,图二又是谁?(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看书),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引导同学观察看看自己的身边。最后说出图二是同学,领读“同学”,

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

2017-2018 学年生活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入学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不同于正常适学儿童,他们注意力分散,智力、语言发展迟缓滞后,多数学生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初入学时,年龄跨度7 到10 岁不等,虽然年龄同正常孩子相仿甚至更大,但他们的智力年龄普遍不到3 岁;他们半数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或家庭启蒙教育,几乎都是在村里面闲养着长大;他们语言能力很差,三分之一的学生除了会叫爸妈不会说别的话,还有一部分学生只会发出啊啊的怪叫;他们生活能力也差,很多学生根本不会独立上厕所,也不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吃饭。陌生的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足以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和排斥感,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愿意进课堂,随地大小便、大哭怪叫、咬人打人等怪异情绪和异常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入学后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根本不现实,也正是如此,入学第一个月,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通过为期一月的入学教育能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环境,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3、练习上课问好和下课再见,在喊起立时,加上手势的辅导,学生能说出“老师好”和“老师再见”。以上三点为其一周,主要帮助学生能在教室里面坐住,熟悉老师和同学。 4、练习站队,按照学生的身高为他们排好固定顺序的队列。并且要求学生拉住前面同学的衣角,老师带领同学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厕所,宿舍和餐厅,知道男生女生上不同的厕所,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厕所。为期一周。 5、学习会话,能说出学校的名字“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 和“培智一年级”。以及巩固站队。为期一周。 第二部分生活语文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1、老师同学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一课《老师与同学》,课文内容为两个词语“老师“”同学”,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